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260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260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畔吃着生菜包五花肉,边吃边与阿爷和米寿笑谈。
  阿爷告诉他,“没想到俺们还挣钱了呢,挣了多少多少。”可实在了,实话往外唠。
  米寿被陆畔问及墙上的道道是怎么回事,“哥哥,那是身高线。那面高的,是姐姐的几条线,这面的是我的。”
  陆畔歪头看着墙面,他就说嘛,她好像是长高了不少。
  所有的人,都以为陆畔这次来,是真的路过。在外面练兵久了回府休假,然后来他们这里坐坐。
  得说没有宋福生在,最近也没有人进城,任家村的消息是滞后的。
  只有宋茯苓觉得,这人今天笑容是不是有点多呀,而且看起来心态特别平和,特别的平易近人。
  太爷爷讲水车拔地而起的盛况,陆公子听的津津有味可以理解。
  但是种地的事,那人明明不懂,却也很认真像入迷了似的听。
  宋茯苓和陆畔从回了家后,是没有什么机会说话的。
  陆畔也不会失礼的看她、找她。
  因为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万一,他要是回不来呢。
  这么多人在,会对她名声有碍。
  并且,与她说多了,她会惦记他。
  能回来行,不白惦记,但是连父亲都出了意外。
  “小将军哥哥!”
  陆畔闻声回头。
  河对岸此时齐刷刷地站着几十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在。不再是米寿一个人叫他。
  只看这些孩子们忽然对即将离开的陆畔,做了一个整齐划一的动作:比心。
  带头做的,是宋茯苓。


第四百九十四章 谁没啦?(二更)
  伸出手,比那个动作,那是什么意思?
  带着不解,陆畔向河对岸挥了挥手,示意宋茯苓和米寿他们回去吧,上了马。
  大骏之前让大白胖娘们牵回家躲雨了,还差些让大骏踢一脚。
  大白一直靠着这种时而出现的卓越眼力见,而好运不断。
  陆畔深知,任性这一回,消失这一下午,回城后,他就不再只是陆畔。
  手握铁剑,领兵征伐。
  雨停了,彩虹忽然出来了。
  他一边驰骋在官道上,一边仰头望着彩虹。
  宋茯苓也在看彩虹。
  甭管他这趟来是为什么。
  希望他能一直在后方练兵,只负责向前线输送优良军士。
  如果一定要去战场,希望他选择的不是她和父亲猜测的那条“九死一生”线路。
  只正面迎敌,他是主将,危险会小。
  假如,真是那条战线,希望她带着孩子们比的心,数量这么多,能给他带去一些好运、性命无忧。
  宋茯苓心情忽然有些沉重,这里一点也不好。
  战争、炮火,总是和离别、生命的沉重挂钩。
  别看她和老妈瞧上去挺正常,但实际上,老爸只是在新皇的管辖内押运,一般情况下没啥危险呢,她和老妈也惦记的不行。
  更不用说那些直面冷兵器的人,刀枪无眼,炮火一轰一片,医药又跟不上。
  唉,不能想了。
  宋茯苓又看了眼彩虹,正好自己此刻感情浓郁,画进画里?
  可是,她的画呢。
  “米寿?你来。”
  钱佩英给灶坑填了把柴火,又要准备下一顿饭了,大伙还没吃呢。
  陆畔要是按照现代时间算,下午一点多钟来的,三点多钟走的。平时大伙都是这个时间才做饭,五点多钟吃饭,吃完去地里忙到九十点钟,看不清了再回来。
  “你姐俩又捅捅咕咕说什么,有啥我不能听的?”
  “没啥。”
  姐弟俩嘴上这么说,却拉着手躲到了钱佩英听不到的地方叽叽咕咕。
  宋茯苓半张着嘴看着弟弟,怎么给她画又拿走了呢。
  拿榨汁机图纸是感兴趣要帮她做,可以理解。但一声不吭拿画是啥意思嘛。
  堂堂公子哥,这什么毛病,不打声招呼的呀。
  米寿摊手:他也不晓得,之前在炕上有瞧见过姐姐的画,再之后就没见过。
  “你还摊手,那你当时怎么不知道给我送回来?”
  “姐姐,我那时候多忙,家里都没个男人,围着哥哥要身前身后招待。”
  宋茯苓拧开盒盖,更让她无语的是:
  这是用了她多少沐浴露啊,盒里少一大半。
  外人用,可是变不回来的。
  这款沐浴露在空间里本来就没剩多少,是她的“男朋友”,她最喜欢的中性味道。
  难怪家里都飘着那股“书香气。”
  ……
  与此同时,正押运回程的宋福生,艰难地咽下嘴里的西瓜:“你说谁死啦?”
  途径城池的老乡一脸愁容,像天要塌一半似的:“镇国大将军啊。那么牛气的陆大将军都没了,忽然倒下……唉!”
  就差说,这还能打赢了吗?
  老百姓们觉得这像个征兆,这是老天在暗示他们要完犊子呀。
  反正是不咋吉利就对。
  “爹,你又在胡说八道,嘴上没个把门的。”
  老人家瞬间反应过来,冲宋福生他们尴尬地笑了笑,急忙跟着儿子离开。
  大郎一脸不敢相信:“三叔,他说的是小将军的爹没了吗?”
  “应是。”
  九族的十一位“勇士”,再没了一路回程一路开小灶品尝地方特色的心思。
  宋福生很少对这些民夫们喊话,听闻消息,一脸肃容站在大家面前道:“我知道你们是在故意磨蹭,不愿意回去。”
  四百名民夫很齐心:没错,是故意的。
  因为你这个头,很好,不想与你们分开。
  回去了,你就不给我们当头领啦。
  回去后,我们就不一定会落在谁的手下,不一定要去哪送货了,磨蹭一天是一天。
  “那你们慢慢溜达,我们赶着这十台骡子先行一步,回见。”
  “头,宋头?”
  民夫们急了,别这样。


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发(为书友20170711110604573打赏+)
  少爷回来啦,少爷回来啦!”
  陆畔回归出现个小插曲。
  进城门时,小全子带着好些寻找的人手,冲他围追堵截的怒吼:“站住,大胆,竟敢乘我们少爷的坐骑!”
  一身老农打扮的陆畔,在马上斜睨小全子一眼。
  小全子长矛都出手了,急忙扭头看向旁处,假装刚才呵斥陆畔的不是他。
  陆畔在府门口下马时,小全子又犯错了。
  他控制不住自个的猛吸鼻子,哪飘来的香味儿呢,好陌生,从未闻过。他就一路跟在陆畔的后面走一路嗅。
  陆畔冷不丁站住脚唤管家,小全子撞他后背上了。
  小全子:“……”
  哎呀妈呀,他这是咋的了,是没睡过觉的事嘛。
  当顺子急匆匆找来时,陆畔已经和管家简单说完去往内院。
  “少爷找你啥事。”
  让大德子赶明回来。
  管家一头雾水,说实话,他都不知晓大德子是谁,府里奴仆太多,太小的人物了。可少爷竟然嘱咐他,往后对大德子要多有照顾。
  顺子又问小全子,在哪个城门寻到的少爷极其细节。
  听完,脑中一闪,任家村?
  小全子惊愕地望着一身孝的顺子:“师父,师父你怎么突然哭啦?”
  顺子用袖子擦了擦,“没事。今晚,你陪少爷吧,有些眼力见,啊?我要回趟家,陪俺爹娘好好吃顿饭。”
  呜呜,少爷都去了任家村,这说明要将有念想的都走一遍,都看一眼。
  他也要回趟家,跟爹娘先好好说说心里话,之后,誓死跟随。
  ……
  陆丞相愣愣地坐在水盆里,脑中全是儿子小时候的模样。
  白发人送黑发人,说的就是他。
  儿女死在父母之前,让老父老母活着也没什么盼头了。
  唉,不能想了,前方战事吃紧,他还要很多事要做。他不仅是一位爹,更是许多百姓人家的相爷,明日要起早进宫。
  陆丞相在心里合计着这些,伸手要澡豆,没想到的是:“珉瑞?”
  陆畔取过矮凳,坐在祖父的身后,自顾自的就说:“祖父,今日孙儿不告而别是去了一村庄。听闻有一五岁小人,经常给他姑父搓背。”
  他开始讲,从米寿那里听来的,平日里米寿和宋福生的种种。
  米寿会给宋福生每日擦脚,洗澡时会互相搓背,吃饭写字。稍稍进步,小人就会得到夸奖,听说会被亲亲抱抱举高高……
  陆畔今日给他的爷爷也搓了澡,就讲着这些搓。还给了他祖父一个背后的拥抱。
  书房里,在陆畔离开,陆丞相突然哭的像个孩子。
  从陆将军遗体运回一直到明日就要尽快下葬,陆丞相只是合不上眼,从没哭过。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眼下,一切要以大局为重,陆家有时还不敌普通人家,因为他都没空悼念儿子。
  今晚,终于痛痛快快的一人坐在书房里哭了一次,心如刀割。
  而陆畔离开后,就去了祖母的院子。
  长公主奶奶也一直表现的很坚强。
  百姓常说,端多大的饭碗吃多少饭。
  她家的饭碗太大了,干的活就要多,担子就重,这就是陆家的命。
  老人家以为自个想开了,却在看到孙儿端着脚盆出现那一瞬,心像被针扎了一样密密麻麻的疼。
  孙儿后日就要去战场。
  “祖母,等孙儿回来,过了父亲孝期后,我就成家……”
  陆畔接下来给她奶奶编织了一个很好的梦。
  说他到时会和娘子常在府中陪伴,往后也会多生孩子。
  让陆家枝繁叶茂,让祖母抱着这个曾孙,舍不得放下那个曾孙。
  讲的画面集美,团圆极了,过年都坐满一桌人。
  长公主也很配合孙儿,忍着心里的疼,笑着和陆畔一起畅想,还拍着陆畔的手说:“祖母等着,等着那天。”
  “祖母,如果我相中的是门庭很低的普通人家女儿,您会赞同吗?”
  “赞同,我的珉瑞从来没又看错过人,百姓人家的姑娘要是能了我孙儿的眼,那一定是极为的秀外慧中。”
  陆畔离开后,长公主哭了起来。
  这是陆畔第一次话这么多,从来不知道可以说话说的那么好听。
  一定会有那天的,孙儿,你不能食言。祖母不会让你出一点岔头。
  “母亲,您戴这个可真好看。”
  陆畔送给他娘一套很珍贵的首饰,像现代紫色的水晶,陪着陆夫人吃过饭后在逛园子。
  他那张嘴,此时像极了嘴甜的米寿,将以前十几年不可能说、也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慢吞吞的在今日倒出来不少。
  前半夜,陆畔就做着这些,又跪了父亲一个时辰。
  后半夜,陆畔伏案,给四位姐姐以及外祖母写信。
  外祖母的信里,是他嘱咐让外祖母多叫母亲回娘家。
  给姐姐们的信里。
  他对大姐说:不要只顾在内院争姐夫家的爵位,大姐啊,弟弟知道你要强,但将侄儿教好,侄儿自己就会挣。精力要放对地方。留有再多,不如子孙出息。
  对二姐说:二姐夫志不在官场,当初你看重的不就是他那一身才华,那为何你又因他研究学问而不停争吵?
  陆畔对陆之婉说的是:要陪三姐夫再次站起来。三姐姐,姐夫欢喜于你,你也嫁得良人。弟弟现在才懂,心有所属,竟是这世间极美好的事。
  对四姐姐,陆畔的信里充斥着怒气。
  四姐姐,你是陆家女,最小的本是最受宠的。
  可是你看看你的日子,性情怎么就能这么软。
  四姐夫要是一房接一房的抬姨娘,打杀,抬一个打杀一个。
  你顾忌名声作甚,你过那样忍气吞声的日子,就叫不给陆家丢脸?倘若打杀也治不住,和离。
  陆畔心里,从来没有劝和不劝分的概念。他一直认为,对有些人有些事,劝和才是作孽。
  当第一道晨曦照进书房,只看陆畔正在小心的卷起画卷。他给上了油,不会易碎。
  并且还在宋茯苓的画上添了他自己的手笔。
  将宋茯苓举着油纸伞添了进去。
  ……
  宋福生领着民夫们即将要抵达奉天城时,就感觉气氛不对了。
  老百姓们再不是失去陆大将军跟国难要来了似的表情。
  而是更加团结一心的样子。
  又发生什么啦?
  “你不知?陆将军之子陆小将军,正率领所有从各地赶回曾经的陆家军,替父出征。”
  一身银色盔甲的陆畔,坐在马上看着百姓。
  百姓纷纷喊着:“陆家必所向披靡,陆将军旗开得胜。”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全家都有金手指啊?(一更)
  离家的方向越近,宋福生听到的小道消息就越多。
  “……其父大将军,武将之中的第一人倒下了,陆小将军是临危受命,皇上亲封:定海将军。”
  “定海,据传是皇上为陆小将军特意取的封号。”
  百姓们不知,这个特例定海将军,级别也高于一众将领。仅次于陆畔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