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7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7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七户人家,拖家带口又重新上路。
  蜿蜒的路上,他们一直举着火把,宋家人还好,蚊子什么的,他们提前都戴上了纱窗上的纱网,还有宋茯苓离开古代家扯下的蚊帐也派上了大用处,被她姑姑改吧改吧,一人头上蒙一块,离得远看以为是纱巾呢。
  钱米寿被宋福生放在手推车上,哪能真让那么小的孩子走路。
  宋福生的大哥人也是憨厚人,看到虎头虎脑的小子满是怜惜,边推车还边告诉弟弟说,冲你岳丈,往后得对这小子好些,唉,钱家就这一个根,让你岳父在地下能闭上眼。
  钱佩英无意中听到了这几句,她决定投桃报李,给大哥家的两个大侄子,还有姐姐家的虎子,都是十六七岁的小子,一人分个水囊。
  一共就这些水囊,是白掌柜给老牛头的送别礼物。去掉他们现在用的,马老太的,这再分也就没了,别人只能用竹筒或者瓦罐,她决定最后这几个给小子们。
  那水囊里面且装着她之前赶路烧好的水,递过去之前,钱佩英又往里面撒了一点点蔗糖、一点点盐,这是听她闺女说的,盐糖水补充体力。
  虽然量不多,但是这仨小子又推车又赶车,十几岁就很懂事,尤其大哥家的俩小子,一路上接触的多,总说,三叔三婶不用你们帮推,我们能行。
  最后,钱佩英趁着夜黑,又给自己和丈夫的水囊里也加了些盐和糖,晃悠晃悠水囊让宋福生赶紧喝。
  至于她闺女,那完全不用操心,她闺女那水壶是现代的保温壶,一天一宿过去水都是热乎的,她闺女身上还背着现代家里的白糖和盐。
  要是觉得太辛苦,跟她爹一撒娇,她爹就能原地站下白眼一翻,进空间给拿奶粉酸奶可口可乐。


第三十六章 干饭
  宋茯苓走的两腿发酸。
  古代的路太难走了,路上有泥沙子、石子、杂草等等,硌得脚心疼。
  就这还叫路呢,很难想象,那没被人常走的路得什么样?是不是镰刀开道,镰刀都得坎得没刃了?
  宋福生特意落后等了等女儿:“累吧,把你那包解下来给我,现在是不是感觉背水壶都沉?”
  宋茯苓看了眼她爸身上背的大号防雨绸旅行包,拽紧自己身上的阿迪包,摇了摇头:“不累,没事儿。”
  “能坚持啊?”
  “能。走这点路,小意思,我那个时候经常出去野游您忘啦。”
  宋福生取笑女儿说:
  “没忘,怎么会忘。
  你的梦想不是仗剑走天涯嘛,还嚷嚷要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我记得有一回,外面下雨,我问你,都下大雨啦,咋还不回家吃饭?你说要和朋友们搭帐篷,说什么要体验一下生存节目教你们的技能。
  妥了,闺女,这回你梦想妥妥的了,也不用体验感受了,那些都是假的,你看看这回,多真,彻底四海为家了。”
  面具后的宋茯苓,一脸欲哭无泪。是啊,这么想也对,梦想成真了,只能这么安慰。
  宋福生又再次确认一遍,问女儿能不能坚持,实在不行,把车里的东西再往手推车上倒动倒动,让女儿回骡子车上坐着。
  宋茯苓戴着白花花的面具,头摇的像拨浪鼓,摇的像鬼影似的,宋福生冷不丁看过去也有点害怕。
  开玩笑,宋茯苓心想:她怎么好意思回车上坐着,推车的那几个人忍着困都快要累死了,再为了让她坐着多推东西,心里太过意不去。
  看看她爹娘,身上背着抱着的东西,不是在照样坚持?
  再看看大丫二丫她们,不仅背东西还得……
  这么想着,宋茯苓就停下脚,冲她爸挥挥手,意思是你赶紧帮大伯他们去吧,不用管她,她要等几个姐姐。
  只看,落后几十米的二丫打着火把在中间,一个胳膊挎着大丫,一个胳膊挎住桃花,给两个人照明加引路。
  而大丫和桃花竟然边低头赶路,边把蒿草和艾草编制成草绳。
  宋茯苓拍了下桃花的手,有点生气道:“别编了,奶都不知道该怎么瞎折腾好了。”
  对,这是马氏给几个丫头的任务,让赶路也不能闲着。
  桃花好脾气地解释道:“编成绳点燃方便,咱们就不用让蚊子咬了,甭管在哪睡觉都能睡着。”
  “那也别编了,你们刚才都摔几跤了,别听她的。”
  二丫举着火把往宋茯苓方向照了下,冷不丁忘记宋茯苓戴面具也被吓一跳,到嘴边的尖叫硬生生咽下去,又把火把往回缩了缩才说:“不听她的该骂人了。”
  “骂人就说我说的,她要敢骂我,我就找我爹。”
  大丫率先收起草绳,把草绳放身上的筐里:“咱们就听胖丫的吧,奶不敢骂胖丫。”
  桃花纠正:“奶不是不敢骂胖丫,奶是怕三叔。”
  二丫一看,不用挎着两个姐姐走路了,说实话挎着走,她在中间挺累。
  几个大步到了宋茯苓身边,一边给宋茯苓照脚下的路,一边说:“胖丫,三叔给你当爹,真好,你命咋那好呢。”
  这句话就像开了闸,几个女孩纷纷发表对宋茯苓的羡慕。
  同是天涯沦落人,她们又在羡慕什么呢?
  羡慕“你家顿顿吃麦饭,打小三叔三婶就没亏了你。”
  宋茯苓:“啥叫麦饭?”
  “咦?你们城里人不叫麦饭吗?就是干粮,能把麦子磨成面粉蒸的干粮。”
  宋茯苓不解地问:“你们也吃的那个,奶今晚蒸的就是啊。”
  大丫小声道:“家里拢共也没几斤细面,那是因为你们回来了,大伯娘猜到奶让蒸干粮就是指蒸麦饭,她才敢做的,我们也才吃上,你以为顿顿有吗?”
  宋茯苓想想晚上那干粮的口感,糙得很:“就那还细面呐,那你们平时吃的干粮是什么?”
  “就用大麦小麦直接用来煮饭,麦子皮不能磨掉,吃那个。还有豆菽饭。”
  那能消化吗?宋茯苓震惊。
  二丫接过大丫的话继续道:“所以胖丫,我可盼着你回来了,掰手指头算你回来。因为你和三叔一回来,奶不仅给蒸细面馒头,吃了不拉嗓子,第二天还会做菜饭。”
  “什么叫菜饭。”
  “你不记得了?就是园子里的菜放米里煮,要是冬天过年你们家来,奶也会用冬菜放米里,吃起来可香了。”
  宋茯苓皱眉:“你那意思,我们要是不回来,就这秋收季节,奶连菜都不给管饱啊?”
  “菜得留着晒干啊,要不然哪来的冬菜,当然不能随便吃,我和大丫得去经常挖野菜。”
  桃花倒是打岔道:“胖丫,我发现你这次回来,好像很多都忘了。”
  “不是忘了,是住城里习惯了,我们把你们说的细面干粮叫馒头,菜饭叫米粥。”
  “啊,原来是这样,那干饭你们叫什么?”
  宋茯苓聪明了一把,没用人解释就回答道:“叫大米饭。”
  大丫和二丫立刻表示:你白,就是因为宋茯苓你经常吃大米饭,她们什么时候才能变白啊。
  二丫还加了句:“这回别说大米饭了,那离的太远不敢想,连第二天的菜饭都不见了,没盼头了。”
  宋茯苓:“……”
  “你们一次都没吃过?”又特意强调了一句:“长这么大都没吃过?”
  桃花看了眼几个妹妹,发现大丫二丫在失落地摇头,她小小声道:
  “我倒是吃过胖丫说的那种大米饭,是我爹前几年去地主家里干活,地主给发的银钱就是大米。
  我爹说,当时好多人抢着干,都是为了回头让家里婆娘孩子吃上一口。
  所以他把米背家来,挨累受冻就是为了让我们吃,没经我奶和我娘同意就给煮了干饭,我吃了一碗,我哥吃了两碗。”
  大丫二丫立刻看向桃花:“是纯白米?啥也没加?”
  桃花点头。
  “那得是啥滋味儿啊?”
  “是不是老香了,舌头能吞掉?”
  桃花咬了咬唇,其实吃完了那顿,她娘当时都和她爹干起来了,奶也像着娘,说那一顿饭能抵好几顿。
  “不太记得了,你们应该问胖丫,她常吃。”
  大丫和二丫一起看向宋茯苓,看了几眼,没等宋茯苓回答,她们又再次扭头望着桃花。
  在她们心里,宋茯苓的生活简直可望不可及,问一个天天吃白米的人,她指定说不出好来,还是和桃花姐比较有共同话题。
  哎呦,宋茯苓在夜深人静下半夜时分,听的心很揪得慌。
  糟糕,她内心忽然有种想豁出一切吹把牛的感觉,使出洪荒之力都无法按捺。
  宋茯苓大气的一摆手:“别问啦,你们放心,我指定近期内让你们吃上一回,一人吃两碗,不吃完都不行!”


第三十七章 上山
  “胖丫姐,我错了!”
  宋茯苓吓一跳,宋金宝是什么时候跳她身边的。
  宋金宝扯住宋茯苓的衣服袖子说:“我以后再也不和三婶顶嘴了,三叔三婶指哪我去哪,让干啥我就干啥。”又一咬牙:“我也不乱翻三婶的吃食了,她给我,我再吃,绝对不抢啦。”
  宋茯苓望着身边围着粉色帷帐的小男娃:“然后呢。”
  “还?还有然后?”
  “那当然了。”
  宋金宝纠结了,挠挠脑袋:没然后了呀,他也没干别的,就骂了三婶几句,也不是故意的,主要是三婶太抠了,他还挨顿爹的打呢。
  宋茯苓看他那样,提醒道:“一路不能和钱米寿打架,他比你小。”
  其实还想说一堆,比如眼里别只有吃喝,惦记惦记你两个亲姐姐大丫和二丫,别总抢她们的吃食。一琢磨算了,和几岁孩子说啥啊,二伯和二伯娘眼里都没有大丫和二丫。
  “你重复一遍。”
  宋金宝不仅重复了,并且还自由发挥的很好:“不打架,不欺负钱米寿,他是弟弟,我要谦让,不抢他吃的。那胖丫姐,干饭有我份了吧?”
  宋茯苓好笑地点点头。
  “是两碗吧?”
  “嗯,这个嘛,我得……”
  宋金宝赶紧捂住耳朵跑走,跑到他爹身边还嚷嚷:“我不听我不听,就是两碗!”
  大人们即便问了,什么两碗呐?知道原因后也都没当回事。
  孩子们嘛,有梦想总是好的。
  只有宋福生和钱佩英齐齐心里叹口气,一般他家闺女许愿,想买个这个,想要个那个,他们总会想招帮圆梦,可这回许下的吧,太大了!
  这二十多口人,造饱了得多少米,走一步看一步吧,牙疼。
  就这样,又走了一个多时辰,天都已经有点要放亮了,大家伙才走翻到山的那一面。
  见识到了田喜发说的一望无际的荒地,而荒地的百十多公里外还有一座更大的山,山上很可能有山贼。
  “她爹,”钱佩英莫名地有点紧张:“你说远处那山上假如真有贼,他们现在能不能看见咱们这百十来口人?咱这队伍也挺大呢。”
  “不能,你别瞎紧张,”宋福生拍了拍身上的防雨绸背包,小小声提醒道:“你当他们有望远镜呐,就你老公我有,现在满天下就我有,知道不。”
  “那你有,你光看见有啥用?你就是有十个望远镜,他们敢杀人,你敢杀人啊?”
  宋福生:“……”
  不能那么说,嗑都唠散了,他不是不敢杀,他主要是被现代的法律束缚住了。
  高屠户喊:“小三啊?”
  得,才熟悉大半宿,就从宋童生变成小三了。
  “嗳,高叔你说!”
  “就这山,有洞吗?我从前也没来过,洞里也不知道能不能装下咱这些人。不过再怎地咱也得上山吧,大家伙也不能住在荒地上啊,目标大,不成了靶子。”
  他哪知道有没有洞,高叔还不如问他姐夫呢,宋福生一摆手:“能不能也得上,先上吧,歇半天看看天气!”
  “中!”高屠户高声应道,回身又招呼他家里人:“都下车,牛车拉不了啦,上山,把孩子们背上!”
  钱佩英也赶紧回头摆手叫宋茯苓:“闺女啊?快点儿,听见没?跟住我。”
  宋福生瞪她,趁乱扯住她胳膊小声地骂:“你快点啥,虎啊。这天黑呼的看不清,山里潮,再从哪钻出蛇咬你一口。去去去,领着闺女到大后面跟……”
  跟着的着字还没等说出来,只听霹雳噗窿的声响起,宋福生忽然被小炮弹似的宋茯苓给撞倒了,父女俩叠螺似的趴在地上,顿时尘土飞起,宋福生脸上的纱网都没过滤掉,吃一嘴灰。
  “我的天老爷,三儿啊!”
  马氏才下骡子车,就看到她老儿子直挺挺地被撞倒,摔得那个结实,哐当一声,她都跟着肉痛。
  马氏扯嗓子就骂:“胖丫你瞎啊,往你爹身上撞!”
  宋福生也想说,闺女啊,你能不能从爹身上下去,你这加速度差点没给我撞岔气喽。
  宋茯苓认为,凡是干大事的人受点委屈是不要紧的,挨骂就当唱歌了,磨蹭着从地上爬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