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亲爸在虐文破案[刑侦]-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长期被人打压欺凌的人,若是有朝一日发达了,肯定要把钱甩在仇人面前打脸,让别人看看他肖文东也是个大佬。
他并没有炫富,就代表他其实并不富裕。
“那您怎么看?”刘科长虚心请教。
“肖文东的火药是别人给他的,此人才有一个走私的渠道。”顿了顿,老爷子想到了什么,就问道:“这么大批量的走私炸药,你们说:会用来干什么?”
这里只有刘科长和颜磊小朋友在,但陈老爷子故意说了“你们”,明显是咨询他们两个人的意见。
刘科长想了想:“难道他们想当国际恐怖分子?”
“……”颜国华小朋友想翻白眼:国际恐怖分子有这么寒酸的吗?而且这炸药成分一目了然,明显是工程上常用的开山炸药,雷管说明书上也标了:用于开山开矿。
而恐怖分子喜欢用浓缩的那几类。这样才能做到方便携带,人肉运输。
“磊磊,你怎么看待?”陈老爷子转而咨询小朋友的意见。
颜国华也不吝啬了,“爷爷,我上次在电视上看到:警方最近抓了一伙开黑矿的人!缴获了好多好多这样的炸药呢!”
对啊!开黑矿!
刘科长一拍脑门子,怎么把这点忽略了呢!
国内什么地方走私炸药最多?答:黑矿山上。全国每年的走私爆炸物,大部分都是在查抄黑矿时缴获的。
根据不完全统计:开一个黑矿井,至少需要5吨以上的炸药。而他们省内去年就抄掉了五个黑矿点,缴获了五十多吨的黑炸药!
陈老爷子也点了点头,淡淡道:“你去打个电话给省厅,让他们比对一下全省范围内缴获的黑矿炸药,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样本。”
“好!”刘科长立即出去打电话
只是刘科长一走,痕检科里只剩下了他们祖孙两个人,陈老爷子淡定喝茶。
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起来。颜国华忽然觉得:自己刚才那一番黑矿言论实在太成熟,根本不像是个五岁的娃娃。他想找点别的话题打岔来着,结果发现说啥都会显得太成熟。又不能跟陈老爷子聊动画片是吧?越聊露陷越多。
只能笑着解释下:“啊哈哈,爷爷,我刚才只是胡说的,难道真的是开黑矿的炸药吗?”
“你说的非常对。”陈老爷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磊磊,不用担心爷爷不信你,你说的每一句话,爷爷都会听进去的。我儿子和你……妈妈,马上就要结婚了,一家人之间就要彼此信任。你说是不是?”
“是啊,爷爷,您总是信任我的!”
颜国华老同志努力卖萌,看起来纯洁的不得了,实际上老油条一枚。
但是仔细一想这话的内涵,他不由得汗如雨下。陈老爷子仿佛是在提醒他:“都是一条战壕上的战友。装什么装?!”
想到这里,颜国华实在待不下去了,于是跳下了板凳:“爷爷,我去上个卫生间!”
说完,他就溜出了办公室。
丫的——这陈老狐狸简直是个人精啊,比他当年遇到的任何领导都难缠。明明心里门清门清的,说话还滴水不漏。看破不说破,让你自己掂量掂量他知道了多少,让你捉摸不透。这就是深谙心理战术的滑头老领导作风!
颜国华小朋友觉得:他遇到了一位平生仅见的老狐狸。而且他闺女还在人家儿子手上。啧啧啧,难办!
不过呢,他们二老联手,倒是顺清楚了查案方向。
很快,刘科长就匆匆忙忙跑了回来,告诉他们:果然是开黑矿用的!
原来,这肖文东埋在南山上的炸药成分,和去年查抄的一个黑矿点上的炸药非常类似。
根据那狱中的老板交代:他是通过地下市场,在一个代号为【牛哥】的人手上买来的炸药。本省许多开黑矿的老板,都会找这个牛哥做交易。
牛哥?!
颜国华和陈中良同时意识到这个代号不简单。
牛=丑牛。
莫非是十二生肖中的【丑牛】将炸药交给了肖文东吗?
第76章 劳工【二更】
与此同时。
颜蕾发现:自己查案查了个寂寞如雪。
从市局地铁站上车,出了地铁13号线,到【鼎大站】出来,再向东步行500多米,就来到了大学门口。
她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心道真不愧是百年名校,景色宜人,静谧祥和。这座百年学府,确实有沉淀下来的优雅韵味。
只不过……人怎么这么少?
直到鼎大教学楼,她也没遇见几个人,奇怪,鼎大的学生去哪里了呢?
这时候,一位好心的保安叔叔解开了她的疑惑:“同学,你是哪个学院的?现在放暑假了,你来教学楼做什么?”
她低头打开了手机…万年历…今天是7月1号。
emmm……
七月份有个鬼的课呦!
她只好再打了个电话给李队长,说明了情况,李队长这才:“哦,我忘了学生放暑假这回事。”顿了顿,他换了个任务:“那既然校园贷的涉案人员回去度假了,你就去调查徐家的案子吧。”
“徐家的案子?”
李队长告诉她:“是这样的:上次在酒吧调戏你的那个徐晓斌不是还关在牢里吗?市局审了他几次,这厮透露说他父亲徐文博还有更多的涉黑案在身。现在,我们2大队在立案调查徐家的事……这样吧,你去找一个叫杨锫的人,给他做个笔录。”
“杨锫是谁?”
“一个之前殴打过徐晓斌的人。”
李队长告诉她:这徐文博父子两个仗着家大业大,在本地开娱乐城,横行霸道多年。徐文博平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地头蛇,徐晓斌是一呼百应的太子爷,本地的黑道白道都得给他们徐家父子几分面子。
但是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有个叫杨锫的建筑工人忽然去了鼎大男寝,堵在了徐晓斌的宿舍门口,扬言要跟徐晓斌决一死战,还拿出一根棒子来,揍了徐晓斌一棍子。
徐晓斌的舍友以为来了个挑事的精神病,当时就报了案,杨锫被警方带走,以寻衅滋事罪被拘留了一个月。
直到做笔录的时候,这杨锫才告诉警方:自己和徐文博有杀父之仇,父债子偿,所以他才去了鼎大打徐晓斌来着。
杀父之仇?
颜蕾不明白了:“难道杨锫的父亲被徐文博给杀了吗?那他怎么不报案呢?”
李队长有些无奈道:“这杨锫的父亲是个海外劳工。1985年派遣出国工作,死在一个叫博茨瓦纳的非洲小国里。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时间太久了,什么证据都没有,连尸体都没找到,查都没法查。”
三十多年?
叫博茨瓦纳的非洲小国家?
颜蕾觉得这个国家的名字略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来着?
紧接着,李队长给了她杨家的地址。
徐家和杨家三十年前的恩恩怨怨,就交给她来调查清楚。
——
杨锫家住在一个筒子楼里,长长的走廊上晾着许多玉米杆,周围堆着数不清的杂物,有点像八九十年代的那种军区大院。
在业委会大妈的陪同下,颜蕾敲了敲杨家的门,出来一个长相非常老实憨厚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杨锫。
颜蕾说明了来意,这杨锫立即邀请她进去,“谢谢警察同志百忙之中来我家,请进来吧,随便坐。你喜欢喝什么茶?”
“不用了,我自己带了水,你也坐吧。”
颜蕾打量了一眼周围:抬眼望去,杨家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客厅小的只能摆下一张方桌,墙上糊着大张的白纸,遮盖住斑驳脱落水泥墙。除此之外,这里倒还算干净。
看样子,这个杨锫的生活条件很简陋,而且一直都是单身一个人住。
但和周围乱糟糟的环境不一样的是:杨锫本人给她的第一印象非常有礼貌,说话客客气气的,也不像故意寻衅滋事的粗人。
颜蕾支开了陪同的业委会大妈,翻开了笔记本,打开了录音笔,开始询问他:“你去年为什么殴打徐晓斌?能说说原因吗?”
一提到这件事,杨锫就显得有些激动:“当然能,警察同志,徐文博当年害死了我父亲,至今都三十多年了,这口冤枉气我是实在吞不下去……就算是坐牢,我也要打徐晓斌出出气,否则我简直枉为人子。”
“你别激动,慢慢说:徐文博当年到底怎么害死你父亲的呢?”
杨锫叹了口气,拿出了一张黑白照片来,上面是个长相十分憨厚的男子:“这人就是我的父亲,他叫杨砚群。三十年前,他想去非洲捞金,结果被徐文博算计,死在了博茨瓦纳,我这个做儿子的,都没法给他收尸去。”
……
杨家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
非洲小国博茨瓦纳地处南非,是个很贫困的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的矿脉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钻石的主要产区,有许多钻石生产基地。
当时,许多国际商人都去博茨瓦纳购买钻石矿,然后炒钻石的价格。导致市场上的钻石价格一路飞涨。
——就像历史上荷兰的郁金香热、或者国内十几年前的藏獒热一样。商人瞧准机会起哄抬价,把某个商品一路炒到了天价,蒙着消费者去买单,投资者也钻了进去。资本总是追逐着金钱的味道。
杨锫说到这里的时候,颜蕾忽然想起来了:难怪这个国家的名字听起来很耳熟。
上次她见江秋池的时候,江秋池也说过:三十年前,他的父亲江天璇和周丰菱,曾经在博茨瓦纳合作购买了一座钻石矿。
博茨瓦纳那时候是国际投资者眼中的“天堂”。本地许多土豪都去了那里购买钻石矿,不少家族因此一夜暴富。
可是到了1986年的时候,这个非洲小国家里发生了暴乱。叛军杀害了不少外国劳工和投资者。周丰菱和江天璇两个大男人走投无路,在兵荒马乱中互相扶持,这才产生了一段超越性别的同性之爱。
她记得江秋池还说过:“1980年左右,本地的几大富豪都去了博茨瓦纳购买钻石矿。其中包括我江家,还有周家。”①
其实江秋池没说的是:本市利用钻石矿发家的豪门,也包括徐文博所在的徐家,还有陆嘉然所在的陆家。
她穿书的时候就知道:陆家是本地的第一大珠宝商,陆嘉然本人是个霸总,其实他的财富,靠得就是继承父亲的钻石矿。
而徐文博所在的徐家,则是本地的第二大珠宝商。
徐家、陆家,这两个豪门的第一桶金,全部来源于博茨瓦纳的钻石矿。②
也就是说:本市从前的四大豪门:陆家、徐家、周家和江家,其实都发家于那场80年代的国际钻石矿风潮。
但,博茨瓦纳这个小国家长期南北分裂,到了1986年,南方的军队发生了暴乱。
杨家的故事,也是和三十年前的那场暴乱有关系——
在那场暴乱中,不仅有周丰菱和江天璇的爱情,还有许多劳工客死异国他乡,杨锫的父亲杨砚群就是其中的一员。
杨锫告诉她:“三十多年前,徐文博购买了一座钻石矿,要招募一些国人去做技术工。我爸从前干石油开采的活儿,会一点挖矿技术,徐文博就把我爸带去了博茨瓦纳。同行的还有七八十个父老乡亲。”
颜蕾点了点头:80年代那会儿,国内的经济水平不行,出国务工是个很时髦的工作。博茨瓦纳这个国家虽然经济很落后,但是在钻石矿上工作,确实待遇优厚。
杨砚群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随着徐文博去了非洲工作。
但是接下来,到了1986年,博茨瓦纳南方发生暴乱,当地的武装分子为了占据钻石矿这个财富命脉,就开始驱赶和屠杀各大钻石矿上的劳工和雇主们。
关于这场暴乱产生的后果,颜蕾从前只是听说而已,今天是第一次遇到受害者。
杨锫沉痛地告诉她:“暴乱发生以后,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包括我爸在内,一共有200多个父老乡亲惨死在那个国度!那些叛军都疯了,他们看到外国人就杀。不管男女老幼,他们全部都没有放过!”
颜蕾倒吸一口气,不解道:“叛军杀这么多外国人做什么呢?”
杨锫解释道:“当时,钻石矿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货,叛乱分子只要非法占领一个矿区,就是多赚了几十亿美元。在金钱的诱惑下,别国劳工的人命不算什么。”
颜蕾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父亲是怎么……去世的?”
杨锫顿了顿,才缓缓道:“我爸看风向不对,提前一个月买好了回国的机票,还打电话给我妈说:他会先飞去香港,再从香港坐船回来。于是,我们一家都去了香港打算接他回家。哪知道,飞机一来,下来的人不是我爸爸,而是徐文博那个家伙!”
!!!
颜蕾吃了一惊:“是徐文博冒着你爸爸的名字上了飞机吗?”
杨锫点了点头,他痛骂道:“我爷爷当时就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