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他不停翻书的手停住了,王莽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手中的这本微微有点发黄的古籍——《波斯秘录》
王莽的手指停在了书面上的四个字上面——天香豆蔻!
看到这里,他的目光微微一凝,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赶忙往下看去……
第十章 天香豆蔻
王莽的目光落在了书面上,只见上面写着:天香豆蔻一异之实也。
三十年一结果,每有一颗。
食之,再重者疮亦不恶,而所食之或永睡,至人有得二天香豆蔻而饲之服下,方可醒转。
王莽紧紧地盯着这名为《波斯秘录》的这本书,喃喃道:“天香豆蔻!不管是不是真的,为了小清,看来只能去一趟波斯了!”
忽然,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
王莽神色微动,小心地收起了这本书,他听出来了,外面的是吴祥。
“吴祥,不是说过了,没有大事,不要打扰我吗?又出什么事了?”
王莽刚刚找到了救小清的线索,虽然被吴祥打扰了,但也没有过多的责备。
吴祥说道:“侯爷,家里有消息传来了!”
王莽这才想起来,他特意吩咐了吴祥,只要是凉州或者和小桃、小梅小凤她们有关的消息,不管他在做什么,一定要禀报。
想到这里,王莽从书房走了出来,说道:“走吧,去正堂,家里又传来什么消息了?”
吴祥边走边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说道:“侯爷,凉州中情局传来消息,在咱们的地盘上出现了一桩怪事,您看看吧!”
“哦?怪事?”
王莽挑了挑眉,接过了吴祥手中的信。
很快,主仆二人来到了正堂。
王莽拆开信件,慢慢地看了起来。
忽然,他猛地抬起头来:“白骨?”
这时,下站的吴祥点了点头:“侯爷,据凉州中情局传来的消息是这样的!”
王莽微微皱了皱眉:“李长老怎么说的?”
吴祥说道:“李长老说出手之人的武艺怕是不在他之下。”
王莽深吸了口气,喃喃道:“会是谁呢?”
……
王莽望着眼前的一幕陷入了沉思,他喃喃道:“会是谁呢?”
李元芳和曾泰对视一眼,二人望着陷入沉思的王莽面面相觑。
与此同时,狄仁杰缓步围绕现场踱了起来,一双鹰眼四下搜寻着:地上的白骨,墙面上四溅的血肉,没有开刃的钢刀……
忽然,地面浮土下的一点红色引起了他的注意。
狄仁杰快步走了过去,俯身扒开浮土,一只金丝团花香袋露了出来。
狄仁杰拾起香袋仔细观察着,香袋下面绣着“玉红”两个小字。
狄仁杰站起身来,双目微闭,静静地思索着……
良久,他睁开双眼道:“敬旸和李元芳说得很对,可以肯定,行凶之人是在迅猛的动作之中将死者剔为了白骨。”
“真,真有这种事?”
曾泰听了大吃一惊。
而站在一旁的李元芳则面色沉重地望着眼前的白骨。
王莽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狄仁杰,问道:“大人,您有什么发现吗?”
狄仁杰微微点头。
“我想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狄仁杰抬手指向巷口,“今晨卯寅之间,行凶之人走进柳条巷,突遭三名持刀强盗的围抢……
这一点从地上没有开刃的钢刀可以得到证实。”
王莽、曾泰与李元芳三人对视一眼道:“(大人)恩师,您的意思是,地上的三具白骨是持刀的强盗?”
狄仁杰点点头:“不错。”
曾泰有些疑惑:“可恩师,这三把没有开刃的钢刀怎么能够证实这一点呢?”
李元芳也问道:“是呀,大人,我也不明白。”
忽然,王莽眼见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
狄仁杰看了王莽一眼,笑道:“敬旸,看你的表情,应该想到了吧!”
曾泰和李元芳对视一眼,看了看王莽:“敬旸,你和大人就别卖关子了,你倒是说说看啊!”
王莽笑了笑:“说起来,起初我忽视了那三把没有开刃的刀,还是大人提醒了我。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们也完全可以想到。
只是你们心中有一种常人都会有的同情心理,先入为主地认为死者肯定是受害人,是吗?”
李元芳先是看了看曾泰,又转向狄仁杰,点头道:“也,也许吧……”
王莽笑道:“这样吧,李元芳兄,我给你提个问题:如果换了你,拿着一柄没有开刃的钝头钢刀深夜跑到街上,会做些什么呢?”
李元芳说道:“拿着钝刀上街,肯定不是为了杀人,会不会,会不会是卖刀呢……”
听到这里,在一旁倾听的狄仁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半夜出来卖刀?”
“哈哈哈,大半夜卖刀!”
曾泰顿时大笑了起来。
王莽笑道:“李元芳兄啊,他们只是想抢劫财物罢了!”
李元芳也笑了:“大半夜卖刀确实晚了点儿,敬旸说得不错,这三个人拿着不开刃的钝刀是想吓唬半夜过路的胆小行人,抢劫财物!”
狄仁杰接过话茬:“是啊,只是没想到,他们碰上了末路豪强,就在他们将此人围住的一瞬间,此人拔出随身武器,转瞬之间便将三名抢匪剔为白骨。
这一点从地面和墙上四溅的血肉可以得到证实,如果行凶人是将死者杀死之后再行剔骨,墙面上绝不会溅有血肉。”
曾泰赞道:“有道理。可恩师,我还是难以置信,世上真会有这样的人……”
李元芳拍了拍他的肩膀:“曾兄说得不错,行凶之人的刀法之精、力量之大、速度之快,都是卑职平生仅见。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王莽说道:“大人,很可能柳条巷行凶之人和我之前所说凉州白骨案的凶手是同一个人。
真是没想到啊,江湖上使刀的高手,除了已经死去的元齐外,还有这样的高手。
大人,以我看来,此人的境界恐怕早已达到了顶尖,甚至,甚至不在元齐之下啊!”
听到王莽对此人如此高的评价,狄仁杰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元芳点了点头:“大人,敬旸说得不错,卑职也是这样认为。我刚刚想遍了中土各门各派的高手,实在是想不出这样的高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忽然,王莽皱了皱眉:“难道不是?”
“敬旸,什么不是?”
曾泰望着王莽。
王莽摇了摇头:“不会,我曾经听我老师说起过,一百多年前,高祖立国之时,各国顶尖高手之间曾经有协议,顶尖高手不得擅自闯入他国的地界,否则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第十一章 百年之约
李元芳点了点头:“是的,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国的高手现在还会遵守吗?”
王莽默然。
李元芳说道:“大人,敬旸很可能猜得不错,以现场的情形来看,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神秘人物绝非中土人士。”
狄仁杰听到李元芳的话眉头一扬道:“哦?”
王莽和曾泰也望向了李元芳,他们二人也不知道李元芳是如何判断出来行凶之人不是中土之人的。
李元芳说道:“中土武功以技巧著称,讲究的是闪展腾挪、飞纵提拔,发力讲借力攻力,很少有这种全凭自身速度和力量的硬功夫。”
王莽听了李元芳的一番分析,点了点头:“李元芳兄说的不错,这一点确实是我忽略了,看来行凶之人十有八九不是中土人士。”
狄仁杰也思忖着这是一个何等厉害的人物,他点了点头。
良久,狄仁杰说道:“敬旸,李元芳,好了,不管行凶之人是不是中土的人,只要敢在我天朝境内行此如此凶残之事,我狄仁杰就一定不会放过他。”
王莽、曾泰和李元芳点了点头:“不错,不管他是哪里人,我们都一定不会放过他。”
忽然,王莽看见狄仁杰手中有一个香袋,他指着狄仁杰手中的香袋问道:“大人,这是?”
狄仁杰笑了笑,举起手中的香袋道:“刚刚我在死者的尸骨之下还发现了这个……”
曾泰接过香袋,看了看:“这是青楼歌伶使用的香袋。”
王莽诧异地看了曾泰一眼:“怎么,曾兄对这个香袋这么清楚?”
曾泰的脸皮顿时涨得通红,他小心地看了一眼狄仁杰,对着王莽说道:“敬旸,什么我对这个香袋清楚,上次明明是……”
听到这里,李元芳赶忙站了出来:“好了,还是听听大人怎么说吧?”
说着,三人的目光有些诡异地望向了狄仁杰。
狄仁杰倒是面色坦然地说道:“这种香袋是歌舞伶人们在一曲终了后掷给客人的,如果客人还需要继续歌舞便将香袋掷回,如不需要便将香袋放于桌案之上,由杂役收回。”
曾泰说道:“不错。”
“看来曾兄又知道了!”
“哈哈哈!”
王莽和李元芳笑了起来。
“我,我只是,顺着,顺着恩师的话,我又知道什么了。”
曾泰顿时尴尬得不知所云。
另一边分析案情的狄仁杰没有理会王莽三人的笑闹,他一边自问一边自答道:“这样一个香袋怎么会掉在街上?
而且,掉在了凶案发生的现场,刚刚我仔细看过,这是只崭新的香袋,以我推断,它很可能属于那个神秘人物。
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就证明行凶之人一定是从附近的青楼买醉而回,途经此地,遇到了强盗。”
曾泰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这次王莽和李元芳没有打趣曾泰,二人静静地听着狄仁杰的分析。
狄仁杰指着香袋下端,说道:“你们三人来看看,香袋上面绣有‘玉红’二字。
曾泰,你立刻出差,拘传南市所有名叫玉红的青楼女子到案!”
曾泰点点头道:“是!”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二人眼中闪过一丝雀雀欲试的神色。
高手寂寞,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到了他们这一个境界,要是没有对手的话,是很难更进一步的。
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把人剔成白骨的高手,二人的战意顿时高涨了上来。
……
很快,刺史曾泰在响花楼的花厅中设立了临时公堂,狄仁杰居中而坐,王莽、李元芳和曾泰左右侍立。
十几名青楼女子列于堂下。
狄仁杰的目光扫视了一遍下站诸女,轻轻咳嗽一声道:“尔等都叫玉红?”
十几名女子齐声答道:“回大人,正是。”
王莽、李元芳和曾泰对视了一眼,看着这么多的玉红,不禁面面相觑。
狄仁杰说道:“不要害怕,本官传唤尔等,是有些情况要向你们了解,问到何人,一定要据实回禀。”
“是!”
众女齐声答是。
狄仁杰说道:“这里有一只香袋,你们看一看,是何人之物。”
说着,他冲身旁的法曹一摆手,法曹拿着香袋快步走到第一位玉红面前,将香袋递了过去。
第一位玉红摇了摇头,传给了第二位……
王莽和狄仁杰等人注视着每一名歌姬的神色,香袋传到了第六位玉红手中,她低头看了看道:“回大人,这是妾身的香袋。”
狄仁杰点了点头:“你是哪间坊肆的伶人?”
玉红欠身答道:“妾身是响花楼的舞伶。”
狄仁杰对法曹说道:“打发其他人回去,每人赏两贯钱。”
法曹答应着,带领一干女子走出门去。
狄仁杰看了看下站的女子:“你是如何将香袋遗失的?”
玉红说道:“回大人,昨天夜里,二层流花阁接的三位客人点了妾身的水牌,一曲终了,妾身将香袋掷给客人,那客人接过后揣进怀中,便不曾还给妾身。”
狄仁杰问道:“那客人怎生模样?”
玉红回道:“身穿大食黑袍,方面虬髯。”
狄仁杰追问道:“只有他一个人吗?”
玉红说道:“不,还有两位客人,自始至终在帐幔中低语,未曾出来。”
狄仁杰略一沉吟:“你刚刚说,那位客人穿黑色大食长袍?”
玉红说道:“正是。”
狄仁杰自语道:“也就是说,此人并非我中土人士。”
玉红摇头答道:“不是。他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
狄仁杰看了王莽和李元芳一眼,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二人点了点头。
这时,狄仁杰对玉红缓缓点头道:“他都说了什么?”
玉红说道:“第一曲舞罢,我将香袋掷给了他,他揣进怀中,我还以为他不再要歌舞了,正要退下,他突然喊了一句,大家都没听懂,幸亏有个凉州乐师在场,说他要我们继续。”
狄仁杰双眉一扬道:“凉州乐师能听懂他的话?”
玉红说道:“正是。”
狄仁杰吩咐:“你去将那名乐师唤来。”
玉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