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309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309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部尚书幼子林守阳,陆畔的好友之一,书肆的伙计们自然都熟悉。
  “二楼那位姑娘是谁家的?”
  “回林公子,不知。”
  “那她在看什么?”
  当晚,祁掌柜带着随从回来后,就知道了今天下午来了位女客一直在誊写。
  他还纳闷呢,是谁?引得林公子都在打听。
  第二日一大早,没抄完卷子的宋茯苓出现。
  此时二楼十六张桌子都坐满了,林守阳也在二楼,特意没去“贵宾间”。
  可是祁掌柜却给宋茯苓引到了三楼,专属于陆畔的书房里。


第五百八十二章 有绯闻啦
  昨日坐在宋茯苓右手边的英俊书生,当看到祁掌柜恭恭敬敬的引着宋茯苓上楼时,他略微用力的攥紧手中略秃的毛笔。
  攥紧一下,又松开。
  接着从容的、认真的开始看书。
  再听到任何动静,都没有侧过头去寻找,只目视前方。
  包括书肆的伙计过来收历年真题,别的书生都在问“为何”,他没问,坐直身体让开,让人收走试卷。
  包括宋茯苓离开。
  只有他自己知道,昨日由于好奇,在宋茯苓走时,他也匆忙收拾书本跟着走了,不仅看到那位姑娘读科举的书,而且也看到了她驾马车离开的背影。
  他靠腿着走,就没跟上,不知道那位姑娘家住在哪里。
  本以为看她娘和她一身布衣的穿着,身边也没有奴仆跟着,只是小康之家,却没想到出身贵胄。
  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今日看书效率不高,其实,心忽然有点乱。
  林守阳也纳闷啊,怎么去三楼啦?
  一看祁掌柜的表现就知认识,带着小厮急忙跟了上去。
  上去时,正好看到陆畔那屋的房门打开。
  陆畔不在,他的书房是不能随便进的,好友们都清楚。
  而祁掌柜却侧过身在请那对母女俩进去。
  “少爷,这?”连小厮都疑惑。
  林守阳微皱眉。
  当祁掌柜走过来时,林守阳就问道:“那两位是?”
  “不可说,望林公子勿要多打听,”并且做出请随他下楼的邀请动作。
  如果仔细听,能听出来今日祁掌柜的态度带了丝强势。
  二楼楼梯口。
  被“赶下来”的林公子半张着嘴扭头看楼上。
  又扭过头,看向在对伙计耳语在安排茶点的祁掌柜。
  “这是……”
  “少爷,啥?”你别说一半啊。
  林守阳突然合上嘴眯了下眼。
  那位姑娘只侧颜就能看出很标致,他昨天没看太清正脸,她身边那位妇人家总挡着。
  而且是有点说不清,是有点不同于其他的姑娘。
  眼中好像没有其他姑娘家惯常的羞涩,甚至眼中无男子,昨日拿着书就从他旁边不远处走了过去,直奔书架,连瞟都没瞟他一眼。
  难道是?等等,他发现了什么?
  林守阳挑了下眉,陆珉瑞,你不会“暗度陈仓”心里早就有了姑娘吧?竟然没与我们几个说,就是这位?
  越想越有这种可能,你看看祁掌柜那个样?
  为了印证,林守阳一改往常,在伙计端着茶点从身边过去时,他忽然抢起茶盖深深地嗅了嗅:“恩,好茶”,这不是陆珉瑞平日里喝的嘛,笑了。
  书肆伙计也不敢说啥,只能讨要回茶盖接着上楼。
  “听着,我先走,你一会儿跟上,看看是哪家的姑娘。”
  “少爷,那您去哪?”
  “我啊,去丁府等你。”去陆畔的外祖家溜达溜达,找珉瑞二表哥丁坚唠唠这稀奇事。
  三楼。
  钱佩英和祁掌柜说了,啥也不用拿,吃过喝过来的,待会儿就走啦,孩子她奶在家等着回村。
  可是没人听她的啊。
  不但给送了茶点和茶水,而且还强势的把那些卷子全都拿了上来,让茯苓坐在这屋里抄写。
  说了,笔墨纸砚都有,随便用。
  那还写啥啦,给个空屋就行。
  钱佩英给闺女把门,“你快点,赶紧拍。”
  在宋茯苓从随身的斜跨包里掏出手机时,钱佩英靠在门上,顺便还看看陆畔在书肆的书房。
  呦,那挂的写的是什么,是陆畔自己写的不?
  是的,珉瑞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钱佩英认识,但没什么感想,因为眼神不够用了,又开始看人家那书柜、放蜡烛的灯罩、笔筒、座椅。
  这些方面她可感想多了。
  你看看那古代人的手艺真巧,那椅子脚和桌子书架上的花纹雕刻的图案,没有机器啊,纯手工打造。
  再看看人家那笔筒里各种型号毛笔,回想了下她家老宋和闺女的,也不知古代这里毛笔都买齐了能需要多少钱?等赶明房盖好,书房整上,要不是那么特别贵,她也给买一套,摆上好看。
  “闺女,你顺手摸摸那灯罩,那是玻璃的吗?我瞅不清,那不是吧?”
  宋茯苓放下手机,哪个?
  “手往上。”
  “那是琉璃。”
  “哎呦,不怕烧坏了嘛?”到啥时候这有钱人啊,甭管在哪也过的好。
  钱佩英打开门,探头瞅了眼没有人,回头问:“拍完了吧。”
  “恩,”宋茯苓收好手机,将卷子重新整理好,赶紧给拿下去,二楼那些书生也等着看。
  可是,在出陆畔书房前,钱佩英忽然又顿住脚。
  “怎么了,娘?”
  “那茶,咱俩要是不喝,不就白泡了嘛,还有那点心,你看都给切开了。”像月饼似的一种传统点心。
  “哎呀娘,你管那些做什么。”
  宋茯苓无语,这多亏带的是老妈来。
  就这,发现了没有?
  好好的现代人,也被古代日子都磋磨的习惯性节省。
  要是带奶来,奶就得将点心打包带走还不带说人句好的。
  会边吃边吐槽:“就是不如咱家的点心,便宜那些糕点铺子了,要是咱家还在隔壁开着,这里卖的都会是我马老太的蛋糕。”
  “这么快?”
  “是,昨个孩子就抄写的不少啦。”
  “祁掌柜,这可不行,你要是这样,我们会不好意思再来。”钱佩英望着车上的三十多卷书说道。
  祁掌柜却笑着一副必须要带走的模样,且还道歉,“是在下考虑不周,应早些送去。”让见到宋福生和宋阿爷给带好。
  直到驾车回家去接马老太,钱佩英还说:“完了,咱又踏人情了。”
  “没事儿,娘,回头再将这些书送回来,让我爹看的时候也珍惜些,别耽误卖。”
  “嗳?对了,闺女,你看见我和你说的那个小伙子了没?”
  “哪个?就你说昨天坐我右手边那个?没有哇,他今天又来啦?”
  “啧,下楼的时候你没瞅到吗?就顺手能瞅到的事,我都看见啦。行了,别说了,没意思。”
  宋茯苓憋不住笑。
  她真没注意,她妈竟然还生气了。
  昨晚回家躺炕上就和她小声说:“那小伙子长的跟射雕里的杨康似的,白白净净,彬彬有礼。”
  哈哈哈哈,杨康,老妈真逗,说在“自习室”里看一下午杨康。
  “驾!”
  哎呦我天,马老太心想:这娘俩驾车咋那么彪悍哪,头回坐。
  “嗝,”宋福生拿着吃了一半的馒头,馒头里夹着肉酱,出来迎妻女时,看见三十多本书,当场就噎住。


第五百八十三章 盼盼到家,安居乐业
  宋茯苓看见宋福生就笑。
  老爸那一脸要破产的模样是为哪般。
  “爹,你别误会,这趟总共连吃带喝才花了七两银钱,我自己只买了两本。至于这些,三十七本,那是祁掌柜借给咱看的,你誊抄完,咱就得还回去。”
  “啥?”宋福生惊愕。
  不如自己买了,宁可破产。
  这还得抄?
  “呵呵呵呵”,钱佩英又呵呵上了,拍了下老公的肩膀,心花怒放的想:这全是爱啊。
  可没一会儿她就呵呵不出来了,米寿举着馒头跑了过来。
  “就只吃馍呀?”
  “里头有肉酱,可香啦。”
  “干噎?”
  “没有,姑母,我有汤”。
  米寿指着锅沿上的一碗鸡蛋汤,他一口来,姑父一口。
  怎么不分开碗装汤?
  “姑父说,能少刷一个碗是一个碗。”
  钱佩英立马回头瞪视抱书进来的老宋,“我们走这两天,你就对付孩子?”还大厨呢,连个蔬菜都不炒,懒死得了。
  宋福生没当回事,“就剩我爷俩,牛掌柜领奶牛出去配种了。”
  “那怎么不和大伙一起吃?”
  “老爷子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不集体开火啦。各家这不是用花盆种了菜?愿意吃啥自己做。”
  米寿帮忙解释:“姑母,吃的还行,真滴。你和姐姐走这两日,姑父领我富贵叔家吃,方爷爷家吃,王奶奶家吃,就今儿对付了一口。”
  你瞅瞅这屋造的,被子也没叠,钱佩英进屋放下包就收拾被子。
  米寿:“有热乎气,捂被能省柴火,”姑父说的。
  “我下学就和姑父往炕上一歪。”俺俩可好了。
  是,你就和你姑父好吧,没有我和你姐在,你俩可自由了是不是?
  钱佩英让小娃往旁边躲躲,拿着笤帚扫地。
  你看看这灶房里柴火东一把西一串,抱完柴火都不知道扫扫。
  外头,马老太在拽着宋福生小小声说话。
  “核桃、大枣,我花不少钱哪。三儿呀,你别总给米寿吃,别一天啥好东西都往孩子嘴里喂,自个吃,啊?补脑滴。”
  宋福生好笑。
  不少钱能是几个钱。
  瞅那小心眼的样,还不让给孩子吃,就没见过这么当奶奶的。
  “行,知道啦。”
  “这个?”
  “这又是啥。”
  “补药”,马老太没敢说是治啦啦尿的。
  三儿那脾性她现在也了解,属酸脸猴子的,说翻脸就翻脸。
  而且啥事好说好商量行,你要跟他来硬的,他指定与你对着干。
  果然,宋福生皱眉:“我哪里需要补?你竟整没用的。”
  “这咋能是没用的,儿呀,娘花不少钱哪。你说咱念书,念那些年,就差这一哆嗦啦,这必须要补。我已经告诉你媳妇了怎么煎服,你别白瞎娘的心,中不中?”
  “行行行,知道啦。不过,你别总问喝没喝,我指定喝,不知道的再以为我身体有病。这天黑了,你快回家吧。”
  “中,我不问,你喝,哈?走啦。”
  转头,马老太才过桥,宋福生就拎着“补药”去了宋富贵家。
  “富贵呀?”
  宋福生离开后,宋富贵感动的不行不行的。
  跟他媳妇说:“咱一个小老百姓,喝啥补药啊?能吃饱饭不就是补嘛。”
  他媳妇也很是感慨:“胖丫她爹对你真是没说的,那真是够意思,你记着些,别过了十年二十年忘了本。”
  “竟说那屁话,我死都不会忘。”要是有来生,俺们还当亲兄弟。
  “拿去吧,媳妇,这可是俺兄弟的心,给俺煎了吃。”
  晚上,后半夜。
  宋富贵寻思这也太补了,邦邦硬。
  媳妇还怀孕啦,坐胎没坐稳当呢,哎呦我天,真是要受不了。
  早上,又喝了一顿。
  富贵又哎哟我天上啦,哎呦?这是憋大劲造成的吗?怎么上茅房不利索哪。
  与此同时,宋福生抓耳挠腮开始抄写书,三十七卷本,他看一眼就够够的,都不想活啦。
  可是,想起佩英说的,闺女为了他,在书肆里坐着一动不动,不停抄写,女孩子在外,上厕所都不方便。
  抹了把脸,老宋心想:
  妈的,豁出去了。
  考上,忍一时风平浪静,等考完之后就能好好歇着啦。
  就遭这一把罪,到时,他再也不摸书。
  宋茯苓睡的眼睛微肿,坐起身就发现她爹早早就起来抄书,坐在地上的书桌前勤勤恳恳,围着棉被差些笑出声。
  昨儿,她是特意吓唬爹,说:
  都得抄,还得快些,别耽误人家卖。你要是不抄,就得我来。
  那么说是故意的。
  只有经历痛苦后,再见到光明,才能倍感珍惜不是?
  “爹,其实不用都抄的。”
  “恩?”宋福生眼睛一亮,真的假的。
  哈哈哈哈哈哈,宋茯苓心里笑疯了下了炕,“来,我来教你怎么看,要记下哪些。”
  这一教就是一小天。
  帮她爸迅速总结三十七本书精髓。
  另外,今天宋茯苓还义正言辞要求老爸,多背多看历年真题里的一些基础的。
  她怕宋福生不当回事,给分析:
  “在真题里频繁出现,以前每年都有,这才说明是最基础的。
  你一定要将这些知识点掌握,刷真题就是为了寻这些知识点,找套路。
  而断了这么多年科举,他可能忽然间就宣布恢复科举,是不能给读书人有太多准备时间的,这又说明什么?”
  宋福生脱口而出:“大多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