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255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255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窖,搓了搓胳膊,当宋福生再看到存放着的一堆大列巴时,已经不感到意外了。
  忙碌的身影,从这间屋子穿梭到那间屋子,开具各种单据。
  比如即将带队多少人,要带走多少骡子车,要用多少草料,押运具体数量,以及过城的通关文书和押运凭据。
  这些都要装好,让负责的人写的仔细明白。
  因为最后他要拿到交货收据,才算押运结束,才可踏上归途。
  将该办的手续办好,宋福生方才心事重重回了家。
  ——
  “什么?”钱佩英吓掉了手里的辣椒。
  宋茯苓也惊讶至极:“啊?”
  宋福生点头:“你们没听错,我要走了,这算是政治任务,压根就没法拒绝,我先取地图册吧。”
  宋茯苓急忙去将门反插,在等待老爸从空间出来的空档,跟老妈面面相觑,太突然了。
  宋福生出空间没磨叽,拽过女儿先和他一起研究:
  “闺女,他让我押运到耀州城,你看这是他给的路线图。”
  宋茯苓接过古代路线图,又翻开现代地图册,比照来对照去,眼神两面转悠,只几个来回就确定道:
  “爹,那耀州城差不多就是现代的营口。单程大约四百多里路,照着咱们逃荒的速度,你最快二十天就能跑个来回,最慢一个月到家。营口,仍在新皇的管辖范围里,那你这趟任务没太大危险。”
  宋福生忽然对女儿露出无奈的表情。
  女儿有这个毛病,遇事先解决事,就显得很不近人情。几句话就给他定性为不算太苦。
  这时候要是换成别家女儿,估计会哭着说:“爹,怎么办呀,为啥要派去那个破耀州啊。”
  他家闺女,并无。
  钱佩英听完先松口气,随后就不乐意了:“你这孩子说的咋那么轻巧呢,你爹都要走了,连续走一个月还不够苦?”
  “可我爹说了,那不是政治任务,推不掉嘛。
  我就要告诉你们是哪里,怎么走。
  爹,你看,其实他给你的图已经画得非常明白了,全是新皇的地界。
  再根据咱们自己的地图册,只这里应该非常荒凉,现代都没什么人家,不过走这片荒凉地,能抄近路。
  按照脚程计算,你还能再提前两三天到家。
  嗳?爹,你说他为啥要让你送到营口啊?那里不是前线也不是战区呀?”
  宋福生挑了下眉:“你猜呢?”
  “我猜,营口只是一个货物中转站吧,你送到后,那里会有其他人接手,接着往前运,应该是换成比你更专业的人去送。”
  “送哪去啊?”钱佩英问道。
  爷俩一起抬眼看看她,指向大连附近。
  钱佩英急忙压低音量:“妈呀,你俩咋又开始设计进攻路线了呢,快打住。这是高度机密吧?怕走漏消息,才不让一般人去送。”
  宋福生和宋茯苓这父女俩哪是光猜到路线了,又一起猜到:看来这真是给突击部队准备的口粮,那里真的有一支队伍,即将要“漂洋过海去干你”。
  营口造船存粮,运往大连,从大连过去,要在哪登陆呢?
  宋福生和宋茯苓对视一眼后,立马又一起看地图,登州上岸。
  这回可不再像上回似的只是瞎猜,这次是真根据家里的大地图确定了皇朝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宋福生分析说:“上回传来的所谓大捷,不过是让占据河北河南的吴王损失惨重,但山海关仍没攻下。过不了山海关,就到不了京。而为什么没攻下,主要是占据山东这面的鲁王,和投奔鲁王的齐王,出手帮忙了,派兵助阵吴王。”
  宋茯苓问:“投奔鲁王的那位齐王,爹,他就是让古代外公去堵城楼的那位臭不要脸的王爷?”
  “对,就是这厮,吴王占咱老家时,齐王带亲军跑了,投奔了鲁王。
  而眼下局面,鲁王即使被逼无奈也要帮吴王守住山海关,看他上回插手就知。
  因为山海关一破,鲁王爷会面临丢了老家被打到长江以南的困境,他更没有好日子过。
  所以,即使鲁王和吴王一直是对立关系,目前也必须要在这时联手,拧成一股绳,对抗新皇不能让他攻破山海关。
  古代这里管山海关叫云崖关。”
  宋茯苓点头:
  “那么,陆畔之前问我,河怎么做,海水呈现在模拟沙盘上要怎么计算,看来就是他要带兵走这里吧?
  当鲁王派兵助阵吴王去打攻城的新皇时,陆畔打算带队过海,从登州登陆,一路攻打鲁王的地盘,逼得鲁王不得不将派到云崖关的大量士兵撤回。
  让鲁王没有能力,再去帮吴王守关隘。
  因为鲁王要是不撤兵回来,陆畔带队从登州那面就要往济南进发,端他老巢了。
  爹,陆畔,在背后打得越凶,牵扯鲁王的精力越多,山海关也就是云崖关,面对的攻城压力就会越小。
  看来他的任务是要一直在鲁王背后骚扰,给正面对阵云崖关的将领争取攻城时间。
  当那面城破,吴王败走,到时攻城的队伍一定会往西面拐,直打到京城。”
  钱佩英不太会看地图,那她也听懂了:“那陆畔咋办?他们打进去就往左拐,陆畔一直在右面呢,不管他啊?”
  宋福生随着女儿讲述,想象那副场景,不想这九死一生的活会落在陆畔身上:
  “你娘俩别一口一句陆畔。如果真像咱们猜的那样,他是独子,这么危险的任务,你当人家爷爷奶奶能让去?哪儿衔接要是出一点问题,没有及时去救援,就要保不住那支突击队了,突击队的将领,不能是陆畔。”
  宋茯苓也用手赶紧蹭蹭嘴:“对,爹,你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他很年轻,这种艰巨的任务,我要是皇上,指定会派给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的什么镇西镇南大将军呀。”
  三口人嘴上说着不能是陆畔,不能是,屋里却静了好一会儿,个个都有些心事重重。
  最后是宋福生打破沉默:“那这趟活我押得不冤,我还要好好押过去。给那种九死一生的队伍送粮,那一个个都是好样的,多辛苦也值,我认。”
  ……
  父女俩猜的全中,包括这种战略部署的意义,目的是让大部队在攻云崖关时减少压力,尽快一鼓作气破城。
  要是这口气撑不下来,给那几位王爷缓过了神,再攻可就难了。
  所以说,这时候敌军要是能给他父女俩抓走,能挖出他们脑中猜中的这些,那么战争真的有可能会持续到米寿长大。
  而想出如此大胆策略的人,正是陆畔。
  那时,有反对的声音,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跨海作战。
  陆畔说,没有人天生就会。
  正因为没有过,才会打鲁王个措手不及,在他派出大部分兵力去助力云崖关时,在他的后方撕开一个大口子。
  也正是从那时起,才有了秘密训练基地。开江就下江下河,冬天就在室内。
  父女俩连皇上的心思也猜中了。
  曾经的燕王自始至终,压根就没考虑过由陆畔带这支特殊的队伍,别看是他提出的。
  陆家,对他、对皇朝,做得足够多了。
  新皇允许陆畔练兵,却不会允许他去。
  可世间之事,总是出现变故不是吗?
  就像宋福生一介布衣,竟然要去干押运官的差事,这谁能想到呢?
  当天晚上,大伙都知晓了此事。
  马老太问为啥呀,给官身了吗?给咱发很多钱吗?没有,凭啥呀,端多大的饭碗吃多少饭,咱不是在后方支援?那凭啥给我儿又揪出来让去送粮。
  到底是让我儿在后面干活,还是让去前面送货?能不能整准了。那些官爷是没人可用了嘛。
  宋福生坐在院子前方,只能安抚大家说:
  “没有为啥,也不能去问大人为啥,和给不给官身给不给实惠更没关系。是任务,是朝廷相信我。”
  他倒是想讲些激情澎湃的话,就是澎湃不起来。
  他走了,家里这么多活可怎么办,完全在计划之外,连点准备都没有。


第四百八十五章 离开(二更)
  宋阿爷倒是和马老太舍不得儿子的心理不大相同。
  问宋福生,“一道能平安不?”
  “能,没出新皇管辖,也不往前送。”
  “啊,那就是出去半个月一个月就能回来呗?”
  “是。”
  宋阿爷指着家里壮汉们:“那你快挑些人,带着走。路上只带那些陌生拉货的可不中,身边怎么着也要有自家人陪着。”
  宋阿爷认为:或许,福生这是将来要被重用了,重用前,一般情况下,那不得考察考察干活利索不?别眼皮子浅。
  咱这叫先出力,再收获。
  只要没危险就中。
  ——
  夜深了。
  妇女们干了一天的活,却没有入睡,在缝着手里的睡袋。
  油灯下,钱佩英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将从空间新翻出来的防潮垫缝在睡袋里,外面再放棉花。务必做到不拆开看不出。
  宋茯苓也在熬夜,重新将地图画了一遍,经她手,画得很清晰,上面还有文字说明,就差将一路上的语音播报落实在纸张上了,前方左拐,前方怎么怎么滴。
  米寿在小屋,正在给姑父搓背,洗头发。
  三天后。
  “爹,这是糖盐袋子,我已经按照比例掺好。你们一路上,每天往水囊里装些,用烧开的水冲喝。喝盐糖水,能保证流汗不脱水。”
  “爹,这袋子里是硝石,你一定要单独放。我也配好量了,应该够你们一路上制冰用的,记住怎么弄了吧?”
  “记住了,大盆里放小盆,都装上水,倒些硝石就结冰。结冰完,大盆水也不倒,烤一烤,给水烤干,蒸发结晶,取出来再接着用。”
  女儿操心啊,听说押运很多奶豆腐,天太热,怕在路上时间长融化掉,就让他去找硝酸钾。
  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吸热结冰。
  他特意让黎大人开票子去“冰政”取的硝石。
  给不少硝石呢,但是闺女说用不了那些,给扣留了一部分。
  村口。
  宋福生望着大家伙,“辣椒?”
  宋阿爷立马就说:“放心吧,有我们。”
  任族长对宋福生点头:“也有我们。”
  “我离开后,送货方面?”
  “不用再多嘱咐,你们几个小子平平安安比啥都强。”
  任族长:“也有我们。”
  任家村村民,全体都有,冲宋福生他们挥手:“放心走吧,早去早回,一路平安。”
  宋福生心想:你们别撵我呀。让我再停留一下。
  真的是想说的话有一堆,最终却只忽然摸了摸米寿的头:“你咋不哭呢?”
  米寿先歪头看了眼蒜苗子和小蔫吧,这回他俩爹也跟着,然后才仰头道:“不就是去二十日就回?那有啥哭的,又不会有事。真的真的不会有事是不是?”
  宋福生:“……是。”
  行,算你们心狠。
  一个个都不拿他远行当回事。
  宋福生最后和妻女对视一眼,他妻女一脸“咱空间见,”才转身带着十名汉子,大步流星离开。
  这十一个人走了,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家却站在原地一直望着,一动不动。
  米寿毫无征兆的鼻涕喷了出来,彻底憋不住了:“呜呜呜。”
  蒜苗子急忙上前:“你先哭的,米寿,你输啦,”说完才一咧嘴嚎哭起来:“爹!”
  小蔫吧凑上前,仨小娃仰头看天,哭着在心里呐喊:
  啥时候回来啊?福生,忠玉,富贵呀!


第四百八十六章 重伤(一更)
  四百位征召上来的民夫组成的队伍,配着一百辆装得满满登登运粮骡子车,还有不少全靠肩背手提的。
  “从今日起,我就是你们的领头,宋福生。
  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
  这里面有一件事,你们可能不知,这趟跑完回去交差时,我要向上递一份名单。
  一路上谁表现不好,要将名字报上去,并且对我是有名额要求的。
  都是苦命人,我也不想如此,但这是命令。
  至于被报上去的那些人,官衙会如何处置,实话讲,我不知。”
  四百名淳朴的民夫,脸上立马都露出惊慌之色,脑中闪现的全是“要是被报上去就完啦,眼下这好活将会立马变成去前面送命。”
  可见,在这些人眼中,押运真的是被征上来最好的活计。有的还是找人安排的哪。
  而且他们也听懂了,一定会有人被报上去。
  好的淘汰一般的,一般的淘汰孬的,末尾淘汰。
  关键这里有个问题,不知领头手里有多少名额。
  也就是说,倒数第十不行,万一领头被上面要求需报上去二十位呢。
  倒数第二十还不行,万一领头被上面要求需报上去三十位呢。
  不能再往下想了,得卖力啦。
  他们这四百人,看来不止是同伴关系要共同运粮,还是竞争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