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267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267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老太太们不得不想开,因为管不住家里的小子们了。
  儿子们都当了家,也不听她们的啊,都听宋福生的。
  上回没去押运的,很羡慕田喜发高铁头他们。
  句句离不开感觉那十几个人回来后气势不一样。
  这回一听,还是给小将军送粮,个个直嚷嚷着,要走一起走,一开始,一路走,就要一辈子。
  但是以上这些心理变化,在宋茯苓看来,其实还是她爹有绝对权威的原因。
  她爹决定要做什么,大伙甚至不问原因就执行、不停执行、完全执行。
  这个团已经抱紧到了这种程度。
  她爹在青壮劳力中很有个人魅力,村里的小伙子也很愿意往团长身边凑,团长一声令下,啥活都干。
  这不服不行。
  ……
  就在宋福生又在村口迎进几车能装地雷的石头时,这是陆之瑶派人送来的。
  黎大人正在卡戳,任命宋福生再次押运粮草到前线云崖关。
  可以说,这次押运任务和上次完全不同,宋福生将要面临进入战区。
  黎大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应该启用胆大心细更为出色的新人。回头宋福生如果还能像上次一样完成的极好,他就拟提拔宋福生直接越过九品押运官当八品军需官。
  他认为:八品,越级提拔,宋福生完成任务回来后,实至名归。
  可以说,宋福生等这次新任务也等了很久,都快要没耐心了。
  因为他只有再次接到押运任务,才能将为小将军准确的粮草混进货物中,将他们这伙人混进送粮民夫队伍里。
  不这样做,他带着人和货没有通关文书,走不了多远就会被抓,而且他们和陆家四位小姐准备的这些也会被上报露馅。
  宋福生的计划一直是:
  领了押运任务后,带着这些粮草,让陆家小姐派来的指定人员继续当押运队伍的领导。不敢随便让别人领队,任务要完成,陆畔也要救。
  然后他自己走大半截道,他就拐了。
  那些民夫们该送粮继续送,他带着自己这些人押车,走上一条全新的路线拯救陆畔。
  与此同时,已经苏醒的齐东铭,秘密见了他以前的副手。
  齐东铭也不想还没下床就见这个见那个,他说话还不利索呢,胸部腿部中箭直咳嗽。
  但没办法。
  他和目前正在偷摸向外运硝磺的四妹夫一样,不得不帮妻子,已经摘不清了,就只能接手。
  齐东铭得到了两个消息。
  一是,无法再用海运方式给内弟送粮,海被鲁兵把控。
  二是,此时前线已经进入白热化,倾朝廷所有兵力正在猛攻云崖关。为了攻破,一批又一批兵勇,不计其数葬送在城门下。
  齐东铭就和大姨子、二姨子、媳妇、小姨子说了。
  他大姨子以前一直不关心也不懂外面打仗的事,被宋福生那伙人搅合的,陆之润现在最关心战事,且在恶补各种兵书,闻讯就当即下决心道:
  “不等了,小全子送信,我们祖父已经两日没回府,祖父现在想的应该全是主战场云崖关,不止祖父,现在所有人想的都是怎么攻破云崖关。”
  能听出来,语气里有埋怨。
  陆之润就觉得:那些人是不是太不把她弟当回事了?没收到消息?海上已经被断,给她弟送粮的海上渔夫队被灭了,那些是不是觉得不算出大事,再接着用陆运送,饿两天不要紧啊?
  可不能再指望。
  “出发吧。”
  四位姐姐:那必须的,必须马上出发。
  要知道海运过不去,陆运一走就是至少俩月,现在出发,弟弟带的兵都有可能被饿到。
  可是宋福生还没有接到押运任务,通关文书怎么办?
  “造假的文书呢?”小四陆之瑶道。
  齐东铭被小姨子吓得咳嗽了起来,越着急想说话越咳嗽,万万不得造假,会捅破天的。
  就在这时,陆之婉最贴心的大丫鬟送信:
  宝珠来了。
  宋福生终于接到了押运任务。
  “好!”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奉天城外,郊外的庄子。
  这里集结着一批家丁。
  他们都是陆家人,都是跟随陆家四位小姐很多年的家仆,打头的就是陆畔的小厮小全子。
  陆家四位小姐亲自送这些家仆出发,送这批特殊的“陆家军。”
  任家村村口。
  宋阿爷带着众人眼里包着泪,冲五十名即将远行的孩儿们喊道:“俺们在家等着,要快些回来。”
  五十名青壮带着愧疚,秋收又帮不上忙了,那些留守的要玩命干活。
  他们回身对家人们挥手,咧着嘴笑。
  “晓得啦,都会好好的回来的。”


第五百零八章 成长
  田喜发、王忠玉、宋富贵他们,先去和整装待发的“陆家军”汇合,会在途径的路上等待。
  与此同时,宋福生和四壮也已经领队两千人,正向他们浩浩荡荡走来。
  两方正式会面。
  小全子急步迎上前,当即单膝跪地抱拳道:“宋头。”
  这一跪,就代表着从即日起,唯命是从。
  只要是宋福生的命令就会服从,不会也不得有半点违抗。
  “宋头!”
  “宋头!”
  随着这一声声呼唤,呼啦啦接连跪地四百五十位“陆家军”。
  这四百五十位曾经归属于陆家四位小姐的家丁,从今天起,就要与宋福生他们这伙人的命运绑在一起。
  宋福生双手托起小全子,拍了拍小全子的肩膀。
  接着又去托起小全子身后的几位,摆手示意大家都起来。
  “叫什么。”
  “回宋头,奴才叫常大,这是?”
  宋福生挥手打断:“这里没有奴才,你不是奴才,从今日起,你们是我的弟兄。”
  是弟兄吗?
  宋福生才与这些人见面,第一句话就让这些“陆家军”有归属感,心暖。
  “陆家军们”互相看看身边的人,又望了望宋富贵他们,发现宋富贵那些在回望他们笑,他们也情不自禁笑了。
  对,宋头说的对,我们是弟兄。
  往后,我们会为共同的使命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
  我们能力不行,不是正规军,但是我们会比正规军更齐心。
  往后,我们会在心中将彼此当成弟兄。
  路上无论多么艰难险阻,也会将弟兄们的命当成自己的命。
  “头,常大是我哥,我叫常二。”十八岁,才成家一年的小伙子主动道。
  “好,好名,”宋福生拍拍说话之人的肩膀,眼神又看向明显站在前排的人。
  小全子给介绍道:“头,这位就是谢掌柜。”
  谢掌柜急忙抱拳。
  宋福生了然,看来谢掌柜就是之后会接手民夫送粮队的人,也就是陆家大小姐给他寻的接班人,可见这位,能力、身份上都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宋福生没再接着认识“陆家军”,路上有的是时间互相熟悉,他在忙着查看武器。
  这些武器是宋福生没有想到的。
  当武器分发到宋福生自己这伙人手中时,宋富贵当宝贝一样摸着闪着亮光的长矛,王忠玉用长刀比划了几下杀猪的动作。
  一向沉稳的田喜发,摆出动作要拉弓射箭。
  看看人家这箭头,估计射进身体里都能噗嗤一声。
  他倒要看看,这回还能不能一箭射死傻狍子。在家自制的那箭头,有一回让袍子拖着伤腿竟然跑了,可给他气的不行。
  要知道这几人可是铁头大郎他们的长辈,一个个都能兴奋成这样,就更不用说大郎他们了。
  高铁头耍着剑,可比自个准备的强百套:“这就是胖丫妹子说的闭月羞光剑吧?”
  大郎笨拙地拿着盾牌笑他,“那你得配天地阴阳招。”
  可见,宋茯苓平日里瞎掰的话,这些哥哥们通通都记住了。
  可给两千名民夫运粮队震慑的不轻。
  尤其是田喜发一箭射到了路边的树上,四壮秉持能省就省的心思,极速跑到道边,嗖嗖嗖几下上树就给箭头拔了下来,就跟会飞似的,民夫们都看傻了:练过是咋?
  民夫们望着那五百人,望着宋福生:这怎的?头,你还有支队啊?这是啥时候的事?俺们出发前咋一点消息也没听说过。
  民夫们又低头瞧了瞧自己,大部分人还要靠肩挑手提。
  再看看那支队伍,不仅家伙什齐全,任谁见到那些大家伙也不敢支棱毛,而且那骡子车队那么老长一溜,好几百辆。
  感觉整反了,两千人的队伍,愣是没有那五百人支队看起来厉害。
  宋福生看了眼好些骡子车上画有“!”的木箱,那里装的全是地雷,以及闺女新研发出的手雷。
  手雷是靠点火才能引爆全场,闺女说目前还做不出能延长时间一拉往外扔也来得及的手榴弹,就只能燃线,线燃起时再扔出去。
  还说,爹,备不住等你回来,就能研制出来了。
  那还有什么用?没事谁要手榴弹。
  总之,宋福生盯了一眼那些危险品,此时一点时间也不敢浪费。
  “出发!”
  怒发冲冠为红颜,不,是怒发冲冠为陆畔的队伍,各车辆听他号令:插绿旗。
  正常送粮车辆队伍,插蓝旗。
  这回可是真出发了,星夜赶路。
  上回宋福生带队的四百人里,有俩人也出现在这两千人的民夫队伍中。
  是的,只剩这俩人。
  那三百九十八人目前身在何方无人知,是不是还在这世间无人知。
  这俩人还有幸在一个小分队里,就嘀咕啊:“感觉和上次不一样。”
  看到宋福生,这俩人别提多高兴了。
  和宋福生散了后,他俩去过别的队伍,对比其他头领不拿他们当人看的残酷,很是想念那次送粮途中遇到的领头宋福生。
  没想到梦想成真,再一次被宋福生领导,这一路上最起码不遭罪。
  可是却没想到,宋福生比他们参加的任何一支队伍都赶路赶的急,一直地、一直地、往前走,很少喊口令休息,可累死他们了。
  而且比起上次的一碗水端平,这次也太偏心了,那支后来的五百人队伍什么也不干,逮空就歇。
  然后就和他们以前那些队长在一起说说说,也不知在说啥,就像唠不够似的,一路嘴就没停歇,还轮番说。
  那个赶车,这个过来唠,埋锅造饭砍柴挖菜,全是他们这些民夫干。
  领头也假装看不着那伙人啥啥不伸手。
  其实这俩民夫误会宋福生了。
  宋福生不是装看不见,是他要求的。
  只要小全子他们看懂了他是怎么指挥那些民夫分工合作的就可以了,不用现在就动手干活忙后勤,要养精蓄锐,保持好体力。
  另外,让宋富贵他们与小全子他们打成一片,一路上是要将他设计的一些配合战术告诉明明白白的,毕竟咱没在一起训练过,目前也只能靠“话聊”,尽快有一些默契。
  将来,以少打多,打的就是默契战。
  出发第一天的晚上。
  民夫们在休息,这五百人却没休息,大郎、高铁头他们几个小子给小全子他们露了一手。
  这一手叫,在夜间漆黑时,靠摸也能迅速埋雷。
  “有胆练吗?”
  “有!”
  “练吧。”
  出发后第七天,宋福生带着这只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傍晚时进了城。
  这代表着今夜民夫们不用再睡露天地了,夜晚途径各大城池,官府要安排出给他们歇脚的地方。
  宋福生却没歇,挑了些自己人,趁着天还没彻底黑透,在这座城里敲老乡家门,四处采买各种瓜果梨桃。
  粮食指定是买不到的,但是眼下正是瓜果下来的时节,加上已经走了七天,去掉消耗,他们的骡子车上能倒出一些空地方,要将一切空地方都利用起来。
  瓜果梨桃,有时候又是水又能当粮。
  以前跟着陆之润的谢掌柜、跟着陆畔的小全子,就亲眼见到宋福生为了他们、为了少爷陆畔,在大把大把撒银钱高价采买一筐筐水果。
  出城时,田喜发、宋富贵、大郎等人一脸自豪。
  因为,你听听:“大人,您收好。”守城官差双手递还通关文书后,示意城门大开,并且立正站好,目送持户部八品军需官牌的宋福生离开。
  这牌子是黎大人特许给的,还意味深长对宋福生说过:“收好,往后这官牌,你可能就要一直随身佩戴了。”
  而宋福生这趟押运必经之路,正是当初他由南向北逃荒时所走的路线。
  大郎说:“三叔,重走这条路,说不清,我就感觉我有些不一样了。”
  宋福生:谁又何尝不是呢,他自己也在成长。
  他都说不清自己是现代商人宋建业,还是古代童生宋福生了。
  活的越来越不像现代的自己,当然,也更不像古代的。


第五百零九章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陆家兵
  夏日的东方,早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