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290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290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这也不能说是弊端。
  本朝虽禁止越诉但只要所诉之事为实,便不追究越诉者的责任。
  只是,各级官吏为求自保,不愿招惹麻烦这才因循迁延,令百姓投诉无门。”
  李元芳点头道:“唉,是这样。”
  王莽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狄仁杰对方九说道:“方九啊,状纸能给我看看吗?”
  方九点点头,从怀中掏出诉状递了过去,狄仁杰接过看了一遍,抬起头,惊奇的说道:“这诉状言辞工整,条陈清晰,似乎是出自公门中人之手。”
  “公门中人?”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吃了一惊。
  曾泰挑了挑眉:“哦?”
  说着,接过状子飞快的看了一遍,而后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刀笔之功非公门众人不能为呀!”
  狄仁杰问道:“方九,给你写状子的是什么人?”
  方九回忆道:“看样子好像是个教书先生。”
  狄仁杰点了点头,说道:“那么,今后你们准备怎么办呢?”
  方九轻轻啜泣起来:“老人家,我也不知道啊!衙门不受状子,我们又不敢回乡,身上已分没有。眼见就要过年了,我们、我们……”
  说着,哭出声来,旁边的几个乞丐也都是垂头丧气,唉声叹气。
  狄仁杰长叹一声,目光望向了身旁的王莽、李元芳和曾泰。
  王莽刚要说话,街市上忽然大乱起来。
  众人闻声向远处望去,只见一队千牛卫飞马而来,转眼间便奔到了食摊之前,卫士们高声吆喝勒住坐骑。
  行人纷纷驻足观看。
  方九等人更是吓得体如筛糠,颤抖着站起身,好像要藏起来似的,嘴里结结巴巴的道:“老人家,官、官府抓我们来了!”
  狄仁杰微笑道:“不要害怕,他们大概是来找我的。”
  方九愣住了:“找您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站起身迎头走去王莽、李元芳和曾泰三人也随在狄仁杰身后。
  为首的千牛卫将军飞身跳下战马,快步走到狄仁杰面前,躬身施礼道:“狄阁老,您在这儿呀,让卑职好找。”
  说着,他转向王莽、李元芳和曾泰,对三人拱手道:“侯爷,大将军,刺史大人。”
  王莽、李元芳和曾泰赶忙还礼道:“顾将军。”
  一旁的方九和纤户们看得目瞪口呆。
  围观的路人更是发出一片惊叹之声,大家窃窃私议。
  狄仁杰微笑道:“顾将军,有事吗?”
  顾将军说道:“圣上旨意,宣您、王侯爷、李将军和曾大人火速进宫。”
  狄仁杰点了点头,说道:“请顾将军上复皇帝,就说我等回行馆更衣后立刻觐见。”
  顾将军躬身道:“是,卑职立刻回复升上。”
  他四下看了看,又压低声音道:“阁老,圣上可是着急得很呀,您……”
  狄仁杰赶忙说道:“请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尽快赶到。”
  顾将军双手抱拱:“卑职告辞!”
  飞身上马,对众千牛卫喝道:“回宫交旨!”
  “是!”
  众千牛卫纵马扬尘而去。
  一旁的方九瞪大了眼睛,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您、您是,是……”
  狄仁杰笑道:“方九啊,这份状子就由我替你代进给皇帝吧!”
  方九兼职不敢相信:“皇、皇帝?”
  王莽笑道:“虽然你的状子神都各个衙门都不受理,可今天你时来运转,碰到了宰相大人。
  听见了吗,他老人家受了你的诉状,要将状子转呈给圣上呢。”
  方九等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连一旁的伙计和行人也吓得跪倒一片。
  狄仁杰连忙说道:“好了,好了。大家请起,请起。”
  王莽、李元芳和曾泰将方九等人扶了起来。
  狄仁杰说道:“敬旸,元芳,曾泰,圣意急迫,我看暂时将方九等人安排在附近的客栈之中,待我们回来再做区处。”
  李元芳说道:“大人所言极是。”
  这时,王莽的目光扫视着街道,看见不远处有一家客栈:“我看就把他们安排在那家悦来老店之中吧!”
  狄仁杰点了点头。
  曾泰走到方九等人身旁道:“方九啊,你们先住进店内,千万不要出门。过几个时辰,我会派人来接你们。”
  方九眼含热泪,双膝跪倒:“谢大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曾泰笑着将她搀起来,说道:“好了,我们走吧。”
  说着,带着方九一行向悦来老店走去。


第六章 皇帝震怒
  御书房内,
  武则天倒剪双手立于桌案之上,脸色铁青,手中的奏折不停的抖动。
  下站的宰相张柬之等重臣各个屏气凝息,眼望皇帝。
  御书房中一片寂静,呼吸之声可闻。
  气氛异常紧张。
  门外,工部侍郎封可言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来回走动。
  他时而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御书房内的动静,时而双手连搓,口中念念有词。
  这时,狄仁杰、王莽、李元芳和曾泰四人身着官服,快步走了进来。
  封可言一见狄仁杰,一个箭步窜上前去,拉住狄仁杰的手,颤声道:“阁老,出大事了!”
  狄仁杰惊道:“封大人,怎么了,为何如此惊慌?”
  封可言刚想说话,只听御书房内传来武则天严厉的问话:“怎么,狄怀英还没有到?”
  狄仁杰一惊,抬起头来。
  封可言登时浑身一抖,轻轻嘘了一声,伸手向御书房内指了指。
  狄仁杰点点头,朗声领喏道:“臣狄仁杰、王敬旸、李元芳、曾泰、封可言候旨!”
  门内承旨的力士高唱:“狄仁杰、王敬旸、李元芳、曾泰、工部侍郎封可言觐见!”
  狄仁杰五人走进书房,撩袍跪倒:“臣狄仁杰、王敬旸、李元芳、曾泰、封可言叩见陛下。”
  武则天转过身来:“众卿平身。”
  五人站起身来。
  武则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怀英,凉州案朕已看过你的奏折。非常好,你们幸苦了。”
  狄仁杰、王莽、李元芳和曾泰躬身道:“谢陛下勉慰。”
  武则天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了下站的封可言,脸色登时像罩上了一层寒霜,冷冷地问道:“下站的可是工部侍郎封可言?”
  封可言神情紧张,说话也有点哆嗦:“正、正是微臣。”
  武则天双目如电,射向封可言,缓缓举起了手中的奏折。
  王莽望着武则天的脸色,又侧目看了看身旁浑身颤抖,面如土色的封可言,不解的与狄仁杰和李元芳等人对视了一眼。
  殿中一片寂静。
  猛地,武则天将奏折狠狠摔在桌案上,厉声喝道:“江淮盐铁转运使盐船又一次在邗沟覆没,二十万石食盐无踪,转运使常风、副使赵彻、押运军卒及船工全部丧生!
  盐铁转运乃国家之命脉,每年食盐专售之盈额达一千七百万贯,占据天下殖货半数以上。”
  “朕屡次强调,盐运之中,重于泰山!
  然尔工部却玩忽懈怠,竟致大运河邗沟水段一年之内连续发生十五次覆船事件,尔工部何以治河渎?何以行漕权?
  尔身为工部侍郎,总理部事,如今噩耗频发,数百万石食盐损折,船毁人亡,尔以何面目见天子,又以何由谢天下!”
  王莽顿时吃了一惊,余光望向了狄仁杰、李元芳和曾泰,三人也被皇帝的话惊呆了。
  这时,狄仁杰看了看身旁的张柬之,张柬之轻轻点了点头。
  封可言‘扑通’跪倒,颤声道:“臣封可言有负圣望,罪该万死!”
  武则天怒道:“派去扬州查察此事的工部官员一批又一批,均是无功而返,而邗沟沉船的异事却是一次紧似一次。
  更有甚者,此番出漕的水部郎中李翰,竟然在任上自缢身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他的书房的夹壁中发现的二十万良白银凭信又是怎么回事?你说!”
  封可言浑身颤抖着说道:“臣已行下符牒,命扬州刺史崔亮严加查察。日前,他回阁部,刺史业已查清,李翰收受贿银二十万两,因邗沟又起波澜,他自知罪责难逃,畏罪自戕。”
  狄仁杰与张柬之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疑窦顿生。
  王莽眼中露出了一丝疑惑,若有所思。
  只听武则天厉声喝道:“尔工部所用都是这样的人吗?难怪河渠不保,盐船倾覆,真真可恨之极!”
  封可言连连叩首道:“微臣用人不明,有失按察,请陛下降罪责罚!”
  武则天重重的哼了一声:“责罚?责罚你能够挽回朝廷的损失吗?
  责罚你能够令邗沟罹难的将士复生吗?你身领侍郎,位极人臣,行事却如此昏聩,真是该死,该死!”
  封可言吓得浑身颤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柬之。”
  张柬之赶忙躬身向前:“陛下。”
  “即刻下旨,罢封可言工部侍郎之职,交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及御史中丞三司共议,核定其罪!”
  张柬之顿了顿,说道:“是,臣立刻拟旨。”
  封可言颤抖着叩下头去,冷汗滚滚而下。
  张柬之轻轻咳嗽了一声,冲狄仁杰使了个眼色。
  王莽等人的目光也望向了狄仁杰。
  狄仁杰会意,踏前一步,说道:“陛下,且请息怒。”
  武则天沉了沉气,问道:“怀英,你有何话讲?”
  狄仁杰说道:“邗沟覆船之事,工部官员查察之下可有结果?”
  武则天冷哼一声:“结果?结果就是,覆船惨案比不查之前多出几倍!
  漕运本是以江南嘉兴、海陵、盐城等盐监中的食盐中转神都,而后再由神都调剂西北各道。
  今岁,西北各地军民所用食盐已呈紧张之势,本指望南盐北调能解眉之急,谁料想,漕运竟连发怪事!
  而今,邗沟渠道已成死地,北运停止,调剂更无从谈起!”
  狄仁杰说道:“也就是说,工部派出的官员几番查访均无结果。”
  武则天怒容满面,望着封可言,冷冷地说道:“封可言,你来说吧!”
  封可言战战兢兢地抬起头来道:“是,是。工部前后派出几位巡河官员查察邗沟覆船案,得到的结果就是邗沟水段淤泥过厚,暗礁丛生,罹难的盐船均是触礁沉没。”
  王莽微微皱了皱眉,认真地听着。
  狄仁杰说道:“那么,扬州漕运衙门为何不派纤户疏浚河道,清除暗礁呢?”
  封可言说道:“部查官员们回奏说,邗沟渠段两旁的纤户多刁钻顽劣之徒,拿了朝廷的护渠银两却躲懒贪猾不肯出力,这才致使河道长期壅塞。”
  王莽、李元芳和曾泰闻言,三人对视一眼,微微皱了皱眉。


第七章 土行珠的下落
  狄仁杰也是轻轻摇了摇头:“这恐怕是一面之词,不可轻信吧。”
  封可言说道:“阁老所言极是,卑职也是这样想的。因此,这一次便派出了水部郎中李翰再去查察,想不到却出了这样的事。”
  狄仁杰转向武则天道:“陛下,说李翰滥用职权,吃拿卡要,强行索贿可有真凭实据?”
  武则天说道:“扬州刺史崔亮在李翰的书房中发现一层夹壁,里面找到了不少李翰没来的急带走的财务,共价值五万两。另还有一块价值十万两的凭信。
  想李翰秩不过五品,俸仅止三石,哪来如此巨额银两?
  以此推断,非受贿而何?而且扬州官场半数以上官员联名上书信誓旦旦的讲曾受到李翰的勒索。”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这也说的过去,不过现在李翰与随行护卫皆下落不明。
  也就是说,李翰受贿索贿并无真凭实据,只是扬州官场的一面之词。”
  此时,武则天的怒火已渐渐平息,她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点点头道:“可以这样说,但如今认证物证俱在岂能作假?”
  狄仁杰说道:“陛下,《永徽律》明文定法:‘未经鞫问,不可即肆定罪’。这就是说,在事情未明之前,不应仓促定罪,以免造成冤案。
  而今,邗沟覆船案真相不明,李翰受贿更是未见明证,现在下旨给封可言定罪,似乎过早吧?
  臣恐惹朝臣窃议,请陛下三思。”
  武则天看了封可言一眼,没有说话。
  王莽看了狄仁杰一眼。
  狄仁杰接着奏道:“今日臣四人到市中散步,遇有扬州纤户数人邀驾越诉,状告扬州漕运衙门,京中各部却无人敢受理此案。”
  此言一出,在场其他人都愣了。
  武则天挑了挑眉道:“哦?有这等事?”
  狄仁杰从袖中掏出那份诉状高举过头:“请陛下御览。”
  武则天一摆手,身旁的女官快步下阶将诉状接过,双手呈与皇帝。
  王莽和狄仁杰等人看着皇帝。
  只见武则天打开状纸,看了一遍,暗吃一惊,喃喃道:“难道,这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