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第526章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526章

小说: 彼岸繁花[综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问明儿子与蒯祺同样赠送了一辆牛车后,庞德公也就放下了此事不再提起了。
  没过多久,刘表荆州要设立学校、学官,广泛寻求精通儒家学说的人。刘表本是“八骏”之一,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也不足为奇。襄阳大儒宋忠首先被刘表列入招揽的名单。与宋忠齐名、在荆州襄阳客居躲避战乱的司马徽,也进入了刘备的聘请的名单里。
  司马徽,字德操,为人清雅不落俗套,博学多识,不仅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他更有一奇特之处在于他的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庞德公为了与他结识,特意从南郡走到颍川去拜访他,然后俩人成为莫逆之交。
  司马徽在襄阳辟馆教授学生,荆州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跟随他治学。后来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
  司马徽知道刘表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容不得与自己意见相左者,接到刘表的聘请就立即收拾东西去刘表的官学任教。却是缄口不言教书之外的事情,更别提谈论时势了。
  有人记起当初庞德公夸奖司马徽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特殊才能,就在刘表跟前提起。
  〃庞德公曾说司马德操是奇士,可为人镜,但没有遇上知己,所以没有显示出他的治世奇能。〃
  刘表立即把司马徽记在心里,并亲自去拜访。回来以后不以为然地对身边的人说:“庞德公大言偏颇,他推崇的司马徽的话都是虚妄不实的。司马徽只是一个书生,他的见识和普通没什么差异。”
  刘表甚至有点后悔,把道听途说的话信以为真,将司马徽当作大儒聘请到官学,而今却不好撵他出去了。
  荆州学堂的建立,刘表聘请了宋忠等大儒之事,很快就摆到了吴国太的案头。
  吴国太叫来孙策对他说道:“咱们东吴就缺少这样的大儒,你看看怎么请些人来,一来可以为你教导出得用的人才,二来也可以为你充充门面。”
  孙策笑着回答:“阿娘说的是。儿子现在就是需要大儒来充门面,再才是需要有人帮忙教导人才的时候。”
  在孙策的心里则是想阿娘就是有把很正经的事情,说成是玩笑般的轻松。请大儒来江东。哪里是先为教导人才,在阿娘的心里是充门面在先的。
  吴国太见孙策理解自己的想法也不禁失笑。
  “你倒是知道我的心意。不是看偏了大儒们,他们中的有些人是治学尚可,但是教书育人就差了很多。”吴国太敲敲自己的脑袋,“他们这里的想法是顽固不化的,还抱着非汉室不可的主张。却迷了良心,不去看当今百姓在战乱中与秦末没有差别的苟且偷生。”
  诸葛亮和孙权分左右站在孙策的身后,吴国太叫了孙策过来说话,孙策不坐他们俩就只好站着了。
  “我想请司马徽来曲阿,伯符你看看安排人去荆州接他,可好?”
  孙策吃惊地瞪大眼睛,司马徽之名他有听说过的。
  “阿娘,他会肯来吗?”
  吴国太将一个封好的信封递给孙策。
  “把这个交给司马徽,如果他的出身不假,他看到了就会立即过来的。”
  孙权忍不住好奇心,上前一步指着孙策手里的信封问:“阿娘,那里是什么?”
  孙策用手里的信封拍拍孙策的肩膀,“仲谋,如今你是书记官的身份,你不能在我没允许的时候出来说话。”
  孙权看看母亲没有要为自己说话的意思,低声应到:“下官错了,请吴侯莫怪责。”退后站好。
  吴国太这才说话,“伯符,有孔明与仲谋一起,仲谋进步很快。”
  孙策侧脸看看站好的孙权,也点头夸了弟弟一句,说的孙权甚是不好意思。
  “仲谋一直有上进心,既往只是缺少样板而已。”
  诸葛亮脸上微微泛红,略躬身向吴国太致谢。他想说自己这几个月跟在吴侯身边也学到很多。与孙权一起做事、也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但他终究还是没开口——都没有孙权说话的地儿,还是闭嘴不去讨难堪,哪怕是夸奖自己呢。
  其实孙权问的话,也是他心里的疑惑。
  信里的内容是关于司马徽出身的。
  那得是什么才能让司马徽见信就来呢?


第693章 693、武烈皇后39
  。  司马徽是曾表示过自己是殷王王室的后代。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 但是与司马徽交好的人,差不多还是知道的; 比如庞德公。
  司马徽在荆州的官学里,每日里只讲古文经学。莫名地接到有人来传书; 且口信是他家里的老祖宗想见见他。这对一个年过不惑,父母宗族中已经没有长辈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恶作剧。言外之意是要他去死了。
  但司马徽却没有着恼;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好先生”; 别人说什么都会用“好”来回答,就是妻子为了他此种说话方式抱怨他指责他; 他也仍是笑容可掬地回答“好好好; 你说的很对。”。
  完了他还与妻子解释,“我断不能因为别人修为不足而出现的举止不适当,就口出责备之语。那不是羞辱别人吗?”
  这样的观点也就是庞德公能够理解他。
  前来传信的人递给他一个精致的竹纸信封,正面是大篆的司马徽三个字,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他当着来人拆开信封; 看了以后却面色大变。他立即与学官告假; 派人给庞德公送去一个简单的信笺。然后回家与老妻一起收拾东西; 跟着来人坐着牛车就走了。
  几天后; 司马徽老夫妻带着那些宝贝的竹简来到扬州刺史府求见。孙策恰好在府,立即出面去迎。
  “吴侯; 这信是你派人投的?”司马徽进了刺史府,刚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那封信。
  “是家母所为,策并不知其内容。”
  孙策也很好奇呢; 怎么一封信就能把司马徽召来了呢,听说这人是与荆州大儒宋忠齐名的人物啊。
  “可容老朽拜见国太?”
  司马徽提出要求。
  “喏。”
  孙策立即应了下来,派人往后堂送信给吴国太,说是大儒司马徽到了 。没一会儿,送信的人就急急跑回来。
  “吴侯,国太说请司马先生到挹翠亭相见。”
  孙策抽抽嘴角,但马上起身在前面引路。那挹翠亭是刺史府假山上的一个亭子,适合登高远眺,将刺史府的所有景致都收到眼里。但是到那上面说话,就算是视野开阔,但是有必要么?
  孙策陪着司马徽到挹翠亭时,吴国太已经在亭子里等着了。
  “伯符,你先下去,把人都带走。”
  孙策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带人离开了。他远远地选了一个亭子视线的死角站着,盯着在亭子里的司马徽背影,百爪挠心般地猜测母亲会同司马徽说什么。
  “见过国太。”
  司马徽先与吴国太行礼,然后再抬头看吴国太的时候,他略有些吃惊地愣住。笑意盈盈的吴国太根本就与才下去的吴侯孙策是差不多年龄的模样。
  吴侯可是国太的亲子哎,这也太妖孽了。
  “德操,你是为何改姓司马呢?”
  司马徽拿出好好先生的招牌笑容,“国太怎么这么问,祖上姓司马已经很多年了。倒是国太这信?”
  “你肯来就证明你是属于这族徽的后裔,就说明你不是姓司马的。你是那一支的?是箕子的还是武庚的?”
  司马徽动容,“国太,无论是是箕子的还是武庚的,总要完成了先祖的夙愿,才有资格说自己姓‘子’。”
  “那你就是武庚那一支的了。没错?”
  司马徽点头,“国太与先祖是何渊源呢?可否说与老朽知晓?”
  吴国太从袖笼里拿出一枚小印,很特别的印章,非金非玉的材质,入手颇沉。刻着甲骨文的“受德”两字,上面还雕刻一只玄鸟,那是殷商的图腾。
  这就是那封信里的内容。
  司马徽转着小印来回看着,“国太从何而来此印?”
  他认得玄鸟是家谱上所绘的图腾,“受德”二字是甲骨文,也在家谱上有出现。作为掌管家谱的嫡支、这一代的族长,他知道这代表的是武庚的父亲,也是武庚念念不忘要为其夺回天下的商纣王帝辛。
  “主人所赠。”
  吴国太神色平淡地回答司马徽的问话,伸手从司马徽的手里拿回小印,然后如愿看到“好好先生”的招牌笑容破裂。
  司马徽没想到吴国太是这么不靠谱的人,帝辛死了一千二百年了,她说着小印是帝辛所赠?可看吴国太说话的样子也不像说假话。
  司马徽立即觉得后脊梁冒凉气,面前好端端地站着的吴国太给他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行啦,司马德操,我也不难为你了,你坐下说话。”
  司马徽顺从地坐到石凳上,好一会儿他才醒悟过来,吴夫人在拿长辈的口吻和自己说话呢。凭什么啊?
  “你说你们这一支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回江山,现在我们合作如何?”
  司马徽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跟着吴国太的思路就问。
  “怎么合作?”
  “吴侯你见过了,你觉得吴侯此人如何?”
  司马徽仔细回想一下孙策的面貌,双手掐指运算不停。
  “吴侯好像应该是早夭的面相。不对,吴侯的命数已经改了。”
  司马徽站起来对吴国太躬身,“请教国太是如何做到的。”
  “你坐下慢慢说。”吴国太示意司马徽坐下。
  “吴侯既往不喜亲卫随侍,现在哪怕是在刺史府里,他也会前呼后拥地带上足够的侍卫。你看他刚才陪你过来的时候了,在刺史府里是带了二十人,出府就是二百人,要是出曲阿可能就是两千人了。”
  “所以,”司马徽接着说道:“吴侯死于非命之厄化解了。”
  “对。剩下的事情就是咱们合作的目的,助吴侯得到汉室江山。”
  司马徽半张着嘴,奇怪地看着吴夫人,“吴侯厄运得解,老朽就要辅助他得天下?”
  吴国太笑笑,“吴侯现有一子还不满周岁,甚是聪明伶俐。你可以从司马家挑选一女做世子夫人,世子夫人所出的嫡长子或是嫡长女,将来继承这天下。你看这条件如何?”
  吴国太说的很慢,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给司马徽思考。
  “如今司马家没有兵权,乱世之中能不能保全己身已经是大问题。或许你可以避祸到荆州,但是刘表相召你可敢拒绝?”
  吴国太给犹豫中的司马徽又加了一点压力。
  好久以后司马徽缓缓点头认可了吴国太的提议。吴侯拥有江东快百万的人口,如今汉室割据的诸侯虽然很多,但是稳扎稳打、实力超过吴侯的,也就是袁绍等有数的那几个。他来曲阿的一路上,也看到江东不同与荆州的活力,这种祥和的向上的环境氛围呈现了乱世乐土的趋势。
  有没有司马家相帮,吴侯要是能保持继续这样,得到汉室的江山也是非常可能的事儿。
  司马徽立即意识到吴国太的提议对他司马家只有好处。
  “可是国太,依着吴侯在江东的成就,取代汉室也是早晚应得之事,你何须与老朽这无兵无卒的人合作呢?”
  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不能轻易就接,司马徽还是问出心中的疑惑来。
  吴国太手里转着那小印,摊开来给司马徽看,“这个还不够吗?看在武庚他阿翁的面子上,满足你们这些千年不屈的孝子贤孙的愿望。”
  司马徽看着说笑话一般的吴国太,那毛骨悚然的感觉又来了。
  “留在司州河内郡的司马一族,可与你有什么瓜葛?”
  吴国太才不管司马徽的纠结,她是故意要让司马徽毛骨悚然的,要的就是他有不安的感觉。
  “他们是旁支了。不过也不远。尚未出五服。”
  “他们旁支倒是人丁兴旺啊。”
  “是。从苏后之后,嫡支一直人丁稀少。”
  司马徽有些面对先祖责备的尴尬,没多生几个儿子让自己感到不好意思了?
  “河内郡也不是什么安稳的好地方。曹孟德得了徐州以后,他们不从了曹孟德以后也不会有好。你与他们联系可多?若是他们愿意,也可以迁徙过来。”
  “我写信给他们。”
  司马徽觉得不能再自称老朽了。
  “曲阿这里有一些不错的年轻人,但缺少名师教导。我让伯符与你上表为学官,你多教导一些人才出来。”
  “好,听国太的吩咐。”
  吴国太起身走到亭子角向孙策招手,孙策很快就跑了上来。
  “阿娘有何事?”
  “水镜先生应允了留在曲阿讲学,你上表朝廷为他求学官之职。还有我给阿绍定了婚事,要水镜先生选个嫡出的小孙女。”
  前面的学官之事尚在孙策的意料中,可是给阿绍定婚事?但孙策眉头都没皱一下,立即答应下来。
  “儿子听阿娘的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