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86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86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就是因为这常识的算法,更是让谢文远想不通,死活也想不通。
  也就是说,他往多了算,几千斤粗粮,算成银钱一月最多能二三十两银?
  为二三十两银,他那个庶出姐姐的婆家,竟干出了贪救济粮的事儿?
  没听那小娃口齿伶俐告诉珉瑞嘛,说任家村,任家村里正,那就错不了。他那个庶出的姐姐嫁的是任子苼,任子苼他爹听说就是什么狗屁任家村的里正。
  为二三十两、银,银。
  谢文远在心里不停念叨这个数字,越念叨,心里越像是有小火苗似的在腾腾燃起。
  简直了,简直是,匪夷所思,不可理喻。
  侯府的脸啊,这事要是传出去,脸都跟着丢不起。
  传出去,外面的小老百姓就会跟着笑掉大牙,街头巷尾得像讲话本子似的笑话侯府。
  侯府的当家主母于氏,听完也瞪着眼睛看儿子,眼里闪着难以置信。
  谢文远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一边大口喝茶浇一浇心里的火气,一边头也没抬道:“母亲不用看我,八九不离十,这事儿是真的。您也想不透吧,我是想了一道。”
  于氏让丫鬟去叫白姨娘,谢文慧不是回来看她姨娘来了吗?
  三天两头回来,正好。
  又深吸口气,让丫鬟把谢文宇,也就是谢文慧的哥哥,她那个在候爷眼中,比她儿要有文采的庶子叫来。
  另外,各处院落的管家、婆子,也通通叫来。
  安排完,于氏这才对谢文远道:“我儿,去前院和你爹说明吧,就原原本本的告知他,告知他出的这事为二三十两银钱,告知他陆家晓得了。”
  “母亲?”
  “呵,”于氏嘲讽的一笑,对谢文远摆了摆手:“去吧,你得少看这些污糟的东西。”
  任子苼之妻谢文慧,跪在院子里。
  白姨娘本还想问问太太,这是为何,为何一见面就让文慧跪在院子里,还叫来这么多人看。
  眼下这是什么天,多凉啊,外嫁的女儿家,太太您这是要干嘛呀。
  没想到还没开口,于氏一茶杯直奔白姨娘头上而来,吓得白姨娘惊叫不止。
  于氏的大丫鬟清荷,对白姨娘呵斥道:“跪下!”
  谢文宇皱眉上前:“母亲,您这是?”
  又一个茶杯摔了过去,谢文宇也噗通跪地,心里想着:一定是三弟回来说了些什么。
  “一帮眼皮子浅的东西,”于氏恨恨地骂道。
  当大丫鬟清荷讲明事情经过,院子里静的出奇。
  管家婆子们全都屏住呼吸,低头在心里吐槽着:
  二小姐谢文慧,这是得多刻薄公婆,公公才会干出为十两二十两银子贪墨救济粮的事儿。
  就他们这些人的家里,也出不了这种丢人的事儿啊。
  不值当,对不对?不值当为那点银子打板子定罪甚至丢脑袋,这不是脑子有病吗?这得家里困难成什么样啊。
  白姨娘也要惨喽,本来岁数大了就不如方姨娘她们面嫩,是靠着生下长子谢文宇,又伴着候爷这么些年才得的脸面。
  往后啊,得留心些躲开,估计候爷都得嫌丢脸,真是丢了大脸。
  “文慧?”白姨娘眼里泛着不可置信。
  连亲娘听说都以为是耳鸣了,可想而知,这事得有多荒诞。
  谢文慧脸色通红、哭着摇头:“姨娘,我不知,”又赶紧望向于氏,急匆匆向前爬行道:“母亲,女儿不知,女儿是真的不知啊。”
  任子笙家。
  谢文慧不停搅着手里的帕子,嘴唇都恨得咬破了。
  一会儿咬牙恨于氏,恨给她嫁到了这样的人家,永远上不了台面,结了这样的亲。
  一会儿咬牙恨公公任里正,将于氏骂她的原话,她又原原本本在心里骂上了任里正:个眼皮子浅的东西。
  “夫人,今儿不是回府看望姨娘嘛,怎的急匆匆家来,唤我又为何事?”
  咔嚓一声,谢文慧将茶杯摔向任子苼的脚边:“和你们任家丢不起人。你问我?你应该回你的任家村,去问问你那个蠢爹!”
  任子苼拉下了脸。
  有这么多丫鬟婆子在,竟敢指他鼻子骂他爹。
  谢文慧怕他那事儿呢,你是谁,我又是谁,我是堂堂侯爷的女儿。
  扬着脖继续骂道:
  “你爹为十两二十两银子贪墨救济粮,胆肥的,蠢到没边了。
  我没给他孝顺银子吗?给他的不够吗?
  你们任家,就是一群拖后腿没长脑子的东西。
  我告诉你,任子苼,你不用如此看我,你也别以为是十两二十两就不当回事。
  不,正是因为十两二十两,你才要当回事。
  别怪我没提醒你,一旦这事掀开,不止我没脸回府,不止我哥要低头做人,不止我姨娘要晨昏定省。
  就你,就因为有那样的蠢爹,你就会先让同僚笑掉大牙,你以后,走哪就会被人指指点点在哪。”
  任子苼听明事情经过后,脸上彻底露出了慌乱。
  这里面怎么还有国公府的事儿?陆家,陆家管这么小的事儿吗?
  那群新落脚在任家村的流民,怎么还能和陆家说得上话?怎么会。
  并且,关于救济粮,任子苼是真的不知啊。
  虽然他知道,爹自从当上了里正,村里人因为供货的关系,因为养猪养鸡爹给卖上好价钱的关系,给爹捧得不行。但是他没想到爹在那个小地方呆的,竟然已经到了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程度。
  任子苼立即唤来人让套车,他得赶往任家村。问问他爹怎么回事,也得赶紧见那伙人,摸摸那伙人底的同时,把事情压住。
  任子苼的随从听闻后,满脸踌躇。
  最后越听越吓人,不止侯府那面得了信,国公府竟然都参与了。
  国公府是谁,满奉天城就没有不晓得的。
  国公府出面要管的事儿,别说侯府和他们小小的任府,就是郡王也拦不住啊。
  随从是硬着头皮,告诉任子苼和谢文慧说,别院今个儿给送些菜时,管事提了一嘴,说老太爷任里正昨夜在别院住的,拉去了几大车粮。
  谢文慧听完,倒抽一口冷气,差点没气的昏过去。
  竟敢拉到她家的别院。
  这样的话,她有嘴是不是也说不清了?
  强撑着一口气,谢文慧用尖利的嗓音命令:去,快去,先从自家凑齐粮食。运去了几大车?别几大车了,先给运去十车粮,尽快送到任家村。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更三更四更合一(为月票1600+)
  除了任里正和他村里的两个儿子觉得自个挺聪明外,所有和他们沾边的人,都是一个感受:匪夷所思。
  大家根本不晓得此事,从头至尾不清楚。
  眼下事情捅漏了,也仍旧想不通。
  正应了那句: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不懂另一条路上人的脑回路。
  甚至,所有沾边的人,也压根不恨告状的那伙人。
  只因他们心中,有自个恨的人。
  管事婆子向谢文慧汇报,说太太,老爷已经先于粮车出发了。十车粮刚也走了,是由管家亲自押车。另外,咱府上也没有粗粮,是开了库,用精米和细面凑的数,凑了大概五千斤左右。
  谢文慧心累的挥了挥手,让管事婆子下去吧。
  贴身大丫鬟一边给谢文慧捶着腿,一边劝谢文慧别上火,犯不上。
  谢文慧无力地靠在桌边。
  正是因为犯不上,才会如此上火。
  简直是无妄之灾。
  她每年都会给公公银两,没有三五百两,也会至少孝敬一百两左右的银钱。
  钱是钱,物是物。
  为的就是让老家的公公、两位小叔别惹事儿。帮不上她和任子苼的忙,最起码在外面,要给任家包装成耕读人家,尽量体面些。
  谢文慧极其想不通,问贴身丫鬟:你说说,不少他们吃,不少他们穿,公公家银钱也足够用,怎就会干出这种事儿。
  丫鬟不敢把心底对任家的真实评价讲出来,怕说了实话,谢文慧更窝火。
  丫鬟没讲,可谢文慧却心知肚明。所以她才恨,越琢磨越恨,连着自个的亲哥哥也埋怨了起来。
  当初,任子苼比较有眼色,像个跟班似的和哥哥在书院走的很近,又经常随哥哥入府拜访新请来的先生,请教学问。
  一来二去,她和任子苼也偶然间见过几面。
  没想到,却入了于氏那个贱人的计。竟敢设计她,让她不得不嫁入任家。
  本想高嫁,给哥哥当助力的计划也随之泡汤。
  她是个女儿身,又是个姨娘生的庶出身份,除了任命,又能如何?
  如果于氏不设计她,于氏作为主母,哪怕良心放正,帮她挑选个夫婿,怎么挑也挑不到任子笙的头上,那么今日,她就不会有如此羞辱,让侯府满院子的丫鬟婆子笑话。
  而且她的姨娘,姨娘在府中才是最受罪的那个。
  谢文慧恨于氏。
  白姨娘更恨。思路和女儿一样。
  瞧瞧你于氏给我女儿结的是什么亲?堂堂侯府小姐下嫁泥腿子人家,已经沦为满奉天城的笑柄。
  眼下公婆家又出了为几十两银钱贪墨的丑事儿,你还让我女儿怎么有脸面在外行走?你这是要断我姑爷前程,甚至,是要断我儿文宇前程。
  你个贱人,贱人。
  “白姨娘,”清荷冷着脸踢人出现在门口,就像是没看见屋里碎了一地瓷瓶似的。她说,太太让你去小佛堂念经祈福,为那些正被欺压的黎民百姓们祈福,去去身上做的孽。
  白姨娘赶紧收回脸上的恨意,低眉顺眼道:“是。”又急急抬头:“清荷,大少爷他?”
  “大少爷不是你一个姨娘该过问的,”
  即便大少爷是你生的,那又如何?
  清荷也很是解气,一个爬床丫头,心大到不仅生下了庶长子,当年还敢对太太下手,让太太失了第一个孩子。那可是八抬大轿娶回的太太,你一个奴才秧子,靠着那身肉皮得侯爷的宠,竟不知天高地厚到如此地步,难怪你们一家子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想到这,清荷特意又告诉白姨娘,你不是想问大少爷吗?侯爷正在让大少爷抄佛经,和你一样,应是想让大少爷静静心。噢,是侯爷,侯爷特意从前院派人转告的大少爷。
  白姨娘当即腿一软。果然,侯爷一定是觉得太过丢人,迁怒了她的文宇。
  此时于氏正坐在花厅里。
  她忽然问身边的丫鬟,你一个月银钱多少?
  “回太太,十五两银。”
  “呵呵,呵呵呵呵呵。”于氏用帕子捂着嘴笑。
  听听,府里的丫鬟一个月都有十五两银钱,那个贱人生的小贱人,公公竟然是为十两二十两贪墨。你说这事好不好笑。
  丫鬟们跪了一地,各个诚惶诚恐。
  她们以为太太是被气疯了呢,是气极而笑呢。
  于氏摆弄着花,微挑了下眉,心想:
  也是,一个爬床丫头生出来的女儿,怎会上得了台面,她们啊,自个都没见过多少银票,只能看到巴掌大的那片天。更不用说,她给谢文慧好好挑选的泥腿子婆家了,一群井底之蛙罢了。
  可窝火就窝火在,她还得给这群井底之蛙收拾残局。因为,她不准许“武安侯”仨字成为街头巷尾的笑谈,不准许她的儿文远,在接过“武安侯”时,被外面的人提起这种笑柄。
  “我儿呢。”
  清荷正好回来,她对于氏耳语道,侯爷让少爷去国公府走动了。
  “到关键时刻,他这是又指望我儿了,他怎么不找他的长子出面?他那个长子的好妹妹惹出的事儿,求人却要我儿去求。”
  “太太,”清荷微摇了摇头,示意别把这种矛盾指向侯爷,这样讲话不聪明,唉。太太就是这个脾气,才总是和侯爷不对付。想了想,为了开解于氏,又笑着说:
  “太太,大少爷倒是想去国公府,可国公府是什么地方,怎能是他进得去的。我怀疑国公府的陆少爷,压根就不认识咱们府上的大少爷。”
  这话,于氏是真爱听。
  确实,珉瑞那孩子,只和她生的文远从小认识,人家打小家里就只嫡子一个,接触也全是嫡子。
  这才叫,龙是龙,凤是凤。什么狗屁庶子,即便同是侯爷的儿子又如何,谢文宇永远也踏不进更高的圈子,只有她的文远,才是真真正正的侯府之子。
  谢文远一点也没有他老娘想的那么骄傲,至少,他没为今日能迈进国公府门而骄傲。
  丢死人了。
  他是真的不想来。
  陆畔没意外谢文远到访,用手指了指桌上摆放的蘑菇汤:“尝尝。”
  谢文远吸了吸鼻子,好香啊,炖的什么呀,不是,他是来办正事的。
  “珉瑞,我?”
  才叫个名,就卡住了,脸通红。
  脸红了好一会儿,屋里贼静,珉瑞怎么就不给他个台阶下呢,连问都不问,这人,太稳了。这种性格做人会少了很多乐趣的知道不?
  只能挠挠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