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永看了图纸皱眉道:“尊驾,这,这小小一枚戒指,鎏金、钑镂、錾刻、铆接、点焊镶嵌都得用上,这是大师之作呀,不要说小的一人,就是把大伙儿拴在一起,也做不出来……”
塔克笑了笑道:“这还用你说吗?这枚戒指是几十年前一位西域金银器大师所制,工艺之复杂,技术之高超,无与伦比。”
李永说道:“不错,那尊驾要我们做什么呢?”
塔克点了点图上的文字,说道:“看看图旁的记录。”
李永拿起图纸,仔细看了一遍记录道:“我明白了,您是让我们每人完成一道工序,而后再将戒指组合起来。”
塔克笑道:“聪明,此戒共有二十三道工序,这就是为什么要请二十三位同时到此的原因。”
第一百零六章 仿制
李永说道:“就这样,我们二十三人用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才将二十三道工序全部做完。”
狄仁杰叹道:“一枚小小的戒指竟然要如此繁杂的工序?”
李永答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做的这些,不过是皮毛而已,能将戒指组合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大师。”
狄仁杰脱口道:“沙尔汗?”
李永点点头:“小的想来,除他之外,再没有人有这样的手艺了。”
狄仁杰站起身来,缓缓说道:“我说他们为什么要提前两个月便将银匠们聚集在一起,原来是为了这个。”
如燕轻声问道:“叔父,他们为什么要仿制大汗之戒?”
狄仁杰摇摇头:“这也正是我想知道的。如燕,立刻提审塔克!”
……
上东门车来马往,人流川涌。一个身穿波斯长袍的商人走进城门,四下辨别了一下方向,向西走去。
身后人群中,闪出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他冲不远处一摆手,四五个身穿小商贩服色的人小跑过来,“农民”低语了几句,几个“小商贩”点了点头,分散而去。
“农民”紧跟波斯人,向西市走去。
西市大街上热闹非常,波斯人在前面走,“农民”在后面跟。
忽然,波斯人停住脚步,似乎发现了身后有人跟踪。
“农民”赶忙躲进一家食肆的廊下。
波斯人四下看了看,加快脚步向前走去,“农民”赶忙跟上。
前面的波斯人一扭身拐进一条小巷,“农民”尾随而去。
波斯人飞快地向前走着,不时回头向后张望。
忽然,小巷口人影一闪,三名“小商贩”迎面而来。
波斯人猛吃一惊,回身想跑,正与“农民”跑了个对面。
“农民”一声低喝,飞起一脚,踢在波斯人小腹之上,波斯人闷哼一声,卧倒在地,后面的三个“小商贩”一拥上前将其绳捆索绑。
……
内卫府大阁领凤凰快步走进内卫府刑房中。
那名被擒的波斯人被拴在十字桩上,已然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
假扮农民的内卫跑上前来道:“大阁领。”
凤凰问道:“怎么回事?”
内卫指着波斯商人道:“抓住了一个突厥奸细!就是他……”
凤凰看了看波斯人:“突厥奸细?看他的打扮是个波斯人嘛。”
内卫禀道:“我们在城外驿站中,听到这厮与人悄悄地讲突厥话,便开始跟踪他。这家伙狡猾得紧,围着城绕了两圈,最后将马藏在树林里,才悄悄潜入城中。”
凤凰说道:“跟他讲突厥话的人呢?”
内卫说道:“没跟住,让他跑了。”
凤凰“哼”了一声,走到“波斯人”面前厉声道:“你是突厥人?”
“波斯人”缓缓点了点头。
凤凰又问道:“叫什么名字?潜入洛阳来找谁?”
“波斯人”望着凤凰,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猛地,他张开嘴,喷出一团血雾。
凤凰一惊,连退两步。
身后的内卫冲上前去,掰开他的嘴看了看,又探了探鼻息,道:“大阁领,这家伙咬舌自尽了!”
凤凰吃了一惊,快步走到“波斯人”身前,定睛看去,只见他满嘴鲜血,舌头碎成几块,已气绝身亡。
凤凰摇了摇头:“看这厮如此强横,定是一名死士!此人随身带了什么东西?”
内卫赶忙拿过一副皮马袋,递过来道:“大阁领,只有一个皮马袋。”
凤凰接过马袋看了看,打开翻盖,伸手进去,里面插着一封信。
凤凰掏出信纸,打开一看,纸上都是突厥文。
凤凰将信放在一边,再次将手伸进马袋,指尖触到了一件冰凉的东西,赶忙将东西掏了出来,定睛一看,竟是一枚巨大的戒指——上面刻着虎头飞鹰!
……
“砰”的一声堂门大开,两名卫士将塔克推进正堂。
狄仁杰端坐榻上,如燕站在一旁。
卫士飞起一脚踹在塔克的屁股上,塔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狄仁杰冷冷地道:“开门见山吧,你为什么要让银匠们仿制大汗之戒?”
塔克一愣,马上明白了:“啊,大人说的是那枚大戒指。”
塔克敷衍道,“是我大哥沙尔汗给了小人戒指的图纸,并要小人在城内寻找二十三名银匠,完成图纸上的二十三道工序。”
“之后呢?”塔克道:“之后……沙尔汗将各个工序完成的几百片儿金银胎统统收了回去,想来应该是再加工去了吧。”
狄仁杰责问道:“这些你为什么不写在供状之中,是有意隐瞒吗?”
塔克吓得连连磕头道:“大人明察,失踪的银匠们都已救出,就是小的想隐瞒,他们也会说出来呀,小的怎么会蠢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因为,事情太小,小的忽略了。”
狄仁杰看了看他,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沙尔汗没有告诉你,他仿制这枚戒指有什么用吗?”
塔克故作轻松地道:“从来没说过。一枚戒指能有什么大用,想来也就是为了好玩儿吧。”
狄仁杰说道:“好玩儿?将二十三名银匠圈在地洞里仿制此物,时间长达两个月,是为了好玩儿?”
塔克自作聪明,信口答道:“那,大人说是为什么?我想,他骗来银匠本是要熔那抢来的一百多万两金银的,但提前了两个月,来得太早,没有别的事干,这才……”
狄仁杰一摆手打断了他:“从那儿以后,你就再也没有见到那些金银胎片?”
塔克摇了摇头道:“没有。”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道:“本来,沙尔汗打算做完这一切之后,便将银匠们杀死灭口,是吗?”
塔克吃了一惊,抬起头来。狄仁杰犀利的目光瞪视着他。
塔克咽了口唾沫道:“是,他是这么命令的。可没想到狄大人有如神兵天降,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狄仁杰望着塔克一字一顿地道:“你好好想一想,还有没有忽略未提的事情……如果再让我说出来,你的脑袋怕就要搬家了。”
下章预告:他们仿制大汉之戒是为了什么呢?敬请期待!
第一百零七章 猜疑
塔克连连磕头道:“是,是,小的一定好好想想。”
狄仁杰一摆手,两名卫士押着塔克快步走出门去。
狄仁杰站起身,对如燕说道:“他所说的情况与李永所说基本相同。”
如燕点了点头:“真怪,这个沙尔汗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啊?”
狄仁杰忧心道:“如燕呀,我有一丝隐隐的不安,似乎将有大事发生。”
如燕劝道:“叔父,我看是您过虑了,不管怎么样,沙尔汗已经死了,一个死人能怎么样?”
狄仁杰缓缓摇了摇头:“直觉告诉我,事情绝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
如燕吃了一惊道:“哦?您的意思是……”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沉吟片刻道:“如燕呀,你随我到沙尔汗府再走一遭。”
……
大汗之戒拿在皇帝武则天手中,她猛地抬起头,吃惊地道:“这是吉利可汗的大汗之戒——虎头飞鹰。五年前在幽州,他将这枚戒指赠予了狄怀英。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凤凰咳嗽了一声道:“陛下,臣正要向陛下回禀此事。”
武则天双眉一扬道:“什么事?”
凤凰回道:“今日,内卫在城中捕获了一名突厥奸细,在此人随身携带的马袋中,臣找到了这枚戒指和一封书信。”
武则天问道:“书信在哪里?”
凤凰说道:“就在臣的手中。信是用突厥文写成的,臣请教了崇文馆精通突厥文的学士。”
武则天道:“信里都说了什么?”
凤凰拿出书信展开道:“这封信是突厥太子贺鲁的堂弟齐戈写给,写给……”
武则天眼中精光大盛:“写给谁的?”
凤凰答道:“写给狄国老的。”
武则天登时惊呆了:“狄,狄国老……狄怀英?”
凤凰点点头:“正是。”
武则天倒抽一口凉气紧紧追问:“信中都说了什么?”
凤凰咽了口唾沫道:“说,说……”
猛的,武则天重重一拍桌子,厉声喝道:“说什么?”
凤凰吃了一惊赶忙道:“说谋划之事已经圆满完成,贺鲁太子没有白白受苦,金银现已顺利地落入狄仁杰手中,而一切罪责都由死去的沙尔汗一人承担。
他已接到狄仁杰传信,营救贺鲁太子之事,将按照约定好的计划在凉州进行。
下一步请狄公尽快驾驶银马车前往突厥会面。”
凤凰停住了嘴,殿内一片寂静。空气似乎凝固了。
武则天张大了嘴,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道:“齐戈在信中说,是狄怀英替他谋划了善金局劫案?还要在凉州营救贺鲁?”
凤凰点了点头道:“是,是……得知信的内容后,臣以为兹事体大。不敢随意处置,这才匆忙进宫,请圣意亲断。”
武则天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道:“也就是说,狄仁杰才是朝中最大的内奸,整个案件的主谋,而沙尔汗不过是帮凶……”
凤凰咽了口唾沫,一声都不敢出。
猛地,武则天站起身来道:“不,不可能!这是反间计!狄怀英志虑忠纯,与吉利可汗乃莫逆之交。
过去几年间,他屡屡协助吉利粉碎好战贵族妄图挑起两国战火的阴谋。
可以说,他是突厥好战贵族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又怎么可能去协助贺鲁和齐戈!”
凤凰赶忙道:“臣也是这样认为,说狄公是内奸,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武则天说道:“你们抓到的突厥内奸何在?”
凤凰答道:“审讯中,他只字未露,咬舌自尽了。”
武则天吃惊地道:“自杀了?”
凤凰说道:“正是。”
武则天沉思道:“如果这是歹人栽害狄怀英的阴谋,那么,这个内奸该当顺水推舟,假作招认,趁机栽害狄怀英,又为什么要自杀呢?”
凤凰屏住呼吸,没有说话。
武则天看了看手中的戒指,缓缓坐在龙椅中道:“而且,这枚戒指的的确确是狄怀英之物啊……”
凤凰试探着问道:“陛下,有没有可能是歹人仿制,用来栽害狄国老的?”
武则天看了看戒指道:“嗯,有这种可能。凤凰,召南平郡王武攸德、内侍省监路正及善金局掌固铁勒进宫。”
凤凰说道:“是!”
……
“吱呀”一声,书房的门打开了,狄仁杰、如燕在钟氏的陪同下走进堂中。
狄仁杰问道:“夫人,这就是沙尔汗的书房?”
钟氏说道:“正是。国老,这几日妾身一直在思索,那个顶替我丈夫的人究竟是谁?想起来就令人不寒而栗。”
狄仁杰点点头:“是啊,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因此,才要再到沙府来看看。也许之前我们忽略了什么。”
钟氏缓缓点点头道:“那您就再看一看吧。”
狄仁杰点点头,目光飞快地搜索起来。
书房正中陈设著书案和座榻,两旁墙壁是落地书架和百宝阁,百宝阁中放着很多制作极其精良的金银器。
书案后陈设着一扇屏风,狄仁杰的目光停在了屏风上。
屏风立面以凸银镌着几行字:“翘翘束薪,不安其室。岂彼金夫,贤二千石。”
狄仁杰静静地望着这几个字。
一旁的如燕轻声道:“叔父,这上面写的什么呀?”
狄仁杰笑了笑:“写的是汉武帝时的朱买臣。”
如燕奇怪地道:“可这上面没有朱买臣三个字呀?”
狄仁杰笑道:“翘翘束薪,不安其室,说的就是朱买臣年轻之时,靠打柴卖薪为生,挑柴的路上大声朗诵诗文,他的妻子跟在后面,很看不起他,要他不要再唱了,朱买臣却越唱越欢。
其妻嫌恶他穷困潦倒,便离他而去。
过了几年,朱买臣诣阙上书,汉武帝封他做了会稽太守,衣锦还乡。
他不念旧恶,将其前妻夫妇恩养起来,不想几天后其前妻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