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431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431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将军这两年已经很注意了,她的姑娘却犯了轴性,依旧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嬷嬷?”柳夫人忽然在内室喊道。
  “嗳嗳,夫人,老奴在。”
  “听说会宁知县,无妾?”
  “是,夫人,这可真是怪事,只有一妻,只得一女,还无后。”
  “嬷嬷,慎言!”柳夫人怒道。
  “瞧老奴这张嘴,欠打。”
  “罢了,打两下就算了。我倒是觉得,应该见一见他的家眷。”
  ……
  在万九姨娘被无声无息送出将军府后。
  尉兵营这里,万家老大万禀义以及两位弟弟,也被塞进了一台车。
  万老二包的跟粽子似的,“大哥,咋又要给咱带回呢。”
  万禀义举着包扎纱布的手,心里正七上八上,忍着疼用脚掀开帘子,打听:“敢问钟副尉呢。”
  彭副尉瞟他一眼,冷笑着打马先走一步。
  万禀义心里更没底了,也不知妹妹知晓他们又被送回不?
  倒是万老三说,“哥,没事儿,咱还坐车呢,要是有啥事儿,能让咱坐车吗。”
  (本章完)


第六百七十章 涛声依旧(二更)
  在柳将军派人重新将万家几位送回时,宋福生正在写信。
  接过宋富贵递过的物价表,向信上誊抄会宁当地的物价。
  为了阐明清晰,宋福生特意将老皇都奉天的物价与会宁物价相对应,列了一个表格。
  这里不过是一个县,奉天是城。
  宋福生一边写,一边道:
  “富贵,你随我赴京赶考,随我从京赶回。一路张罗操心几十位进士的吃喝拉撒睡。
  我在老家还能以收拾家当为借口歇几日,而你却接着马不停蹄去跑千里马的业务,等于又重走一回。
  眼下,刚与我从奉天走了千里地到了这里,还没有过一天一宿。
  唉,我又要将你派出去。”
  宋富贵忽然被宋福生说的不好意思了。
  说实在的,昨夜做梦都是在警戒和骑骡子,但那算啥呀,不算事儿。
  习惯性甩下头发道:
  “兄弟,你说这个做什么,咱这不是有急事儿嘛。
  再者说,像我这样的人,不是在挣钱,就是在忙正事儿的路上,这不都是能力强的人该承担的嘛。”
  宋福生一噎,客气不下去了,再夸就要秃噜皮。
  “总之,你胆大心细,人活心眼活,我只能再让你辛苦一趟。
  记住,这信很重要。
  我也是没招了,会宁这里没有单独的驿站,所有的信件都要经黄龙府转交,一级一级向上递,不能越级奏报。
  谁知道黄龙府尹,敢不敢给我递信?
  毕竟对面是二品大将,整个朝廷才有几位二品武将?一般人确实不敢得罪。
  而我这个天子门生,或许能唬住黄龙府尹,能唬住一些旁的什么官员,但在二品将军面前,还真不够看。
  别说我了,就是陆畔,之前定海将军的品阶,他也没到二品。
  就得咱自己想办法给皇上递信。”
  宋福生一个小六品,外加天子门生,他自知最大胆量和四五品文官敢掰掰手腕,可实在没胆量和二品镇守将军顶脖子对着硬干。
  举个例子。
  给那二品真惹毛了,提剑前来给他这个小六品斩杀,最多过后有些麻烦,需要向皇上解释,再被问责,可他却是没命。
  还是迂回吧。
  要个尚方宝剑,再给皇上心中扎根叫柳将军的刺。
  这人性啊,就是这样。
  长时间的用什么东西,守着什么东西,时间久了就认为是自家的了,却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地方它可不姓柳。
  宋富贵听懂了,“你的意思是,别人给都很费劲,让杨明远递交便宜?那他也会担着风险啊,他会听话吗?”
  宋福生放下笔,看向富贵。
  这信里已经向皇上说明他为何要让杨明远转交的难处,不过,“你这么不看好他吗?”
  富贵想了想杨明远见到福生就像小蜜蜂见到草丛似的,恨不得一猛子扎进去采蜜就不出来,那个亲近啊。
  “那倒不是,只是我无意间看到顺子对杨明远好似很瞧不上眼。
  我就想着,顺子的意思,不就代表是陆将军的意思?陆将军那人,是少有的官大势威威,却从不门缝里瞧人的好品性。
  杨明远都能让陆将军瞧不上,是不是有哪些方面真的不咋地,咱们看不清,被陆将军见多识广看出来啦。”
  宋福生一愣,一个是天之骄子,一个是贫民学子,生活轨迹完全不搭边。
  如若真像富贵说的那样,陆畔是怎么知晓杨明远真有哪方面不咋地的。
  但无论是陆畔还是顺子,在宋福生的心里都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也可以说,他更信任这两个人。信任大于杨明远。
  “你有没有问过顺子?”
  “问过,就那次来家过重阳节,顺子给我小儿新生礼,我借机问了几句,他没说出来啥。就是能从语气里面感觉出来挺瞧不起的。”
  高铁头忽然跑了进来,打断两人说话。
  “三舅,不好了,说是黄龙府守备大人来啦,我瞧着带了许多人,而且正在前衙发火,吕县丞让我来找您。”
  ……
  前衙。
  宋福生正了正官帽出现。
  刘守备上下看了眼宋福生,在心里摇头。
  难怪一来就迫不及待捅篓子,年轻人,天子门生是不是当的太骄纵了,书本上可和实际操作不同。
  虽然你立功心切,可以理解,但还太嫩。
  “宋知县?”
  “下官正是。”
  宋福生站在五十多岁的刘守备面前,身高比刘守备高出大半头。
  “本官是来捉捕昨日在县衙聚众闹事的刁民的,听说,你当时命人记了名单,交上了吧,本官要按名单抓捕。”
  宋福生不卑不亢道,“敢问守备大人,谁给百姓定的性是刁民?至于名单,有名单吗?”
  宋福生微侧头看向吕县丞和官衙里一众办公的官员,像是在询问。
  秦主簿艰难的咽了咽吐沫,心想:
  从昨日起,他就等于是绑在新知县这艘小破船上了,他即使将名单眼下拿出投诚,他也得不了什么好。搞不好两面不沾,最后都不落好。
  更何况,昨夜,镇守将军的人来了,新知县的娘都没有任何慌张,一点也不怕她儿子被抓,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普通老太太。那气势,那说话的音量,难怪家里有御匾,他做主簿多年竟不敌。
  他被老太太的气质折服。
  更被新知县敢干,胆子大的很而折服。
  第六感,新知县不是那么容易被收拾的,挺住。
  秦主簿一咬牙,当着众人面前撒谎道:“不知守备大人是听谁说的,可否叫出来问询?”又对宋富贵弓腰抱拳道:“回大人,没有。”
  其实名单就在他怀里。
  谁要是敢搜他身,秦主簿已然想好,他就将名单吃进肚里也不会交出。
  要不然真给百姓抓了,新知县和整个会宁官衙成什么啦?就算往后有机会找补,也会官微一落千丈。
  宋福生一点头,这才转身说道:“守备大人听见了?”
  “宋知县,你是不是搞错些事?本官是作为上峰在命令你,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六品吧。”
  宋福生点头:“下官是知县中少有的六品,是靠科举上来的进士及第出身。所以,知晓守备大人是五品官阶,不用介绍,但仍不配合。”
  刘大人怎么觉得这话像在嘲笑他。
  宋福生继续道:“更知晓守备大人同时听令于镇守将军和府尹大人。”
  这里的守备,在宋福生的眼中就像是现代的预备役,既听军队的,又听政府的调遣。双线领导。你装什么装?
  “所以,守备大人既然是为地方的事而来,敢问有府尹大人的手谕吗?”
  刘大人眯着眼:“宋知县,你这是才来就要与本官针锋相对啊。”
  “守备大人,下官只是公事公办,要下官直属上峰手谕,没有,带不走会宁一人。至于针锋相对?你要是这么想,下官也没办法。”
  “你?!”
  就在这时,彭副尉到。
  他可是带手谕来的,柳将军的亲笔,地方驻军大将的态度:相信宋福生定会明察秋毫,任何人不得干扰宋知县审案。
  涛声依旧了,人都给你送了回,这就关进牢房。
  五十多岁的刘守备半张着嘴:“……”他是特意探听完柳将军要收拾会宁知县才赶来的。
  宋福生也是一懵,扫了眼在角落装护卫的四壮。快去给你富贵叔追回来。
  秦主簿:啊啊啊啊,半辈子快过去了,他终于押对了宝。
  听听,柳将军要七日后宴请他们新知县吃饭。去将军府吃饭啊。
  后院,连同宋福生都有些懵,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宋茯苓猜到了答案。
  首先,她是根据外面的叫卖声猜到的:“云谁之思羊油麻豆腐嘞。”
  “咳咳咳,”宋茯苓被水呛的不行,急忙左右瞅瞅,发现大家都不当一回事,才放下水瓢,一边扭头留意着家人,一边悄悄走到后门,打开探头。
  “嗳?卖羊油麻豆腐的。”
  “小姐,哎呦,您果真出来了,小的是小右子啊。”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二合一)
  云谁之思,京城陆家别院,宋茯苓曾住过的屋子。
  这四个字,由陆畔亲手雕刻,亲手挂上。
  暗号也太明显了吧。
  宋茯苓一边回头看身后,一边对小右子“嘘。”
  她听到院子里老妈和奶奶的说话声,回身小心翼翼将后门关上。
  这才紧倒动小腿急走几步上前,甩动着手里的帕子,示意小右子先别出声随她来。
  别站在家后门说话。
  小右子挑着担子,跟随在宋茯苓身后。
  可见这位实心眼的小厮,就怕将事情办砸影响到宋姑娘闺誉。
  他为了做戏做全套,真买了几块豆腐放在筐里,以防哪个不开眼的听到叫卖声出来买,到时他拿不出多引人怀疑,就是羊油麻豆腐,他配的是猪油罢了。
  俩人走到离县衙后院隔一条街的旮旯处,站住脚。
  小右子四处看看。
  说实话,这里已经有百姓人家了,这一条街住满人家。
  小姐,你真觉得这里适合说话吗?怎么瞧起来还不如您家后门安全。
  不是有那么句话?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宋茯苓:去,那叫灯下黑。
  她才不要涉险。
  她的闺誉,老百姓爱咋看咋看,反正暂时还不认识她。只要别被老爹老妈瞧见就行。
  “你们少爷回来啦?”宋茯苓眼里带着期待问道。
  小右子一脸:哪有,要是回来了,还派他来多此一举作甚。
  他家少爷那性情,小姐还不清楚嘛。
  真回来,那就谁也挡不住自个来啦。
  都得大张旗鼓从正门进。
  “回小姐,没有。
  前段日子,府里三姑爷子去了前线看望少爷,少爷就托三姑爷子捎回京两封信。
  其中一封,全子打开一瞧,那也不是给他的呀……
  这就派了小的急忙赶来。”
  小右子有句话没讲:
  据说,当时,全子爷打开信就哎呦一声,因为信封包着信封,打开赫然几个字,“敢拆开试试。”
  不敢。
  少爷那张威严的脸好像浮现在眼前。
  也是,少爷要是真的千里传音给他们这些小厮,那不得美死他们,都会幸福的冒泡少活几年。
  有些话没说,但是宋茯苓从小右子那表情里看了出来。
  为给她写封信,陆畔要这么费劲啊。
  掖掖耳边碎发,一伸手,抖了抖手指,“信呢,给我。”
  小右子急忙将碍事的破扁担向旁边踢踢,背过身,开始费劲的掏信,他藏在了里衣缝的兜里贴身放来着。
  拿出来时,为了不唐突未来的少奶奶,小右子先将外面的油纸撕掉一层,迅速闻了闻,还有汗味,再撕掉一层,这才回过身转交给宋茯苓。
  宋茯苓先用手捻捻信的厚度,出来急,身上也没个背包,撩开衣襟就要……
  本想塞到裤腰的,发现小右子在瞪大眼看她。
  古代这里不露肉也不好看。
  她可是大家闺秀,正儿八经六品大人的千金。等会儿进家前再塞裤腰。
  “我问你,另一封,你已送到镇守将军那里?”
  小右子点头又摇头,“应是吧,我们来的是仨人,那俩人负责送另一封信,小的和他们分开了。但想必应是也送到了。”
  “那另俩人里,有小全子吗?”
  “回小姐话,没有。全子爷带着小左子早已赶往前线驻地。”
  “你们少爷受伤啦。”
  “没。”
  宋茯苓上下斜睨一眼小右子:“没?你好好想想再回答。”
  小右子:“……”
  完了,不让说,却被发现,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