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318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318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士点了点头。
  狄春冲后面的梢公打了个手势,梢公竹篙疾点,快船向着大趸船离去的方向追了下去。
  此时落日西沉,只剩下天边最后一抹余晖。
  小清乘坐的快船停靠在岸边,梢公升火做饭。
  李元芳坐在船尾,他眼望河水,一动不动,静静地思索着。
  王莽盘膝坐在船头,他闭上了双眼,进入了冥想,缓缓地修复着自己受损的筋脉。
  这时,身后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小清走了过来,坐在王莽的身旁,轻声道:“还在想你是谁?”
  王莽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自己受损的筋脉想要靠自己用内力慢慢温养,恐怕要一年多时间才能好个七七八八。
  这次受的伤比自己想象中的更严重。
  想到这里,王莽看了小清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声道:“不管怎么想,脑子里总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
  小清说道:“你呀,就别再难为自己了。依我说,从今天起,你就改头换面,重新为人。”
  王莽看着小清的样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欺骗这么单纯的姑娘,他真有点不安。
  要不是她实在是和云姑长得一模一样,他都准备摊牌了。
  王莽笑了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轻巧,真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我现在总有一种隐隐的感觉,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做,但是现在想不起来。”
  小清问道:“什么事情?”
  王莽苦笑一声,这么骗小清,他真的怪不好意思的,不过他也没说错,他确实有重要的事情去做。
  只是一来现在受的内伤这么重,二来,李元芳现在看来是真的失忆了,再加上他,就真的走不了了。
  这些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他无奈地看着小清笑了笑:“要是能想起来就好了。”
  小清同情地说道:“想不起来就别勉强,一切慢慢来。如果有一天你真能想起些什么,恐怕首先就会想到自己是谁了。
  在这之前,你还是踏踏实实地随我回卧虎庄,其他的等安顿下来再说。”
  王莽的眼睛望着河面,轻轻地点了点头。
  就在此时,身后的梢公喊道:“小清姑娘,您看,过来了一条船!”
  小清抬起头来。
  果然,迎面一条大趸船拐过苇荡向这边驶来,转眼便到了近前。
  小清站起身,梢公和保镖们也围了过来,众人齐向趸船上望去。
  只见大趸船上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旗帜,船头甲板上三三两两地站着几个人。
  一个保镖说道:“这船倒也奇怪,连个认标都没有,万一翻在湖里都不知是谁家的船。”
  另一人说道:“就是,哪怕挂个小旗儿也好啊。”
  说着话,大趸船与快船交错而过。
  忽然,小清身后的梢公道:“哎,这,这好像是我们卧虎庄的船呀!”
  小清一愣道:“哦?”
  其他几名保镖说道:“老三,你眼花了吧。咱卧虎庄的船哪能不带认标啊。”
  梢公说道:“你们不常在码头不知就里,这条趸船我在咱们庄上见过,肯定错不了。”
  小清皱了皱眉道:“奇怪,咱们庄上的船怎么会从山阳方向过来?”
  梢公奇怪地说道:“是啊,难道是去运货的?不对呀,那边是洪泽湖,没镇没甸,连个码头也没有。”
  眼见大趸船拐进了另一条港汊,消失在视线之外。
  小清不解地摇了摇头。
  王莽淡淡地撇了一眼大趸船,没有说话。
  突然,身后的梢公又说道:“你们看,又来了一条船!”
  小清回过头,只见一只快船箭一般飞驶而来,片刻间便到了眼前。
  此时,天已擦黑。
  狄春四下观望着,只见前面不远处的岸旁停靠着一条船,船上的人用奇怪的目光望着自己。
  他赶忙压低了斗笠,低声对身后众人道:“不要说话,赶快驶过去。”
  梢公加紧摇橹,两只快船擦肩而过。
  忽然,一条熟悉的身影从狄春眼前飞掠而过,他猛地抬起头轻声道:“王侯爷……”
  他飞快地回过头,向对面船上望去。
  这时,他竟然又发现船尾上坐着又是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惊呆了,不自觉地喊了出来:“李将军……”
  他仔细地看向了快船,果然,王莽和李元芳一个坐在船头,一个坐在船尾,李元芳一动不动地对着河水发愣,王莽紧紧地闭着眼睛。
  狄春登时惊呆了,他站起身脱口喊道:“王侯爷,李将军!”


第六十章 错过
  对面快船上,小清等人听到狄春的呼喊,全都一愣。
  小清问道:“他叫谁呢?”
  梢公说道:“好像叫王侯爷,李将军。”
  “王侯爷?”
  “李将军?”
  她四下看了看又笑道:“人家没跟咱们说话。好了,别看了,赶快烧饭!”
  众人答应着散了开去。
  狄春三脚两步奔到船尾,此时,两船相距已有几丈的距离,狄春大喊道:“王侯爷!李将军!王侯爷!李将军!”
  坐在对面船尾的李元芳却好像没有听到,一动也不动。
  王莽眼皮微动,似乎听到了什么,他猛地睁开了双眼。
  只是此时两只船已经交错而过,王莽疑惑地皱了皱眉,他似乎听到狄春的叫声,但此时狄春怎么会在这里呢?
  想了想,王莽无奈地摇了摇头,可能是自己功力还未恢复,可能出现幻听了吧!
  另一条船上,狄春自言自语地说道:“难道,是我看错了……”
  身旁的卫士说道:“狄春,你喊什么呢?”
  狄春说道:“你刚刚看到坐在船头和船尾的那个两个男的了吗?”
  卫士摇了摇头道:“没留意。”
  狄春说道:“那,那好像是王侯爷和李将军。”
  卫士也愣住了:“什么,王侯爷和李将军?不会吧,他怎么可能在这里。肯定是你看花眼了。”
  狄春无奈地说道:“也许吧。”
  他转回头对梢公说道:“加把劲儿,跟上大趸船!”
  梢公用力摆橹,快船飞快地尾随大船拐进港汊。
  王莽和李元芳依旧坐在船上。
  身后,小清走过来道:“哎,吃饭了。”
  王莽点了点头,站起身来。
  李元芳也站起身来。
  小清说道:“总是哎哎哎的叫你们俩,连我都觉得别扭。再说,你们连个名字也没有,回到庄上,我怎么和我爹说呀。”
  王莽心不在焉地说道:“随便起一个就行了。”
  李元芳也无所谓地说道:“随便叫什么都行。”
  听到王莽和李元芳的话,小清顿时咯咯地笑了出来:“你们俩倒是好打发。是我给起呀,还是你们自己起。”
  李元芳面无表情,没有说话。
  王莽看了李元芳一眼,说道:“听你的。”
  小清笑了起来:“好吧。嗯,你们俩失去了记忆,是我们从水里救起来的,我看你就叫水生吧。”
  王莽说道:“好,从今天开始,我就叫水生了。”
  这时,小清看了看李元芳,说道:“他平时都像个木头一样,我看就叫水木吧!”
  李元芳无所谓地点了点头:“好,我就叫水木。”
  小清没想到李元芳竟然这么快答应了,她赶忙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给你起给别的名字吧!”
  李元芳摇了摇头:“算了,就叫这个吧!”
  小清无奈地点了点头:“那好吧,你们以后就是水生和水木了。”
  王莽和李元芳点了点头。
  小清看着他们二人,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你们的名字这么像,说不定你们之前就是兄弟呢!”
  “兄弟们!”
  王莽看了一眼李元芳。
  李元芳喃喃道:“兄弟……”
  ……
  扬州码头,工部侍郎封可言飞步跑下楼船,向码头而去。
  迎面狄仁杰、曾泰、方九及几名卫士快步走来。
  封可言双膝跪倒:“叩见阁老!”
  狄仁杰赶忙将他扶起道:“快快请起。”
  狄仁杰四下看了看道:“怎么,王侯爷和李将军还没有到?”
  封可言摇了摇头道:“还没有。”
  “有信送来吗?”
  “也没有。”
  狄仁杰神色凝重,不无忧虑地说道:“不应该呀。已经二十几日过去,无论如何他们也应该到了。”
  曾泰说道:“说不定他在半途之中发现了什么,一路追下去了。恩师,以前查案,敬旸和元芳不也经常如此吗?”
  狄仁杰勉强点了点头道:“也许吧。封大人,扬州的情形怎么样?”
  封可言上前笑道:“与阁老所料完全相同。您没露面,扬州的官吏都非常恐慌,不知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前天扬州刺史崔亮带了补品礼物前来探病,其实就是探一探虚实。
  我按阁老临行前嘱托,将您微服私访之事透露给他,并提起了回来后要纠办漕运衙门和杨九成,他果然面色大变,急急赶回刺史府了。”
  狄仁杰笑了笑:“好,好啊。这就叫计诈并用,让他们自己先动起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封可言笑道:“好叫阁老得知,卑职还收了一份厚礼。”
  说着将顾恺之题画的古扇拿了出来,递与狄仁杰。
  狄仁杰展开一看,笑道:“好家伙,东晋顾恺之亲笔,此物何止万金。崔亮可真是下了大本钱呀。”
  众人相视大笑。
  狄仁杰敛容道:“封大人,立即命人传下黜置使大令:明日清晨,要扬州及漕衙众官到码头听宣。”
  封可言说道:“是。”
  狄仁杰意味深长地笑道:“我们也该见一见扬州官吏了。”
  ……
  低沉的长号发出一阵阵威严的长鸣,千牛卫在军头沈韬、肖豹的统领下,将码头围得铁桶相似。
  码头中央设一高台,上张象征皇帝威权的皇伞,伞下设立一柄外套飞龙罩面的交椅,两名赞礼官侍立左右。
  诸班执事在台下摆开仪仗卤簿。高台的正前方,扬州刺史崔亮、长史吴文登、漕运使杨九成率扬州刺史府及漕运衙门麾下近百名僚属恭敬肃立,四周一片寂静。
  又是一阵长号的低鸣,两名赞礼官踏前一步高声唱道:“圣旨钦点江南道黜置大使兼江淮都转运使,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大人到!”
  话音甫落,楼船上走下了黜置使狄仁杰、江淮督察使曾泰和工部侍郎封可言,三人肃然走上高台。
  狄仁杰走到伞下巍然而立。
  高台下,崔亮率众官属撩袍跪倒,高声道:“臣扬州刺史崔亮,率扬州刺史府衙下僚属,扬州漕运使衙下僚属,恭请圣安!”
  众官齐齐叩下头去。
  狄仁杰双手高拱过头,洪钟般沉声道:“圣躬安!”
  崔亮率众官顿首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狄仁杰微笑道:“刺史大人平身,众位平身!”
  崔亮谢过率众僚起身。
  狄仁杰轻轻咳嗽了一声,从身旁赞礼官手中接过圣旨,双手高举过头:“圣旨到,扬州众僚接旨!”
  崔亮率众官再次跪倒,高声唱道:“臣崔亮率扬州众僚恭候圣谕!”
  狄仁杰展开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来圣王治世,皆重水利。
  自尧舜始而至禹,发天下之民,疏河道,因势导,灭水患,通江河,以利天下。此所以历朝皆委贤良之臣治河渎之故也。
  先朝秦之李冰、蜀之诸葛皆为是。
  漕渠畅则转运利,国脉顺而天下宁。然今漕运噩耗频传,邗沟屡发覆船异事,致令数百万石官盐折损,船毁人亡,甚而以致运河梗阻,盐运滞顿。
  盐运者,虽殖货之属,然上连国之命脉,下牵黎庶民生,其责之重,重乎于泰山也!
  循官不可轻忽,况封疆之吏乎!
  扬州位在渠首,江淮枢钮,位犹重焉。
  因遣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处江南道黜置大使兼江淮都转运使,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江淮监察使王敬旸、江淮都察使曾泰、工部侍郎封可言为其副,赴扬州整饬吏治,严查覆船,肃顿盐务。
  所至之处如朕躬亲!钦此!”
  圣旨宣毕,崔亮率群僚再拜顿首,山呼万岁。


第六十一章 下马威
  狄仁杰将圣旨合起,交到赞礼官手中道:“众位平身!”
  众官起立。
  狄仁杰缓缓坐在了伞下的交椅上。
  崔亮率众僚再次跪倒:“扬州刺史崔亮,率众僚属参见黜置使大人!”
  狄仁杰起身道:“众位免礼!”
  狄仁杰一指曾泰和封可言道:“这位是江淮都察使曾泰大人。这位是工部侍郎封可言大人。”
  崔亮率众官见礼,而后独自趋步上前道:“久闻狄阁老英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狄仁杰微笑道:“崔大人太客气了。”
  崔亮躬身道:“阁老,卑职为您介绍扬州众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