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426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426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李元芳三人吃惊不小,异口同声地道:“还没有开始?”
  狄仁杰缓缓点了点头:“假扮沙尔汗的人是谁?真沙尔汗在哪里?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调包计以假换真?
  从假沙尔汗口中抢下的纸片上写着:‘洛阳东百二十里,上……’我查过地图,洛阳城东一百二十里处有一座很大的村落,名叫小刘庄。”
  王莽、李元芳、曾泰、如燕对视着点了点头。
  狄仁杰继续说道,“那么,这座小刘庄与沙尔汗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而今,这一切都随着‘沙尔汗’的死变成了难解的谜团……
  直觉告诉我,我们已经处身于一个巨大漩涡的中央,只要我们行差踏错,它随时可以将我们吞噬,将我们撕成碎片!”


第九十八章 日本武士
  夜幕降临,国子监太学烛光点点。
  一男一女两个身穿大周武将裲裆官服的年轻人,快步走进太学门。
  一位身着袨服的直学士盘膝坐在门内。
  二人双膝跪倒,叩下头去:“藤原大人。”
  藤原轻轻咳嗽一声:“有则理惠、义直古麻吕,如果我所记不错,你二人是延载元年,我日本国圣武太上皇派出的第六批赴天朝学习的遣唐使,对吗?”
  二人齐声答道:“正是。”
  女武官说道:“大人真是好记性,当时的大使便是藤原大人。”
  藤原点了点头道:“今年已是你们来朝的第九个年头,也是你们在太学修业的结业期。”
  女武官理惠答道:“是的,大人,进入太学时,我们只是十四五岁的孩子,转眼已经成年。用三国时孔融的一句话说:真是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啊!”
  藤原说道:“听说你二人的父亲都是日本小刀流最优秀的武士,当年你们两个便是因为武艺出众,而由圣武太上皇亲自选为遣唐使。”
  理惠低头道:“正是。”
  藤原颔首道:“崇文馆掌院学士对我说,你二人成绩优秀,武艺超群,已由太学推荐至兵部校军司任职。”
  二人说道:“是,皆赖藤原大人多年栽培!”
  藤原说道:“能不能让我见识见识二位超凡的武功啊?”
  有则看了看义直,轻轻点了点头。
  猛地,有则理惠身形倒跃,腾空而起,双脚在太学门的壁柱上闪电般连点数下,身体竟然凌空行走于墙壁之间。
  义直古麻吕双脚一点铺席,身体单鹤冲天,直飞而起。、
  空中转身直扑理惠,理惠空中腾跃,脚尖一点义直肩头,纵身借力高飞,冲向太学馆殿顶。
  义直身体下坠,凌空转动,双脚在墙壁上连踢,再一次腾飞而起,扑向理惠。
  理惠空中翻腾双脚脚尖在义直的肩头再点一点,身体曼妙无比地在空中旋转而上,右手一抖,抓住了殿顶藻井垂下的一条红绸,轻轻一拽,拉了下来。
  人影闪动,二人再次回到藤原面前。
  理惠将红绸双手献上。
  藤原面带微笑,接过红绸道:“好,好,果然功夫超绝。看起来,圣上没有看错你们。”
  理惠和义直吃惊道:“圣上!”
  藤原点了点头:“今日我来乃是受了当今天子武皇陛下重托,有一件绝密任务,要交予你二人。”
  二人惊诧不已:“噢,大人当真?”
  藤原点了点头:“事关天朝命运,不知你二人能否挑起这副重担?”
  二人赶忙叩头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藤原深吸一口气,将铺席上的两个信封推到二人面前道:“这就是你们的任务。”
  二人打开信封,抽出信纸看了一遍,缓缓点了点头。
  藤原嘱咐道:“此事要绝对保密,不能向任何人提起。”
  二人俯身触地:“请大人放心!”
  藤原又说道:“自今日起,由我向你们直接传达指令。所有语言交通、来往信函全部使用我们的母语。”
  “嗨!”
  二人对视了一眼,用日语说了声“是”。
  ……
  晨曦微露,朝阳从厚厚的云层中缓缓露出头来。
  宏伟的上阳宫沐浴在万道霞光之中。
  观风殿位于上阳宫绝顶,飞檐斗拱,层层相连,横亘数里之遥,有通政、瑶池、歌台、饮露四区,这里四面通透,远观群山,近赏碧水,风来时,秀木涌动,故名观风。
  随着十二响景阳钟金声玉振,威严的净阶鞭击碎了宫城的宁静。
  两班大臣在狄仁杰及太子率领下呈雁行之序,来至通政殿前,分班列队,静静等候。
  两名奉御力士快步走到殿外,高声赞礼:“圣母神皇驾到!”
  太常寺乐班钟磬齐鸣,奏起了礼乐《齐天乐》。
  皇帝武则天头戴冕旒,身着朝服,在乐声中缓步升座。
  她环视四周,漫声道:“请继往绝可汗!”
  礼乐再起,继往绝可汗步真鹰视虎步走到陛上,向皇帝行半朝礼:“臣步真祝圣天子万寿无疆,帝业永祚!”
  武则天朗声道:“可汗功高位尊,爵同半銮,且年事已高,赐座!”
  步真躬身道:“谢陛下!”
  鸿胪寺掌固端上小榻,步真略挨榻沿儿坐下。
  礼乐声中,众臣在狄仁杰、太子的率领下,行三跪九叩大礼。
  武则天微笑道:“众卿平身。”
  群臣谢恩起身。
  王莽、李元芳和曾泰等人赫然在列。
  武则天冲奉御力士摆了摆手,奉御力士踏前三步,展开手中圣旨,高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三皇奠基,五帝分伦,圣王治世皆赖教化,君臣和则社稷安;黎庶和则天下定;戎夷和则八荒宁。
  自朕登基以来,法先王之法,蒙上天护佑,君臣其洽,百姓融融;天下安乐,河清海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关河宁定,海内承平。
  今值辰旦,为朕母难之日,寿辰之时。
  私乐乃一人之乐,非天所愿也;天下乐,乃黎民之乐,天所愿之也。
  愿与众卿、黎庶共乐之。钦此。”
  众臣再跪顿首,齐齐颂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再免群臣之礼。
  狄仁杰出班,展开手中奏表,朗声读道:“表曰:古圣帝之治,尧舜下鲜闻矣,秦皇失之暴;文景失之弱;汉武失之厌。
  至本朝太宗文皇帝,奋三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都西京,定天下,五夷臣服;御宇内,四海承平。
  及至陛下,执李唐神器,携先帝威灵,修文治,天下宁定,君臣协和,黎庶安居,兴屯水利,劝课桑农,博学科考,人才累进;
  治武功,四夷臣服,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
  是可谓文治武功,千古圣帝也。臣等恭逢圣世,其幸若何也。
  今逢陛下圣寿,祝吾皇万寿无疆,帝业永祚。万岁,万岁,万万岁!”
  颂毕,群臣再拜。
  武皇赐起道:“朕何德何能,敢与太宗文皇帝相比,不过是内多审诸已,外仗群臣效命耳。
  众卿勤劳王事,辛苦了,瑶池已备下酒宴歌舞,众卿且开怀畅饮!”
  笙管笛箫,莺歌燕舞,声动瑶池。
  武则天与群臣觥筹交错,尽情欢饮。
  下章预告:武则天会给王莽和狄仁杰等人说些什么呢?敬请期待!


第九十九章 册封
  一曲歌舞终了,皇帝举起金杯道:“众位爱卿!”
  众臣安静下来,王莽和狄仁杰等人的目光望向皇帝。
  武则天说道:“一年辛劳,朕以此杯敬众位卿家。大家共饮之!”
  君臣举杯就口,一饮而尽。
  武则天放下酒杯道,“今年以来,边事多有不宁,突厥咄陆部倔强于沙塞之间,颇有蠢动之势。
  然朕体上天好生之德,未动杀伐,拟效太宗之故事,赐婚吉利可汗,重固我与突厥之盟。”
  下坐众臣纷纷颔首,纷纷附和:“皇帝圣明,和亲自古即为协戎之上议。”
  “吉利可汗与我天朝交好,以和亲约束其手下的好战贵族,正得其法!”
  狄仁杰、与王莽、李元芳、王孝杰、曾泰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微笑。
  武则天满意地笑道:“朕已选定,赐婚突厥的宗室之女为南平郡王武攸德之女——迎阳公主武元敏。”
  众臣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了武攸德。
  武攸德起身,跪倒叩头道:“臣谢陛下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点点头道:“平身。今日值朕寿诞,亦为迎阳公主武元敏册封大典,众卿共庆之!”
  武则天面带微笑,一指瑶池对面的上天台。
  群臣的目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上天台上云雾氤氲,《钧天》礼乐声中,宫女簇拥着全身朝服的武元敏登上天台,接受册封。
  众臣齐齐举杯向武攸德道贺。
  狄仁杰望着天台上的武元敏,对身旁的如燕微笑道:“如燕呀,这个顽皮的公主安静之时,倒还有几分大家风范。”
  如燕点了点头:“嗯,算是个小美人儿呢!”
  李元芳也轻声对王莽和曾泰说道:“将这厮放于上天台,看看她还敢不敢搞怪。”
  曾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口中的酒喷了一桌子。
  王莽无奈地笑了笑。
  王孝杰大笑道:“好啊,曾大人,旁人都是举酒庆贺,大人却来了个喷酒庆贺,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得很呀!”
  曾泰笑道:“我是在笑李元芳,这才叫幸灾乐祸。”
  忽然,王莽看见武则天的目光看向了这边,他赶忙嘘了一声道:“悄声。”
  曾泰赶忙捂住了嘴。
  武则天站起身道:“众位卿家,出使突厥的使团人选已经议定,赐婚大使由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担任。”
  李元芳赶忙起身出班,列于陛下。
  武则天继续说道,“副大使由原洛州刺史曾泰担任,护团使由大将军李元芳兼任,副使由日本国遣唐使,现任兵部校军郎有则理惠、义直古麻吕担任。”
  理惠与义直二人由班末快步趋于陛前躬身站好。
  武则天目光望向四人,语重心长地说道:“任重道远,众卿详之!”
  李元芳、曾泰、理惠、义直四人双膝跪倒,叩下头去,齐声答道:“臣谢陛下信用之恩,粉身碎骨,绝不辱命!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走下丹陛,来到李元芳和曾泰面前道:“二位爱卿,汉有张骞、班固,今有李元芳、曾泰。国家社稷,天下百姓的命运系于二卿肩上,你们要珍而重之!”
  李元芳和曾泰对视一眼道:“请陛下放心,臣等万死不敢懈怠!”
  武则天点点头,微笑道:“朕敬你们一杯!”
  说着,她端起金杯双手举起。
  李元芳、曾泰从力士手中接过巨觥。
  武则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李元芳、曾泰一仰头也将酒饮尽。
  武则天赞道:“好,真壮士也!”
  她走到理惠和义直面前,笑着对李元芳说道:“元芳,曾泰,这是朕给你们派的两员小将,你们看怎么样啊?!”
  李元芳与曾泰对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王莽远远地望着他们,喃喃道:“日本人?”
  武则天说道:“你们可别小看他们,这两个小家伙可是武艺超群呀!”
  李元芳说道:“哦?”
  王莽的目光望向了武则天。
  武则天似乎看出了李元芳的心思,笑道:“怎么样,元芳,要不要试试他们的功夫啊?”
  李元芳赶忙躬身道:“臣不敢。圣上是千古明君,自有识人慧眼,安用臣试?”
  武则天笑道:“哎,今日值朕寿诞,君臣同乐,你三人就在此比试比试,也算是添一雅趣啊!”
  众臣纷纷附和。
  继往绝可汗步真捻须微笑。
  王莽和狄仁杰对视了一眼,也笑着点了点头。
  王莽说道:“大人,这样的机会可是很难得啊,也不知道元芳兄和他们的武艺比起来怎么样?”
  “哦?”
  狄仁杰奇怪地看了看王莽,对于李元芳的武艺,他们可是很清楚的,王莽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王莽看出了狄仁杰的意思,他笑着说道:“听说日本武士的武艺很是有些诡异,不如让元芳兄试试他们。”
  狄仁杰微微点了点头。
  这时,李元芳用余光望向狄仁杰,狄仁杰轻轻点了点头。
  李元芳笑道:“也罢,既是陛下有此兴致,臣遵旨。”
  理惠和义直赶忙道:“陛下,末将二人官卑职小,怎敢同大将军过手……”
  武则天一摆手笑道:“哎,无妨!”
  说着,她从腰间的玉带上摘下一块制作精美的金镶玉,高擎在手,说道,“朕出个彩头,胜者得之。”
  理惠和义直对视一眼道:“臣遵旨。”
  武则天一摆手,瑶池中乐舞声歇,歌舞伎们退至两旁。
  李元芳、理惠和义直快步来到瑶池中央。
  理惠、义直拱手道:“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