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99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99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排的?”
  曾泰站起身来。
  王莽点点头:“你们想想看,哪怕是梁王和太子争斗,那太平公主又没有压倒性的实力,他怎么解决这两个人呢?效忠这二人的可是掌握兵权的将领啊,太平公主难道仅仅凭借着隐龙的势力就能除掉这二人吗?”
  狄仁杰皱了皱眉:“你们再想想看,我们以前破获的幽州案和湖州案,哪一桩不是花了十天半月才有进展的,可是这个滴血雄鹰一案我们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查清楚了,你们不感到这一切似乎来的太容易了吗?”
  曾泰一脸的不以为然:“恩师,会不会是我们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
  狄仁杰摇了摇头:“恐怕是我们把敌人想的太简单了!”
  曾泰摇了摇头:“恩师,你刚刚说过,这一切都是被人安排的,可是太平公主就是主谋啊!”
  王莽摇了摇头:“如果一切的假设成立,那么太平公主绝不是主谋!”
  “什么?太平公主不是主谋?”
  李元芳跳了起来,难以置信地说道。
  狄仁杰点点头:“你们想想看,我们破的案子里哪一桩是先查出主谋的?”
  李元芳问道:“可是,大人不是给皇上说主谋就是太平公主吗?”
  王莽笑了笑:“那不过是大人为了使皇帝明白没有鬼怪,都是春香等人的阴谋罢了,而且目前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太平公主不是主谋!”
  李元芳微微点头:“原来是这样!”
  曾泰问道:“恩师,那您准备怎么办呢?”
  狄仁杰微微一笑。
  李元芳笑道:“大人,每次看到您的这种表情,我就知道,您已经想到了答案!”
  狄仁杰笑了笑:“知我者,李元芳也!”
  王莽嘿嘿一笑:“我想到了一个人,这一切恐怕还要他来解释!”
  “谁?”
  李元芳问道。
  “何云!”
  狄仁杰一字一顿地说道。
  ……
  夜色渐深,天牢外灯火通明。
  突然,远处一阵脚步声传来。
  “什么人?”
  一个班头模样的守卫望着远处的人。
  “是我!狄仁杰!”
  狄仁杰慢慢地走了过来。
  王莽和李元芳紧随其后。
  班头急忙拜道:“原来是狄国老!不知国老深夜来此有什么吩咐?”
  狄仁杰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带我去见何云。”
  班头急忙应了声“是!”
  狄仁杰和王莽、李元芳在班头的带领下来到了天牢里。
  令他们惊讶不已的是,在天字第一号牢房前,竟然没有人守卫!
  狄仁杰大叫一声:“不好,我们来晚了!”
  说着,他一把推开了牢门。
  门后寒光一闪,直奔狄仁杰咽喉而来。
  狄仁杰一惊,想要躲闪,已经来不及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龙吟,伴随着一道乌光。
  “仓啷”一声,王莽抽出了随身的宝剑,把暗器抵挡了下来。
  门后“咯”的一声,李元芳的剑穿过牢门,刺进了藏在门背后的一名黑斗篷杀手的胸膛。
  杀手的刀“当啷”一声掉落地上。
  躯体重重地栽倒在地。
  狄仁杰回过头,一眼就看到嘴角淌着鲜血的何云。
  狄仁杰一步跨了过去,抱起何云,连连摇晃。
  何云微微睁开双眼,断断续续地说道:“狄、狄大人,我何某悔不当初啊!”
  狄仁杰长叹一声。
  何云断断续续地说道:“大人,其实,其实我们的真正目的……”
  话还未说完,何云的手就垂了下去。
  狄仁杰长叹一声:“元芳,敬旸,你们看到了吧!此案远远还没有结束!”
  王莽暗暗地叹了口气,这个何云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厄运。
  王莽皱了皱眉:“凶手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狡猾!”
  狄仁杰喃喃道:“真正目的!”
  李元芳问道:“大人,您想到了什么?”
  狄仁杰皱了皱眉:“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王莽长叹了口气:“看来还有漏网之鱼啊,也不知道皇上准备怎么样消灭隐龙。”
  李元芳愤然道:“他们真是胆大包天,在天牢里竟然就敢行刺!”
  班头此时早已吓傻了,看到王莽等人从牢里走了出来,跪倒在地:“国,国老,您,没事吧!”
  狄仁杰问道:“今夜还有谁来见过何云?”
  班头摇了摇头:“自从何云被关进来之后,没有旁人见过啊!”
  狄仁杰摆了摆手:“好了,这也不怨你,起来吧!”
  班头急忙点头:“谢国老!”
  狄仁杰叹了口气:“元芳,敬旸,我们回去吧!”
  王莽和李元芳点点头。
  狄府正堂。
  狄仁杰脑海中一遍遍地回忆着这几日的事情。
  良久,狄仁杰徐徐地睁开了眼睛。
  “大人,您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李元芳上前一步。
  狄仁杰笑着点点头:“我想到了一个人!”
  王莽奇道:“又是一个人?谁?”
  狄仁杰说道:“元芳,敬旸,你二人明日去一趟首阳山!”
  “首阳山?”
  李元芳抬起了头。
  狄仁杰点点头:“你们还记得吗,皇上曾经对我们说起过,王知远有一个师傅虚谷子吗?”
  王莽明白过来:“大人,您的意思是这个虚谷子真的活着?”
  李元芳奇道:“是啊,要是按照王知远的说法,他的师傅应该已经过了百岁啊!”
  王莽问道:“大人,有没有可能这个虚谷子是王知远为了取信皇帝,而故意编造出来的?”
  狄仁杰微微点头:“不排除这种可能,可是你们今晚也看到了,何云被凶手所杀,说明此案的主谋还在逍遥法外,所以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线索了,你们一定要小心行事!”
  李元芳和王莽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四十六章 首阳山
  邙山,崎岖的山道上两匹马飞驰而来。
  “敬旸,天下叫的首阳山有多处,你怎么知道是这里的首阳山?”
  李元芳看着王莽疑惑地问道。
  王莽苦笑地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虚谷子一个不会离神都太远,而距离神都最近的首阳山就是这里了。”
  李元芳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突然,李元芳叹了口气:“大人让我们把虚谷子找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甚至我怀疑虚谷子是不是还活着。”
  王莽点点头:“是啊,如果他活着,想来应该有一百多岁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人。”
  李元芳说道:“好了,我们赶紧赶路吧,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赶到首阳山!”
  “驾!”
  随着王莽的一声轻喝,两骑绝尘而去。
  ……
  苍青色起伏的群山中,传来一阵阵马蹄声,正是王莽和李元芳二人。
  “敬旸,前面这座山应该就是首阳山了吧!”
  李元芳问道。
  王莽点点头:“要是那个樵夫没说错的话应该就是这里了,元芳兄,我看咱们就把马拴在这里吧!”
  李元芳微微点头,翻身下了马来。
  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了首阳山的山脚。
  突然,王莽望着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叹了口气。
  李元芳奇怪道:“敬旸,你叹什么气啊!”
  王莽说道:“元芳兄可知道伯夷、叔齐的故事?”
  李元芳摇了摇头:“难道这二人和这首阳山有关?”
  王莽点点头:“是啊,传说这二人乃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君死后,二人互相谦让,不肯受位。
  后来到了岐山的周国,周武王思贤若渴,想用高官厚禄留住伯夷、叔齐,但是伯夷、叔齐坚决不受。
  反而阻拦武王伐纣的军队,谏阻战争。
  但是周武王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商朝灭亡后,伯夷、叔齐一起来到首阳山,二人耻食周粟,采薇而食。
  有一日,一个妇人开玩笑说你二人不吃周粟,这薇菜也是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
  二人羞愤至极,不久饿死在了首阳山。”
  李元芳长叹一声:“这二人真是君子啊!”
  王莽微微摇了摇头:“好了,元芳兄,我们上去吧!但愿能找到虚谷子。”
  李元芳也顾不得感叹了,二人慢慢地向山上走去。
  山腰处有一座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道观,道观门前稀稀拉拉地有几个附近的村民正在进进出出。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了一眼,二人慢慢地走了进去。
  正殿里沉香袅袅,几个信徒口中念念有词,跪地叩头,
  王莽拿起香炉旁边的香递给了李元芳,而后拜了拜,把香烛插在了香炉里。
  王莽仔细打量着眼前的道观,燃烧的香烛,脚下的蒲团,低垂的帐幔……
  他向正殿的后门望去,几个道童打扮的青年人正无精打采地站在后门前。
  王莽上前一步,笑道:“几位道长,我二人听闻首阳山上有真人在此,特来拜见!”
  其中一个道童睁开了半眯着的双眼:“二位施主,今日我师傅不在道观,还请改日再来!”
  “不在?”
  王莽和李元芳面面相觑。
  王莽略一沉吟,拿出了一盏大银,笑道:“还请这位道长行个方便!”
  道童看见大银,眼睛猛地一亮,刚要说话。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道士走了过来,几位道童急忙喊道:“清风师兄!”
  道士点了点头:“这是怎么回事?”
  道童急忙回道:“师兄,是这样的,这二人听闻师傅在此,特来拜见!我说了师傅不在,可是他们……”
  清风师兄皱了皱眉,转过身来,没好气地说道:“我师傅不在,二位改日再来吧!”
  王莽笑道:“这位道长,是这样的,我二人从远处赶来,今夜没有落脚之处,还请行个方便。”
  说着,王莽又从怀中取出了一盏大银。
  清风师兄摆了摆手:“观中近日不便留宿,这山下就有一个村落,你们下山去吧!”
  李元芳愤然道:“你这道士好不通情理,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你这么做还有一点出家人的样子吗?”
  清风师兄冷哼一声:“二位这就请吧!”
  王莽急忙拉住了李元芳:“这位师兄还请见谅,我这兄弟脾气有点暴躁!不知真人何时回来?”
  清风师兄摇了摇头:“这我就不知道,师傅有时候几月都不一定回来一趟。好了,少说废话,赶紧走吧!”
  王莽笑道:“多谢道长!”
  说着,王莽拉着李元芳说道:“好了,我们走吧!”
  李元芳愤愤不平地轻哼了一声。
  待二人走后,清风师兄说道:“都给我把眼睛睁大了,不要让可疑的人进入后堂。”
  几位道童赶忙应“是!”
  待走出道观后,王莽问道:“元芳兄,你怎么看?”
  李元芳摇了摇头:“感觉不太对劲!”
  王莽说道:“是啊,哪里的道观会把香客往外赶的,而且这个清风师兄也不简单啊,看他走路的姿势,竟然会武功。”
  李元芳笑了笑:“敬旸,你说怎么办?”
  王莽笑道:“元芳兄,咱们晚上再探探这个道观。”
  李元芳点点头。
  深夜,乌云密布,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首阳山道观。
  观门紧闭着,一丝光亮从门缝里透了出来。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沙沙”声,几十条黑影从远处飞掠而来,为首者停在了道观门前。
  “谁?”
  道观里传出一声轻喝。
  “是我!”
  为首的黑衣人压低声音喊道。
  “吱呀”一声,道观的门打开了,从里面伸出了一个脑袋,正是王莽和李元芳白日见过的清风师兄。
  为首者拉下了脸上的黑布,露出了一张脸,竟然是个青年女子。
  清风师兄眼睛一亮,轻声道:“原来是明月师妹!快请进,师傅他老人家等你好久了!”
  师妹点点头,朝后面的黑衣人挥了挥手。
  很快,一群人就进入了道观。
  待所有人进入道观之后,清风师兄四下望了望,万籁俱寂,没有人。
  “嘭”的一声,道门关上了。
  清风师兄不知道的是,远处蒿草丛中正有两双眼睛静静地望着这一切,正是王莽和李元芳二人。


第四十七章 虚谷子
  王莽眨了眨眼,一脸庆幸地说道:“元芳兄,还好咱们没有提前进去!”
  李元芳目光望向了道观:“敬旸,去看看?”
  说着,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道观。
  王莽嘿嘿一笑:“走,咱们去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很快,二人绕到了道观的东墙,慢慢地来到了道观的墙角。
  王莽脚尖轻点地面,整个人如一只大鸟一般地越过了墙头,李元芳紧随其后。
  “扑!”的一声轻响,王莽的双脚落到了后院里。
  他的一双眼睛仔细地看了看道观,没想到外面看起来不大的道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