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394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394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年轻女子喊道:“几天?当时雇主与我们讲好的,三天便回,可现在已经两个月了,怎么能说是几天呢!”
  说话的人正是银匠李永的妻子乐氏。
  掌固看了她一眼,不耐烦地道:“那你们说,想怎么办吧?”
  乐氏说道:“收下诉状,替我们找回丈夫!”
  掌固说道:“我不是说过了吗,银匠们不在洛阳城中,你们让衙门到哪儿找去!”
  乐氏气愤地道:“可我们的男人是在洛阳城中被人骗走的,衙门凭什么不管?”
  掌固怒气冲冲地道:“你这女人真是岂有此理……”
  “怎么回事呀!”
  一个浑厚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掌固暗惊,抬头望去。


第三十五章 银匠失踪案
  只见狄仁杰、王莽、曾泰、李元芳在众卫士的簇拥下立马道旁。
  掌固赶忙跑上前来,双膝跪倒,叩下头去:“参见国老刺史大人、李大将军、王侯爷!”
  王莽和狄仁杰等人翻身下马,狄仁杰看了看府门前的情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掌固赶忙回道:“回国老,是这样的,这些妇女都是洛阳城中银匠们的家眷。
  两个月前,这些银匠被人雇用外出做活儿,到现在还没回来。
  前些日子,府里陆陆续续收到家眷们的诉状,司马大人立刻出差遍查了全城制作金银器的大作坊,没有一家雇用过这些银匠。
  于是卑职便写下回帖,将此情告诉了银匠的家眷们。
  想不到,今天她们聚到一起又来呈状……”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哦,是这样。”
  一旁的曾泰说道:“是的,恩师,此事学生也知道。”
  狄仁杰问道:“失踪的银匠有多少人?”
  掌固答道:“二十三人。”
  狄仁杰惊道:“二十三人!”
  掌固点了点头:“正是。”
  狄仁杰眉头一皱问道:“雇用这二十三名银匠的是同一个雇主吗?”
  掌固答道:“不是。”
  狄仁杰吃惊地问道:“不是?也就是说,每一位银匠都是被不同的雇主请去,却都失踪了?”
  掌固说道:“是的。”
  狄仁杰和王莽等人对视了一眼,缓缓地摇了摇头道:“这可真是奇了。”
  他沉吟片刻,对掌固说道,“你去将妇女们的诉状收上来,找个说话利索的,我有话问。”
  掌固领命,转身奔到府门前喊道:“大娘、婶子、大姐们,嘿,这回你们的案子可有着落了,来来来,把状子呈上来。”
  妇女们围上前来,七嘴八舌地道:“怎么,准了我们的状子?”
  “刚才你不还说不能再递了吗?”
  掌固压低声音道:“你们碰上断案如神的狄国老了,这回你们的案子就算见了天了!”
  一老妇茫然问道:“狄锅老是卖什么的,还能断案……”
  掌固“嘘”了一声,四下看看道:“说话小心!什么锅老呀,是国老,不是卖东西的,是管我们刺史大人的。懂了吗?”
  一旁的乐氏吃惊地道:“比刺史大人还大的官?”
  掌固点了点头:“连皇帝都听他老人家的。”
  妇女们惊呼道:“哎呀,可算是见着青天大老爷了……”
  掌固大声喊道:“哎,对了,你找出一个会说话的,随我到里面,国老要问话。”
  妇女们七嘴八舌地商议着。
  最终,一名老妇对乐氏道:“孩子,我看还是你去吧,你脑子清楚,嘴也跟得上。”
  众妇女都说道:“对,对。就是你吧!”
  乐氏点了点头:“好,我去。”
  狄仁杰坐在二堂上仔细看着诉状,王莽、李元芳、曾泰侍立一旁。
  良久,狄仁杰抬起头道:“二十三名银匠被不同的雇主雇用,其结果却完全相同,都失去了踪迹,这可真是有些离奇,难道会是巧合……”
  一旁的王莽、李元芳和曾泰相视一眼,李元芳答道:“这两天咱们是跟金银干上了,昨天才搜查了善金局,今儿又出了银匠失踪案。”
  狄仁杰抬起头道:“嗯,这话说得有些意思。”
  李元芳一愣:“啊……大人,您是说,我说的话有点儿意思?”
  狄仁杰笑道:“是啊。”
  李元芳挠挠头,看了看王莽和曾泰。
  王莽说道:“大人,这每一桩案子都和金银有关,这难道会是巧合吗?”
  李元芳和曾泰对视了一眼,二人点了点头。
  狄仁杰没有说话,他深吸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
  这时,掌固引领乐氏来到后堂,轻声道:“国老……”
  狄仁杰抬起头来。
  掌固指了身旁的妇人道:“这是失踪银匠李永的妻子乐氏,前来回话。”
  狄仁杰挑了挑眉道:“哦……”
  乐氏跪下叩头道:“参见大人!”
  狄仁杰轻声道:“起来吧。不要害怕,我有几句话要问问你。”
  乐氏起身答:“是。”
  狄仁杰问道:“你丈夫李永是银匠?”乐氏道:“正是。”
  狄仁杰问道:“刚刚大门外那些老弱妇孺,都是银匠的家人?”
  乐氏说道:“是。”
  狄仁杰又问道:“之前,你们相识吗?”
  乐氏说道:“有几个是我丈夫朋友的家眷,因此相识,但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
  狄仁杰问道:“那你们怎么会聚在一起,前来告状呢?”
  乐氏答道:“开始是各告各的,在衙门里见面多了,就熟识起来,这才知道原来他们也都是银匠的家眷,他们的丈夫也都失踪了。
  第一次告状,衙门准了状子,派人四处查找,却连个人影儿也没找到。
  我们再递状子,衙门就不收了。
  大家不甘心,聚在一起商量,这才决定到刺史府击鼓告状。”
  狄仁杰点了点头:“是这样。好了,乐氏,你将丈夫李永失踪的全过程对我详细说上一遍。”
  乐氏忆道:“是。那是两个月前,九月初三的深夜……”
  乐氏把当时那位陌生人雇用李永的详情向狄仁杰诉说了一遍,狄仁杰不时皱皱眉又细细听来。
  王莽和李元芳等人也是认真地听着。
  “就这样,我丈夫跟随那个小胡子离开了家,从此便杳无音信。而今已经两月有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大门外那些银匠的家眷也都是这种情况?”
  乐氏说道:“正是。”
  狄仁杰点了点头。
  这时,王莽忽然问道:“你刚刚说到,那个雇主小胡子的银袋是挂在手腕上的?”
  乐氏说道:“哦,对。”
  王莽说道:“你给我演示一下,他是怎样取出银袋,放在桌子上的。”
  乐氏想了想,她五指伸直,伸出袖子外面,她指着右手的手腕道:“银袋就挂在手腕上……”
  而后,她的手臂向下一放,“就这样,将银袋放在了桌上。”
  王莽问道:“自始至终,他的手指都没有弯曲过?”


第三十六章 矮子
  乐氏边想边说:“没有。哎,大人,您这么一说还真是的,那个小胡子的手,似乎有点儿毛病。”
  这时,狄仁杰问道:“那个小胡子长得什么样子?”
  乐氏回忆了一下道:“个子很矮,约摸五尺不到,高颧骨,眼窝深陷,有点儿胡人的样子。”
  狄仁杰暗自错愕,缓缓踱了起来。
  曾泰问道:“小胡子没有提到,要你丈夫到哪里去做活吗?”
  乐氏摇了摇头:“没有。”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了一眼,二人皱了皱眉。
  曾泰走到狄仁杰身旁低声道:“恩师,这案子可难查了,没头没脑,又过去了几个月……”
  狄仁杰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转过身道:“曾泰、敬旸、元芳,我四人分头询问所有银匠的家眷,尤其是对雇主所有细节要不厌其详。明白吗?”
  三人答道:“明白了。”
  狄仁杰吩咐道:“结束后回府详议。”
  ……
  天已向晚,狄府中灯火次第亮起。
  正堂上红烛高照,桌案上摆着几份诉状。
  狄仁杰在堂中缓缓地踱着,王莽、李元芳和曾泰快步走了进来。
  狄仁杰停住脚步道:“啊,元芳、敬旸、曾泰,有什么收获吗?”
  曾泰和李元芳对视了一眼,二人竟然异口同声地说道:“让敬旸先说吧!”
  王莽点了点头:“好吧,那我就先说吧,我询问了六名银匠的家眷,都是两个月前,九月初三夜里,被人从家中花十两银子雇走的。
  对雇主的长相及衣着的描述各不相同,有的说是络腮胡子,有的说没胡子,有的说是小胡子。
  有的说雇主身穿圆领袍,有的说穿着胡服。但有一点却很接近……”
  狄仁杰眼前一亮,追问道:“是什么?”
  王莽说道:“个头儿。几乎所有苦主都说,雇主是个不到五尺的矮个子。”
  狄仁杰点了点头:“还有什么?”
  王莽说道:“还有就是手了,我问了她们,但是她们都说记不清了。”
  狄仁杰点了点头,转身问李元芳道:“元芳,你呢?”
  李元芳答道:“我也询问了六名苦主,也都是九月初三夜里,被雇主花十两银子雇走。
  对长相与衣着的叙述与敬旸所说完全相同,矮个子,但有的说是小胡子,有的说大胡子。
  当卑职问起雇主的手时,六名苦主里,有四名记不清了,有两名还有点儿印象,他们说那个雇主确实是将钱袋挂在手腕上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了曾泰。
  这时,曾泰说道:“恩师,学生问的和敬旸、元芳所说基本一样,但是她们都说记不清雇主的手了。”
  狄仁杰说道:“我询问的结果,与你们三人基本相同。目前看来,有一点可以确定。”
  王莽说道:“失踪的二十三位银匠,是被同一个雇主带走的。”
  曾泰说道:“不错,学生也是这么认为。”
  狄仁杰微笑着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好,非常好。透过烟幕,直达本质,这才是断案之道的精髓。
  你们说的完全正确,雇主只有一个,那就是乐氏所说的那个将钱袋挂在手腕上的中年人。”
  王莽、李元芳、曾泰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狄仁杰说道:“大胡子也好,小胡子也罢,也不管他穿着什么样的装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易容、换装达到的。
  然而,最本质的东西却无法掩饰,那就是此人是个不满五尺的矮子,而且他的双手都有残疾。”
  李元芳与曾泰一惊,异口同声地道:“残疾!”
  王莽笑了笑:“记得吧,李乐氏曾经说过,雇主将钱袋挂在手腕之上,而后手臂下沉,将钱袋放在桌上,自始至终他的手指都没有弯曲。
  并且,他让李永自己打开钱袋。
  这种说法,也同样得到了其他几位苦主的证实。元芳兄,曾兄,你们想一想,一个正常人会这样做吗?”
  李元芳二人对视一眼道:“不错。正常人的钱袋应是放在怀里或笼于袖中,取钱时用手将钱袋拿出,打开袋口,取出金银。”
  曾泰接着说道:“而且,此人的手指自始至终没有弯曲过,这就更不正常了。恩师,您说得对,此人的双手定有残疾。”
  狄仁杰点点头道:“你们再想一想,这个雇主到每一位银匠家中都以不同的面孔出现,这是为什么?”
  曾泰答道:“为混淆视听,令办案人员无从查起。”
  “不错。他易容换装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银匠们的家眷无法认出他的真面目。可他又为什么这样做呢?”
  曾泰愣了,目光望向李元芳,李元芳沉吟着也缓缓摇了摇头。
  接着他的目光望向了王莽,王莽沉声道:“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从没想过让这些银匠活着回来!”
  听到王莽的解释,李元芳和曾泰呆住了:“什么,敬旸,你,你是说他,他早就想好,要杀害这些银匠!”
  王莽说道:“否则,他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更换胡须和装束,以遮掩自己的真实面目?”
  李元芳看了看曾泰点头道:“有道理。”
  狄仁杰点了点头:“敬旸说的不错,还有,乐氏在描述雇主长相时,有几句话颇耐人寻味……
  你们还记得我问李乐氏那个小胡子长得什么样子,李乐氏说的那几句话吗?”
  李元芳答说:“记得,她说个子很矮,约莫五尺不到,高颧骨,眼窝深陷,有点胡人的样子。”
  曾泰不解地问道:“可,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狄仁杰走到李元芳身边:“元芳啊,今天下午,你说了一句话,令我很受触动。”
  李元芳一愣:“什么话?”
  狄仁杰笑道:“当时你说此话时可能无心,却恰恰说中了几起案件之中这一线机巧……”
  曾泰问道:“大人,元芳说的什么话?”
  狄仁杰朗声笑了起来:“他说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