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90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90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假的关系吧,它就是发虚。
  所以,他们三口人,外加一直竖着耳朵认真听的米寿,路上商量出的结果就是,没必要结仇。
  一旦任里正要是被竖起典型,被带走了。
  侯府的人跟着丢脸,会不会报复他们不知。
  任里正的大儿子是一定会为他爹出头的,恨他们。
  任里正越惨,任里正的大儿子就会越恨他们。这叫杀人父母。
  甚至村里人也会恨他们。因为任里正犯事了,没人收鸡鸭鹅狗猫,村里人还怎么赚银钱,这叫断人财路。
  杀人父母和断人财路,两面夹击,除非他们这伙人搬离任家村,要不然,只村里几千口人,坏心眼坏他们就够喝一壶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只想好好过日子,借着这机会,多要些好处,最好把荒地、粮食,凡是以后需要和村里扯皮的事,趁着这一把全捋清了。以后河那面的人,你们不犯我们,我们也不犯你们。
  谢文宇先走出了茅草屋,随后是任子苼,任里正,然后才是宋福生。
  宋福生示意大伙不要看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才对谢文宇和任子苼说:“情况大致就是这样,你们也看到了,就用些房草,实在是担心过段日子,雪给房压塌。”
  任子苼像模像样地点头。一副是啊,不能就这么让你们住,你们这里上有老下有小,得想办法解决。眼下盖房是不可能的,明日从奉天城会运来一些青瓦,盖到房上压一压吧。
  “那桥?”
  任里正此时心里已经有底了,你们不就是想要好处吗?还不敢板着脸,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明日就召集村里人重新搭。”
  “只搭那窄木板桥不中啊,里正。”
  “呃?怎的?”
  “我们一出去就推车,乡下人嘛,总要置办些东西,窄桥没法过去。”宋福生说完,还看了眼任子苼,又看了眼谢文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想着桥常年用,还是要一步到位的好。”
  任里正一咬牙,行,给你们搭个宽的。
  这月份了,他得花多少银钱搭桥?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
  宋福生又像是好奇似的忽然问谢天宇,他说谢公子,大户人家盖的阳畦,上面用的是什么油纸?就是那种很大一张,透明的,阳光能照进来,雨水浇也不烂,似是富贵人家在户外盖花棚用的,能否告知在下那纸叫什么,涨涨见识。
  谢文宇说,日我就让随从给你送来些。
  宋福生抱拳,这怎好意思?
  谢文宇心想,还有你不好意思的?你瞅瞅就这么一会儿,你提了多少要求了。
  你最不像话的就是,粮车还没到呢,妹婿才说了句,帮你们领回了救济粮,你就装傻说,每个月都是这些粮?又问,一月一取实属麻烦,能否给齐半年的救济粮?要是给齐了,谁再问话,就没有救济粮的牵扯了,毕竟咱都领完了嘛。
  逼的他妹婿点头。
  还有,宋福生,算你行,聊了半晌也没套出你和陆家到底是什么牵连,你是拿捏住我们会一一认下是吧。
  宋福生也看着谢天宇笑,说,那就谢过谢公子了,心想:是,就拿准你们会一一认下。
  就在这时,粮车也到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更
  大伙看着用一辆辆车拉过来的粮食,还有那些家仆打扮的小厮纷纷举着火把,一个个都看傻了眼。
  还干么活啊,到底发生了么呀,一出一出的,搞得他们直犯糊涂。
  宋福生出来解释说,别傻看着了,这都是咱们的救济粮,是里正帮咱们代领的。
  又特意大声给大伙介绍任子苼,说这位官爷就职在奉天城,同时也是咱村里正的大公子。
  里正的大公子是个大善人。
  人家说了,为了照顾咱们是才来的,人生地不熟,桥坏了也不方便出入。明日,将会送来咱们大伙所有的救济粮,一气给咱们全发下来,就不用咱们每个月自己去领了。
  大伙糊里糊涂的互相议论。
  任子苼强挤出几丝僵硬的笑,似在用笑容证明,宋福生说的没错。
  不过发现大伙都没看他,只瞅粮车,任子苼脸色难看间,借着火把光瞅了眼任里正,在心里劝自己:
  花钱消灾,消灾。谁让他有个糊涂老子。凡是能用银钱解决的就不算是事儿。
  这么一想,任子苼攥拳咳嗽着,心里也好受多了。这给他冻的,到现在身上的衣服也只烤的半湿不干。赶紧的,赶紧解决完赶紧家去。
  宋福生又指挥大伙别瞅着了,自个的粮食,怎的不敢碰啊?
  指挥高屠户,让叫几个人,将他们卖松子的秤拿出来,秤,这些车的粮一共多少斤。
  让马老太带着几个老太太查看,面有多少袋子,米有多少袋子。
  最后指着牛掌柜,让牛掌柜记账,记下这些车一共多少斤,米和面又分别多少斤,一式两份,一份给阿爷留着当底帐,另一份嘛。
  宋福生是在老娘惊喜的“呦,娘嗳,是精米”,王婆子“呀,呀呀,是细面,”的此起彼伏声中,将另一份记的单子递给了任子笙。
  任子苼皮笑肉不笑的接过单子,眼睛盯着宋福生,似是在说:
  至于吗?你不就是想让我拿着这个单子,按照这上面记的采购吗?怕我将粗粮又掺进去?怕我赖帐?你太小看我了。
  想到这,到底没控制住情绪,哧笑了下。
  宋福生回望他,被哧笑自个是小人之心也没躲闪,眼里也似是在说:
  咱们啊,都不是什么君子,半斤八两罢了。
  你为你爹,我为过我们的消停日子。
  你也别在我面前摆侯府姑爷的架子,什么官爷的架子。
  还小看你?我还真就小看你了。
  你爹都能为点救济粮为点粗粮干出这种事,你受你爹教育多年,肯定也不是什么大家风范就是了。
  和你们这种人,丑话说在前比较好,你要是真要脸,别给我差一斤,我就谢谢你了。
  过了这事儿,咱就当没有过牵扯。
  任子苼忽然道:“闲暇时,宋兄可到我府上去坐坐。”
  宋福生摇头笑道:“本是一介布衣,怎敢去府上讨扰。”
  说完,宋福生指着那些粮车,示意往家里抬。
  他这一声令下,茅草屋前可热闹极了。
  小伙子们纷纷冲上前扛起米袋子就走,往屋里堆。
  任子玖和任子浩脸色极其难看,押车过来的小厮们低眉顺眼地躲到一边,方便人家往屋里扛粮食。
  小孩子们跟着来回跑着叫着。
  属宋金宝嗓门最大:“救济粮是精米。”
  任里正听闻心口一痛。
  宋金宝又忽然福至心灵:“能吃干饭啦,能吃干饭啦,胖丫姐吃干饭。”
  宋茯苓说好,吃干饭。
  宋茯苓这一应声,小孩子们不信大人们的许诺,却很是相信胖丫姐姐。这是真的,真的要吃干饭。
  这可不得了,二十几个小孩子一起欢快地跟着喊,“吃干饭”。
  任子笙、谢文宇等几人,就是在这欢呼声中离开的。
  宋福生没难为谢文宇他们,来时谁坐木筏,这回还是谁坐。来时谁走的路,怎么来的怎么回吧。
  宋富贵跃跃欲试要划船载这几人,让谢文宇的小厮及时发现制止住。
  开玩笑,再给他们掉河里呢,这个时辰,到时候都没人救他们。
  宋富贵不好意思地搓手说:“收你们半两银钱,还给你们掉河里了,我寻思着,这趟还是我送,我指定好好送你们,表示表示。”
  可不用你表示。
  是王忠玉载着这些人离开的。
  当木筏子才驶入河中间,宋富贵忽然对宋福生道:“我是故意的,他娘滴,我一听坐咱筏子的是这个村里正,我就?啊切!”
  宋富贵打了个大喷嚏。他其实是想问问福生兄弟,他给人掉河里,没惹祸吧?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更
  宋福生拍了拍宋富贵的肩膀,率先转身往回走。
  做的好,做的对。
  宋富贵望了眼河的对岸,又扭头看了眼宋福生,赶紧追了过去:嗳?拍肩膀这是么意思,到底惹祸了没有?
  宋福生心想,是得大家实话实说了,要不然全都靠猜。
  其实,靠猜,估计大伙也已经感觉到不对劲。
  他们这伙人不是傻,只是心眼实罢了,谁也别把他们当傻子。
  “听说,你不吃药?”
  “那药也太贵了。”
  宋福生边走边拧眉瞪宋富贵:“贵不贵的,不是已经买啦?你不想病好啦。”
  宋富贵一脸窘迫:“不是,我寻思着省些吃。我么事儿没有,不那么晕了,省下来看看谁要吃就匀给谁吃。”
  “你那个药是馍啊?当谁都能吃。”宋福生盯着宋富贵无语,盯了几眼后,特意又看了看宋富贵上回掉进地窖里,被烫过后乱七八糟的头型,
  真愁人。
  “麻溜的煎药吃,胡闹。”
  “嗳,晓得了福生兄弟。”宋富贵虽然挨说了,但是心里暖和和的,笑呵呵地凑到宋福生跟前,跟在宋福生身前身后晃悠。
  宋福生回到茅草屋前,看闺女被一帮孩子围着,叽叽喳喳问啥时能吃干饭,对宋茯苓使了个眼色。
  宋茯苓立刻笑的十分有底气道:“我宣布,今晚就吃干饭。”
  “胖丫姐姐最好啦,胖丫姐姐最好啦,”宋金宝带头,带着十几个孩子又是拍巴掌又是喊口号。
  马老太在屋里扯脖子喊“不中”,可惜淹没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
  有几个三四岁小娃遇到高兴事儿,乐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一边扯着嗓子喊胖丫姐姐最好了,一边自个玩了起来。只看几个小娃原地转圈圈,转迷糊了就一屁股坐地上,惹得其他娃子跟着拍巴掌跺脚傻乐,大家越乐,小孩子越人来疯的疯闹。
  大人们看到这一幕本想骂来着,可是心里又实在高兴。他们的救济粮全是细粮,比没逃荒前在老家吃的还好,你说这事怪不怪。连骂自家孩子都是憋不住笑着骂。
  宋福生劝马老太,你看看大伙的高兴样,做干饭吧,全体都吃干饭,赶明还得给运来几万斤呢,你怕啥。
  “那也不能都吃啊?”
  “就都吃。”
  马老太皱着脸,欲言又止。
  是宋阿爷叼着燃起来的烟袋进来,笑呵呵的一锤定音说,就当咱的安家饭,吃顿好的没啥。
  马老太这才一咬牙,叫上姐们们进了存粮的房里打开了一袋子精米。
  所有参与做饭的老太太们,舀米时全都小心翼翼的。
  田老太太用手抓了把袋子里的米,将米凑进眼前细看,又闻了闻,:“香,真香,就咱以前也舍不得吃磨成这样好的米,咱一年到头种地,得些好米都得卖了换盐。”
  宋福生大伯娘点头道:“说破天,还不是俺们生子的功劳,也不知他和那些大官咋谈的,我看那位新里正贼眉鼠眼,你们品出来没?”
  这话,头回得到所有老太太的认同。
  都说品出来了,不对劲。
  笨寻思吧,救济粮怎能是精米细面,咱才来那天,里正也没露头,他那个小儿子跟咱说话都牛逼哄哄的。今个,那么大的官坐咱土炕上,这不是扯呢嘛,没猫腻谁信呐。
  是,他们指定做了亏心事。
  老太太们虽然时不常地唠瓜说话,但是一点也没耽误干活。
  照例,外面四口大锅咕嘟咕嘟煮的是白菜汤,但今个白菜汤不一样,因为每口锅里都倒了些芝麻油。
  芝麻油贵啊,今儿才买回来的,高屠户报帐时,好些人听完价前都心口闷闷的。
  所以芝麻油是由宋阿爷亲自倒入锅中,表情很是虔诚,让大伙吃些带油花的菜吧,这不是吃干饭了嘛,开开荤。
  当香喷喷的大米饭出锅时,小孩子们全都围在大锅附近,有的娃小,馋的手指头塞嘴里吸溜,身前身后围着大铁锅转悠,被大人骂也不出去。
  宋茯苓也在锅前转悠,也挨骂了,不过她被骂的内容和别人不一样。
  马老太皱眉瞪眼看她的傻孙女,是不是傻,啊?是不是傻。喧软的大米干饭不吃,她傻孙女要吃锅巴。
  气的都想掐她。
  宋茯苓心想,奶,你不懂,锅巴才好吃呢,嚼起来香,越嚼越香。
  唉,可惜的是,她爹不能给大家露一手。
  她爹做的锅巴肉片很是好吃。
  用肉片木耳勾芡汤汁,然后把锅巴用油炸起酥,炸金黄,将肉片木耳辣椒什么的,倒在炸过后的锅巴上,反正她不会做,反正她爹做的老香了。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二更
  所谓锅巴,就是用大铁锅焖饭,焖好后,将所有的饭盛出来,剩下的、紧贴锅边盛不出来的,必须得用铲刀铲下来看起来略糊的一片一片的,就是锅巴。
  现代的锅很多都是不粘锅,焖饭没有锅巴,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