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42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42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面这话听懂了,也很认同,是事实,钱米寿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恩。”
  仨口人:“……”
  钱米寿感觉姑父他们好像有点不信,不应该啊。
  他这回不恩了,而是奶声奶气强调道:“以前,我有小厮。”
  宋福生往火里扔稻草:“你眼下也有小厮。”
  钱米寿歪着小脑袋瓜,很疑惑:“恩?”
  “这不是我嘛。”
  宋茯苓噗嗤笑出声,发现她爹特喜欢逗米寿。
  “就是说啊,所以人啊,是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还有,那郭老太太一定是没听骡骡之子,千里駃騠。
  四駃騠、六骐骥,听听,骐骥排在駃騠后面。
  她儿媳妇这回肚里吃了骡子肉后,回头或许要么不生,生就能生出个人中龙凤呢。”
  宋福生眼含笑意,他就喜欢听他闺女往外时不时抖两句,说明他供孩子读书的钱没白花。
  他听不懂是听不懂的,但一听那词就有文化,不像他,就会我去、真厉害,卧槽、真厉害,他娘滴,真厉害。连夸人都词汇贫乏。
  钱佩英倒是嫌女儿废话多,“说再多,你也吃不着骡子肉,别人家的事和咱也没关。”
  “我怎么吃不着,一会儿我就要一块烤了尝尝,正好以前没吃过。你们当爹娘的都没拦我呢,我看谁敢管我,我就吃,我还不信了……”
  “胖丫啊?”大郎喊道:“奶让我告诉你,你也不准吃骡子肉。”
  “好嘞,大哥,告诉奶放心,我连碰都不会碰。”
  宋福生、钱佩英、钱米寿:“……”


第一百零二章 六更(为青衣浅淡打赏+2)
  虽然宋福生心知肚明自己是真的没文化,但是他却不知,这起吃骡子肉事件,使得他在宋里正心里的份量更重了。
  宋里正听郭婆子对儿媳不依不饶,几次想站起身过去管管,都要听不下去耳了,吵吵把火什么玩应,又扇嘴巴子又让跪的。
  可当他每回看向宋福生时,期待着福生能给出个头,喊一嗓子就妥,福生那一家子竟然没受影响在说话。福生也像是没听到那面闹哄哄。
  宋里正就细品了品,品完恍然大悟。
  发现宋福生让大伙团结,是只管一家与另一家团结的事,要是两家敢拌嘴,福生就不让,就要散伙。但要是人家自家人吵闹,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福生也不参与,装听不着。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嗳呦呦,你看看,难怪宋福生才是十里八村的读书人,脑瓜就是有智慧,这里学问大了。
  也难怪他不如宋福生说话好使,除了有个辈分在。他以往总给人断分家的事,这不就是费力不讨好嘛。
  要是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宋里正想:他一定会重新当个不一样的里正爷。活到老,学到老啊。
  同样的,因为骡子事件,宋茯苓在马老太的心里份量也更重。
  要知道她俩本来就好,她们戴面具一起吓过人,一路说话换座位,一起分过赃:咸鸭蛋。这回又一起为骡子摇旗呐喊。
  一大家子,拢共二十多口,她马老太对着骡子嗓子喊哑,那些人就跟聋了瞎了似的,只她小孙女冲了过来。
  可见,关键时刻那些都是个完蛋玩应,就她小孙女最可靠。
  马老太在队伍再次出发前,特意鬼鬼祟祟给宋茯苓叫一边:“吃肉干,渴了吧,晌午头也没喝过水。你看,奶给你烧的,听你的也点了醋,这一小坛水都灌你那小桶里,别吱声。”
  艾玛,可水壶里是满的,又不能说,也不能给打开看,有味。
  宋茯苓给马老太晃悠壶听声,说她那里有,死活不要水,还劝着马老太给哥哥姐姐吧。
  懂事,太懂事。
  马老太又嘱咐道:“待会儿走路,记住喽,离前后家的牛,也离咱家的骡子都远点。你也告诉你爹一声。”
  “奶,你就和我爹说呗。”
  “我不喜搭理他,我还得让牛掌柜把粮食堆车里,水让你大伯他们推。”
  “可是为什么要离远点?”
  当下午大伙赶路,感觉快要被太阳晒干时,只听打头宋里正家那传来咣当一声,紧接着劈里啪啦往外掉东西,包括宋里正,老爷子抱着小重孙也狼狈的掉了出来。
  只因宋里正家的牛,毫无征兆就倒下了,闭着眼睛再也没起来。
  就在宋福生要过去问问老爷子摔没摔坏时,挨着自家后面的高屠户家,也传来了高屠户的惊叫声:“不好。”
  高屠户大儿子第一时间没管爹,而是将手推车往旁边拐,离他爹远点,怕牛车砸到水。
  只看高家的牛哆嗦了一阵后,也倒下了。
  高屠户虎目含泪:“买它花了十八两银子啊,没了。”
  宋茯苓看看前面的里正家,看了看后头的高家,然后和她奶对视。
  队伍气氛一落千丈,低迷的不行。
  现在这些牲口有点像尾大甩不掉。
  一天一个牲口得喝几十斤水,喂水是不能喂的了,可时不时停下队伍屠宰,也真耽误不起功夫。一起杀了,吃又不吃不下,天热还怕坏,扔了又可惜。


第一百零三章 一更(求月票!)
  解下套在死牛上的车。
  高屠户忍着心痛,挥舞着杀猪刀,血嘣在他的脸上胳膊上。
  高屠户是听宋福生的主意,专挑牛身上好的肉割,割完血糊啦直接将肉扔在车上。
  杀完自家的,他又赶到前头去杀里正家的。
  宋里正此时正坐在地上,被大家围观。
  本来车身不高,并不会摔得不敢动。
  但是老爷子为了护住重孙子,是硬生生尾椎骨着地,当即摔得不敢动弹。
  他家虽说是一大家子人,儿子孙子一帮,可小孩子也多,东西更是不少。
  眼下能拉脚的牛没了,老爷子摔的也不敢动弹,最起码得倒出两个壮劳力推卸下的车。
  马老太望了一眼身后,高家大儿媳在归置东西,前面里正家也在重新归置,得给老爷子在手推车上收拾出个空地,让他能歪躺着,她沉沉地叹口气。
  马老太满面愁容,犯愁的在心里合计着:
  她家东西更多,已经杀了一头骡子了,要是另两头也随时倒下,她是真犯愁谁来推骡子上卸下的板车,尤其是她家眼下剩下的那两台骡子是安着车厢的。
  算了,到时车厢给拆开。
  而中午杀的那头骡子,卸下的板车现在是由虎子和四壮在推。
  田喜发推的是人家老田家的车,本来之前四壮在推老田家的,田喜发还能出去寻水,现在啥也干不了,人手不够用。
  如果那两头骡子一倒,到时让她三儿?
  唉,她三儿也不中用啊,背个娃都能上气不接下气,要是边走边推车,那就完啦。
  牛掌柜岁数也大,就算牛掌柜和三儿一起推一台,那剩下的另一台呢,马老太看了眼大郎:恩,让大儿子和二郎推原来那个,给大郎抽出来,过来和……
  宋茯苓发现她奶在看她,“怎么了?”
  马老太摇摇头,这个随她爹,中看不中用,走都走不动,时不时坐车都要累残废了,指望不上。
  只能回眸,眼神一一略过宋银凤、三位儿媳妇、其他三个背筐孙女,包括田老太太,她都瞅了两眼。
  不行就娘们们一起上吧,唉,这可怎么整,寻思寻思都上火。
  不过,马老太现在有个经验,那就是当她很绝望时,就看看大嫂家。
  恩,看完了,唯一的牛没了,大伯哥都瘸腿推车了,大嫂家好惨,她又有了信心。
  其实马老太的担心,其他养牲口的人家也都有。
  甚至家里有信点啥的,恨不得跪下拜一拜保佑,临时抱一抱佛脚,祈求牛能一直跑,牛还不用喝水吃草。
  队伍重新行进,队伍的后面,留下了两头被割的东一块西一块血淋淋的老牛。
  “福生,天黑了,要不要停下歇歇,”宋里正摊在推车上问道。
  “不,不能歇,我之前在这里,看到前面好像有小村落。”宋福生指了指望远镜。
  宋里正一听,来了精神头。
  要知道他们可是走了几百里地路,就没见过房子,更不用说村落了。
  望远镜望到的地方大概太远,一行人从晚上七点多走到夜里十一点,蚊虫嗡嗡的在耳边绕。
  但是盼啊盼,终于见到一个个房子了,结果确实:
  没文化的宋福生,脱口而出道:“这他娘滴哪是村子,哎呀卧槽!”
  有文化的宋茯苓,是惊恐的在心里和自己对话道:
  “十室九空,村无狗犬。
  火把下细看,草木俱尽。
  不小心就会踩到,白骨青磷。
  进村后,未遇一耕者。”


第一百零四章 二更(求月票!)
  这个村还真不小,却未遇一耕者。
  耕,耕田,大伙都是种地的庄稼人。
  但是从进村开始,就没看见过一个庄稼人。
  宋里正瘫在车上,用饭勺子敲锅底:“有人吗?有没有人?”
  无人回应。
  宋福生借着火把的光,回身看到他闺女一手紧紧搂住她妈的胳膊,一手紧紧攥住她奶的手,腿那还有个小脑袋瓜是米寿。而且闺女好像在小声喊四壮,让四壮站在她们跟前。
  目光移向后面,基本上所有的妇女和孩子都三五成群瑟缩着。
  说句实在的,夜里十一点多快十二点了,走进无人回应的村庄,他心里也直发毛,都不敢往里面深走了。
  宋福生唤来田喜发:“姐夫,咱人太多,队伍就停到这等你们。你先带几个人,去寻一寻村里哪有水井,找到水,马上过来喊我们,给你,这是打火机,火把一旦灭了赶紧点上。”
  “好。”
  “高铁头。”
  “在,三叔。”
  “你们几个小子,脚程快,挑那看起来体面点的人家,推门进去瞧瞧,是真没人还是怎样。拎着家伙什去。”
  安排完,宋福生又对几个人特意强调道:“一定要捂紧口鼻,务必先用火把探路,不要没看清楚就冒然行事。发现不对劲,立马回来。”
  几个人一起回喊道:“晓得嘞!”
  负责寻活人的高铁头小分队,率先给了回应。
  “啊!!!”
  高屠户腾的一下蹿了出去。
  他家铁头虽不是大儿子也不是老小,但是却最得高屠户稀罕。因为老二铁头最胆大心细,极其像年轻时的他。
  眼下胆子大的铁头,都能被吓到喊出声,这是看到啥了。
  高铁头他们没一会儿就跑了回来,一个个吓变脸:“三叔,除了屋里没人的,就是吊死人的,炕上躺着死人的,满哪都是死人。我还看到,耗子在吃他们眼睛。”
  有一句话,高铁头没告知,那就是耗子也看见他们了。耗子见到人,不是吓逃跑,而是撵他们,给他们倒吓跑了,真是被吓得不轻。
  合着十室九空,九个是全跑了没人,剩下那一个有人的还是装的死人呗。
  “老三!”田喜发他们也回来了,“井是枯的,井边许多白骨,井底估摸也有。我从咱这一直跑到村尾,村尾倒是有才死没多久的,一个个全大着肚子,想必是吃土撑的。”
  宋福生艰难地咽了咽吐沫:“咱得赶紧离开这,走。”
  宋里正心急通知,一急就又敲上了锅喊道:“快,一个也别落下,都跟上,跟上,麻溜的,这地儿不能呆啊!”
  手推车的木撵声重新响起,汉子们使劲全力加速推动车轮。女人们扯着背着抱着孩子,扶着老人,一个个也不累了,脚下速度很快,一步不落地跟在男人们身边,深怕被落下。
  就在这时,一股微风刮过,凉飕飕的,拂面吹向大伙。
  大伙热了两整天,大太阳天天干巴巴地烤他们,哪感受过小凉风啊,真是久违了。
  但说句实在的,正因为久违了才受用不住,宁可被烤着。
  比如宋福生就觉得这好像是妖风,邪门的狠,大伙一个个还不说说话,刮得那个风声咋那像鬼哭。
  他打个哆嗦:
  “郭老大!”
  “嗳,福生!”
  “吹我给你的那个喇叭,不出村别停下!”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一百零五章 三更(为月票250+)
  才走到村尾,在喇叭声中,又传出叮叮咣咣的声响。
  完了,王婆子家唯一的牛,也倒下了。
  郭老大的媳妇,本来正在队伍后面吹喇叭,她男人得推车啊,听到声响看到队伍也停了,跟着一顿,不能吹了。
  黑夜中,王婆子大儿媳惊叫:“怎办,牛不行了。”
  老二媳妇扯了一把大嫂,满脸急色:“还怎办么,快拾掇东西,都过来,来几个人给牛卸下。”
  王婆子小儿媳反应更快,给她儿蒜苗子往王忠玉跟前一推,撸袖子就去捡车上掉下来的家伙什,“大铁锅,咱家锅得……”
  还没等说完,附近的十几个火把照了过去。
  王婆子看清状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