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269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269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副武装的千牛卫排列在正堂两厢,钦差大臣宰相张柬之手托圣旨坐在大堂中央。
  专属礼官一见曾泰率合属到来,朗声道:“凉州刺史恭迎钦差大臣!”
  曾泰率合府人众撩袍跪倒,口中高声道:“臣凉州刺史曾泰,率合衙僚属恭迎钦差大人!”
  张柬之起身走到大堂正中,举起手中的圣旨道:“曾大人,圣旨到了,接旨吧。”
  曾泰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恭恭敬敬地叩下头去:“臣凉州刺史曾泰恭候圣谕!”
  张柬之展开圣旨朗声宣读:“旨诣凉州刺史曾泰,前文已悉,奉诏赍发边关之五百万两饷银于大漠神秘消失,尔塘文中以为邪神所掳,是非曲直究竟何若尚待察勘。
  此事过虽非全在于彼,然尔治境不严,竟令北地邪神猖獗于斯,致使国币虚耗,关河不宁,其责不可谓不重,本应厉处。
  然朕念尔苦戍边河,劝课农桑,积年来政绩斐然,为黎庶称道,因暂留使职,不予严处,尔其详之。
  今朕着内史狄仁杰黜置西北……”
  曾泰又惊又喜,抬起头来。
  张柬之继续念道,“……纠察此案,尔务当全心协力为要。钦此!”
  曾泰叩下头去:“臣曾泰不胜惶恐感激之至,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柬之说道:“曾大人请起。”
  曾泰站起身来,张柬之双手将圣旨交到曾泰手中。


第五十二章 张谏之到来
  凉州刺史府公堂内。
  曾泰和张谏之在说着什么。
  忽然,张柬之猛地站起身,吃惊地道:“怎么,狄怀英现在这里?”
  曾泰说道:“正是。恩师现正在西跨院之中。”
  张柬之喜道:“我说到五平、并州都不见他的踪迹,原来竟然跑到了凉州。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曾泰,你马上引本阁前去!”
  曾泰说道:“是!”
  ……
  与此同时,西跨院中,王莽和李元芳正在向狄仁杰讲述之前跟踪房哲的经过:“我和元芳兄亲眼看到房哲与王锴、王蔷兄弟见面,三人一同走进了一间暗室之中。
  由此看来,那个将解运大军出发日期及行走路线密告黑衣社的内奸必是房哲无疑。”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现在看起来,这一点应该是可以确定。而今,房哲的身份暴露,逃至归义伯府,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会是什么呢?”
  李元芳说道:“大人,将此事告知曾兄,查抄伯府,抓捕房哲和王氏兄弟,我想定会真相大白!”
  狄仁杰缓缓摇了摇头道:“刚刚我们已经说过了,查抄伯府现在还不是时机。再有,归义伯是太宗亲封的勋爵,位在五品。
  曾泰虽为刺史,但要处置一名先皇赐封的伯爵首先要上书皇帝,皇帝将此案下达给宗正府,宗正府查察之下才能准其所请。
  这一来一往,最少要三个月的时间。”
  王莽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元芳有些着急道:“大人,那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呢?”
  话音未落,外面响起了张柬之的连声呼唤:“怀英兄,怀英兄!”
  狄仁杰惊讶地抬起头来:“柬之!”
  只见房门双开,张柬之快步走进房中,狄仁杰、王莽和李元芳迎了上去:“柬之,真的是你!”
  一旁的李元芳和王莽躬身施礼道:“张阁老。”
  张柬之赶忙还礼:“大将军,王侯爷!”
  狄仁杰又惊又喜地道:“柬之呀,你怎么到凉州来了?”
  张柬之笑道:“怀英兄,还不是为了你!”
  狄仁杰一愣:“哦,此言何意呀?”
  张柬之说道:“皇帝下诏复你内史之职,加西北道黜置使,查察饷银丢失一案。”
  狄仁杰心中一喜,与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道:“哦?”
  张柬之继续说道:“我携圣谕及你和李大将军复职的官诰,与黜置使卫队星夜兼程赶往五平,可到达后,江州刺史温开却对我说,你已于十几天前离开五平前往并州老家。
  于是,我率卫队直奔并州,可并州刺史对我说,没有见你到来。
  我无奈之下只得代你前往凉州传谕,想不到竟在这里见着了你,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
  狄仁杰笑道:“柬之,辛苦你了。”
  张柬之神色凝重,缓缓说道:“莫谈辛苦二字。
  怀英兄,你清楚,给边关的五百万两饷银是朝廷筹措了一年的时间,好不容易从各地抽调上来的,可现在竟然全部丢失。
  接到塘文后,龙颜震怒,圣上本欲将房哲、曾泰就地抓捕押赴神都,我苦谏之下,这才传旨令曾刺史将功补过,待结案后再作处置。
  而戍边大军的将领们听闻此事更是人心惶惶,纷纷上表朝廷,恐军心不稳,引发变乱。
  而今形势异常紧张,怀英兄,你务必尽快查清此案,如能追回饷银当然是上上大吉,就算真是邪神作祟的冥案也要给圣上一个交代。
  边事重大,缺饷就意味着混乱,此事不能等啊。”
  狄仁杰目光炯炯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什么邪神作祟的冥案!
  柬之,而今此事已经彻底澄清,发生在大漠中的饷银被劫案,可以肯定是一个名叫黑衣社的邪恶势力所为。”
  张柬之吃惊地道:“哦,你已经查出了端倪?”
  狄仁杰点点头道:“请兄台回去上禀皇帝,狄仁杰定会勘破此案,缉捕元凶,还关河安宁。”
  张柬之微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他从曾泰手中拿过一个托盘:“怀英兄,这是你和李大将军复职的官诰,这里是圣旨。”
  狄仁杰接过交与了李元芳。
  张柬之拉住狄仁杰的手道:“一切全仗怀英了!”
  狄仁杰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旁的李元芳兴奋地道:“大人,刚刚我们还说到查抄归义伯府的难度,而今,凭圣谕赋予您便宜行事之权,凭着您西北道黜置大使的身份,此事已再无障碍。事不宜迟,迟则生变,动手吧!”
  王莽点了点头:“大人,元芳兄说的对,现在我们可以动手了。”
  狄仁杰沉思着,良久缓缓摇了摇头道:“元芳,敬旸,事情似乎还没有到如此紧迫的地步。”
  李元芳说道:“大人,要想得知他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不抓住逆魁怎能办到?”
  王莽也是点了点头。
  狄仁杰说道:“元芳,你先不要着急。好好想一想,我们现在抓捕王锴、王蔷和房哲会有什么结果?”
  李元芳解气地说道:“撬开他们的嘴巴,得知真情!”
  狄仁杰摇了摇头:“而今,我们并无真凭实据,一切全靠分析。就是房哲内奸的身份也是通过观察和推断得来的,并无任何佐证。”
  张柬之吃惊道:“怎么,房哲是内奸?”
  狄仁杰道:“至少现在看起来应该可以肯定。”
  张柬之叹口气道:“这可真是祸起萧墙啊!”
  李元芳有些着急:“大人,难道房哲意欲杀死廖文清,这还算不上证据?”
  狄仁杰看了看元芳,反问道:“你说呢?”
  李元芳沉思良久,点了点头道:“不错,而今大漠中饷银被劫的真实情况不明,没有任何人证物证能够坐实房哲内奸的罪名。除非廖文清醒来说出真相。”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是的。”
  王莽补充道:“那房哲夤夜跑到归义伯府与王锴兄弟见面,这总可以算得上是证据了吧?”
  狄仁杰苦笑一下道:“我们又有什么凭证,可以坐实王锴的罪名呢?王锴身为朝廷勋略,位在五品,无凭无据怎能抓捕,难道仅凭薇儿所说的一番话,便要将其定罪收监?”


第五十三章 分析案情
  王莽想了想,摇了摇头:“恐怕不能。”
  狄仁杰说道:“如果我们无法证实王锴有罪,那么房哲与他见面又有什么关系呢?一旦将其缉拿,我们又该如何审理?”
  王莽、李元芳和曾泰三人对视一眼道:“我们可以直接讯问房哲,为何几次三番刺杀廖文清。”
  狄仁杰笑了:“元芳,如果我是房哲大可推诿不认。发生在西厢房的两次刺杀只有小桃一人在场,而且并没有看到凶手的真面目。《萧何律法》所谓的捉奸捉双,拿贼拿赃,就是这个道理。”
  王莽又说道:“那么,我们可以讯问他为何假装昏迷,夤夜逃出刺史府面见王锴。”
  狄仁杰说道:“如果我是房哲,可以有一千个回答等着你。首先,说我假装昏迷有何证据?”
  王莽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李元芳略一思忖道:“这……大人说过,看他的脉象早就应该苏醒。”
  狄仁杰说道:“那么当时为何不将此事揭破?”
  李元芳顿时语塞。
  狄仁杰继续说道:“说到夜见王锴,房哲只需告诉我们他与王锴是旧时相识,见面不过是平常的叙谈也就是了。”
  李元芳还不甘心道:“可,可这明明是谎言。”
  狄仁杰道:“不错,这是明摆的抵赖推诿,可我们又以什么证据去揭穿它呢?”
  王莽叹了口气,李元芳也不知何言应答。
  狄仁杰接着说道:“到那时,事成骑虎,我只能以黜置使的身份责备房哲不该在大案未结之时私自出府,但这只是一个错误,却不是罪行。”
  李元芳深吸了一口气道:“可大人,王蔷是大漠劫饷的主谋之一,这一点可以肯定吧。”
  狄仁杰说道:“当然。我们亲眼在他居住的古堡地厅之中看到了装载饷银的大车,这是如山铁证。”
  李元芳说道:“好,既然如此,卑职和敬旸今夜亲眼见到,房哲与王锴会面时,王蔷也在场。这一点,房哲还如何脱辞?”
  狄仁杰笑了起来:“想听听吗?”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二人点了点头。
  狄仁杰说道:“如果我是房哲会这样回答,我与王锴是好朋友,却并不认识王蔷,而王蔷是王锴的弟弟,同住在归义伯府内,大家在一起见个面有什么问题吗?”
  李元芳语塞,良久,他缓缓点了点头:“如此看来,此事的确不能操之过急。”
  这时,王莽又问道:“大人,那我们要是只抓捕王蔷一人呢?”
  狄仁杰说道:“此事我们已经讲过,单抓一个王蔷是没有用的。
  他是黑衣社的圣骑士,只要被捕,黑衣社马上就会更改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线索全部失去作用。
  即使抓捕后王蔷肯于吐露实情,以这些黑衣社歹人的能力,也一定会先于我们更改行动计划,做好一切安排。”
  李元芳顺着王莽的思路补充道:“大人,我们可以秘密抓捕,不让黑衣社知道。”
  狄仁杰笑了笑:“你们还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如果只抓了王蔷,而无法指证王锴和房哲,这个秘密又怎能保守得住?”
  曾泰点了点头道:“恩师说得没错。
  按照薇儿所说,王锴也是黑衣社的重要人物,只是我们没有证据坐实他的罪名,一旦他逍遥法外,那么,什么查抄伯府,抓捕王蔷,这一切就都不再是秘密,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将此事通告黑衣社的逆魁。
  这样,我们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王莽点了点头:“是啊,这样一说我们确实不能抓王蔷,黑衣社的隐藏能力可是不弱,一旦打草惊蛇,那所有的线索就断了。”
  这时,李元芳为难地道:“不抓无法得知他们下一步行动计划,抓又怕泄露风声,那,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狄仁杰沉吟着道:“刚刚我说过了,要理清头绪,直奔主题。
  现在我们已经确定:黑衣社劫持饷银的目的是什么,这便是我们从杂乱的头绪之中理出的主题。
  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围绕着这个主题的重要线索有哪几条?
  其中有哪一条是我们可以不必打草惊蛇,又会有所发现的?”
  大家静静地思索着。
  忽然,王莽说道:“大人,有一条线索我现在想来比较符合目前的状况。”
  狄仁杰望着他道:“说说看。”
  王莽说道:“就是那个杀人于无形的神秘之物究竟是什么?”
  狄仁杰微笑着点了点头道:“说得非常好,此事与饷银被劫定然有着某种内在关联,甚至有可能就是我们想要弄清的主题。”
  曾泰说道:“可怎么才能查明这一点呢?”
  狄仁杰说道:“要想查明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王蔷为什么要从荒山古堡返回凉州。”
  李元芳说道:“这一点很清楚,我们夜宿古堡,查到了饷银的端倪,这才迫使其不得不放弃古堡回到凉州。”
  狄仁杰摇了摇头:“你忽略了薇儿提供的线索。”
  李元芳不解:“什么线索?”
  王莽沉吟着,没有说话。
  狄仁杰说道:“据薇儿所说,在我们来到古堡之前,王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