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59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59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说他们眼下的日子过的有多好,山边有山边的好,他们挣了多少钱。
  被狼伤了没事,他们有钱,可以医治,他们感恩活着就是最幸运的事。
  一个个也很是希望少爷在听完他们的田园生活后,能为他们高兴高兴。
  似是忘了天亮前,还在与狼群恶斗。
  顺子觉得他不能再想了,想太多,心太酸。
  因为这伙老实巴交,脚踏实地过日子的人,要不是他和少爷来了,是不是此时就得让任家村那些刁民给围起来啊?几百口村民就得围着这伙人嚷嚷,让他们交出四条命,要点火烧他们的房子。
  可事实上却是,要没有这伙人在山边和狼群恶斗,给狼干的差些灭了门,狼群就得进村,那任家村可就真不止是四条命了。
  宋阿爷:“哎呀,将军,你怎的来这了,走走走,饭得了,”阿爷才洗完手,就四处找小将军。
  到了宋福生家门口,顺子也已经给陆畔掀起了门帘,示意少爷进去吃饭。
  陆畔却脚下一顿:“你们在哪吃。”
  阿爷指了指会议室。
  “一起吧,我也去那。”
  阿爷:“啊?”
  顺子:“啊?
  宋茯苓正巧听到这话:“啊?”她才当完端盘小妹,才给菜端到这,合着还得端回去?
  陆畔瞟她一眼,率先迈大步向会议室走:“你们平日里怎么吃饭,今日就怎么吃,一起。”


第三百零五章 一更
  小红和大俊在牛棚里。
  一边听雪落下的声音,一边共吃一份饭。
  大骏望着外面扑簌簌的雪花,装作不经意间用马头碰到了小红的马头:“你就吃这个?”
  小红像个在外面打工,只会和家里报喜不会报忧的孩子,也用马头亲昵地蹭蹭大骏:
  “大哥,不用惦记,我在这吃的挺好。”
  这话是假的,假的啊。
  小红:可它不说。
  因为,它相信,它一定能在这混到苹果,混到这伙人,给这些孩子们买得起苹果,也能给它买得起苹果的那天。
  为口吃的,抱怨、低头,没范儿,皇冠会掉。
  大骏其实心里也清楚,八骏说的是假的。
  但是,只有吃了苦中苦,才能方为马上马嘛。
  比起牛棚子略微有些感伤的气氛,“会议室”里,此时可是热闹极了。
  哐哐哐剁饺子馅声连绵不绝。
  本来吧,今日过节,就准备吃饺子的。
  但是所谓的吃饺子,还是得蒸些粗粮饽饽的,不能每人管饱饺子,那得费多少细面,费多少酸菜和肉。吃不起。
  一人十个八个饺子,一人再分个饽饽,这就不孬了,就当过节了。
  可小将军进来就说,他要等大家,不着急,要吃就吃一样的,一起吃。
  所以宋阿爷一拍大腿,满面笑容:“中。”
  就这么的,不舍得用酸菜,大伙就又剁了些白菜馅和萝卜馅的。
  今日,豁出来了,和小将军一起好好过节,彻底吃顿好的。
  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妇女擀皮,手上的饺子皮翻飞,几十个人七手八脚包饺子。
  还有好些个半大小子,一盖帘一盖帘的往外送包好的,带小跑的送到各家。
  因为公共食堂的锅不够用了,得送去各家煮。
  然后白胖胖冒着热气的饺子,再用木盆端回来。
  门帘子一会儿被掀开,一会儿被放下。
  支桌子的,挪凳子的,抱柴火的,送杯子和碗筷的。
  而此时,特意给陆畔预备的大圆桌上,上面已经摆了几盆菜。
  盆里垫张大油纸,油纸上面摆放着冒尖的干炸丸子。
  丸子颜色金黄,一瞧就外焦里嫩,咬上去应会又酥又香。
  另一盆是红烧野猪肉蹄膀,不知吃起来会怎样,但只看模样就会觉得香,色泽红润,盆最开头刚放在桌子上时,肉还颤了颤,且肉香味扑鼻,酱香四溢。
  锅塌尖椒,在陆畔看来,就像是个圆鸡蛋饼。
  关键是,这个“大鸡蛋饼”竟然没碎,从起锅到入盘,是一整张。
  虎皮尖椒酿肉,也不知是那个叫小辣椒的,辣椒真的小到包不住肉,还是做饭之人太实在,想让他多吃肉的原因,辣椒竟是豁口的,里面包着实实惠惠的肉馅。
  陆畔抱着米寿,以防碍事,让阿爷去忙,不用招待,坐在旮旯。
  坐下后,或许是真饿了,主要是这屋里的味道太香,各种味给他勾的,眼神就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正在忙活的宋福生。
  他瞧得很是稀奇。
  只看,此刻宋福生正在拉丝。
  一手大铁锅,里面是熬好的拔丝糖,一手攥着像刷锅用的小扫帚。
  小扫帚蘸一下锅里的糖,变戏法一般就能瞬间拉出几十条丝,然后抡圆了胳膊,将丝拉到摆放好红枣倭瓜的盘上。。
  眨眼的功夫,拉丝竟一层层错综复杂的堆叠起来,堆的老高,熬出的糖色,离远看都亮晶晶的。
  给顺子惊讶的。
  他已经不管少爷了,在宋福生身边来回晃悠,一口一句宋哥地问着:“你怎的会做饭,你这手艺不错啊,祖传的啊?”
  “啥祖传,瞎琢磨。”
  陆畔也在小声问米寿:“你姑父怎会?”
  米寿嘿嘿笑着,不错眼看着宋福生,看的哈喇子都出来了:“因为我姐好吃,她总撺掇姑父给做肉。”
  陆畔摸了摸腰,拽出一条帕子。
  一边给怀里的娃擦哈喇子,一边想起宋茯苓了,抬眼找了一圈,正看见宋茯苓在傻笑,也不知和她娘在说什么,脸上的笑容,和米寿刚才憨憨的馋样十分相像:“她比你还喜吃?”
  “恩恩,喜,比我喜多了,甚喜。
  她烫白菜都要蘸芝麻酱,我姐姐可会吃了。
  哥哥,姐姐一顿能吃两碗饭。”
  米寿比了一个二。
  陆畔心想:那她怎的还那么瘦。
  “蒜苗子?蒜苗子你看,小将军哥哥,你不是要见吗?小蔫巴你也过来啊,你好没好些。”这给米寿操心的。
  看到门帘子掀开,小伙伴们都进来了,他坐在陆畔的怀里,一顿招呼。
  还给介绍,也不管陆畔认不认识:“哥哥,那是金宝哥哥。他放哨。”
  比起小蔫巴他们不敢上前,怯懦懦的望着陆畔,丫丫那些小女娃,干脆跑到自家娘亲身边抱大腿,躲在娘的身后,一会儿冒出来偷摸歪头瞅瞅陆畔,一会儿又害羞的将自个藏在娘亲的身后,宋金宝真属于发挥好的那种,
  宋金宝站在离陆畔一米多远的位置,吭哧了几秒:“将军哥哥,我都挣工分了,挣一工分。”
  陆畔不懂工分是什么意思,是指银钱吗?
  就在这时,宋福生洗完手过来了,示意小将军上桌,吃饭。
  今天可给宋福生热懵了,这伙夫当的,在这么冷的天,愣是忙的满头大汗,后衣襟都湿了。
  就怕没等炒完菜,陆公子就走。
  咱还不能只端上一盘两盘菜,那多不好看。
  “将军,入座。
  人说,薄酒素菜。
  可我们这里?”
  宋福生坐在陆畔身边,憨厚笑道:“说句不怕让将军笑话的,连薄酒都没有,正酿着,才酿上。”
  宋阿爷也说,“是,家也没别的,就是逮几头野猪,自家种的菜,也不知您能不能吃惯。”
  陆畔怕大伙客气下去,率先拿起筷子:
  “我是军人,风餐露宿,什么苦都吃过。
  没酒,可以用汤。
  今儿,我瞧着真挺好。
  还能尝到你们亲手种的辣椒,是叫辣椒吧?
  这可是你们说的稀奇物。”
  说完,陆畔就端起饺子汤,和宋福生喝了一口,并且放下饭碗,忽然环视一圈对大伙说:
  “这个桌上还有些空位,都别蹲着吃,围上来坐。
  今儿也没有那么多规矩。
  我说了,一起吃,你们平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只当我是过来,凑个热闹,过个节。”


第三百零六章 二更
  宋茯苓才用木碗打好自个的饺子,听了这话,引得她侧目。
  有种人,现代称之为傲娇。
  有的男孩子,只傲了。
  有的男孩子,只娇了。有的男人。
  甚至认为傲娇是目中无人。
  但实际上,她的理解,傲娇并不等于目下无尘。
  倒是这个古代的小将军,将这个度,把握的很好。虽然抢走了她的设计图,也不给解释一下就拿走。
  “怎么样,少爷?”顺子眼里带笑地看着陆畔。
  少爷尝了第一口那个什么椒,小椒酿肉。
  陆畔讶然,问宋福生:“辣的?像胡椒,又和胡椒不同。”不过,这个菜,他觉得配蒸饭较好。
  宋福生点头道:“对,辣,辣味和胡椒不同,耐寒。”
  宋福生一边示意顺子也动筷尝尝,一边编故事。
  他编了一个非常跌宕起伏,迂回曲折,三回九转,峰回路转的凄美故事。
  听的在另一桌的宋茯苓,一口饺子咬下去,就小声咳嗽了起来。她爹真有才。
  她不知,陆畔在听到她咳嗽声时,装作不经意间摸米寿头,示意米寿多吃,瞅了她一眼。
  听的马老太和大伙入了迷,头回听三儿细致的讲。
  听的钱佩英真是在心里服了:
  难怪闺女眼下也在写,还挺能写的,都是随了老宋瞎编的基因,谎话张嘴就来。
  对了,她闺女没写宅斗文,让老宋给否了,说你要是写的那些恶心事,恰好是哪家的乱事怎么整?你写者无意,听者有心,不晓得的,再以为你是在埋汰哪家高门呢。
  别给陆小姐惹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写玄幻吧。
  就写现代社会,现代生活,飞机高铁大轮船,别人至多认为你写书是在做美梦,想象力独一无二。
  宋福生对陆畔说,这个辣椒种子,是他岳父给的。
  啥时候得的呢,岳父去大南面,靠海,倒动茶叶的时候得的。
  他岳父这一生,三起三落,脑袋别裤腰上,啥都干过。
  据岳父说,当时有个传教士,走着走着就忽然躺在海边了,他正巧在运货,岸上全是人,却只瞧热闹。
  也理解,毕竟那位传教士,长得白,头发带色,眼睛冒绿光,跟狼似的,颧骨不高,鼻子却窄而高。一张嘴,还叽里咕噜的。
  岸上好些人就说,是狼人吧,不说人话,长的狼样,反正说么的都有,就是没人给搭把手。
  宋福生说到这,陆畔夹起丸子吃,他已经信了不少。
  因为别说他们这里,就是这伙人以前所呆的城池,也根本接触不到传道士,得是非常靠南的地方。
  他也是看过祖父的画册,才晓得番人的模样。
  要是没有这番奇遇,回头没细说过,应是不能描述的如此准确。
  宋福生心想:得亏现在是乱世。咋编也无法考证,几个王爷干的叮咣的。要不说呢,和这有能耐的人讲事情吧,就是费劲,有能耐的人,都太聪明了,不好糊弄。
  宋福生就接着编,说那传道士让钱老爷子救了,原以为是热昏渴昏,是救起才发现,后背竟中了刀。
  那人吧,说是遇到了歹人,钱老爷子并没有信。
  当然了,也无所谓对方说的真假,一生仗义行走,只是伸把手。
  却没想到,这人就留下了一些外番他们那个地方的东西,就走了。也没打声招呼。
  宋福生说这部分时,特意留了个口,为他望远镜什么的预备着。怕万一。
  顺子问:“他留下就是这个种子,那你们种过吗?”
  “种过,要不我能知道它该怎么种嘛。之前,也没怎当回事,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给我闺女种了些,瞎琢磨哄她做了吃,但她不怎么喜吃,就放那了。”
  宋福生说,这次逃荒前,拾掇家里的贵重东西,就给带来了,也才想起来。
  不怎么喜吃?
  好吧,陆畔听完,只在心里吐槽了这么一句,他就夹菜吃。
  几个带辣椒的菜,他全尝了,吃饺子时,也听了宋福生的建议,蘸的是辣椒酱。
  “咳,咳咳,”这怎么和煮菜不一样,那几个菜还没这么辣。
  这个一筷头下去,他?
  陆畔示意没事儿,强压下想咳嗽,端起木碗就咕咚咕咚喝了一碗饺子汤。
  “噗,”宋茯苓边埋头吃油滋啦馅的饺子,边噗嗤一下笑了。
  惹得钱佩英板着脸冲女儿:“啧。”
  这孩子,人家没吃过,哪知道一筷头下去,该夹多少辣椒酱。
  哪像你似的,不将辣椒当好东西,以前常吃。
  “将军,吃饺子,顺子,你也吃。这是酸菜的,我们才到这里就腌了菜。这是油渍啦馅的,那是萝卜的,白菜的。”
  “唔唔唔,”顺子也不管那事了,甩开胳膊夹菜。
  也太好吃了叭。
  宋哥那人简直了,不当厨子不开酒楼白瞎。
  陆畔这顿饭,也真的吃了不少。
  他等会回了家还得再吃一顿,过节嘛,估计现在家里人都在等着,本来想留点肚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