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站起身来,负手走到任弘身旁:“天汉年间的骑都尉叫‘李陵’,李广之孙,当年与我相善。”
“漠北之战李广自刎,六郡子弟皆哭,但也有人说他屡战屡败,是畏罪自杀。李陵作为李氏长孙,心心念念想要为家族恢复名誉,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为孝武皇帝击匈奴立大功,他当年和你一样年轻,曾越过居延塞侦查地形,深入匈奴二千里。”
“武帝喜少不喜老,欣赏李陵年轻果决,不但有李广风范,甚至从他身上看到了卫、霍的影子,升为骑都尉,带着五千荆楚之士驻扎在酒泉张掖。”
霍光当时也才三十多岁,虽然他兄长霍去病射杀了李敢,但同为天子侍中近臣,霍光、上官桀与李陵关系还算不错。
但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霍光相貌平凡沉默寡言,从不露头冒尖,李陵英朗高大夸夸其谈,永远是人群里最耀眼的存在。
不同的性格,也让他们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
“天汉二年,李陵不愿只做贰师将军的后援,想独当一面,说是愿以少击多,五千步卒直捣单于庭,孝武皇帝允之,令其出塞,结果嘛……”
现在霍光执掌天下权柄,而李陵则在苦寒遥远的坚昆左衽辫发,当年朝廷派人去迎接苏武归来时,霍光令使者任立政游说李陵一同归汉,告诉他:“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却为陵婉拒,也不知他是否还活着。
霍光收回对旧友的一点念想,看向面前的年轻人:“李陵耻于为人下属,觉得自将一军也能做下冠军侯的事业,你呢?是否也要请求自当一队,就像先帝答应的那样?”
这件事任弘自己都快忘记了,霍光却记得很清楚呢!先帝当初说,让任弘做区区护羌校尉太过委屈,想让他领湟中月氏胡,再征凉州募骑,自成一军!
若真如此,这次说不定都混上一个杂号将军了。
可如今,却只是骑都尉,统属部下,估计不会超过五千。
任弘忙道:“下吏听闻,高皇帝曾问淮阴侯将兵多寡,淮阴侯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高皇帝又问淮阴侯能多少兵,淮阴侯则道:臣多多而益善耳。”
“弘以使者身份求得乌孙援兵,侥幸灭了龟兹,又于河湟得赵老将军指点,略立小功。”
在霍光这头真老虎面前,平日里吹得震天响的“一人灭一国”“河湟之虎”都得收起来,拼命露拙:不是我太厉害,而是敌人太愚蠢。
任弘道:“今又得大将军厚爱,任为骑都尉,然弘自度能将之兵,不过五千,岂敢有非分之思?老子有言,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大将军有知弘之智,而弘,也有自知之明啊。”
霍光暗暗颔首,李陵当年就是未能有自知之明,而误入了死局啊,倒不是说他的能力不足以号令一军,而在于忽略了自己如此拼命在皇帝面前表现,同僚们会怎么想?
他耻于做李广利下属?老将路博德还耻于为他殿后呢!
结果造成孝武皇帝误会,还以为李陵退缩,一怒之下强令其在不恰当的时机出塞,而当李陵被单于主力围攻且战且退时,路博德与边塞诸军无一人愿救。
这任弘倒是与李陵十分不同,处理人事上颇有一套,让霍光不由想起另一位政和年间的骑都尉来。
不过他说自己只能将五千人,实在是自谦了。
说起来也悲哀,孝武之时名将辈出,能将十万兵者有卫青、霍去病,能将三五万者更数不胜数,苏建、李息、赵破奴、荀彘、路博德、杨仆等,随便都能挑出十几个宿将来。
可如今承平十余年,老将凋零,新秀未起,大战即将打响,霍光将朝野上下的武吏数了又数,发现能将五万兵者,也才赵充国、范明友、田广明三位。此外前将军韩增,金城都尉辛武贤,以及车千秋的儿子,云中太守田顺都曾打过仗,或许能统领三万兵马不失。
再多就完全不行了。
霍光现在算是明白高皇帝那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意味了。
他只能往好处想:“虽不指望一战灭匈奴,只愿这一战,能将孝武时的锐气打出来,再培育一些将才吧。”
如此想着,霍光对任弘道:
“朝中不会给你一兵一卒。”
啥?任弘心里一紧,霍光却道:“就按先帝的意思,你带着水衡都尉的金帛,去金城和河西四郡征募骑三千,再领湟中狼姓、支姓月氏胡两千,且先屯驻酒泉郡,等待翁孙主力。”
“诺!”
任弘暗骂霍光怎么还提这事,但这确实是他喜欢的方案,小月氏人服他,而怎么和凉州老乡打交道,任弘也颇有经验了,相比于忽然塞给他一军,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带着熟悉的部队打仗心里更安稳些。
霍光的神情忽然有些许哀伤:“六月初七下葬,没几天了,等送完孝昭皇帝最后一程,再去凉州募兵吧。”
谥号是大敛正式结束后上的,昭德有劳曰昭,容仪恭美听昭,圣闻周达曰昭,确实无比契合刘弗陵,而且是个美谥,秦昭王、燕昭王都是一代明君的典范。
嗯淹死在汉水里那周昭王不算。
据说为了定谥号,“不学无术”的霍光让太史令和太常挑了又挑,亲自一一问询,十分上心。
想起昭帝音容笑貌,再看看未央宫里现在住着的那位,确实让人感到落差,也难怪霍光待刘弗陵还有些敬意,可对现在这位却挥起巴掌就打,一点面子不给。
任弘请命道:“下吏愿素帻委貌冠,衣素裳,为孝昭皇帝持幢幡。”
霍光颔首同意。
而等任弘告退而出时,霍光却又叫住了他,幽幽地说道:
“西安侯。”
任弘立刻站定回头作揖。
“你知道征和四年任骑都尉的人,是谁么?”
这句话问得意味深长,如果说先前提及李陵,是一种过来人对于年轻人的劝诫爱护的话,那现在,便纯粹是霍光的又一次敲打,问的是任弘是否有野心!
这一锤敲在心里,任弘好歹忍住不让身子一震,应道:“知道。”
“是上官桀!”
……
第288章 豺狼当道
离了尚书台,任弘琢磨着霍光最后一句是何意。
说起来,上官桀虽然是为汉武帝撑伞养马起家,可也是有军功的,曾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是见识过葱岭以西异国风情的男人,郁成一战立了功勋,还曾逼退康居国援军。
他后来作为骑都尉平马通、马何罗之乱,乃是霍光亲家外加同盟,最初二人极其亲爱,在汉武帝驾崩后共同执政,每逢霍光休沐,上官桀代为主事。
只是上官氏翅膀硬了之后想要单飞,先送上官皇后入宫打算慢慢控制皇帝,见刘弗陵对霍光极其信任后打算另起炉灶,与霍光的政敌桑弘羊勾结,不仅仅要刺杀霍光,还欲将燕王刘旦推上台,企图改变权力格局。
“他莫不是暗指,我想要将砝码压在下一任天子身上?”
任弘不得不多想,霍光莫非已经看透自己的计划了?
该布置的都已布置,刘贺究竟能不能当满27天皇帝任弘已不关心了,看来等孝昭皇帝葬礼后,自己得乘着去凉州募兵,溜出去一段时间。
正想着时,轺车外却传来一阵喧嚣,抬头一看,他们已出了未央宫,在前往大司农府的路上,路过东市口时,却见这挤满了人。
东市是汉家杀人的场所,当年晁错就在此朝服腰斩,可一般都要在秋冬行刑啊,秋决未到,怎么就要杀人了?
让人一打听才知道,既不是杀那些为孝昭皇帝病逝背锅的儒生——他们已于上个月扛着桎梏踏上漫漫征途,去西域传播文明之光去了。
也不是斩安乐,安乐罪不至死,只扔在郡邸狱受苦。
今日破例开斩,却是因为苍龙阙事件中表现出众而被任命为“守京兆尹”的赵广汉要在此立威。
帮任弘经营香铺,负责蜀中茶叶采买等事的卢九舌也在这看热闹,见到任弘后过来作揖,告知他前因后果。
“还不是因为修平陵惹的祸。”
平陵是刘弗陵的陵墓,从他继位不久后就在修,只是孝昭皇帝轻徭薄赋,没事就大赦刑徒,减少徭役,陵墓也从简,所以修三天歇两天,直到他忽然驾崩时都尚未完工。
皇帝忽然没了,平陵的工期一下子紧张起来,这可是大工程,自然少不了油水。
“新丰人杜建,君侯知道么?”
任弘摇摇头,卢九舌道:“杜建官虽然不大,却是老吏,与宫中尚书台的中黄门都有结交,在长安豪侠圈子里更是个有名的人物,此人便利用职务之便贪腐。”
替孝昭帝皇帝修陵起封土,要用大量的沙土,租用民间的牛车。京兆掾杜建就负责租车之事,拉沙土肯定是有利润赚的,长安九市造车租车的商贾遂纷纷竞争,杜建就卖名额,一个名额十万钱,卖了三十个,三百万轻松进账。
卢九舌咂嘴道:“我替君侯卖香料,半年净利润也才这数啊,而边塞将士出生入死,斩八九个羌人大豪的头才能得三百万,这些官吏,钱来得真轻松,呸!”
“此事被察觉后,暂代京兆尹的赵子都警告杜建,要其退回赃款,然杜建当面唯唯诺诺,背后不思悔改,遂被京兆尹逮捕归案。”
这不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么?
任弘颔首:“敢在天子陵墓里牟利,确实该死,为何要提前处决?”
卢九舌道:“求情的人太多了,人还没押到牢里,为杜建求饶的人便将赵京兆家踏破了,这其中有宫廷里的黄门,有名门豪强,也不乏官吏。”
“然赵京兆拒不见客,杜建的族人门客恼羞成怒,放话出来说要劫狱!”
虽然有些夸张,但这确实是长安五陵风俗,四方移民汇聚于此,世家则好文礼,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杰则游侠通奸,个个都有背景,极难管理,所以历任京兆尹都是众人避之不及的官,再加上国丧期间治安也有动荡,赵广汉是临危受命啊。
卢九舌道:“赵京兆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尽知杜建门客主谋者居所身份,直接派小吏登门告诉他们,‘若敢如此,必灭汝家’!”
这一吓唬果然有用,今日杜建提前问斩,围观人潮如堵,其中或许真混杂着一些杜建的门客族人,却无一人敢冒头,那杜建看上去很普通的一个老叟,被押上来问斩时竟面无惧色,只是大笑道:
“好一个‘灭家京兆’,但赵广汉,你当真以为我死了,长安的天就清朗了?豺狼居于庙堂之上,汝等自诩循吏,捉的却是在野捡食的狐狸!”
京兆尹赵广汉今日头戴獬豸冠,一身黑衣,闻言指着杜建道:“你贪了三百万钱,相当于三十个中家之产,这也是算捡?杜建,你现在招出‘豺狼’还来得及。”
杜建手上脚上都是伤痕,显然是受过酷刑,但却大笑:“不说,只死我一人,若说了,吾家必族!更何况,就算我说出来,汝等敢抓么?”
言罢闭目不言,趴在地上等死,赵广汉叹了口气,一挥手,斧钺扬起,头颅斩落。
百姓和往常一样纷纷叫好,其尸体弃市三日,杜建党羽莫有敢近者。
任弘看完了全程,守京兆尹赵广汉确实一脸正气,可杜建临死前留下的话,又是何意?
任弘摇了摇头,长安水深且浑,哪怕是他,也只看得清其中的一小片。
离开了东市,抵达大司农府,任弘此来,却是要找田延年商量后勤补给之事。
他这骑都尉率领的是偏师,得自己去河西四郡募兵,并管着小月氏义从骑,差不多有五千的兵额,虽是募来的杂牌军和义从胡,可人马都得吃喝。
任弘算了笔账:一个人一月至少一石粮,一匹马一个月四石茭藁,一个月就是五千石粮食,两万石茭藁。他们是作为前锋先在酒泉驻扎,距离真正出塞开战还有几个月,加起来是一笔巨额的开销了,募兵的钱帛说好由水衡都尉出,可军粮后勤却得仰仗大司农。
大汉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后,便在张掖、酒泉屯田,田卒必须向官方缴纳相当数额的田租。田租的粮食充入仓中,作为过往使团、军队的口粮。
屯田之事由各郡农都尉管辖,主屯田殖谷,隶属于大司农。
“我保道远的人马绝不会饿着!”
因为任弘曾献曲辕犁的缘故,田延年与任弘关系不错,而他鼓捣出的马蹄铁,除了用于军中外,推而广之弄成牛蹄铁、驴蹄铁,也能大大减少牲畜的伤病。
二人商议完军粮之事后,任弘提到东市口杜建贪腐平陵工程被诛杀一事,田延年拍手称快。
“平陵工期赶得紧,这才给了彼辈乘机贪腐的机会,杀得好!”
“先帝走的太突然,太常又因苍龙阙之事被撤职,陵寝就落到了我肩上,可愁白了不少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