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530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530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着茯苓的腿仰头喊:“舅母,我好喜欢你啊。”
  宋茯苓把着安娜的手笑出声,喜欢,你也要控制些。
  这小孩脖子上戴着色素冰块项链,可别融化了蹭她裙子上。
  这小孩才现实呢,教完做项链就喜欢她。没教之前,属安娜最客气又不失礼貌。
  听到丫鬟们纷纷行礼问好,茯苓回眸,恰好和陆畔对视上,


第八百九十六章 明天也慢慢地慢慢地清晰
  茯苓正预备要给陆畔行礼,陆畔就先一步说:“免礼。”
  几位姐姐:“……”
  “舅舅,你快看我美不美?就我脖子这冰块,自己钓上来的,我自己做的,你快看看我呀。”
  去一边,还看你美不美,你舅眼里已经没了你。
  陆之婉过来,扯开扒住陆畔大腿的安娜,正看你舅母呢,你个没眼力见儿的。
  让孩子们跑着去玩,除宋茯苓被丫鬟们带着去隔间洗手。
  陆家姐弟们纷纷坐进暖房里。
  陆大姐问弟弟:“日子定啦?”
  “恩,九月。”
  “不能再提前了吗?”
  “不能。”
  陆畔想了想,“姐姐们,等会儿,我想和她单独说两句。”
  “谁?”
  三姐明知故问,被二姐姐甩了下帕子,忍着笑暗示她别讨厌。
  可是,在陆之婉这里,就是想要明知故问。
  不逗逗弟弟,以后还有机会吗。
  陆畔表情未变:“自然是和你们弟妹。”
  呦,这时候还敢和我们摆谱,口气生硬,求她们离开都没有求的样子。
  陆之婉笑道:“弟,这,真不是三姐为难你,不符合规矩。让你岳父一家知晓,好像我们几个姐姐怎么回事似的。”
  就是。
  相陪宋小姐,可不是为给弟弟提供单独见面的机会。
  四姐陆之瑶眼神闪了闪:“有什么话,就说呗,我们听不得吗?”
  “听不得。”
  连年长的陆大姐也不乐意了,“你这态度是不是有点儿?”
  陆畔站起身,就在姐姐们以为给弟弟惹生气时。
  高大的陆畔,忽然弯腰行礼。
  他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硬朗。
  嘴上不说,其实心里有数。
  这个弯腰,是感谢姐姐们拖孩子带爪子的奔波。
  姐姐们现已为人娘、为人妻,离开婆家,一走就是月余,各府里都有大小事宜,想要成行,并不容易。
  而且孩子们还小。
  像四姐,生完最小的外甥做了病,这一路像腰疼似的,总要坐一会儿再躺一会儿,遭罪不少。
  陆家姐妹立即站起身躲避。
  一下子给她们整不会了。
  干什么呀这是。
  好好好,不逗了,我们走还不成嘛,倒出地方。
  算是看出来了,为那弟妹,还没怎样呢,腰都能弯。
  陆大姐从心往外的意识到,那位宋胖丫是真有两下子啊,当初她没拦彻底就对了。
  但咱说心里话,也是陆大姐永远不会对宋胖丫道出口的心里话:难怪能被她弟看重,确实很能耐,从前还是小看了。
  陆家人喜好看细节。
  看那些不会事先准备的。
  而只看她们弟妹领孩子们做游戏就能玩出花儿。
  你看人家那个教导,不像府里的先生要时常呵令,注意听讲。
  人家一边领着玩,一边就教会了。
  教的还是她们几个大人也有些发懵的知识。
  行了,啥也不说了。
  陆家的下一代、弟弟的孩儿有这样一位有脑子的娘,将来也不会错。
  这姑娘自身,真是挑不出来什么,真的。
  不行,再最后说一句,就纳闷了,那宋胖丫是咋长的呢,以前是那样的家世,曾经的经历,怎么可能?
  “走走走。”陆之婉招手组织孩子们。
  陆二姐和陆四姐分别对心腹嬷嬷耳语,遣散四周丫鬟们。
  给他弟和弟媳清场。
  陆大姐也有小声嘱咐自己的身边人,一个去主院盯着,看什么时候开饭,以防冒然来人通知。
  一个留在庭院外,她弟一走就要给她送信,她们姐几个会在附近转转,然后及时回来陪弟妹。
  等开饭时,她们几个依然要陪弟媳一起露面。
  ……
  当茯苓洗掉手上的颜料回来后,发现丫鬟只剩下她带来的,还被遣散的挺远。
  搞得她都板上钉钉王妃了,还要自己掀开暖帘:“姐姐们呢。”
  陆畔一步步向茯苓走来,边走边道:“九月十日,我们成亲。”
  “不是,嗳?陆珉瑞,你给我打住……唔。”
  陆畔亲的胸口起伏。
  没有人知道日子定下那一瞬,他有多激动。
  这说明可以数着自己过了,可以放心去畅想、放手去规划两个人的生活。
  陆畔以为茯苓会和她差不多。
  多么美好的场面,姑娘小子抱在一起,从远看,处于花房里,到处弥漫花香,又是最萌身高差,可是,宋茯苓你在干什么。
  陆畔搂着茯苓,想护着怕茯苓摔倒,又将头后仰躲着,看茯苓伸胳膊急赤白脸要掏他嘴。
  他不想吐出来。
  “是什么,你竟不舍得给我吃,糖么。”
  口香糖。
  宋茯苓哪想到进屋就这样。
  之前,教孩子们吹泡泡,她嫌弃那股味,嚼着口香糖还没等偷摸吐掉,就被陆畔给舔走了。
  还给她。
  “你不吐出来,我就不和你好了。”实际是怕陆畔傻了吧唧咽进肚。
  宋茯苓到底从陆畔嘴里拉出口香糖,一个转手,她就团吧团吧丝线凑一起扔炉子里。
  “你张嘴,我再看看。”
  不张是吧?
  说好的要规规矩矩,宋茯苓却像小猫似的扒跳着陆畔的脖子,主动亲人家,好顿用舌头搜寻。
  完毕,搞得陆畔还意犹未尽,盯着茯苓的唇。
  茯苓嘚不嘚埋怨,“你干什么呀,说话就说话,又动手动脚。我以前是怎么教你的,咱俩不是说好?在人前要当正人君子。以后不准这样。九月啊?”
  恩?
  陆畔:“哦,九月十日。”
  可见,茯苓说的那些不乐意的话,被陆畔自动过滤成废话。
  他最烦君不君子,和自己媳妇君子?那是有病。
  他做二十三年君子了。
  茯苓一边在心里疑惑,不对啊,出门前,爹娘不是那么说的,说是最早十一月中旬,最理想的日子是明年五月,提前了。
  一边继续嗔怪:“我今儿这么好的表现就要被你毁于一旦,我白抹唇彩了。”
  还是急匆匆的,亲吻、拥抱,甚至斥哒陆畔,都要快。
  心有点提着,就怕在陆家,有人随时进来。
  而且茯苓这个反应也传染陆畔。搞的陆畔明明没过瘾,也不好再来一遍。
  要不说呢,要尽早成亲才是上策。
  陆畔从腰间佩戴的香囊里,忽然掏出一根画眉笔,递给茯苓。
  已经不是唇色的事儿了。
  陆畔转动手上的扳指缓解想笑出声,怕未婚妻更恼羞成怒,“那什么,你眉毛也少半边儿。”
  ——
  陆家知风亭。
  名称虽取为亭,其实是个三层楼,以前府里年节,可以坐在二楼三楼观看下面众艺伶演出。
  此刻,没有演出,却比看节目还人声鼎沸。
  陆宋两家在这里聚餐,一道道用食材雕刻出造型的佳肴端上桌。
  百位着统一服装的丫鬟,穿梭其中上菜。
  宋茯苓由陆家姐姐们相陪,跟在和她们距离六尺远的陆畔身后走来。
  陆夫人和钱佩英一起满面笑容望着茯苓,“来,到伯母这里坐,还能和你娘亲说说话。”


第八百九十七章 你还挑来挑去
  陆老夫人所在这桌,比男人那面瞧上去热闹,早就已经喝了起来。
  本来家里几位老太太谦虚说:就不喝了吧?
  担心喝多失态,本来体态就不是很正规,再二两酒下肚完了。
  浅酌几杯嘛。
  老夫人示意秦嬷嬷,吩咐丫鬟们倒酒。
  今儿是个喜日子,可以说,是她数十年最开心的一件事。
  都是做长辈的,日子定下,也是宋家老人们的开心事。
  茯苓祖母还曾说过,宋家女人都能喝点儿,上次来府,又不是没喝过,怎么可能会不让饮酒就走。
  实在盛情难却,马老太坐在老夫人身侧,趁老夫人和陆畔外祖母不注意,对老姐妹们微一点头,那就意思一下吧。
  王婆子她们,这才敢端起酒杯,稍稍的抿一口半口的。
  本以为每次少抿点儿不会上头,却不想抿的次数多,加在一起,后反劲儿,心口热乎。比照之前小心翼翼要自然得多。
  老夫人也喝的脸有点儿微红,招手叫过米寿到近前,笑呵呵听米寿说话。
  米寿来到国公府,自从成了“舅舅”,他就被陆畔二姐、三姐、四姐家的小子们拐跑了。
  明明五岁那年来过,可这回,米寿才算正儿八经将老国公府溜达个遍。
  米寿和宋金宝他们,领略到国公府真大啊。
  原来在小将军哥哥住的院落后面还有一大片林子,在林子中坐落着许多小木屋。
  只看守这片林子的管事就有许多。
  他们刚才和陆家“外甥们”有比划射箭、还有打马球来着。
  老夫人扭头对马老太道,“不看他,真就感知不到日子过的快。他上回来,那么小。一晃眼,长这么高了。”
  马老太急忙用帕子沾沾嘴,借机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回答道:
  “可不是。
  老寿星,我瞅他,有时候也恍惚。
  这叫日日在我眼前晃啊,我都飘忽。
  以前,他跟在我三儿腿边,就那么点儿,赖着让抱让背,赶上来病了,还要哄着举高高,亲两口。”
  米寿俊俏的小脸一红。
  马老太继续道:
  “不怕您笑话,我三儿对他、对我小孙女一向是细致着养。
  就少见我三儿这种捧着哄着养孩子的。
  以前,带米寿出门,奶罐子换洗衣裳都要给背着。
  就前一阵,这爷俩打远处回来,变成米寿背着大包小裹,我三儿倒轻手利脚,啥也没拿。
  边走还边训米寿,米寿哄我三儿,您别生气。
  他俩不当回事进院了,我站在院里,呵呵,还愣了好一会儿。”
  主要是她三儿子不咋见老,倒有点儿老来少的意思,越来越又白又嫩的感觉,然后孩子嗖嗖嗖涨了起来。
  恩,连着小孙女都要出门子了。
  老夫人听完笑呵呵的,手都伸出去了,想让在翰林院的二孙女婿临时考校考校米寿学问,看看什么程度。
  扭头一瞅这孩子,个头尚可,不像米寿本人认为的个头矮,老夫人认为小男孩通常长得慢,就是比照她那几个同龄曾孙还是有些瘦弱,还没吃完饭呢。
  去吧,先去那桌吃饭。
  说话时,老夫人瞅眼秦嬷嬷,秦嬷嬷一点头,暗示老夫人给宋家几位小公子的礼物都已准备妥当。
  老夫人还特意叫过大郎和二丫问过两句。
  对大郎,自然是关心两句亲事。
  对二丫,陆畔的外祖母客套了一句说,细看,这小姐妹俩长的有点儿像。
  老夫人面上笑着,微一挑眉,心里是不承认的。还寻思:亲家母,你那是什么眼神?
  撸下手腕上的一个玉镯子,随手赏给了二丫。
  陆畔的外祖母也赏给二丫一个姑娘家戴的玉坠子。
  老太太们这桌,有说有笑,吃的挺好。
  葛二妞、王婆子她们有不懂的,人老心眼子多,还知道先观察再动筷。
  中年妇女、夫人小姐们这桌,也就是钱佩英她们所在的这桌,就不行了。
  出了一些让大家默契地装作没瞧见的状况。
  一个是,有一道菜藕片。
  最下面铺着生菜,然后才是藕片一层层摞起,每层还有用花瓣穿插的装饰物。
  大伯母何氏吃了口花瓣。
  陆畔的两位姨母坐在她身边,装作没看见。
  一个是,还有一道菜,用茯苓二伯母朱氏的话是,就肘子呗。
  吃肘子就吃,咋这么多事。
  白瓷盘,一半摆几片可怜的肘子片,一点儿不实惠,另一半空盘用大酱淋出一个弧度,在酱上撒有几颗零零散散的绿豆、红豆点缀。
  朱氏真是冤枉啊,从来了国公府只笑没敢说话,谨记景嬷嬷叮嘱,没想到还是出了错。
  她寻思那肘子不得蘸点儿酱嘛,早上又没吃饱,让动筷,她看到别人也动筷了,她先吃肉。
  家里穷过,做下的病。宋家人第一筷子爱叨肉。
  这一蘸酱,陆畔的小舅母假装规整下头饰,偷偷扭头和大嫂对视一眼,她大嫂倒是没什么表情。
  以上两个小插曲,说白了也不算什么。
  可是当二丫被老夫人赏个镯子,又行礼收下陆畔外祖母赏的用金包住的玉坠子时,朱氏吃急了且激动,一不小心一下子就呛住了。
  她都不敢咳嗽。
  呛过的人知道,当咳嗽时,越想压抑越是难。
  是没出什么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