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奶包皇子的日常 完结+番外-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就贵吧,反正就这一回。
张大山心里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一开口还是紧张:“那种糖葫芦怎么卖?”他指着第三张画。
店员笑盈盈道:“那种一串60文钱,不过今天开业,一律八折,所以现在买,只需要48文钱。”
怕张大山觉得贵,店员解释道:“因为现在是寒冬,这些水果得来不易,再加上还有水晶葡萄这样以前的贡品。所以价格比外面贵些,但味道绝对值。”
这时旁边插。来一道询问:“水晶葡萄是以前的贡品?什么时候的事。”
店员:“应该就在最近吧。”
这话的信息量可太大了,众人一时住了嘴,张大山付了钱,拿着糖葫芦走到旁边空地。临走时,店员还给了他一张油纸,告诉他吃不完,可以用油纸包裹。
张大山笑着谢过,他们一家走到空地处,他粗粗数了一下,一共有十颗,“我们一人吃一颗,剩下的带回家给爹娘。”
“嗯。”
张大山把那颗水晶葡萄给了他媳妇儿,然后飞快跟儿女们说话去了。坚决不给他媳妇儿推辞的机会。
妇人小口吃着水晶葡萄,外裹的糖浆轻轻一碰就碎,丝丝缕缕的甜味在舌尖化开,水晶葡萄的汁水小小溅了一点出来,不是普通的甜味,是水果独有的清甜,但还不止是这样,妇人形容不出来。就觉得这难怪是贡品,是她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水果了。
张大山把剩下的糖葫芦包好,拿在手上,因为放怀里会化。
他们走出一段距离,前方传来敲锣打鼓声,还有人表演杂耍,免费看,不给钱。
张大山一家眼睛都亮了,急忙跑过去。
杂耍五花八门的,让人目不暇接,张大山一家眼睛都瞪圆了,直到杂耍结束,他们才意犹未尽地跟着人群散开。
然而这股情绪没有持续多久,他们耳边就传来小孩儿兴奋的尖叫声。
他们寻声望过去,发现前面好多木马居然在原地转动。
是,是他们眼花了吗?
大儿子差点没蹦起来,拽着他的手晃:“爹,爹我们过去看看吧,求你了。”
张大山就被儿子拽过去了。
他们凑近了看,发现那木马可真高大啊,像真马一样,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圆台上,每匹木马上面都刷了一层颜色,好看极了。
这个时候木马停下,木马上面的孩子下来,又有新的孩子上去。
偶尔听到“二十文这么贵”“打八折,也要十六文”“好了好了,真是拿你们没办法”之类的话。
张大山不期然低头,两个孩子都眼巴巴看着他。
张大山:……
张大山咬咬牙,“咱们也坐。”
但这次年轻妇人拦住了,这木马就看着好看,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还那么贵,钱多了花不完吗。
“娘,求你了,我想坐。”大儿子拽着年轻妇人的衣摆哀求。
“妹妹也想坐的,是吧妹妹。”
小女儿瞥了一眼妇人的脸色,没敢点头。但这反而让妇人心软了。
“回头一个月不准花钱买玩的了。”
两个孩子齐齐点头。
但妇人还是有点心疼,跑过去找到负责这木马的人,打着商量,问两个孩子能不能坐一匹木马。
她也就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心里不免忐忑。
负责木马的人很好说话,问妇人的两个孩子多大,不超过xx斤重就可以。然后指了指旁边的称量工具。
妇人心喜,把两个孩子抱进了木盆里,另一边跟着加砝码。最后没超重,可以。
两个孩子选中了一匹红色的大马,妹妹坐前面,哥哥坐后面。在负责木马的人的提醒下,木马开始绕着中间的大柱子跑动了。
妇人跑到丈夫身边,两人像其他大人一样,看着自己的儿女。
偶尔有孩子在上面做鬼脸,或者大声呼喊,热闹极了。
妇人看得高兴,心里也在算,她今天又省下了十六文钱,开心。
忽然,她指尖被人轻轻勾了一下,她偏头看去,丈夫一本正经。
可惜对方的耳朵悄悄红了。
妇人抿着嘴低头笑了。
张大山一直瞄媳妇儿,这会儿见媳妇儿笑了,他也忍不住咧嘴笑了。
笑着笑着,鼻尖一凉,他抬头看去,发现原来是天上又下雪了。
但这并不能影响人们的心情。
当木马停止转动,两个孩子从上面下来,奔向了双亲。
“爹,娘,这个好好玩啊。回头我要跟栓子他们炫耀。”
张大山嗯嗯啊啊地应答着,周围好玩的东西太多了,什么投圈啊,捞小鱼啊,双人跑赢奖品啊,还有射击木片人,他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里真是太有趣了。
逛了大半天之后,他们找了一个长椅坐着。
他们对这样一把椅子都稀奇:“就这么放着,不怕有人把椅子搬走吗?”
然后低头一看,才发现这椅子竟然被钉在了地上。
几人又发出一声惊呼。
他们一家四口占了一张长椅,这会儿安静下来,四人的肚子都开始咕咕叫。
不过四人都打算忍着,这商业圈里的东西好是好,但真的太贵了。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真吃不消。
张大山犹豫着要不要回家,一个打扮得像个老虎布偶的人【???】走过来,对他们转了个圈圈,萌得不行。
两个孩子都暂时忘了饥饿,眼睛晶晶亮地围着老虎布偶转。
在他们注意力被转移时,一个头戴花环的少年出现了,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笑盈盈道:“可爱又聪明的孩子啊,你们是被花神喜爱的人,这些美味的鲜花饼和花茶赠与你们。”
鲜花饼和花茶都还冒着热气,这个时候不停散发着香气。
几人都咽了咽口水,妇人道:“不要钱吗?”
花环少年笑道:“当然不要钱了,这可是花神赠给她喜欢的孩子们的。”
少年见两个孩子不敢拿,就拿了四块饼分别给了两次,然后又递过去四杯花茶,然后跟老虎布偶一起滑走了。
嗯,滑走了???!!
但比起惊讶,还是饥饿的肚子更有存在感。
张大山咬了一口鲜花饼,瞳孔微缩:“这饼……”
“好酥好香啊。”大儿子惊叹道。
妇人有些忧愁:“这会不会影响”
张大山很快转过心思,摇了摇头:“别忘了,京城里还有很多点心铺子呢。”
真要有影响,他们早就被点心铺子影响了。
年轻妇人放下了心,又喝了一口花茶,回味一番道:“甜而不腻,香而不浓,好喝。”
两个孩子:“哇——”
“娘好会点评啊。”
妇人脸微红:“不许取笑娘。”她也就会这两句。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四人分别吃了一个鲜花饼和一杯热腾腾的花茶,不仅肚子有了五分饱意,身上也暖和多了。
大儿子还在舔着自己的手指,上面有饼屑。
年轻妇人微微皱了皱眉,低声让他不要如此。
大儿子可委屈:“娘,这饼很香很甜。”孩子哪有不喜欢甜食的。
年轻妇人索性拿出手帕,把大儿子的手擦干净。没了饼屑,就不会舔了。
大儿子:qaq
张大山牵起儿子的小手,“走,我们去前面转转。”
小孩儿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又高兴起来。
但这次他们没走多久,就目睹了一个小摩擦。
原来有个老妇人带着孙子缠要鲜花饼和花茶,花环少年一直在解释,每人只能拿一份。但老妇人不依,后面就开始明抢,边抢边骂。
有围观者看不过去想要阻止,都被老妇人一哭二闹弄得没辙。
张大山眉头一皱,刚要上前,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一队官兵来了,估摸有六人左右。
“谁在寻衅滋事,跟我去衙门走一趟。”
那老妇人立刻老实了,带着孙子灰溜溜跑开。人群一阵哄笑。
官兵又很快离开,但众人心里都有了谱,这商业圈管得可严,不能乱来。
有跟老妇人一般心思的,这会儿也安分下来。
张大山上前对花环少年道:“这四个陶杯还给你。”人家免费送他们东西吃喝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能再占便宜。
花环少年看了他一眼,收回杯子,对张大山笑道:“客人真是一个有宝贵品质的人,作为您归还陶杯的奖励,这四张优惠帖送给您,您拿着优惠帖去麦穗大货堂,就是那个大麦子下面,不但能每人免费领一份礼物,去里面买东西,享八折优惠,折扣之后,满一百文再减五文,两百文减十文,依次类推。如果客人东西买得多,满了八百文,还可以再抽奖,运气好,说不定能抽中实惠好用的奖品喔。”
张大山听得晕晕乎乎的,满脑子都是奖品,免费领礼物,商品打八折,满一百文再减五文等等……
反正就是觉得,好他娘的划算啊。
而且!
他看着手里的四张优惠帖,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优惠帖,这是对他人品的认可啊。
张大山心里好爽的。
他拿着优惠贴回到妻儿身边,一家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不时爆发出兴奋的声音。
旁边有人见了,立刻围住花环少年:“小兄弟等等,我,我这里也有一个陶杯。”
那男人黝黑的脸微红,他之前就是想把陶杯据为己有的。
花环少年接过杯子,对男人夸了几句,哄得男人喜笑颜开,拿着优惠贴美滋滋走了。
之后又是带孩子的一家人,或者小夫妻,或者上了年纪的老人……
而张大山已经拿着优惠贴,带着家人朝麦穗大货堂前进了。
远看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这麦穗大货堂很大了,然而待他们走近了,才发现这货堂大得惊人。
而跟他们一样,手里拿着优惠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
张大山受到这气氛影响,也莫名兴奋。他上前找了一个年轻人询问,对方告诉他,如果要领礼物,得先排队。
那年轻人无意瞥见张大山手里的四张优惠帖,顿时惊了,“豁,大哥,你今天真是发了。”
张大山:“啊?”
年轻人酸溜溜道:“别愣着了,快去排队吧。”
张大山一头雾水地离开,带着家人排队。
等了一刻钟有余,才轮到他们,这个时候,张大山才发现那个年轻人为什么酸溜溜的了。
因为免费的礼物是一份精致的小饼干和四块刻着事事如意的点心,一张优惠帖领一份。
而张大山一家四口,四张优惠贴,能一口气领四份礼物。
旁人羡慕坏了,还有人道:“早知道我就把家里人都带来了。”
“这个时候出去找人进来行不行?”
“不行啊,那花环少年不容易遇上,得到优惠贴也是看运气。”
张大山一家四口拿着礼物离开时,听到了其他人的议论,每个人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去了。
大儿子和小女儿是小孩儿心性,忍不住道:“爹娘,我们今天的运气真的好好喔。”
小女儿道:“多亏爹把陶杯还给带花环的哥哥,不然我们也不会有优惠帖了。”
年轻妇人笑道:“都是他爹的功劳呢。”
张大山: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太爽了太爽了,真的太爽了。
张大山一高兴,就带着家人进大货堂了。
然后四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亲娘嘞,好、好多东西啊。
咋就能有那么多东西啊。
他们原本以为之前所见,就足够让他们惊叹了,如今见着这大货堂,才发现这才哪到哪儿。
好在其他人也跟他们差不多,谁也别嘲笑谁。
他们慢慢吞吞地穿过最前面的货物区,年轻妇人发现每种货物下面都标有价格,有些比外面贵,有些比外面便宜。
她一直跟婆婆负责家里东西采买。各种价格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一文钱的差别,她都知道。
家里大儿子是要念书的,毛笔和纸比外面的便宜几文钱,可以买点。
那料子也不错,给家里人做衣服好,买。
其他的东西,好则好矣,但不实用,不要。
张大山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速度慢得像乌龟爬。
当他们经过玩具区时,好家伙,到处都是孩子。缠着大人要玩具。
张大山的两个孩子都走不动道了,年轻妇人心里一咯噔,就想强制带着儿女走,谁知道小孩儿可怜巴巴仰起小脸:“娘,我们不买,我们就看看。”
年轻妇人:……
行吧,看看就看看吧,只要不花钱,怎么都好说。
而不远处有孩子已经哭闹起来,但还没闹大,就有货堂小工来进行交涉,也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那大声哭闹的孩子家人脸色骤变,拽着孩子就走了。
后来张大山才知道,原来这大货堂都是供知礼懂理的人进入,大声喧哗是不好的,不但会被请出去,也享受不到各种折扣。
张大山不知道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