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与君临天下 >

第64章

与君临天下-第64章

小说: 与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太子若是还想不明白,你自可亲自问你父皇。”让人将宇文赟及其宫人都被送走后,她才抱着儿子去抹药。
  
  云澜心痛地看着儿子的脸和背上的青紫,恼恨留下的宫人不尽力,“钟婆婆,以后你过来照顾二公子,我不想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痛,阿娘,痛……”小孩子窝在云澜怀中,第一次开口说话了。
  云澜手中的药瓷瓶掉了下来,当即激动地抱着云澜道:“璟儿,你开口了叫阿娘了?来,再唤阿娘一次。”
  小孩子却有些害羞的紧闭着嘴巴。
  当晚宇文邕去了东宫教训了一顿宇文赟,云澜并没有再劝说,宇文赟确实欠教训,而宇文邕在他人面前从来不是性子好的人。
  
  天和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宇文邕尊已逝皇兄略阳公宇文觉为孝闵皇帝,废黜太子宇文赟为安国公,次子为鲁国公。而这件事情在齐陈两国乃至长安都没有太大的反响,只因不久前齐国和陈国发生了更加轰动的大事。
  
  陈国的安成王陈顼独揽朝纲,先是诬陷了皇帝的弟弟陈伯茂后,更是向太皇太后的令诬告皇帝,其后便将皇帝废黜封为临海王,然后自己登基为帝,他就是南陈宣帝。而不久后废帝被强盗杀死,至于幕后主使之人是谁,天下人都是心知肚明了。
  
  而齐国则是太上皇高湛病重后驾崩了,死前他托付大事的不是重臣也非宗室,而是他的宠臣太上皇后胡氏的奸夫和士开。小皇帝高纬不知所措地上台主政,哪里还顾得上长安的消息?当然还有一个人,时刻分出心神关注长安的消息,这人自然就是崔居正了。
  
  这一年是北齐天统四年,南朝陈光大二年以及北周天和三年,各国的朝臣们都不知道,这一年的年末朝堂的天翻地覆,改变的不单是各国少数人的命运,它深深影响着其后数十年的天下格局,高纬荒唐亡齐,陈顼欲中兴南朝,宇文邕更是自此欲一统天下!很多年后,后人称它为大变之年,历史走向另一个拐点。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过渡章节,宇文四和云澜接下来将会为了“君临天下”而努力了~~恩,晚了一个小时上传这样在,真是抱歉~~希望明天还有时间再更新完整一章的,好了,明天见~~大家多多撒花鼓励我吧~~




44

44、云登凤阁天子雄心 。。。 
 
 
  
  云澜垂首站在含仁殿的偏阁门外,听着里面叱罗太后念经诵佛的声音,心中确实有些无奈的。她之前还颇为同情叱罗太后的,皇帝儿子和宠爱的小儿子当着自己的面杀了宇文护,受到惊吓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到太后这样完全的躲着皇帝儿子,云澜却想不通了。
  
  “绿波那,皇太后昨夜睡得可还好?今早用膳如何了?”云澜抬头看见叱罗太后的近身宫女之一,温和问道。
  绿波那的神情恭敬中有着小心,小声道:“回夫人的话,太后睡得还是不大好,不过今早的膳食都用了。”
  云澜点了点头:“太后也不能长久诵经,免得劳累伤身。你们小心侍奉着太后,有什么不妥,立即使人告诉陛下或者我。”
  云澜吩咐完了,对着偏殿门行了跪拜礼就回转了。
  
  绿波那恭送云澜离开,才忙进了偏殿:“太后,谢夫人已经走了。”
  叱罗太后停下诵经,让宫人扶着自己起身,坐在一边的矮榻之上才道:“谢氏只知道跟着皇帝的意思来,她这样还不是皇帝不放心我?”
  
  绿波那出言劝道:“太后,您是陛下的生母,母子之间哪有什么仇怨呢?”心中却是明白,太后是被皇帝诛杀宇文护的迅疾给吓到了。这么多年里,陛下对宇文护那是要恭敬就要多恭敬,没有半点儿的违拗之处,没想到下起手来,这样狠。
  
  叱罗太后这么多天里,每天晚上还被噩梦惊醒,想到小儿子前些日子和自己闹着让皇帝给他加封,就脑门子疼。皇帝如今怎么会听自己的?想到大儿子那隐忍和凶悍的眼神,叱罗太后还是一怔哆嗦,自己老啦,只要小儿子平平安安的就成了。
  
  云澜回到昭云殿,就看见璟儿正在逗弄着小儿子琳。是的,宇文邕不满意宇文护给小儿取的名字,前几日给他改名字了。云澜本无不可的,后来觉得儿子们的名字从玉旁倒也不错的。
  
  “弟弟,吃。”璟儿手中抓着一颗裹着糖浆的小果,递到正在啊啊的小琳儿口边。
  小琳儿的乳母心急不已,想拦又不敢拦。钟婆婆出声赞道:“二公子真是个爱护弟弟的好孩子,不过三公子还小,等他长大了些才能吃呢。”
  璟儿有些失望地看着只会流口水的弟弟,沮丧地将糖球给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
  
  云澜脸上含着笑,不过二十来天,璟儿已经比刚回来的时候好了许多了。
  “夫人安好。”众人见云澜进来了,忙跪下行礼。
  
  云澜挥手让人起来,一把抱起学着众人样行礼的璟儿,亲了一口才道:“璟儿和弟弟玩可还开心?”
  璟儿被亲的脸羞红了,小声道:“弟弟不会说话。”
  
  “恩,所以璟儿以后要教弟弟说话,好不好?”云澜见长子点头,也笑了。她和宇文邕都觉得亏欠大儿子,对着璟儿明显更加疼爱一些,但是总有一天两个儿子都会长大,她可不喜(。。…提供下载)欢他们如杨坚的儿子那样斗死斗活的,更不希望他们像李渊的儿子那样直接动刀剑了。他们身上也流着谢氏的血脉,陈郡谢氏,从无出过父子不睦骨肉相残之事的。
  
  “阿娘听说璟儿这几天跟着你阿姐认字?告诉阿娘都认识了哪些字啦。”
  
  璟儿想到姐姐敲自己的脑袋说自己笨就不服气,小声道:“我写给阿娘看?”
  
  “阿,璟儿会写了吗?真聪明,阿娘真高兴。”云澜已经知道大儿子的性子,想到女儿的火爆脾气,就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自己来教儿子启蒙才好。
  
  又抱着儿子说了会儿话,逗弄了会儿小儿子,宇文邕就回来了,脸色本有些黑,见着儿子,也只是缓了一缓。
  “父皇。”宇文璟已经不怎么害怕高大的宇文邕了,轻声唤了一句。
  
  宇文邕禁不住云澜的目光,摸了摸儿子的头,又看了下小儿子,让人将两个儿子都待下去了,这才道:“是陕州大旱的事情,其实这次灾情不止陕州一地,加之梁州恒棱的獠人叛乱,前者国库银子赈灾后所剩无几,后者是赋税太重所致。当政才知道国家一团乱麻,也不知道之前堂兄怎么想的。”
  
  云澜让宫人都退出去了,自己起身替他倒了一杯茶道:“喏,先消口气吧。国家大事本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要我说,你都没想到用你梦中见到的法子么?”
  宇文邕看着云澜道:“你是说从僧侣手中拿钱?”
  
  云澜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你我这种情况,自然信奉天有神灵的,只是天下的神灵和地上的泥塑菩萨是一回事吗?当然了,还有一个主意,不过呢实行起来比前者更麻烦。”
  
  宇文邕扯着云澜坐在身边,笑道:“快说,快说?我倒要听听还有什么法子。”
  
  “从权贵那里截取银子。你有没有算过,自文帝以来,直到现在不到三十年,但是大小公侯的数量有多少?食邑又有多少?若是他日你扫平齐国,又会再封多少食邑?他们截取赋税,朝廷自然就穷了。”云澜淡淡道,心中却是已经翻滚起来。这番话要是传出去了,自己可就成为所有权贵的公敌了。
  
  宇文邕很快就明白这个法子的好处,比从僧侣手中拿钱更有益,只是阻力也更大。
  
  “这确实是国之大事,草率不得。若是实行不当,我这个皇帝也不用做了,只能徐徐图之。所以现在还是只能拿和尚们的钱才充数了。”
  
  云澜眨眼笑道:“自然是该徐徐图之的,不过我倒是觉得你不如慢慢做些改变,比说说父亲是国公,儿子半点功勋没有,就算继承了爵位,这食邑和封赏也该降低一点的。借口都很容易找到,哪里有儿子和父亲平起平坐的道理?”
  
  宇文邕听了哈哈大笑,使劲亲了云澜一下才道:“不错不错,娘子果真聪慧至极,夫君我佩服得很。”
  
  云澜用手推开宇文邕的脑袋,笑道:“你就夸我吧,哼,当不我知道你之前对杨坚的矛盾态度呢。”
  宇文邕无奈道:“是啊,杨坚这个人确实是个有才干胸襟也不错的,只是想到他后来对待宇文家的举动,我真是半点也喜(。。…提供下载)欢不起来。所以就晾着他吧。”
  
  云澜叹息,她知道宇文邕能说出这番话是因为他正年富力强时,若是他年迈身体虚弱时,为了继任之君为了宇文家,他一定会杀了杨坚的。
  “也只能如此了,其实也怪不得杨坚,那叫你的儿子太不争气了?”云澜摇了摇头道。
  宇文邕想到混账儿子宇文赟脸上闪过冷意:“他不像我的儿子,反倒像东边高家的儿子。咱们的儿子一定要教好,绝对不能是那样的混账。”
  “放心吧,我一定好好教我的儿子的。”云澜暗想,若是自己的儿子是宇文赟那样的,自己会不会下得狠手去?
  
  “对了,我已经遣人往晋阳和建康去了,怎么着也该告诉高纬和陈顼一声,以后和他们打交道的是朕。”宇文邕想到高纬的作态,便想到了梦中的儿子宇文赟,他真是的不是高家的种投错了胎?
  “建康吗?”云澜想到谢氏祖谢安的坟墓不久之后会被人掘起尸骨都被人随意抛掷,就不忿极了。
  
  “陛下,我想求你一件事。”云澜正色对宇文邕道。
  宇文邕还没有见过云澜这样严肃过,便听她说了。
  “陈顼的次子陈叔陵为了给他的母亲安葬,将谢氏祖上安石公的棺木给掘了。”云澜实在说不下去了。
  宇文邕摸了摸云澜的脸,安慰道:“放心,我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的。对了,你父亲的封赏,拟定为上义大夫、平阳侯。”
  云澜想到父亲谢宜,苦笑道:“只怕阿父心中他自己挣得的爵位才是最好的。”遂又谢过了宇文邕,“我代阿父谢过陛下了。”
  
  宇文邕想到谢宜,复又想到谢贞,“七弟豆卢突回长安后,时常同谢贞等人见面。昨日里他还请我放谢贞一家回江陵去。”
  “叔父现在就想走?”云澜想到前世谢贞回到江南后早逝的事情,颇有些不愿,但是谢贞的老母还在,且他是孝顺的人,留也留不了多久的。
  “明年四月阿梧要娶亲了,叔父怎么样也该那之后在走了。过几日我见李氏婶娘和她说说。”
  宇文邕看了眼滴漏,让人将宇文葭、小璟儿都招来了,携着云澜一起去用了饭。
  ——————————————————————
  次日大朝,宇文邕命令总管长史南郑人赵文表讨伐梁州之乱,至于陕州等地的赈灾,宇文邕起身叹息道:“朕时常再想,为何各地总有这么多的动乱?说到底还是徭役过重,加之如今天下不平,时常有征讨之事,百姓困苦。朕不想做那亡国的君王,所以不喜大兴土木,不喜华服美食,每日约束自己,常怀戒慎之心,所以朕决定,自今日起,除了律法所定的赋税之外,任何人不得妄自征加。如此国家长治久安,诸位卿家也能坐得安稳了。”
  
  宇文邕见众臣都欣然接受了,遂笑着丢下大棒道:“只是光朕如此约束自己,并非久远之计,还是朝廷空虚啊。所以朕就想着如何才能不加赋让朝廷不空虚呢?朕想到了去年曾上书朝廷的一个人,卫元嵩。他去岁上书曾说:唐、虞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但利民益国,则会佛心耳。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朕认为他说得极有道理,不然何以萧衍都几次舍身入寺庙,最好萧梁还不是亡国了?”
  
  大臣们看着皇帝的样子,有些懵,皇帝的意思,是向和尚们伸手要钱?这也太不像样了点吧。
  
  “陛下,臣以为陛下还是三思为好,天下僧侣众多,且百姓大多信奉,陛下若强行抑佛教,只怕引起动荡。”于翼出列道。
  宇文邕没有反驳,只是道:“文若,你可知道咱们大周有寺庙多少座?僧侣多少人?众卿家谁知道?”宇文邕冷哼一声道:“朕告诉你们,寺院足有一万余所,而僧尼则百万之众,咱们大周有多少人?军队里又有多少人?你们想想吧,那些和尚尼姑整日里做什么?他们占的土地得去的人户,可是咱们大周的。求兵于僧尼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朕并不以为过。”
  
  众臣居多静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