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汉阙 >

第238章

汉阙-第238章

小说: 汉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赤谷城越近,动乱和战争的痕迹就越是明显,大批大批的牲畜失去了主人,没头没脑地在谷地里乱走,哪有草吃到哪。接着出现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预示着这里发生过剧烈的火并。
  好在他们抵达赤谷时,没有看到冲天的火焰,只有默默打扫战场的汉人奴仆,冯嫽立刻打马过去,从那个伤了肩膀,靠在墙角指挥年轻人干活的老圃廖翁处,得知了发生的事。
  “若呼带着数百叛军进城,结果就在细君宫前,被吾等一通弩箭射退。”
  “然后,吾等便跟着公主和那位冯都丞,一边追赶一边射弩,愣是将彼辈赶出了赤谷城!”
  廖翁很兴奋,一时竟咳嗽起来,他是第一批跟着细君来乌孙的宫人,低眉顺眼在异乡活了这么多年,从没像昨日那般扬眉吐气过!
  “是楚主带着吾等,打赢了这场仗!”
  但他的声音又低沉了下来,忙碌于杂务的奴仆毕竟不是真正的兵卒,那些追随楚主二十年的老人们伤亡不小。
  而若呼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出了城也回过神来,城外的叛军毕竟人多,再度组织人手,试图围攻赤谷城。
  “亏得今日正午,大王子及时赶到,与一直带人袭扰叛军的右大将一同,击溃了叛贼,夺回了昆弥的尸体,如今大王子自去追赶左大将和若呼。”
  虽然许多贵人参与了叛乱,但毕竟仓促举事,赤谷城有惊无险。
  “敢问解忧公主何在?”这是常惠最关心的事。
  “在热海边,收敛昆弥尸骸。”
  廖翁有些担忧,对冯嫽道:“楚主不让吾等帮忙,连三王子和小公主都不许靠近……”
  他擦着泪,为主人遭遇这一切而痛苦:“她一个人清洗着昆弥的尸体,亲自将昆弥被砍下的头,缝了回去!”
  ……
  时隔二十多年再见到解忧,常惠已经完全认不出她了,那个缝了布匹,央求同住戚里的常惠帮忙拿去市中贩卖的宗室少女。
  那个他应募为苏武使团假吏,随汉节出发时,在横门外向他挥手作别的窈窕淑女。
  已经全然没了影子。
  她已经换下了昨日披挂的甲胄,挽起了高髻,戴上了尖尖的乌孙皮帽,衣着华丽,挂满了各种金饰,这是属于乌孙右夫人的盛装,只有这个身份,能让她对未曾反叛的乌孙部落发号施令。
  冯嫽终于不再故作刚强,含着泪过去稽首拜见时,解忧眼睛依然是发红的,而一针一针将翁归靡头颅缝回尸体上后,指甲里的血更未能完全洗去。
  装敛肥王尸身的松木棺就摆在边上,据说是解忧一个人完成了这一切,似乎要尽到妻子这一身份的最后一点义务。
  常惠努力让自己镇静,带着众人朝解忧行礼:“持节护乌孙使者常惠,见过公主,吾等来晚一步!”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解忧抬起头,她当然认出了故人,虽然他鬓角已是斑白,脸上也饱经风霜,不复当年长安少年郎。
  她郑重还礼,道了声辛苦,就像远嫁多年的女子,见到全然陌生的娘家亲戚一样,没有眼前一亮,没有失声痛哭。甚至连目光,也未在常惠脸上停留片刻。
  解忧公主的眼睛,都落在哭成泪人的刘万年身上,招手让他过来。
  “母亲。”
  刘万年是解忧最宠溺的儿子,他去长安时,生怕瑶光照顾不好他,可今日,就在刘万年还要像过去的大男孩一样哭鼻子,怨天尤人时,却挨了解忧一耳光。
  “不许哭!”
  解忧公主今日格外不近人情,甚至有些凶狠,却又替发懵的刘万年擦去涕泪,叮嘱他道:
  “你是乌孙的二王子,大乐和素光的兄长,莎车未来的王。”
  “如今瑶光不在,你便是汝兄长的左膀右臂!”
  刘万年清醒了一些,颔首应是。
  “大王子回来了!”
  呼喊响起,元贵靡带着骑从驰至热海边,他手上拎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脸上却带着一丝挫败,来到解忧面前跪下:
  “儿无能,我斩了左大将,但若呼逃了,右大将还在追……”
  “你做得极好。”
  解忧看着儿子那长满胡须的下巴,感到一丝欣慰,让冯嫽将这件事宣扬出去:
  “告诉所有乌孙人,大王子亲手斩杀了谋害昆弥的贼人左大将,叛乱已平!”
  元贵靡却忧心忡忡:“若呼往北逃,他一定会去投奔泥靡。”
  战争中,泥靡一直作壁上观,他和乌就屠听闻赤谷之变,便会带着部众南下。按照军须靡临死前与肥王的约定,肥王之后,继承昆弥之位者当为泥靡,这也是若呼等人反叛的最大借口。
  更何况,泥靡背后,还有匈奴为他撑腰,匈奴右贤王、先贤掸的八万骑,也随时可能从伊列水南下。
  两军合计,足有十余万骑!
  而赤谷城经此剧变后,元贵靡和右大将手里,东拼西凑起来也不过两万骑。
  大敌当前,危机仍未解除,千头万绪,有很多事要做,但解忧知道,眼下最重要的只有一件事!
  她毅然宣布:“泥靡勾结匈奴,旧约已废,哪怕他自称昆弥,也是伪王,大汉绝不会承认!常大夫、冯都丞,我说的对么?”
  “理应如此,大汉十余万援军将至,而天子和大将军,也永远站在公主和大王子这边!”
  常惠立刻为解忧背书,冯奉世也很乐意听解忧公主的号令,如今能镇得住乌孙的,也只有这个女子了。
  解忧松了口气,朝常惠作揖:“既如此,接下来的事,还请汉使做个见证!”
  她将放在肥王棺椁上的一顶冠捧起,对元贵靡道:“肥王长子元贵靡,在汝父棺椁前跪下。”
  元贵靡愕然:“母亲,这是……”
  解忧手中捧着的,是鸦羽冠和白狼皮披风,据说是那头在月氏破乌孙时,用奶水喂养猎骄靡的母狼死后之皮,以及叼着食物来扔给猎骄靡的乌鸦所落之羽所制。
  这便是乌孙王的冠冕了,从猎骄靡传下来,已历三代。新昆弥继位的仪式,本该由胡巫来主持,但那胡巫也参与了叛乱,被解忧下令斩了。
  她决定,亲自为长子加冕!
  只是解忧忽然想起,不知是预见了什么,还是宿醉忘了,肥王出城时,将白狼披风和鸦羽冠落在赤谷城中。
  解忧清洗了肥王的尸体,却没有清洗它们。
  披风和冠中,似乎还有肥王的气息,不喜沐浴的头油味和因肥胖导致的汗臭。
  解忧努力让自己忘记这一切,亲自为儿子系上白狼皮披风,郑重戴上了鸦羽冠,让他站起来,背后是洪涛浩汗,惊波汩淴,被乌孙视为圣湖的热海。
  她对所有人,持节站立的汉使、下拜顿首的乌孙人说道:
  “从今日起,元贵靡便是五十万乌孙人的新昆弥。”
  而今日,刘解忧,也将完成孝武皇帝赋予她的使命。
  “亦是‘汉乌孙国王’!”
  ……
  


第311章 疯狂?
  冯嫽说自己是解忧公主的影子,确实如此,她常常模仿公主的言行,希望能习得那种内在的刚强。
  二十多年前,她才十余岁,因祖父犯罪送入永巷为奴婢,又被挑中随解忧公主前往西域和亲。本是哭哭啼啼,心若死灰,在翻雪山时病笃几死,随行的官吏提议扔下她,公主却不愿抛下任何一人,紧紧抱着冯嫽,亲自喂药才让她活过来的。
  对冯嫽来说,公主是主君,是救命恩人,二人情同姊妹。只要解忧公主一声令下,冯嫽纵是女儿身,也愿意持节出使,赴汤蹈火而不惜!
  “请楚主放心,二十日之内,婢一定不辱使命,从大宛回来!”
  元贵靡加冕为乌孙王后第三天,她穿着一身红色的行装,防尘的面纱裹在脸上,在离开赤谷城时如此向解忧公主承诺。
  在平叛时为解忧公主前驱,立了功的冯奉世感到奇怪,请教刘万年道:“大宛虽离赤谷城近,但宛王会发兵来助乌孙?”
  刘万年自从那天目睹父亲肥王棺椁,又挨了母亲一个耳光后,似是被打清醒了,不再纨绔做派,这几日带着莎车兵修缮赤谷城,没少忙活。
  但他对这些事了解不多,还是“汉乌孙国王”元贵靡过来,告诉冯奉世:“大宛畏惧匈奴,绝不会援助乌孙。”
  “那冯夫人去大宛作甚?”
  元贵靡告诉冯奉世他知道的事:“在大宛郁成城,有一支出钱便能募得的步卒,和一般的绿洲城郭兵不同,会兵法。”
  “步卒,还会兵法?”
  冯奉世诧异,匈奴和乌孙的骑兵会些狩猎时习得的围猎技巧还正常,可步兵……他也算行走诸邦,绿洲城郭诸邦的步卒只相当于大汉的散兵游勇,根本没有阵列可言,打仗也是冲上去乱殴一气,连轻侠斗殴都不如,故一汉能敌五胡。
  元贵靡道:“据说那些人是大夏国遗民,月氏破大夏后,他们避难于大宛,而后世代以当兵为业,有数百人之众,父辈骤死,后辈立刻补上名额。武备精良,善使长矛盾牌,诸邦可出钱雇佣他们,类似大汉的募兵,但雇主不一,一次雇一年。因为擅长夹门鱼鳞阵,故葱岭以西称之为‘鱼鳞军’。”
  “鱼鳞军的成名战是三十年前,曾协助大宛,在郁成抵挡贰师将军,大破之,逼得贰师无功而返。数年后,又在大宛守城,抵挡了贰师大军四十余日,虽然最后大宛请降,然鱼鳞军未尝一败,由此扬名。”
  ”母亲来到乌孙时,这支募兵借着两克贰师,威名正盛,应募时漫天要价。母亲想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使者去大宛送他们丝帛礼物,结厚恩于彼辈,慢慢打探底细,希望能找到击破之法。二十多年过去了,大汉再未进攻大宛,而冯夫人数次造访鱼鳞军,反倒有了些交情。”
  元贵靡知道自己这乌孙王做的不安稳,皱眉道:“哪怕鱼鳞军只有几百人,大敌当前,吾等若想守住赤谷城和热海,便需要一切帮助。”
  任弘若在此听到这些话,定会觉得这世界真疯狂,一支听上去就是希腊式的雇佣兵,咋会跑到西域边上来。
  冯奉世没搞懂那支“鱼鳞军”的来头,听完后,只是觉得自己长了见识,却仍摇头:“但匈奴势大,鱼鳞军虽然如乌孙王所言,也曾为康居、粟特所募,这次却不一定会来。”
  “没错,与其等待外人来援,不如指望大汉之兵。”
  常惠拄着汉节过来说道:“我离开轮台时,义阳侯说,他会亲自带着两千兵翻越天山来援赤谷城,算算天数,十日之内必至!”
  这消息让元贵靡振奋,但西域汉军不过四千,傅介子在除去守备各地的戍卒外,能匀出这么多人驰援,已是极限。
  乌孙能指望的大头,还是强弩、蒲类两位将军的大军。
  “敢问常大夫,蒲类强弩两位将军,现在到何处了?”
  这也是解忧公主最关心的事,她这几日从来没一点空闲,虽说元贵靡才是乌孙王,但他骤登王位,做事优柔。国中大事小事,都是解忧公主做决定。
  从翁归靡的葬礼,到安抚大小部落,对协助平叛的乌孙贵人做出承诺和赏赐,都是解忧公主一手操办。
  她虽然看上去身体娇瘦,但内里似乎有某种强大的力量,在肥王死后,支撑着她到现在。
  常惠看着心中不忍,很希望自己能帮到解忧。
  “我半月前从西域都护处听闻两位将军消息,两军已至蒲类海。”
  如今半个多月过去了……
  常惠看着地图思索道:“若换了我,在蒲类未能找到匈奴主力,定会继续向西进发,要么击东且弥的右谷蠡王庭,亦或是夺车师国取食!”
  冯嫽的丈夫,乌孙右大将在叛乱时伤了一只眼睛,仍坚持参加军议:“车师交河城易守难攻,汉军虽众,想要夺取恐怕不易啊。”
  别说右大将、元贵靡,连常惠也没想到,某人三两天就神兵天降把交河给破了,颔首道:“故汉军可能不取交河,而走天山以北,缓缓向西推进索敌,但公主之婿,西安侯任弘却不一定乐意……”
  常惠笑了起来,他与任弘同在苏武手下共事过,又是朋友,经常上西安侯府蹭饭,对任弘的性情最了解不过。
  “以我对道远的了解,他心忧楚主安危,或会说服蒲类将军,分给他一支偏师向南。”
  好似和任弘心有灵犀,常惠的手在地图上划过,往一个湖泊和群山环绕的盆地中一指!
  “他会走危须、焉耆,抄近道来驰援乌孙!”
  ……
  任弘此刻尚不知乌孙发生的剧变,自己的老丈人肥王翁归靡,竟会因为数年前他造访乌孙求援引发的种种因果,提前十几年死于非命。
  但任弘一直觉得,历史是魔幻而疯狂的,远胜过一切故事编撰的想象。
  就比如说,在大汉儿郎在出征之日便早早脱下丧服之际,却有一支纯由匈奴人组成的军队,都出汉塞三千里了,还在甲胄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