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369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369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爷抢话道,“后头我不是听你的改了吗?这不是能看啦?”在小将军面前就不要提那个,生娃子总揭他短。
  陆畔笑着微点下头。
  下一家,宋富贵家。
  在富贵家发生个插曲。
  因为富贵和王忠玉刚得了俩儿子,一人生一个儿子。
  宋福生也是头回见,抱回来的时候他还在考试。
  今儿,富贵媳妇和忠玉媳妇特意将俩孩子摆在一起,本想着是给他们福生叔见见,没想到陆将军也跟着来了家。
  宋福生就借着这个机会,大家都在场,一个孩子送一个小银锁。
  “这可使不得,”宋富贵和王忠玉拒绝。
  宋福生啧一声说,又不是给你俩戴的,你俩使不得什么?就是当叔叔的一点儿心意,戴上平安锁,茁壮成长。
  而且这心意必须接受,别白瞎了他出贡院后就去买礼物的心。
  富贵和忠玉既意外又感动。
  依稀还能想起给家里小子们安排官职那阵,福生兄弟特意找过他们几人唠嗑。
  可能是想告诉他们别有想法,话里带出他俩出力最多,郭老大家的儿子混上了官职,但是他们两家孩子却没借上光的意思。
  然后富贵和忠玉背着宋福生私下谈过,“不要对福生兄弟有想法。忠玉,你就记得,没福生就没咱如今,做人不要太贪心。反正我这辈子呢,就跟他混,他指哪我打哪,玩命给他干的那种。”
  王忠玉使劲拍了下宋富贵的肩膀:“这些大道理还用你来讲吗?你都没什么小心思,我能有什么想法,俺蒜苗子还小。”
  此刻,再望着那俩银锁,大伙能更清晰地意识到宋福生心里有杆秤。
  “噢,你们也知道这是好东西呀?”宋福生凑到襁褓前,笑着逗俩孩子道。
  陆畔回头看了眼顺子。
  顺子隔着人群一点头。
  他懂少爷的意思。
  稍后,等人少一些的,他会单独给红封对宋富贵和王忠玉表示一下。
  在这些人去马老太家时,王婆子落后几步,拿起银锁就咬了一口,咬完,喃喃道:“福生送的是实心的。”
  陆畔来了马老太家,话多了些。
  宋福财和宋福喜的屋子,他都进去走了走。
  还问宋福生:“这回买的红花布,是要给奶布置屋子用的是不?”他陪着买的。
  “对对对”,宋福生才想起这事,问马老太,“你别有了好东西就忘了我送的那份,我给你买的那包东西拿进来没有?”
  马老太在院子里嗓门喝亮回答:“没有。”
  这老太太,宋福生一笑,不用问就知道,从此以后火树银花才是心头宝,其他的都要靠边。
  就在陆畔来了四壮和牛掌柜家,用手拍着四壮家的小吧台时,宋茯苓累的直喘,正在撬木箱子。
  钱佩英才送走一口一句冲她叫太太的小厮们,回头上了阁楼就见到闺女在吭哧吭哧搞破坏。
  “你先别好奇啦,一会儿陆畔就来了,让人家瞧见多不好。”
  “没事儿,快撬开了,他要是上楼,米寿会过来报信儿,我将盖子一盖就行。我就想看看他送咱家的是啥,怎么这么多箱子。”
  宋茯苓撬开其中的一口大箱子,才打开盖,她就一愣,“饭碗?”
  陆畔送与“正主”乔迁之喜的礼物是:
  饭碗、碟子盘子筷子等等,总之,一整套吃饭用的餐具。
  另外,还有六个花瓶,四大两小。
  一整套茶壶茶杯檀木茶盘。
  陆畔之所以选择送这些,是因为他发现每次去宋家做客,吃饭喝水用的都是小木碗,太不像样了。
  宋叔是有好茶的,好茶应配好杯。
  所以,他想着这些东西实用,每天都会用到,就决定送这个当礼物。
  “我的天呐,可真漂亮。”
  完了,继马老太后,又一名妇女被陆畔的礼物吞噬。
  钱佩英举着天鹅摆件,就是吃饭的时候,将饭勺放在这里面的一个小摆件,她看着那工艺爱不释手。
  宋茯苓是举起一个茶壶那么大,上面带拎手的花篮摆件,这是喝汤用的吧?可是,咦,怎么就一个?
  那是陆畔单独给你订做的,用花篮喝汤。
  宋茯苓小小声说:“娘,这要是拿回现代,拿回一件我就能发了,躺赢。往空间里放两个吧,反正这么多,以防万一。”


第六百七十六章 常住沙家浜
  千峰碧波翠色来,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茯苓又撬开一个箱子。
  拿起一个陆畔送老爸的茶杯放在耳边,敲了敲,正听着青花瓷的声呢,马老太腾腾腾上了楼。
  忙里偷闲来的。
  老太太很想知道那几个大木箱里装的是什么。
  送她那物件就够大的,难道送三儿的也是用金银堆成的吗?
  “是啥?”
  钱佩英站在箱子前,笑着回头说,“一套吃饭用的餐具,”又指向女儿,示意老太太看茯苓手里的茶杯,“还有茶壶茶杯花瓶什么的。回头,我捡几样给你送去,你也用用。”
  老太太接过孙女递过的茶杯,稀罕地摸了又摸,边摸边说道:“真细发呀,比我脸都细发。不用,我去过国公府,知晓那都是一套一套的,讲究人家吃饭的时候一整套往桌上摆,你送我几个就不成套了。咱家来客人也是端你家饭碗次数多,你得有一套壮脸面的。”
  说完将茶杯还过去,扭身急匆匆就走了,要张罗的事太多。
  听说那些卸货的小厮们要回府啦,就在等顺子逛完房子出来下令。
  下了楼才想起来,马老太把着楼梯喊道:
  “三儿媳呀,不准让胖丫洗碗,她再给洗碎喽。”
  嘱咐完这点后,老太太仍不放心的琢磨:
  等赶明闲下来的,必须再单独嘱咐嘱咐钱氏:不准用这套贵重的饭碗送饭之类的,尤其是不能让你闺女送饭,你闺女总丢东西。
  话说,胖丫今儿穿的不行呀。
  啧啧,你说她这脑袋拿东往西,刚才就忘提了一嘴让孙女趁着人没来前换身衣裳。
  穿的那是啥呀,一点儿不新鲜。
  那孩子上身好像穿的月牙白的衣裳,下面是粉裙子,裙子倒是还中,就那衣裳,一点儿不好看。
  马老太很不喜欢月牙白的颜色,小姑娘穿那么素干啥呀,就像家里有啥事儿似的。
  你看每次奶给配的,那才叫俊。
  “找我呀?嗳,来啦来啦,”马老太带小跑下台阶,离开三儿家,已经顾不上返回去给孙女配衣裳。
  今儿很凑巧的,宋茯苓本人认为,她还真就打扮了一番。
  首先,从面料上来说,她在村里很少穿缎子料,今儿破天荒,穿的是一身缎子衣。
  老妈新给做的,用月牙白色带暗纹的料子,里层缝着一层小薄棉,这样既不臃肿在这季节穿还保暖。
  下面粉裙子是她自己配的。
  因为老妈用剩下的粉缎子给她做了双绣鞋,她自个给鞋又做了个绒绒球,一只鞋一个大绒球缝在上面,用柳絮棉做的。
  然后是她手指甲,在空间里给指甲抹了一个淡粉色,米寿今儿还拽她手说:“姐姐,你中毒啦?”
  为了逗弟弟,她给嘴也抹了粉色唇釉,问弟弟:“你看我嘴中没中毒?”
  当时,正美着呢,坐在镜子前梳头发等老爸到家,陆畔就来啦。
  “进来吧,来,”宋福生礼让,示意陆畔先走,先进屋。
  陆畔刚一进小楼,眼神就落门口处的绒球绣鞋上。
  他仔细地瞅。
  宋福生顺着他眼神看过去,这一瞅,急忙弯下腰捡闺女的两只鞋塞进鞋柜里。
  这孩子,大大咧咧的。
  其实也不怨孩子。
  咱现代人进屋就将鞋脱在门口,尤其是来回穿的鞋,嫌麻烦也懒得放进柜里,到了古代就不中了,闺女家的物什要藏好。
  趁这功夫,米寿先脱了下鞋,换上他的小拖鞋待客道:“哥哥,不用换拖鞋的,直接进来吧。”
  陆畔:“……”
  你当我傻呀,你如此一说,我能不换吗?
  “拖鞋在哪里。”
  宋福生推着陆畔说不用不用,可陆畔仍是换了。
  他坐在鞋凳上,顺子立马挤进来,正要噗通跪地给替换。
  陆畔一个眼角风扫过去,意思是换你的,别管我。
  到了宋家,如若处处还要人伺候,宋家人看着别扭不习惯,他也会不自在。
  换好鞋,客厅里,陆畔抬眼间就:“……”
  顺子情不自禁说:“哎呀!”
  哎呀,也太像样啦,这是直观第一感受。
  难怪宋老爷子不让先来这里,说是来了这里,那几家就没法看啦。
  顺子心想,别说你们几家,就是我,我这种略有薄产的看完了,回头到了自家,也会觉得没有先生家里好。
  “这四方的是书桌?”
  “不是”,宋富贵急忙给顺子讲解:
  “这是饭桌,你打开下面抽拉一下,就是一个大圆桌,我给你打开瞅瞅。
  我和你说,做这桌子真不该给钱,当时要是我在,指定是不能给他的。
  那师傅学会了这想法,备不住能挣好些钱呢。”
  九族的几名汉子打开桌子给顺子展示,还有汉子告诉道:“书桌不在这里,往里面走,踏踏米那里才是读书的地方。”
  “踏踏米?”
  “是啊,像炕似的能在上面踩,下面是空的存了点米,那不就踏踏米嘛。”
  富贵瞅着顺子笑,这名好吧?胖丫侄女起的,你就说吧,那闺女得多有才,随她爹,多么符合实际。
  顺子看了眼少爷的后背,客厅里的人实在是太多,“那咱们去看看踏踏米吧。”
  与此同时,宋阿爷正在给陆畔讲字画,讲那字家是你叔写的,这边壁炉上的画是你叔家的闺女画的。
  陆畔已经走到沙发后面,正要仔细看字,一听画,又不着痕迹地转身拐了回来,直奔壁炉。
  他站在这几幅画前,随着一幅幅看过去,背在身后的手,不自禁的转动大拇指上的玉扳指。
  当他看完时,茯苓和米寿正好端着茶杯茶壶出现。
  用的正是过陆畔送的那一套茶壶,老妈紧急拆封洗的,眼下还在厨房洗那些新碗碟,以备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就让陆畔用上。
  “坐,来,珉瑞,坐下喝些茶,”宋福生示意阿爷和高屠户他们也坐下,歇口气。
  屋里这些东西又跑不了,慢慢看呗。
  再说了,在宋福生眼里,屋里装修不过就是为住的舒坦些,没啥可刻意显摆的。
  宋茯苓弯腰将茶壶放在茶几上,接着又开始摆茶杯,给太爷爷、高爷爷、大爷爷、老爸,以及陆畔面前,一人摆一个茶杯。
  在摆在陆畔这里时,陆畔忽然对又重新出现在客厅的顺子说:“让他们回府吧,我这两日在这里住。”
  彻底打发走门口的小厮们。
  说完,在端起茶杯抿口茶时,陆畔暗搓搓扫了眼宋茯苓抹着粉色的手指甲。
  那染的是什么?
  会不会掉?
  拿吃食吃,别吃进肚里。
  宋茯苓也有偷摸观察陆畔。
  听到陆畔说的那话,眼波流转,春水般明亮的眼睛瞪得溜圆儿,扭头悄悄和她妈对视:什么?这人要在咱家住?还要住两天?


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一更)
  “闺女,你等等,这茶壶?”
  宋福生纳闷,他家没有这个呀。
  空间里也不是这样的,以前现代家里是紫砂壶。
  眼下摆在面前的,却是釉色青莹的青瓷茶具。
  这个东西,女儿或许不知道价格,他是知晓的,很贵。
  宋茯苓正要出去和老妈吐槽,闻言回身有礼地笑道:“爹,是陆公子送与的。”
  陆畔一边抿口茶,一边抬眼望着宋茯苓的脸,在心里品评:
  言笑晏晏。
  陆公子仨字从她嘴里说出来,莺声燕语。
  “珉瑞,你这就有些太客气了吧。”宋福生扭身对旁边的陆畔道。
  “啊?噢,呵呵,只是觉得家里需要。”陆畔不得不挪开眼神,看向宋福生道。
  宋福生立马啰嗦起来,埋怨陆畔,那你也太大手笔了,你这一样一样的,哪一样拿出来都够吓我们一跳。其实啥乔不乔迁的,不就搬个家嘛,却让你破费够呛。
  宋茯苓在老爸的啰嗦声中,悄无声息的出了客厅,直奔厨房找妈。
  “娘,我刚听说,他要在咱家住。”
  “是,我早就知道,你爹和我说了,人家珉瑞在城里就和你爹提过,想来住住。之前,我还以为,咱家来客会是王哲发要来呢。结果王哲发没来,陆畔来了。”
  钱佩英拿着软和的屉布擦着新刷的饭碗,又道:
  “要不说陆畔那人实诚呢,可能和他武将出身有关,从不整虚头巴脑的。要吃什么,要住下,说是家里没人,想要和咱们一起过节,人家就大大方方的讲。不像那有的人,总想让别人猜,让别人谦让,和那样的人走动都累得慌。”
  宋茯苓半张着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