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清点了点头。
王莽和曾泰对视一眼,二人眼中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神色。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网
随着一阵“吱呀呀”的巨响,何宅的两扇朱漆大门缓缓打开。
狄仁杰、王莽、文清、曾泰一行走进大门,管家何竟飞跑着迎上前来。
他双膝跪倒,刚要说话,王莽上前一步,俯身在他耳旁低语了两句,何竟一声惊呼,浑身颤抖不止,目光望向了一旁的文清。
文清缓缓点了点头道:“你马上去将夫人唤到正堂。”
何竟颤声道:“是!”
说着,跳起身来向后面跑去。
文清与狄仁杰对视了一眼,狄仁杰轻声道:“县令大人请先到正堂,将何五奇的死讯及事情的始末原委告知夫人。老朽随后便到。”
文清说道:“有劳先生。”
狄仁杰微笑道:“大人太客气了。”
说着,他看了一眼王莽和曾泰,三人向后园走去。
文清在一名仆佣的陪同下来到正堂门前,只见正堂的门紧紧关闭着。
文清四下看了看回身道:“好了,你去吧,本县一人进去。”
仆佣躬身道:“是。”
说着,小跑着离去。
文清走到正堂门前,伸出手轻轻一推,“吱呀”一声,堂门打开,文清迈步走了进去。
正堂内门窗紧闭,空空荡荡,文清立时感觉到堂内的气氛有些异样,他顿住了脚步静静地四下打量。
四周死一般寂静。
文清定了定神,缓缓走到座椅前刚要落座,忽然,身后传来“喀”的一声轻响,文清一惊,飞快地转过头。
响声出自内堂。
隔着纱帘,影影绰绰地看到似乎有个人坐在堂内。
文清站起身缓缓向内堂走去,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他看清了,内堂的纱帘之内果然坐着一个人,但由于纱帘的遮挡看不清面容。
文清深吸一口气,一个箭步来到内堂前,飞快地掀起了纱帘。
一张熟悉的面孔映入了眼帘——孙喜望!
文清大惊失色,惊呼道:“你,你是人是鬼!”
孙喜望面色苍白,浑身上下缠裹着绷带,双眼透出阵阵寒光,他冷森森地道:“没想到吧,县令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文清连退两步惊叫道:“你没死!”
孙喜望说道:“是的。我没死,你一定很失望!”
文清猛地转过身,向外堂奔去。
“砰”的一声,外堂门打开,王莽、狄仁杰、曾泰等人走了进来,拦住了文清的去路。
文清大吃一惊,强自震慑住心神道:“怀,怀先生,众,众位先生,这,这是何意呀?”
王莽锐利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文清,步步逼近,文清的身体不禁颤抖起来,不由自主地缓缓向后退去。
王莽冷冷地道:“怎么,县令大人要走啊?”
文清强笑道:“啊,啊,本县还有些急务要处置,必须马上赶回衙内。”
王莽笑了笑道:“哦,是吗?可这里的好戏才刚刚开始,缺了你这位主角怎么演下去呀!”
文清强作镇静道:“王,王先生说什么,文清不明白。”
王莽冷笑一声:“不明白?恐怕没有比你这位县令大人更明白的人了。”
文清脸色微变,强笑道:“王先生这是何意?”
这时,狄仁杰上前几步,他缓缓摇了摇头道:“你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呀!
你不明白这是何意,好啊,那就让我来告诉你!
那个在通衢客栈地字甲号房中错杀梅香、田六。
在孙记绸布店和常家暗夜行凶,杀死阎氏和常妈妈,嫁祸孙喜望。
以及昨日以金簪、纸条诱骗何五奇夜至望水亭,最终将其杀死的连环命案凶手,就是你——文清!”
文清连退两步,双眼望着王莽和狄仁杰,脑海中飞快地盘算着。
狄仁杰冷笑一声道:“不想说说吗,县令大人?”
文清定了定神,说道:“不知先生说我是凶手,有何凭据呀?”
王莽和狄仁杰对视一眼,冷笑道:“要凭据,很简单。你杀害阎氏,乃是孙喜望亲眼所见,他说的话就是真凭实据。”
说着,王莽向文清身后一指。
文清下意识地转过头,狄春正扶着孙喜望从内堂走来。
王莽说道:“昨夜,孙喜望醒来后将阎氏遇害那晚所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
文清的脸色变了。
王莽说道:“本来你率手下的几名亲信衙役,暗入孙家是想直接杀害阎氏,嫁祸给孙喜望。
然而更好的机会来了,当你从院墙跳进孙家之后,发现这夫妻二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竟然动起手来……”
文清的记忆与王莽的描述交织在一起:
孙喜望与阎氏正吵闹不休。
只见墙头人影一闪,文清身穿一件黑斗篷跃墙而入,飞快地潜身贴到正房窗下,向房内望去。
屋内的孙喜望狠狠一脚将阎氏踹了出去,用剪刀指着阎氏的喉咙骂道:“你这恶婆娘,娶了你真是我孙喜望倒了八辈子霉!我真恨不得一剪子戳死你,方解我心头之恨!”
孙喜望双眼通红咬牙切齿,挥舞着剪刀在阎氏喉咙前不停地晃动着。
阎氏真的害怕了,她连连后退:“你,你,你真要杀我……”
此时,文清飞快地跃入房中,吹灭了桌边的风灯,屋中顿时一片漆黑。
孙喜望一惊转过头来。
就在此时,文清的双手死死抓住了孙喜望握着剪刀的左手,孙喜望一声惊叫,还没反应过来,那双手带着他手中的剪刀狠狠地刺进了阎氏的咽喉,阎氏一声惨叫,头歪向一旁。
黑暗中,孙喜旺手中的剪刀在文清的支配下不停地向阎氏身上戳刺着,鲜血四溅。
孙喜望拼命挣扎,企图摆脱控制,然而,门外人影闪动,几条黑影扑了进来,将他压倒在地。
“扑”的一声轻响,风灯再一次点亮。
孙喜望挣扎着抬起头来,看见文清站在面前,他目瞪口呆:“县,县令大人……”
文清点了点头道:“不错,是我。若不是那位怀先生,我还真的不知道,原来在通衢客栈丙号房中与我搏斗的人,竟然是你。”
孙喜望惊呼道:“啊?杀死梅香和田六的凶手,是,是你!”
文清笑了笑:“说对了。你知道阎氏的奸夫是谁吗?”
孙喜望摇了摇头。
文清一字一顿地道:“何五奇。”
孙喜望惊呆了:“什么,是他!”
文清点了点头道:“是的。其实,说起来,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要何五奇死。
可就凭你一个平头百姓,就是再混十年也杀不了他。我说的不错吧?”
孙喜望抬起头来疑惑地望着文清。
文清微笑道:“所以,你应该帮我。”
孙喜望颤声道:“怎、怎么帮?”
文清笑道:“很简单。”
说着,他冲旁边的衙役一摆手,衙役抓起孙喜望的左手重重地按在了剪刀的弧形外圈上。
文清微笑道:“现在,你只要跟我走就可以了。”
说着,一摆手,衙役们架起孙喜望,打开大门悄悄冲了出去。
第一百四十四章 嫁祸
王莽说到此时向孙喜旺问道:“孙喜望,我说得不错吧?”
孙喜望用力点点头:“一点不错,王先生,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的。”
这时,狄仁杰看了看文清,说道:“杀死阎氏,劫走孙喜望之后,你在当天夜里又做了第二件事,那就是将常婆杀死。”
文清故作从容地问道:“哦,我为什么要杀死常婆?”
王莽解释道:“因为你的最终目的是要杀死何五奇,嫁祸给孙喜望。
而孙喜望当时还并不知道奸夫便是何五奇,如果这一点无法坐实,那么你栽赃嫁祸的毒计就不能成功。
这个时候,你突然想到监视孙家布店那天夜里,孙喜望曾经说过,他已经怀疑是常妈妈在中间搭桥牵线。
当时负责监视的衙役回来禀告,将这番话原原本本地学了一遍,我们都听到了。”
一旁的曾泰和狄仁杰对视了一眼,他说道:“不错,我们都记得很清楚。”
文清笑了笑道:“是有这些话。可这能说明什么?”
这时,狄仁杰说道:“这说明,你终于找到了一个令大家信服的原因来嫁祸孙喜望。
那就是,孙喜望早就怀疑是常婆替奸夫**搭桥,因此在杀死阎氏后,他暗入常婆家中。
从常婆口中问出了奸夫的姓名,而后将常婆杀死灭口,自己暂时躲避起来,等待时机除掉何五奇。
“你竭力在现场做出很多假线索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你所设的骗局之中,确信这一切都是孙喜望所为。
这样就为你达到最终目的——杀害何五奇,嫁祸孙喜望彻底铺平了道路。
因为这个论断一经确立,只要何五奇日后被杀,凶手肯定是孙喜望,不会再怀疑到旁人身上。”
王莽看了一眼狄仁杰,说道:“于是,昨天我们勘察现场完毕之后,你来到何园面见何五奇,名义上是提醒他注意安全,其实连哄带吓,骗何五奇半夜到望水亭中与你见面。
于是入夜之后,何五奇只身离开何园前往望水亭,而你则带领手下的几名亲信和孙喜望埋伏在亭子四周等候。”
大家又随着王莽的叙述回到了是夜——
何五奇如约来到望水亭,四周寂静,只有文清一人伫立在亭中。
何五奇走上前去拱手道:“县令大人。”
文清站起身迎上前来:“何掌柜,我不是让你一个人来吗?”
何五奇一愣道:“大人,我是一个人来的呀。”
文清向后一指道:“你看那是谁?”
何五奇转过头去,猛地,文清拔出暗藏袖间的牛耳尖刀,狠狠地刺入了何五奇的胸膛。
何五奇缓缓回过头来,目光中尽是茫然,他到死也不明白,县令为什么要刺杀他。
文清一声冷笑,重重一推,何五奇的尸首倒在了地上。
文清冲亭外轻轻击了三下掌,几名衙役押着孙喜望快步走了进来。
孙喜望一见眼前的情形,吓得浑身发抖,牙关颤击。
文清掏出一块手帕,俯身擦去了何五奇尸身刀柄上自己的手印,而后抓住孙喜望的左手,在血泊中蘸了蘸,按向刀柄。
刀柄上立时出现了一个左手的血手印。
文清站起身来,冲衙役们努了努嘴,几名衙役将孙喜望架转身,文清飞快地从靴筒中拔出一柄匕首,狠狠地刺进了孙喜望的后背,孙喜望浑身一抖,鲜血迸流。
文清飞快地抽出刀。
搀扶孙喜望的衙役松开了手,他的身体慢慢软倒在地。
文清走到何五奇身旁,拿起他的右手蘸了蘸地上的鲜血,而后在刀柄上握了一下,又用两根手指捏着刀头来到孙喜望身体前,将匕首尖对准孙喜望后背的伤口,右掌在刀尾重重一拍,刀刺进了伤口之内。
最后,他从袖内取出了那枝金簪和纸条,塞进何五奇怀中。
一切完毕后,文清长出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二贼互杀身亡的现场真是逼真极了,我想,不会有人看出破绽。”
说到这里,王莽转头直视文清道:“怎么样,县令大人,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吗?”
文清笑了笑:“王先生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
王莽没有在意文清的话,他笑了,对孙喜望问道:“我刚刚说得对吗?”
孙喜望点了点头道:“一点不错。”
王莽冷笑一声看着文清道:“然而你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你行凶的同时,我和怀先生们想通了这一切,当然也想到你会对何五奇和孙喜望下毒手。
于是,我带着手下全城查找,果然在望水亭找到了何五奇和孙喜望。”
文清的脸色变了:“哦?也就是说,你昨天夜里到过望水亭?”
王莽说道:“正是。当时,我检查现场发现,何五奇已经死去,而孙喜望却还有口气,于是我便将孙喜望抬回了何宅。
我和怀先生马上施救,终于救活了孙喜望,他在今天早晨苏醒过来,对我说出了真相。”
文清一声冷笑道:“真相?真相就是孙喜望杀害了阎氏、常婆和何五奇!”
王莽和狄仁杰对视一眼,挑了挑眉道:“哦,我倒想听一听。”
文清说道:“怀先生,王先生,除了孙喜望的叙述,还有什么能够证明你的这些推断呢?而本县可是有大量的物证,证明孙喜望是杀人凶犯啊!”
这时,狄仁杰笑了笑道:“大唐《永徽律》规制:人证为首,物证其次。又,首告即为证。因此,只要孙喜望的证词呈堂,必定认可。”
文清强辩道:“可,又有谁能证实孙喜望证词的真实性?难道,他没有可能是在陷害本县?”
狄仁杰反问道:“动机呢?孙喜望一个平头百姓,与你无冤无仇,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