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地精三岁半 >

第143章

小地精三岁半-第143章

小说: 小地精三岁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神奇,最特别的地方!”
  小琴就是个初中毕业被父母安排进来的大孩子,她懂啥宇宙不宇宙的呀,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八卦。只见她小声的问:“小绿真,你爸爸,嗯,就是你叔叔在家,对你妈妈是不是特别好呀?”
  “是哒!”幺妹把看完的书整整齐齐收进书包。
  “怎么个好啊?放心,我不会说出去,就是好奇。”小姑娘脸上还有婴儿肥,两只眼睛又大又圆,也是超可爱哒!
  “叔叔会给妈妈夹菜,夹肉,给妈妈买裙子,帮妈妈洗衣服,买菜洗菜……”
  “啥?!顾主任居然洗衣做饭?”
  “对呀,我不说谎哟。”作为一只诚实的小地精,幺妹下意识挺挺胸膛,骄傲,骄傲,还是骄傲。
  可小琴的关注点不在她身上,她喃喃的重复:“他真的洗衣做饭?小绿真你亲眼看见了吗?”
  幺妹“呼”一声,姐姐真是的,“我不止看见,我还吃过,可叔叔做的饭一点儿也不好吃,好多盐,好多油……”
  小琴羡慕得满脸通红,轻轻捏着她肥嘟嘟的双颊,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小傻妞,要是知道主任会做饭,你知道咱们单位排队想吃的人有多少吗?这队伍都能排到阳城市去咯!”
  幺妹摇摇头,她可是很严谨的地精,“姐姐你们单位有多少人呀,一共?”
  “单位本部有八十六,加上下属十几个公社的,至少得有二百三十个吧。”
  幺妹跳下板凳,站到窗边,往前迈了一步,张开手比划一下,皱着眉头道:“姐姐你看,一个人排队的距离是这么远,如果二百三十个的话就是……嗯,应该到不了阳城。”
  小琴:“……”
  这小丫头,看着挺憨厚老实的,怎么这么较真呢?她不知道,这就是崔绿真初步具备的科学精神,俗称“杠精”初级。
  不过,站在窗边的幺妹,很快听到外头传来说话声。
  “那司机又出去了,肯定是去找老尤条。”
  “不,老尤条在开会,应该是去门市部。”
  “错错错,应该是去撒尿……不信咱们打个赌。”
  “赌啥?”
  “就赌明天的茶水,输的不许跟我抢茶水!”
  幺妹探出脑袋一看,说话的是一片爬山虎,葱葱绿绿正爬在供销社的墙上,声音最大的正是爬得最高的三根。
  “爬山虎哥哥,你们好呀?”幺妹在心里悄悄说。
  “哇哇哇!又是她!”
  “牛屎沟小胖妞吗?”
  “我看看,我看看,哇哦,我终于看见她啦!耶耶耶,我要跟底下那几个说……”
  幺妹大方的认它们打量,还主动挥挥手,“你们好呀,我叫崔绿真。”
  “崔绿真,我知道!”
  “我听说过你崔绿真!”
  ……
  爬山虎的藤藤特别多,虽然是同根生,可它们的性格却各不相同,爬得最高这几根是开朗外向的,中间挤在一起那些是爱看热闹的,底下那就是闲鱼型的。
  “小绿真看什么呢?”小琴见她一直伸长脖子往外看,也跟着走过来,可外头就是树啊草的,没啥好看。
  “看爬山虎。”
  “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女孩叫小琴,心好,经常给我洒水,还会帮我抹叶子上的灰。”
  “对,我也知道,她可比那卷毛怪好多了。”
  于是,大家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卷毛怪尤雯雯的八卦。原来,自从顾三结婚后,尤雯雯最近又找到新目标了,听说是一个当警察的,个子挺高。
  说到警察,它们又说到那个长途车司机,“上次我看见警察来找他了,说是还钱呢。”
  “还啥钱?”幺妹顺着它们指的,看向不远处的司机。因为她还记着自己的生日蛋糕就是叔叔请司机带回来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这位叔叔,但她对他们这个群体是非常感激,非常有好感的。
  只见那个司机穿着一身灰蓝色的工人装,前后左右的打量,鬼鬼祟祟的站在一个屋子外。他敲了敲窗户,下一秒,窗户打开,从里头伸出一只手来,递给他一包中华烟。
  没一会儿,司机再次鬼祟的看了看四周,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迅速的塞进去。
  幺妹看着这一幕,莫名的觉着哪儿奇怪。
  “害,见惯不怪,这样的情形吧,司机每次从外头回来都会发生一次,大概就是从过年那个月开始的。”
  “那哥哥你知道他们拿的是什么东西吗?”
  “当然是钱咯,还能有啥?你们人类最爱的就是这个,就连喝茶那个老头,大家叫他‘书记’的,也爱呢。”
  信息量太大,幺妹还没消化完,顾三就回来了。
  小琴赶紧站直身体,“顾主任。”
  顾三只是对她点点头,“谢谢你,忙去吧。”
  小琴回头,“小绿真我走了啊,以后记得要来找我玩哟。”走了两步,又赶紧跑回来,把兜里的水果糖一股脑的塞幺妹手里,赶紧溜了。
  可刚到门口她又折回来,“顾主任放心,我已经给过钱的,算买的,没有……”
  顾三有点头疼她这样的小女孩,“行,赶紧去吧。”
  小姑娘这才乐颠颠的跑下楼,哼着小曲儿,高兴啊。原来顾主任是这样的好男人,原来他们家闺女这么可爱,还能跟她交朋友!
  “肚子饿了吧?走,吃饭去。“顾三拎起幺妹的书包掂了掂,看来书都收好了,不错。
  这丫头习惯好,看完的书,用完的东西,玩完的玩具,都会整整齐齐的收好,从来不乱扔乱放,所以他虽然是“打扫卫生”,可其实真没啥好打扫的。
  走了两步,见她没跟上,他揉揉太阳穴,“怎么?”
  “叔叔,你是不是很累呀?”
  “哦?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顾三回头,皱着眉头,没否认。
  “因为叔叔你总皱眉呀。”幺妹走过去,勾了勾他的小手指,“叔叔不要太累哦,你跟妈妈都要像我一样,开开心心。”
  顾三笑笑,童年几乎是人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光了吧?虽然吃不饱穿不暖,可除了吃穿他们再也不用忧愁别的事。
  他现在是真的累,不过不是体力,而是心累。这一天天的,实事没干多少,尽跟老尤条斗智斗勇了。最关键,内忧也就算了,现在还有了外患。
  刚才老书记说,又有顾客反应他们的食品有问题。有人吃了在他们这儿买的午餐肉罐头后上吐下泻,把人苦胆水吐出来不说,还让人住进了医院。
  中毒的人还是一名退休老干部,人家说要让县革委会的领导给个说法呢!
  这可好,自从上次的生蛆午餐肉后,这次又出了个有毒午餐肉。供销社是嫌上次的批评大会不够丢人吗?老书记气得拍桌子,严令顾学章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调查可以暂缓,现在最重要的是停止销售这款午餐肉,弄清中毒的生产批次后,赶紧下架,好好排查一番。刚才他下去门市部,已经把所有同一批次的都下架了,又把仓库里还没出售的也找出来,给几个公社去了电话,让他们下午两点钟之前必须把所有午餐肉罐头退回,他得好好查查。
  当然,已经卖出去的,还能找到买主的,他都让小琴和刘建国两个年轻人带着礼品,挨家挨户的收回,道歉去了。可千万别是已经吃了啊,现在情况不明,越少人吃越好。
  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他们只上县城国营食堂随便吃了一碗水饺就往回走,打算先去图书馆找找有没有她要的书,下午只能继续把她放办公室了。
  “叔叔,你爱钱吗?”
  顾三一愣,“怎么问这个?”
  幺妹歪着脑袋,有点疑惑的说,“你们单位的司机叔叔爱钱,书记爱钱……嗯,我也爱钱,可我……”
  “什么司机?你怎么知道书记?”顾三忽然无奈的点点她脑门,“你呀你,又缠着小琴给你八卦了吧?”
  这孩子,咋就这么喜欢听别人的故事!
  “没有,不是小琴姐姐说的,是我看见哒!”幺妹拉着他的大手,边走边把她看见的情形说了。
  越听,顾三的眉头就皱得越紧,到后来干脆停下来,“你真的看见他把钱递给窗户里的人了?”
  “看见了,那个人还染着红色的指甲。”她看了看自己两只手,“嗯,是右手。”
  顾三沉默片刻,脑海里电光火石的闪过许多细节。到最后,眉头能夹死苍蝇了。他说呢,这半年去省城进货,十次里八次都是司机老王去,常跟他来往的司机叫老刘,自从帮幺妹带过生日蛋糕后,不是拉肚子就是家里进贼,或是孩子找不着,每次该他出车的时候他都有事耽搁,只能让老王代他的班。
  社里对跑长途的司机会有适当补贴,可跟长时间高强度的驾驶比起来,这点补贴微不足道,还不如就在本地休息……司机休息工资照发不误。
  所以,他以前还纳闷,老刘不是这样会偷懒的人啊。
  现在看来,很有可能,他不是自愿放弃上省城,而是有人不想让他上省城!
  采购有油水,负责押运的长途车司机和供货厂家存在利益勾连,他一直都知道。只要不对集体利益造成损失,他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他们跑大老远去,厂家送他们两件汽水儿,请他们吃顿饭啥的,也不算多大的利益往来。
  可听幺妹说的那么大一包钱,得有多少?至少得几百块吧?
  一次几百,从年后开始到现在,五个多月,每个月去三次……不敢想象,他们从中获得了多少利益!
  再联想到最近屡屡被人诟病的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这是他不能忍的!他现在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试想一下自个儿花钱买的东西,让孩子吃坏肚子还住进医院,他能不气?
  那个画面他都不敢想象!


第115章 
  借到书; 顾三把幺妹留在办公室,他急忙下楼找人,把凡是经由王姓司机押运回来的商品挑选出来; 分门别类各放一间屋; 由专人看守。
  他也不亲自动手; 就叫来每一个品类的门市负责人; 让他们一件一件的排查,发现有型号大小、颜色、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与以前同类产品不一致的,通通挑出来放到一边。
  很快,他发现,每三类产品里总有两类是跟以前不一样的厂家。譬如红糖罐头麦乳精,麦乳精在农村地方不好卖; 以前进的还没卖完,所以看不出质量有啥变化,可红糖却早变成了杂糖; 颜色倒是黑红; 可粗糙多了,渣滓也多; 泡出来的水底上总有一层沉淀物,罐头更不用说; 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重灾区!
  穿的用的也就罢了,顶多不耐用; 让农民多花点钱罢了,可吃的呢?那可是直接威胁生命,轻则住院,重则有可能丧命的!
  顾学章气得腮帮子鼓动,小琴和刘建国带着回访记录本; 小声问:“还,还念吗顾主任?”
  顾三咬着牙,“念。”
  他们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有记录的买主都回访了一遍,大多数农民都很乐意退回东西,毕竟钱能一分不少的退到手,还能得到半斤盐巴的“赔礼”,谁不愿意?只是,遇到脾气不好的老头老太,总要骂咧几句。
  幸好两个小年轻是整个县社脾气最好最能忍耐,笑脸最好的,要是派别人去,事情还没这么好办呢!
  随着他们念的名单,顾三的脸色愈发难看,到最后从鼻子里冷哼一声,“蠢货!”
  真真是蠢货!
  他们这叫谋财害命!
  但他硬是按下满心的愤怒,让人把所有有问题的货品记录下来,包括种类、厂家、批号、数量……大家都以为,等待整个县社的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然而,做完这些,顾三忽然又没动静了,似乎是忘了这回事,只是心血来潮盘点了一次货物似的。
  “今天的事,我希望不要有咱们以外的第九个人知道。”他冷冷的瞥了大家一眼,这都是他来到单位后观察一年发现的,品性正直,口风严实的同事,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上四十的只有一个——三门市部负责人。
  “是!”大家齐声答应,心里隐隐兴奋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有大事要发生了。
  以前,老书记和尤主任把持着整个红星县供销系统,不止商品进货渠道,连下头公社分社的人事任免,工资级别,都是他们俩人说了算。可两个都是没念过几年书的老头儿,又是当地大家族出来的,裙带关系盘根错节,任人唯亲,很多新分配来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关系,又不是本地人,永远干最苦最累的活不算,还升迁无望,经常被穿小鞋。
  大家心里能没意见?
  可有意见也没法,除非你不想要这份养家糊口说出去还响当当的“好工作”!要知道,多少大学生高中生插队回来都还没工作呢!这年头的工作岗位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供销社的工作那就是金萝卜坑,蹲在里头傻子才想出去呢!
  既然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