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513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513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角恋(二更)
  宋茯苓那面还拿学规矩当玩耍呢,京城颜夫子谈完正事后,正二次向皇上夸奖宋茯苓。
  皇上问了,颜夫子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讲他眼里宋知府的爱女宋茯苓。
  言辞里,有透漏出希望宋茯苓辅助,还说这位小友很有意思。
  颜夫子提起宋茯苓就面带笑容,可见心里有多稀罕。
  且还着急向皇上解释,臣觉得她有意思不是源于她是谁的女儿,不是源于她是王妃等那些身份,她就是她,皇上,您能懂臣的意思吗?
  她是真的有意思。
  噢?
  皇上,她曾找律令漏洞,喜欢看律令,我们有切磋。
  颜大儒举了宋茯苓随口讲过的几个例子,有的案件发生某种情形,却没有对应的罪名。这么一提,这么一说,皇上发现还真是。
  但皇上只对一个眯眼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他觉得这个特别好,特别方便于他收拾官员。
  颜大儒告知皇上,他和宋茯苓小友不止聊律令,还一起研究化学。
  当然了,颜大儒不知这个词叫化学,不知他曾和茯苓闲暇之余玩的那些是化学反应。
  只将一些制作中的变化和奇特反应告知皇上。
  颜夫子提起这些,他就滔滔不绝。
  又忘记皇上的身份,还在拿皇上当作曾经的皇子,他在授业解惑。
  从算数的奥妙变化,到给皇上讲化学反应烧不了的棉布。
  烧不着的棉布,能对仓库对国防有很大帮助的皇上。
  又讲用醋酸和鸡蛋能让蛋白上留下蓝色或紫色清晰字迹,正经多讲了几个例子。
  看似随意,皇上,有些东西,不能明面上说,天命所归都能给您整出来,您明白吗?
  颜夫子讲的绘声绘色,皇上听的也专心。
  皇上似看到颜大儒被他打发到黄龙,还能日日在书房里、在院落里,和宋知府的爱女一起笑呵呵抱一摞书做研究的模样。难怪不见老。
  这个颜品堂。
  搞的皇上听来听去也来了雅兴,还试了试。
  挑最简单的试验。
  有幸陪同还有杨明远和丁坚,大太监李德贵,这几个人就在御书房里做起了实验。
  天命之子几个字出现,皇上哈哈大笑。
  此种雕虫小技,好一个天命,就是在蛋白上出现寒碜了点儿。
  之后,杨明远和丁坚就没有资格再听皇上与颜大儒之间的谈话了。
  只知颜大儒离开时,双眼通红。
  颜大儒是被感动的,重新被启用,还是被重用。
  赐宅子,赐他新身份。
  皇上刚才与他谈,很多方面还需要他。
  皇上主动说,需要他这一把老骨头。
  天下才大定,不是只对户部查账官员的培训。
  将来,还有对各路将军以及大臣们讲君与臣的教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长期的进行下去。要做的事很多,这只是刚刚开始。
  颜夫子回到新宅子,情绪依旧激动不已。
  他本以为皇上会顾忌他曾经的身份而不再重用颜家,却没想到,颜家启付了,为曾经的燕王如今的新皇是明君而激动。
  招手叫来三子,命三子派人给黄龙家人送信,来京城居住。
  颜大儒的子孙这才知晓,看来颜家真的重新起来了。
  颜家的子孙知道颜家能有今日,皇上是明君自不必多说,要说,他们还有一个贵人,那就是误打误撞成就今日颜家的宋茯苓。
  颜系涵趁祖父激动之时打听,祖父,皇上是否知晓也有宋小姐手笔?
  说起这个,颜大儒倒是没瞒着家人,挥了挥衣袖很是遗憾。
  唉。
  他懂,皇上越是重视陆家,重视宋大人,越是不能让小友茯苓过于醒目,思虑很多。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即使皇上惜才大过于其他,小友茯苓也绝不能是姑娘家的身份,至少至少要成亲后。从长计议吧。
  眼下,想必皇上更多的是觉得宋大人教女有方。
  ……
  当晚,颜系涵在京城的颜家院落里弹琴。
  颜家的明天从此就要变得不一样了。
  星空下,颜系涵拨弄着琴弦,将所有的情绪融进曲中,在弹完最后一个音时,嘴型无声道:“谢谢。”
  颜系涵抬眼,满眼柔和的笑意:
  谢谢宋小姐。
  系涵会永远记着这个谢。
  京城杨家的小院里。
  杨明远手中拿着宋茯苓参与著写的其中一本书,也在瞭望星空。
  他孤影一只,却望着望着天空笑了。
  因为他在想象宋茯苓和颜大儒第一次在鸡蛋上写字的场景,想必茯苓看到字浮现那一瞬,定会拍这手欢喜的笑。
  两个月后。
  贵妃的哥哥梁将军归来。
  皇上问梁将军想要什么赏赐啊。
  梁将军直言,母亲身体总是病歪歪,想求皇上给最小的妹妹指婚,要好小伙子。这是母亲的心病,要最好的小伙子。
  皇上口谕指婚,已在国子监的颜大儒之孙颜系涵。
  颜系涵面带笑容接旨。
  接旨后,只一个人独处时,他落寞抚摸着琴,他的妹妹忽然出现。
  “哥哥,忘了茯苓姐姐吧,她是煜亲王妃。”
  颜系涵没有承认,说妹妹在胡说,以后不要再胡说。
  而在指婚后的第二日,正对着天一书肆的茶坊二楼,有一位妙龄女子被贴身大丫鬟扶着,也在落寞地看向对面走进书肆的身影。
  贴身大丫鬟知道,六小姐是心仪状元郎杨明远的。
  奈何杨明远不知好歹。
  杨明远正问书肆掌柜:“有新书吗?”
  买完感兴趣的书,杨明远出书肆,感觉到对面茶楼好似在有人看他,连头也没抬,清隽的身影消失在街头。


第八百七十七章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两章合一)
  状元游街,一见倾心。
  今日,梁家六小姐能在被指婚的情况下,还想偷偷看一眼杨状元,就可想而知,她心仪的人,始终是杨明远。
  今日,梁家六小姐认命般接受指婚对象颜系涵,就说明她之前,已经将能争取的全争取过了。
  可是,杨明远还是拒绝了这门亲事。
  所以说,在梁家六小姐的事情上,杨明远属实得罪透了梁家。
  第一次暗示,梁家六小姐对母亲提了杨明远,梁母就下了帖子。
  在梁母这里,她一把年纪生下的小女儿,小女儿脚有残疾,她什么也不求,只求小女儿顺心顺意,当然要她喜欢什么就弄来什么。
  梁家有这个实力。
  梁父临闭眼前也在嘱咐大儿子梁将军,对这最小的妹妹,要多多爱护。
  杨明远却收下梁家帖子,石沉大海,没给回话。
  梁母就纳闷了,这是贫寒出身,才做状元,还不懂规矩?
  第二次又以梁家二房的名义下贴邀请,这回给回话了,说忙。
  一打听,就“忙”这个借口啊,状元郎真是没轻了用,用的那叫一个熟练,对许多府上都是这么回话的。
  给梁母气的,你知不知个好歹?
  就这样,这件事就到了贵妃那里。
  梁贵妃派出身边最得力的大太监去了杨家小院。
  大太监在杨家厅堂,面见杨明远,高高在上提点。
  话不多,但该说的意思都传达到了。
  那意思就是,你的明白?你应该懂梁家为何对你两次递出橄榄枝。下次,梁家再让你去,杨状元应知晓该怎么做了吧?
  末了,添上一句,贵妃娘娘很是疼爱六小姐,在外征战的梁将军也很是宠爱这个最小的妹妹。
  杨母和杨大嫂就是在这时候知道的,他们家的明远被贵妃的妹妹看上了。
  就在贵妃包括梁家所有人都认为,这事就基本定了,下一步就要奔明面上去时,再再次递出橄榄枝,杨明远说“忙”,没空去梁家。
  嘿,装傻是吧,非得给你来硬的?
  梁六小姐哭着说,他没装傻,他正因为知晓是什么意思,才再再次拒绝。
  最鼎盛的梁家,贵妃的娘家,本朝排名前三的门庭,梁家的小姐被人看不上,还是那么个无依无靠的穷状元,简直不知天高地厚,简直岂有此理。
  给梁家人气的,这时候就有些置气了,有种非要让你杨明远进门的意思,就不信只要个小小的状元郎要不到手。
  贵妃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可惜的是,皇上装没听懂。
  直到这次六小姐的大哥梁将军归来,再次提出小妹妹的婚事。
  其实,颜系涵之前,梁将军求皇上指婚,还在意指杨明远。
  梁将军那时候抱的态度是,就不信皇上指婚到你头上,你敢抗旨。
  等你成为本将军妹婿的,你看本将军怎么收拾你。
  皇上要顾及梁将军,这回没装听不懂。
  唤过杨明远,“杨翰林,你这可不小了啊,成家,立业……”
  杨明远当着梁将军面前:“皇上,微臣诚惶诚恐,微臣目下不想成亲,只想……”
  杨明远退下。
  才有了梁将军跪在皇上面前,气的在心里咬牙,对皇上说,他求指婚,给妹妹指最好的小伙子。
  皇上心想:
  指谁啊?你倒是说个人啊。
  你看煜亲王,人家求,直接就说是谁。朕只需要考虑行与不行即可。
  到你这里可好,要最好的,范围之狭窄,朕哪里知晓你们梁家眼中最好的是什么样?
  朕这么忙,还要给你们各府指婚。可朕自己的儿媳都不知晓该指哪个,静妃最近更絮叨了。前儿个,静妃就“病”了,他在装不知道。
  就这样,梁将军考虑妹妹喜欢读书好的,要不然能看上那个狗屁状元吗?他手下好小伙子那么多。
  才有了品貌学识都很上等的颜系涵。
  梁家人不知晓的是,颜大儒还不满意这门亲事呢。
  颜大儒听说后,背着人扶额,系涵是他最满意的孙儿。
  这怎么又和皇子扯上关系了?
  贵妃的妹妹,贵妃所出的皇子,多少年后,颜家恐是又要陷入皇子纷争。
  却无奈于,皇上金口玉言,当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他还在国子监呢,皇上说出的话覆水难收。
  就这事儿,颜大儒老两口关上门,互相埋怨。
  颜老夫人说,“我们又不想图什么,系涵却被配个坡脚的,想想我就心口窝疼。你说,你当初怎么不提茯苓?”
  颜家人对茯苓熟悉的很,很亲,一直私下里叫茯苓。
  茯苓正经在颜家日日混,混了大半年,前院后宅的乱晃。
  颜大儒:“恩?茯苓?”
  听这语气就知道,他压根就没往那上面琢磨过,一门心思著书研究学问,真拿茯苓当同辈小友了。
  此时,夫人这一提。
  颜大儒捋着胡须,想象着,茯苓给他做孙媳,那该多好啊。
  话说,在颜大儒心里,他对各府的姑娘家都没什么印象,他一个搞学问的,有印象也是宋茯苓最好。
  “你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心思,你怎么不早提醒我?”
  “你还埋怨我,你才是做祖父的。”
  颜大儒摆手,“我是没空想到,我一向不参与这种事。既然你有此心思,为何不早说?”
  颜老夫人忽然气短了,是,她那阵日日看着茯苓在她面前晃悠也没说,那是因为:“她祖母骂街。”
  宋知府家那位老太太,经不起一丝一毫的委屈,你敢私议我,我就骂你,连个你来我往的机会都不给,一言不合就骂街。
  这?
  是始终顾虑两家有些方面太不一样。
  有些话不必多解释,都懂,再者说,现在还说那些作甚,已经定了。
  颜系涵站在窗外,听完祖父祖母这一番话离开。
  心想:贵妃所出皇子,他知晓祖父担心什么。可那又和他有什么关系,
  以后他是梁家的女婿又如何?他只看谁最适合最明君。
  至于六小姐,嫁他,他要教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不姓梁,端正好你的姿态,你是颜家妇。
  这是颜家对指婚后的反应。
  而杨明远那面就淡定多了。
  明知那日茶坊楼上搞不好就是梁小姐在看他,明知那日当着皇上面拒绝指婚,算是得罪透梁将军,那他也一副日日照常当职的模样。
  甚至心里年轻气盛还憋着火:
  得罪梁家怎么了?就得罪了。
  即使想要给他头上安最莫名其妙的罪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他又没有多少。
  那不想娶,还按头非让娶?成亲要讲究一个甘心情愿。
  再说,他这么年轻就开始怕事,他得怕到什么时候是个头。爱怎么着怎么着。
  京城没有秘密的。
  就杨翰林这洒脱的态度,使得和杨明远不太熟的,陆畔的二姐夫都高看一眼。
  陆畔的二姐夫属于典型心高气傲的世家子,以前不会去踩贫寒出身的,但同时也不会去交往贫寒出身的,可在杨明远这里,“唔,杨翰林,休沐日有空吗?有个诗社聚会要不要去?”
  杨明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