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之武朝传奇-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斌说道:“据当地人说,这条路是通到邙山深处的。”
狄仁杰眉头一皱:“哦?”
王莽望着眼前的山路沉吟不语。
桓斌皱着眉头,叹了口气:“我真是不明白,这些内卫为什么要带着犯人跑到深山里面去。”
狄仁杰说道:“大将军,请你找一名熟悉邙山地理的卫士随我到处看看。”
桓斌点了点头:“是。”
不一刻,狄仁杰和王莽一行已经骑着马飞奔在一条向北的山路上了。
忽然,冲在最前面的千牛卫勒住马高声喊道:“大人,这条路就是通往东都的官道!”
狄仁杰点了点头,策马上前。
王莽紧随其后,目光望向了岗下。
忽然,岗下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
王莽回过头,向岗下望去,只见山脚下有一座寺院。
他回头问那名千牛卫:“岗下的那座寺院,叫什么名字?”
千牛卫笑道:“这位大人,那就是寒光寺呀。”
王莽挑了挑眉:“寒光寺!”
站在一旁的狄仁杰双眉猛地一扬:“哦,那是寒光寺?”
千牛卫回道:“正是啊,我们是围着山绕了一圈才过来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问道:“这条官道是直通到神都吗?”
千牛卫说道:“正是。”
狄仁杰看了看王莽和李元芳等人,说道:“走,下去看看!”
说着,他一声大喝,坐骑飞奔而去,王莽和李元芳对视一眼,二人紧随其后。
这是一段很短的峡谷,但地势非常险要。
狄仁杰和王莽一行人飞马奔了进来,众人纷纷勒住坐骑。
王莽停了下来,他的眼睛四下里扫视着,山壁上有很多被刀砍过的印痕。
地上是一摊摊隐隐的血迹。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响动。
王莽和狄仁杰对视一眼,微微点头,二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狄仁杰转头对众人说道:“这就是第一现场!”
说着,他翻身跳下坐骑。
王莽和李元芳、如燕也下了马,几人走到山壁旁,仔细地观察着。
忽然,李元芳说道:“果然是这里,山壁上有打斗过的印痕,地上有血迹。”
如燕点了点头:“而且,这样两山夹一沟的地势,是最佳的伏击地点。叔父,您真棒,您是怎么想到,凶案的真正现场是在通往神都的官道上?”
王莽看向了狄仁杰。
狄仁杰笑了笑道:“当然是内卫。”
如燕一愣:“内卫?”
狄仁杰点了点头:“可以肯定,内卫此行乃是奉密旨办事,这一点从黄胜彦亲自出马押运囚车这一行动,便可以得到证实。那么,他们办完事情会去哪里呢?”
李元芳说道:“回京交旨。”
狄仁杰微微一笑:“就这么简单。”
如燕也笑了:“简单是简单,可必须要把所有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想,否则,再简单也想不明白。叔父,小女今天又学了一招。”
王莽和李元芳相视一眼,笑了起来。
狄仁杰笑了笑,他转过身,问一旁的千牛卫问道:“我们已经过了寒光寺吧?”
千牛卫回道:“是的,早就过了,寒光寺距这里将近二十里。大人,再往前走五十里就是来庭县,穿过来庭就到洛阳了。”
狄仁杰点了点头。
忽然,如燕喊道:“叔父,元芳,侯爷你们来看!”
王莽、狄仁杰和李元芳三人赶忙跑过去。
如燕一指地上:“你们看!”
王莽低下头向地上望去,只见石地上被车轮辗出了两道浅沟。
李元芳说道:“这就是那辆铁囚车留下的车辙。”
王莽点了点头:“不错!”
狄仁杰环视了一周,吩咐道:“大家分散搜索吧。”
王莽等人点头应“是”。
山崖旁,一棵树横生在崖壁上,几条枝叉向外伸出,树枝上挂着一张纸,随着微风来回飘动。
王莽缓步走了过去,他的目光登时被吸引了。
他定睛望去,纸上的笔迹似曾相似。
“难道?”
王莽心里隐隐有了些猜测,他略一沉吟,纵身一跃,身体如大鸟一般飘了出去,双脚在崖壁上一借力,已到树旁,他伸手将纸取下,回到了山崖旁。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不远处的狄仁杰和李元芳等人。
“敬旸,你发现了什么?”
狄仁杰走了过来。
王莽扫了一眼取回来的纸片,他望着熟悉的笔迹,暗道:真的是他。
来不及细细思考,王莽把手中的纸片递给了狄仁杰,说道:“大人,这个纸片挂着树枝上。”
说着,王莽伸出手,指了指崖壁上的几条枝叉。
狄仁杰先是扫了一眼树枝,接着目光望向了手中的纸片。
他定睛一看,只见纸上绘着一个立方体,旁边是术算用的公式。
李元芳奇怪地问道:“这、这是什么?”
狄仁杰抬起头来:“这是术算之法。”
他看了看身后的峡谷,又看了看手中的纸,陷入了沉思。
忽然,他抬起头来,望向了王莽:“敬旸,你能看懂吗?”
说着,他把手中的纸片又递给了王莽。
王莽接过了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良久,他抬起头来:“大人,这似乎是在计算水压。”
“水压?”
狄仁杰抬起头来。
王莽点了点头:“正是,就是水的压力。”
李元芳和如燕凑了过来:“什么水的压力?”
王莽想了想,他总不能给他们上一节物理课吧,于是说道:“我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当人游到水底时,游的越深就会感到越难游下去,这就是有水压的缘故。”
李元芳和如燕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狄仁杰喃喃道:“计算这个干什么?”
王莽对着李元芳和如燕说道:“咱们再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纸片。”
李元芳和如燕点了点头,分开搜寻了起来。
王莽自然也没有闲着,他内心也满是疑惑,从这些纸片的笔迹中可以看出这绝对是他的老师袁天罡的手笔,只是他写的这些又是干什么的呢?
摇了摇头,王莽望了望身后的峡谷,陷入了沉思。
第三十三章 神秘人物
洛阳御书房里,狄仁杰和大将军桓斌站在龙陛下,静静地望着坐在龙椅里的武则天。
武则天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过了很久,才以微微颤抖的声音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狄仁杰说道:“据臣推断,应该是昨夜寅时左右。”
武则天点了点头:“黄胜彦死了?”
狄仁杰长叹一声:“正是。”
武则天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狄仁杰说道:“陛下,臣与大将军桓斌共同勘查了现场,臣以为,此事又是‘蛇灵’所为。”
武则天的手将桌案拍得生响,眼中烧着愤怒的火焰。
“好了,朕知道了!”
狄仁杰一愣,他观察着武则天的脸色,试探着问道:“陛下,黄胜彦应该是奉旨办事吧?”
武则天猛地抬起头来:“不,不是!此事你们就不必再查了。”
狄仁杰愣住了,目光望向大将军桓斌,桓斌也正望着他。
武则天缓缓站起身来,向后面走去,脚步非常沉重。
狄仁杰轻声道:“陛下。”
武则天停住脚步:“还有事吗?”
狄仁杰走到她身后轻声问道:“囚车内的是什么人?”
武则天腾地转过身,声色俱厉地道:“朕已说过,此事不要再查!”
狄仁杰惊呆了。
武则天长叹一声:“好了,怀英,你们去吧。”
狄仁杰应了声“是”,二人快步走出书房。
武则天的身体连连晃动,力士赶忙跑过来,扶住了她。
武则天从牙缝里迸出了几个字:“老师,你终于逃出生天了!”
说着,她狠狠地一把将力士甩开,大步向后面走去。
另一边,狄仁杰和桓斌默默地顺着宫道向外走着。
忽然,桓斌停住脚步,说道:“阁老,皇帝明明知道这件事情,可她为什么不愿意承认?”
狄仁杰深吸了一口气:“难道她有难言之隐?”
桓斌摇了摇头:“皇帝今天好像变了一个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哎,阁老,不瞒您说,这两天发生的是我一生所遇到最奇怪的事情了。”
狄仁杰笑了笑,没有回答,缓步向前走去。
……
夜,狄府正堂上,王莽和李元芳手里拿着几张纸,望向狄仁杰。
狄仁杰徐徐踱着步,忽然,他的眼睛一亮,停下脚步,望着王莽和李元芳:“这两件案子一定有着内在的因果关联!”
李元芳“哦?”了一声。
王莽奇怪地问道:“大人,这两件案子都是蛇灵做的,这是我们都知道的,您的意思是还有什么因果吗?”
狄仁杰点了点头:“你们想一想,刺驾案发生在邙山脚下的寒光寺,而今天,袭杀内卫的凶案则发生在邙山通往洛阳的官道上,两者的距离仅二十里。而这两件案子又都是‘蛇灵’组织所为。我不相信,这两者之间会没有联系。”
李元芳说道:“大人,如果能知道囚车里那个神秘人物的身份,也许就能够找出其中的关联了。”
狄仁杰长叹一声:“是啊。可皇帝对此事讳莫如深,似乎一句都不愿提起。”
说着,他张开手,手中放着在黄胜彦尸身上发现的那枚朱果金符。
李元芳轻声道:“大人,这古里古怪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狄仁杰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此物绝非黄胜彦所有,而且,定然与皇帝有关。”
李元芳一惊:“哦,为什么?”
狄仁杰拿起朱果金符,指着后面的图案说道:“看到了吗,这里刻的是三条卧龙,后面是九只飞凤,这样的图案民间是绝不敢用的。否则,便是大逆僭越之罪。”
李元芳仔细地看了看朱果上的图案,点了点头。
王莽望着那枚朱果金符没有说话,以此看来,狄仁杰没有交给皇帝,就知道狄仁杰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想到皇帝不想让狄仁杰参与进入,王莽只能暗暗地叹了口气。
看来明日必须见一下皇帝了,王莽心中暗暗地下了决定。
狄仁杰在屋内慢步踱了起来,口中喃喃地道:“这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皇帝为什么会有今天这种表现?囚车中的人究竟是谁?此案与刺驾案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神秘人物!”
王莽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
忽然,狄仁杰望向了王莽:“敬旸,你能从这几张图纸里面看出什么吗?”
王莽抬起头来:“大人,皇帝怎么说的?”
狄仁杰猛地抬起头来:“什么意思?”
王莽叹了口气:“皇帝不想让您知道,您还是不要知道了吧。”
李元芳再迟钝也明白过来,惊道:“敬旸,莫非你知道那个神秘人物是谁?”
王莽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狄仁杰望着王莽笑了笑:“敬旸,我知道你的难处,放心吧,我不会逼你的。”
王莽笑了笑:“大人,您先不要继续查下去,明天我去见一下皇帝吧,说不定这件案子还有转机。”
狄仁杰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
王莽微微一笑:“大人,那我先告辞了。”
狄仁杰点了点头。
王莽转身离去。
待王莽离去之后,李元芳问道:“大人,莫非敬旸和皇帝……”
狄仁杰没有回答,他深深地吸口气:“寒光寺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玄机,寒光寺,寒光寺……”
他回忆着白天进山探察的情况。
眼前闪过一幅幅画面:
寒光寺后园中,无头尸身躺在地上。
假法能坐在殿中与众僧一起唱经。
寒光寺的大殿、僧房和后园……
忽然,他倒抽了一口冷气:“难道……”
李元芳轻声问道:“大人,您想到了什么?”
狄仁杰说道:“明日再访寒光寺!”
再说王莽回到了宝灵堂之后,他静静地坐在书房里。
回忆起了那几张纸片上面的术算,王莽喃喃道:“老师,你算这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能够得到全部的演算稿纸,王莽说不定能发现些什么,想到这里,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地方——寒光寺。
看来明天除了去见皇帝之外,还要到寒光寺走一趟。
第三十四章 再访寒光寺
清晨,寒光寺大门前,钟声悠扬,香烟缭绕,前来进香还愿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人群中有几个非常熟悉的身影,正是狄仁杰、李元芳和如燕,三人随着人流,缓步走进寺中。
狄仁杰并没有听王莽的话,他又来到了寒光寺。
只是狄仁杰三人没有发现,在他们刚刚来到寒光寺的时候,有三个打扮普通的女子注意到了他们。
其中一位女子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