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470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470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就是一个袋子。
  那天她不知自己是怎么了,好久没被气哭过又偷偷抹起眼泪,气的手抖,蛋糕花裱歪了,给写的祝福字也写错。
  奶当时看一眼蛋糕,看一眼她。
  叹着气说,哪多哪少?会不会算账?
  后来,问清原因,奶还说她活该,说:
  “这么大个姑娘又不是没钱,奶给你仗腰,买马车让和你妹子一起坐,给胖丫买的也没少给你添置,咋就能那么没出息?一到你娘那里就成了老鼠胆子。
  再者,你用私房钱愿意买啥就买啥,屁事都和她汇报个啥?
  你看看那胖丫,比你小,主意却正的很,她一向先斩后奏,你俩要是匀乎匀乎该多好。
  二丫啊,你三叔是知府大人,你奶我也日进斗金,你将来要嫁的人家不会差,用不着你算计,少听你娘的。”
  二丫当时没顶嘴,但心里想的是:
  先斩后奏是有底气,妹妹惹多大祸,三叔三婶都不骂人。
  她是自己挣钱都没有底气,那是因为怕她娘那大嗓门在府衙后院扯脖子喊。
  好不容易换个地方,不像任家村村民以前都知道她挨过打,那脸丢的,别提了,感觉自己做多少好看的蛋糕多能挣钱都找不回来丢的那份脸。
  眼下,也就实在是担心黄龙这里的同龄人,也知晓她这么大还会挨骂。
  她毕竟是小姐身份了,可不能让人知晓,也就怕瞎花钱会惹毛娘而处处请示。
  ……
  备受人羡慕的宋茯苓,每日笑呵呵的带着书本去颜府。
  最近,坊间关于她的传说更多了。
  这回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变成了羡慕。都不带掺杂嫉妒的。
  要不说,古代这里还得是拼爹呢。
  连宋茯苓都不得不承认,自己都要成为一代数学宗师啦,在大家小姐们那里,却抵不上她爹带她出门玩影响大。
  连颜姑娘都双手拄着脸,眼含羡慕细细地向她打听,“是你提的要去戏楼玩?”
  “不是,我都不知道,我爹来你家接我,说出门吃饭。”
  “是你要赏钱的?我哥那日在,哇,茯苓姐姐你月例好多啊。我哥说,你那一抬头,抵我一整年。”
  “噢,那我没看见他。不是,我没有月例钱,再一个,哈哈哈,我哪有那么不懂事,是我爹非让的。”
  “茯苓姐姐,我想看你写的那些律例书,最近能去你家做客吗?我好久没出府了。”
  茯苓为难道:“那我明日给你带来吧,你先看。我闺房有点不方便,在粉刷墙,做家具,改屋子。”
  “什么家具,你屋里要添丫鬟?”
  “不是,那新做的架子床带梳妆台的,太大了,需要重新布置,我不要不要的,我爹娘非要折腾我屋子。”
  宋茯苓笑嘻嘻地告诉颜姑娘:“等全部布置完,再邀请你去我家玩。”
  没过几日,宋福生宠女儿暴露在更多人眼下。
  外面瓢泼大雨,电闪雷鸣,才下午,外面的天就黑的不行。
  只他们知府大人,胳膊挎着雨披,手上举着油纸伞,一边对颜老夫人等颜家人挥手再见,拒绝派人送。
  一边拧眉非要让女儿穿上雨披,“该得风寒了,快点儿。”
  还忙忙活活扭头对颜家人笑道:“这孩子,可不听话了。”
  说完就将伞给了女儿,冲进了大雨里。
  宋福生不放心迟行迟宇在这种天气赶马,这种天气干脆就不要赶,为安全着想牵着走吧。
  颜系涵站在颜家男人后面。
  他看到大雨中,一位贵为知府,手下治理几十万百姓的父亲,浑身湿透,被雨水早就迷了眼,亲自扯着缰绳,牵引女儿的马车。
  从这一日后,这回全城的夫人和公子都在心里掂量,自己家有啥能娶得起宋知府的女儿?
  更何况,娶进门,那是真要保证不能让宋小姐受委屈。
  一旦要是受委屈,这亲家就得结成仇,绝对会得罪宋知府。
  不要怀疑,你敢他闺女受委屈,他敢找上门。
  ……
  又一个月后,在宋茯苓和颜老夫子第一册 书即将要发行前,黄龙来了一位要让全体官员迎接的使者。 
  此钦差,此次出行属于是皇上的特派员。
  目的是为代表皇上,到边境迎接高丽进宫上贡的队伍。
  所以说,黄龙所有官员,包括柳将军都要到位。
  因为,这名钦差,他在外,代表皇上。
  仪仗队先停下。
  整整阔别两年。
  杨明远身着深蓝色钦差官服下车。
  才一露面,黄龙许多官员就被震住了,太过年轻。
  倒是柳将军微眯着眼,一表人才,身姿挺拔。
  难怪。
  难怪他耳闻过,这位钦差,前后被贵妃娘娘的娘家承恩侯府相中,被孟大人相中想做孙女婿,人家全拒绝了。
  就冲这位模样,冲这位如此年轻就能被派来代表皇上,确实是个有底气拒绝的。
  但让柳将军意外的是,就在宋福生正预备带领官员们弓腰行礼前,钦差忽然激动的眼圈泛红,怀里揣的是母亲一笔一划,字迹难看却又透着字字认真的求亲书:“叔。”
  杨明远一把抱住了宋福生。


第八百一十九章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两章合一)
  两年未见,宋福生再见到杨明远也很高兴。
  他一手拍了拍杨明远的后背,一边示意:行啦,差不多得了,官帽都给他抱歪啦。
  杨明远这才松开宋福生。
  望着他叔,眼里满是笑,一直盼着再次相聚。
  “呵呵,呵呵呵。”
  宋福生为了让杨明远尽快正常些,只能再次拍了拍杨明远的肩膀提醒: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皇朝大名鼎鼎的柳将军。”
  杨明远迅速神思归位。
  在御前行走,镇僵几位将军的名讳早已多次耳闻。
  向柳将军行礼。
  柳将军一看来的这位钦差和宋福生很熟悉,更不端着啦。
  特意下了马,将马鞭随手给了身后副将,来到杨明远近前道:“恩,果然年轻有为,一表人才。”
  宋福生等待这俩人说完客套话后,又指了指周同知,他的副手,“周大人。”
  杨明远不再像对柳将军那样客气了,什么您谬赞了之类的,什么远在京城都有耳闻,黄龙文修武备,一文一武两位带头人将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日新月异。
  对待其他人,脸上只带着得体的笑容,随着宋福生介绍,对周同知、刘守备、罗判官等十几位官员微一点头。
  至于其他官员,宋福生也没再介绍。
  没必要。
  别闹,人家明远是京城官,御前行走的人。
  天子脚下那里,有时候它不完全讲究官阶,讲究能不能时常见到皇上。
  更何况,人家此次前来是钦差身份,别说那些小官员不足一提,就是他宋福生都得配合。
  宋福生先示意柳将军上马,随后示意杨明远上车:“请。”
  杨明远又开始短路,别的,叔,您不上车,我上不了,您先来。
  甭管杨明远带来的礼仪官员还是在黄龙府各官员眼中,看到的就是宋知府和钦差大人,两人在车前捅捅咕咕了好一会儿。
  他们等候在一边,上车不是,不上也不是,就很尴尬。
  最后是京城来的钦差大人赢了,宋知府先一步上了车。
  今日黄龙城。
  百姓有被安排了任务,要驻足在街道两旁迎接。
  百姓们最初挺不解的。
  他们这里靠近边境,以往每隔几年到进贡那段时日,有钦差来,更有高丽使者带着长长的队伍经过,但和他们有啥关系啊?
  也没这么费事儿。
  后经官吏们挨户敲门给组织到一起传话讲解,百姓们倒觉得与有荣焉了。
  为啥这样讲呢。
  因为人家官吏说啦:
  这叫咱们大城该有的风貌。
  满天下也没有几个城池挨着边境,我们有幸住在这片黑土地上,就要有主人翁精神。
  主人翁懂不懂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咱们要让钦差看看,回头黄龙就能传到御前。
  咱们更要让高丽人瞧瞧,我们只隔一座山一条河,却和你们那边境不一样,我们这里安居乐业。
  所以说,别嫌折腾,先放放手里的活计。
  你看看人家京城的百姓,那更是所有欢庆活动都要参与。人家抱怨了吗?那就是住在大城池百姓该做的。
  咱们黄龙,今日先迎钦差练练手。
  赶明外国人通过就能更熟练。
  负责附近几条街的捕头都上树了,在拉横幅。
  百姓们举着红黄绿的各色小旗,在等着钦差的官队进城。
  有几名妇女在城门这里开包子面汤铺子的,还挨了训斥。
  那发下去的小旗明显变小,给衙役气的,怎的,偷偷裁剪下去绣荷包啦?
  自从知府大人上任以来,这些百姓可不好管理啦。
  都知晓宋知府是为民做主的好官,他们这些官吏要敢像以前似的在执法中打骂,惹急眼了,这些百姓真敢联名去告。
  车队终于进城了。
  官吏们摆手:“挥起来!”
  沿街的百姓们纷纷摇晃起小旗,脸上挂着主人翁般的笑容。
  在点心加工厂的马老太,不拘着家里干活的小丫鬟们出去偷偷瞧热闹,只是她家丫鬟不参与挥舞小旗,毕竟是知府家的人。
  这不嘛,正听两位节气姑娘,叽叽喳喳和她讲城门那里的热闹。
  老太太先头听着挺高兴,后来听着听着忽然叹口气。
  “阿奶,您怎么啦?”家里这些做点心的丫鬟们,不叫马老太老夫人,一直叫着奶,包括她们的弟弟也是。
  老太太面上摇摇头,心里想的却是:
  唉,也不知珉瑞啥时候能回来。
  这一晃,两年啦,她金叶子都要擦薄了。
  他们家一切都好,又想和那孩子显摆显摆啦。
  快回来看看吧,你未来岳父在做大官,你奶我点心店满哪开。
  当然了,这样的好日子,那是因为有你在前线啊珉瑞。
  等你回来的,啊?奶甭管是不是啥恭人,奶都去城门迎你,奶亲自给你挥小旗。你当之无愧。
  这么一琢磨,马老太心情都有点多愁善感了。
  站起身,挥手推拒丫鬟要扶她,转身孤零零的去了办公室。
  这两年,老太太是愈发感慨陆珉瑞那个未来孙女婿的好。
  再没有更可心的人选。
  以前吧,她说实话,那时候更多的还是为陆家的地位、金钱。那真是祖坟冒青烟钓回这么一个大大大金龟,可不能让他跑喽的心理。
  可是眼下,随着她这几年见识到更多,倒看淡了那些身外的,她愈发相中的是那孩子的本质。
  位高、发达,还不吃喝嫖赌,没花花心思,这太难了。
  那珉瑞,得是心里多干净的小伙子。
  你看看她老宋家就知道,才哪到哪啊,媳妇们就慌了,怕男人家在外面找小的。
  再看看珉瑞,一直就那么牛逼,一直就不是那乱来的人,最难得的是,那时,她儿子可啥也不是。
  外面的小子现在求亲,多多少少都是冲她三儿今日是知府、明天会更好。
  但唯有珉瑞不是。
  她最近新学了个词,记了好些遍才记住。
  马老太正展开一张宣纸,磨墨,挥笔写下:识于微末,难得有情人。
  在马老太偷偷嗑CP时,带着“狼子野心”而来的杨明远,正坐在马车上掀开帘布问他叔:“我婶儿和我妹子她们知晓我来吗?”
  宋福生说:
  不知晓,只听说来一位钦差,姓杨。
  没敢往你身上联想,总觉得你不得在御前行走吗?
  备不住柳将军那么大的官能知晓一些消息,估计京城那面有眼线,人家老丈人家也在京城。至于自己的眼线,这不是来了嘛?
  而他和柳将军还不怎么碰头,他忙。
  宋福生说完,看着杨明远笑。
  真好,没想到短短的两年后就再次见面,要知道古代这里的官员,有很多分开后一辈子再见不着。
  这也说明,这小子干的很好,挺受重用。
  搞好了再过一年,三年一满,冲这次能被派来当钦差,皇上能给这小子安排进吏部。
  杨明远掩饰心里的那丝失落,不知道消息就不会出现在街头。
  不过,能见到宋叔就已经很好。
  他紧紧地攥了攥对面宋福生的手。
  俩人相视一笑。
  又一起扭头面带笑容看向街头,“叔,黄龙有你,这里的百姓有福了。”
  “有啥福,不过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就这小旗也是


第一回 举办。
  让扫大街,清理污糟,拉横幅。
  我想着等你带队领使者团过来时,咱这么整整景不是有面子吗?
  让那些高丽人瞅瞅,别寻思咱们朝廷在打仗,百姓就好像挺困苦似的。”
  杨明远笑的一点头,叔离这么远,却完全体会到圣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