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

第227章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227章

小说: 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在圣意未明之前,我们绝不可轻举妄动。”
  李元芳慢慢地点了点头。
  ……
  夜,平南侯府上,薛青麟和张义急急地走进正堂。
  堂内站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见二人进来,赶忙迎上前去,叫了声“侯爷”。
  薛青麟急切地问道:“怎么样,梁王有回信了吗?”
  管家点了点头,从身背的招袋中取出一封信递了过来。
  薛青麟赶忙接过,撕去封皮,将信展开,飞快地看了一遍,突然一声惊叫:“是他们!”
  张义惊问道:“侯爷,怎么了?”
  薛青麟倒抽了一口凉气:“梁王在信中说,他前去探查姓狄的身份,却被皇帝臭骂了一顿。以他的推测,这个姓狄的老头儿,便是大名鼎鼎的狄仁杰!而那个姓王的青年就是有神医之称的逍遥侯王敬旸!”
  张义也是猛吃一惊:“什么,狄仁杰!就是那个断案如神的狄仁杰?”
  薛青麟缓缓吐了口气:“狄仁杰身为朝中老凤,一代名臣,以判案著称。真是奇哉怪也,他怎么会在五平呢?而且,王敬旸身为神医,怎么不在皇帝身边呢?这里面大有蹊跷啊!”
  张义沉声道:“侯爷,事情不妙啊,锦娘的事恐怕要尽快解决!”
  薛青麟说道:“从今日姓狄的表现来看,他并不知锦娘的秘密,这就说明,他们与锦娘并不是同路之人。而且,现在他不过是个归田致仕的闲官,想管事也无从管起。至于王敬旸么,要是在洛阳的话我当然是不会轻易招惹他,只是在这五平……”
  张义警告道:“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他们发现锦娘身藏的秘密,咱们可就被动了。所以,此事一定要快!”
  薛青麟咬牙切齿地道:“先小云,后锦娘,我要将这一干遗党余孽一网打尽!”
  ……
  晨曦微露,五平县城一片宁静。
  忽然城门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千牛卫飞马冲进城门,向县衙驰去。
  县衙公堂上,鼓声阵阵,林永忠率合衙属役静静地等候着。
  千牛卫将军快步走入堂中。
  林永忠率衙属齐齐跪倒:“卑职五平县令林永忠恭迎将军!”
  千牛卫将军说道:“贵县请起。”
  林永忠站起身来:“不知将军光临贵县,有何公干?”
  千牛卫将军说道:“贵县,钦差大臣、江南西道黜置大使、内史狄仁杰大人已到五平,请贵县立刻安排迎接!”
  林永忠猛吃一惊:“什么,狄阁老来到五平了?”
  千牛卫将军点点头:“正是。”
  林永忠额头上登时冒出汗珠:“卑职立即安排!”
  与此同时,狄仁杰和李元芳飞奔着进入狄府后堂,狄春快步迎上前来,叫了声“老爷”。
  狄仁杰脸现喜色:“狄春,你回来了。有什么消息?”
  狄春说道:“钦差现在正堂,请老爷与李将军迎旨。”
  狄仁杰吃了一惊,目光望向身旁的李元芳,轻声道:“来得好快呀!”
  堂上站着一位承旨力士和十几名千牛卫。
  狄仁杰和李元芳快步走进堂内。
  力士踏前一步,高声道:“狄仁杰、李元芳接旨!”
  狄仁杰、李元芳双双跪倒:“臣恭候圣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力士将圣旨打开,高声宣道:“旨诣狄怀英,尔志虑忠纯,清心秉正,前虽因年迈致仕,然朕思虑甚然,不能自已。
  今特旨复尔内史职,并着江南西道黜置使。
  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随朝供养,然英武神勇,屡建奇勋,朕思其功,明其志,实为栋梁之器也。
  今特旨仍以原职入朝,随佐狄仁杰。钦此!”
  狄仁杰、李元芳颔首道:“臣领旨谢恩!”
  二人再叩首,起身。


第四十章 藏头诗(推荐票,加更!)
  力士将圣旨交到狄仁杰手中,而后,从身旁千牛卫的托盘中,拿起两份牒递了过来:“阁老,这是御笔亲批,吏部转发您与李将军复职的官诰。”
  狄仁杰赶忙接过交与李元芳。
  力士又从托盘中双手擎起一道圣旨,说道:“狄阁老,江州刺史府衙下僚属、五平县衙下僚属及钦差卫队专属,现在五平县衙恭候。这份圣旨,皇帝亲嘱,由您当堂宣读。”
  狄仁杰、李元芳双膝跪倒,接过圣旨,高举过头:“万岁,万岁,万万岁!”
  力士将狄仁杰扶起来,轻声道:“还有一份密旨。”
  狄仁杰一愣:“哦?”
  力士从怀中掏出一个黄色封套递了过去:“不必跪迎,拆看即是。”
  狄仁杰点了点头,双手接过,轻轻撕开封套,将信瓤取出,缓缓展开。李元芳赶忙退在一旁。狄仁杰定睛向黄绢上望去,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
  平江立岭万千重,鸿雁南归发不同。
  与卿一别候节气,愿邀仙府梦中游。
  乾坤自有惊雷动,阴霾深处鬼神愁。
  一代英良察忠骨,堪笑诸葛赞攸之。
  狄仁杰愣住了,徐徐抬起头来。
  力士说道:“阁老,圣上严令臣等宣旨后立刻返回。咱家就此告辞。”
  狄仁杰一拱手:“有劳了。元芳,代我送送力士。”
  李元芳一伸手:“请。”
  二人及堂中千牛卫快步走了出去。
  狄仁杰对狄春说道:“去将温大人和敬旸请来。”
  狄春答应着快步走出门去。
  狄仁杰打开手中黄绢,又将武则天的诗看了一遍,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解之色。
  李元芳快步走回大堂,笑道:“昨天夜里,我们还提到圣意未明,想不到今天圣旨就到了。”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纳闷道:“圣上的旨意中没有任何暗示,而这份密诏中又只写着一首诗。其中究竟有什么深意?”
  李元芳不解地问:“诗?”
  狄仁杰点了点头:“是啊。你看看。”
  李元芳赶忙道:“大人,这是密诏,卑职看不太妥当吧。”
  狄仁杰笑了笑:“无妨。”
  说着,将密旨递了过去。
  李元芳接过看了一遍,抬起头道:“这诗中似乎只是抒发了对大人的思念之意,称赞大人是郭攸之那样志虑忠纯之士,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狄仁杰点点头:“我也是觉得奇怪呀。以我对皇帝的了解,她是绝不会无缘无故写下这样一首诗的。这里面有什么名堂呢……”
  这时,门前传来一个声音:“大人,什么诗?”
  狄仁杰抬起头来:“是敬旸啊!我刚还让狄春去叫你呢!”
  王莽点了点头:“一大早就听见您这边似乎很热闹,我就过来看看!没想到,大人您竟然恢复原职了,我还没来得及恭喜你们呢!”
  李元芳笑了笑:“这有什么好恭喜的!”
  李元芳的话语虽然不在意,但脸上喜色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王莽笑了笑:“口是心非!”
  狄仁杰沉思着。
  王莽看了看狄仁杰:“大人,您怎么了,您在想什么?”
  李元芳看了看手中的密旨:“还能是什么,皇帝竟然给大人写了一首诗。”
  “诗?”
  王莽一愣。
  狄仁杰看了看王莽:“元芳,让敬旸也看看吧!”
  王莽看向了狄仁杰:“大人,这有些不妥当吧?”
  狄仁杰摇了摇头:“没什么不妥的,你先看看吧!”
  李元芳把手中的密旨递给了王莽。
  王莽接过一看,顿时愣住了。
  “这,这是什么,这似乎是在夸赞大人啊!没什么别的意思啊?”
  李元芳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狄仁杰没有说话,他静静地思索着,有顷,他双手重重一击,“敬旸,把密旨给我!”
  王莽赶忙将密旨递了过来,狄仁杰仔细地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笑容:“圣意已明,我们可以行动了!”
  李元芳一愣:“哦,大人,您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王莽也是愣住了:“怎么,大人,您看出什么了?”
  狄仁杰说道:“这是一首藏头类的诗体,但圣上害怕藏头书写太过明显,因而将自己要的话,嵌进了诗体当中,元芳,敬旸你们来看。”
  说着,他边念边指着黄绢上的字道:
  平江立岭万千重,鸿雁南归发不同。
  与卿一别候节气,愿邀仙府梦中游。
  乾坤自有惊雷动,阴霾深处鬼神愁。
  一代英良察忠骨,堪笑诸葛赞攸之。”
  王莽一声惊呼:“平南侯府有鬼,察之!”
  李元芳也是恍然大悟。
  狄仁杰呵呵大笑。
  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二人舒心地笑了起来:“终于盼到了!”
  这时,门外一阵脚步声响起,温开奔进堂中:“阁老!”
  狄仁杰将手中的圣旨递了过去,温开一愣,赶忙接过,打开看了一遍,登时脸现喜色:“太好了!”
  ……
  另一边,平南侯府正堂前,一双脚在飞快地走着。
  正堂门“砰”的打开了,薛青麟快步走进来,站在堂上的刺史府掌固快步迎上:“是平南侯薛侯爷吧?”
  薛青麟点点头:“正是。”
  掌固说道:“卑职江州刺史府院掌固立琛。”
  薛青麟问道:“有什么事吗?”
  掌固将手中的文牒双手递过去:“刺史府官牒,请侯爷前往五平县衙迎接钦差大臣。”
  薛青麟顿时一惊:“什、什么?钦差大臣,在五平?”
  掌固点点头道:“正是。”
  薛青麟打开官牒看了一遍,抬起头道:“这位钦差大臣怎么来得如此突然?”
  掌固说道:“这个卑职也不知道。只是奉曹大人之命行事。”
  薛青麟点了点头:“回复曹大人,说本侯马上就到!”
  ……
  县衙门前,钦差卫队衣甲鲜明,严密把守县衙大门,引得五平县百姓纷纷前来观看。
  大家低声议论着:
  “怎么回事呀,这衙役们怎么换了衣服了。”
  “笨蛋,什么衙役呀,这是京城里来的御林军。”
  “听说咱们五平来了钦差大臣了。”
  “我的天,钦差大臣?这回咱小五平可抖起来了!”


第四十一章 官复原职
  县衙公堂内,气氛异常紧张,江州及五平衙口的僚属等待着,心里惴惴不安。
  林永忠轻声问身旁的一位江州属僚:“李大人,狄阁老怎么来得如此突兀啊?”
  李大人看了看四周轻声道:“我们是昨夜知道的,可到现在也没有见到狄大人。听说狄阁老早已到了五平。”
  林永忠一惊:“什么,在五平?”
  李大人轻声道:“狄阁老当世名臣,常听旁人提起,他处事非常严厉,咱们可得做好准备啊!”
  林永忠缓缓点了点头。
  ……
  王莽府上,王莽也是拿出了自己的官袍穿了上去。
  小桃一边给王莽系腰带,一边笑道:“没想到你正经起来还像模像样么!”
  王莽翻了翻白眼:“夫人啊,我什么时候不像样了?”
  小桃撇了王莽一眼:“算了吧,还是叫我小桃顺口,你这声夫人叫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王莽笑了笑:“小桃,怎么样,为夫这身衣服怎么样?”
  小桃轻哼一声:“臭美,好了,狄大人正等你呢!”
  王莽微微点头:“回来再收拾你!”
  小桃哼了一声:“谁怕谁啊!”
  王莽说道:“等我回来家法伺候!”
  小桃听到“家法!”之时,脸色顿时红了起来:“没个正形!快去吧!”
  王莽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小桃看着王莽的背影,不知想起了什么,微微叹了口气,嘟囔道:“看来我要多个姐姐了!”
  ……
  狄府正堂上,狄仁杰已经穿戴停当。
  狄春热泪盈眶道:“终于又看到您穿上这件三品银青袍服了!”
  狄仁杰笑了起来,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民间、庙堂均是一般,不在乎穿什么样的衣服,在乎的是为官者这颗心啊!”
  狄春点点头。
  这时,王莽走了进来:“大人,您这不悲不喜的态度,我是学不来了!”
  狄仁杰笑了笑:“敬旸啊,只要能为百姓做事,我们自己的个人得失就不要那么太计较了!”
  王莽微微点头,看着此时的狄仁杰,他想起了后世范仲淹的那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想了想,王莽还是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
  与此同时,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也装束完毕。
  他重铠加身、纱笼冠顶、战袍重披,剑悬腰间,英姿勃勃地站在房中。
  如燕望着他,眼中流露出无限爱意:“这才像李元芳。”
  李元芳笑了起来:“难道我穿平民的衣服就不像?”
  如燕走到他面前轻声道:“不管你是平民,还是大将军,在我眼里,永远都是李乖乖。”
  李元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李乖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