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29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29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人干活,别占便宜,别砸了弟妹饭碗。”
  “你说那话,怎么那么不招人听呢。我怎么占便宜?卖出一锅就给七文钱,不会给多也不会给少,我还能从锅里偷摸捏出些点心渣子吃啊。”
  葛二妞的闺女翠兰凑过来:“娘,那你和婶娘说说,也带我一个呗。”
  “你可不中。”没等宋大伯骂闺女呢,大伯娘先摇头了:“你个大闺女家,不能抛头露面,将来还想不想说个好亲了。那出去卖点心,外头啥人没有,俺们这些婆子可不怕,你个姑娘家可不中。”
  “那我大嫂呢。”
  葛二妞用针挠挠头皮,放下手里做了一半的斜面,瞅瞅大儿媳,“你大嫂得等我干大的,我要是真挣到钱了,要是订的货多,俺们俩人推不过来,她要是这面也挣得少,就让她给我干。帮我推车,我给她发钱。”
  这话说的,给她大儿子宋福禄都说笑了。娘讲的跟真事似的。
  “你看,你们几个笑么,别不信呐。”
  王婆子家,她家热闹。
  王婆子招呼大孙子,扯着二孙子,一手还按住蒜苗子,掐住孩子脖领子不撒手。
  她儿子儿媳不停往屋里端热水。
  王婆子自个是新洗的头发,抹完了虱子油后,还被二媳妇找块布给包上了,说娘,包上些,别头受风。
  此时王婆子嘴上也不停,还说的可吓人了:
  “听奶话,不洗不中啊,它咬你,看小虫咬你,下黑该爬身上咬小鸡了,一口叨住就撒不出尿。还吸你血,该把你吃的喝的奶都吸出来了。”
  蒜苗子一脑门就扎水盆里:“奶,求你别说了,别把我下晌吃的蛋糕吸出来,我洗。”
  惹得一屋子人笑,王婆子的大儿子,也就是蒜苗子的大伯,还一把抱起蒜苗子,夹在腋下用胡茬狠劲的扎侄子,一顿稀罕,气的蒜苗子猛蹬腿,只觉得大人莫名其妙,大伯怎的欺负他呢。
  蒜苗子亲爹王忠玉也笑着说:“大哥,揍他,让他蹬腿。”
  “揍他作甚,俺们蒜苗子是跟大伯闹着玩呢。”
  人家热闹,也格外和睦。
  第二日清早。
  宋茯苓正在家里教她奶怎么说呢,怎么和酒楼介绍生日蛋糕,说咱有模型的,今日就会做模型,顺便将几块明显小了许多的粉碎花巾给了她奶,外面几个老太太就喊马老太。
  马老太和宋银凤今早是在宋福生家吃的饭,肉酱拌面条,钱佩英给做的,特意给叫来的。要不然这俩人就吃饽饽,不舍得吃别的。
  蒙在鼓里的马老太,心想:大清早那几个人就叫她,啥事啊?有后悔的啦。
  “走哇?”四个婆子推了两台车。
  “干啥呀?”
  “跟你进城拉砖去啊。家里留仨人做饭,俺四个跟你走。就你俩人,那能拉回多少砖,那啥时候能开工。”
  葛二妞说快些啊,俺们都穿好啦,你不今个还得拉回好些蒸笼嘛。
  这天,三台手推车,五个老太加一个宋银风,六个人出村了。
  宋茯苓和她爹在河边并肩而立,望着这些奶奶们在桥上的背影,她说:“爹,你觉不觉得我们是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队?咱们比比啊?”
  “比什么。”
  “就比谁进钱快啊。”说完,宋茯苓就率先离开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手工制作小达人(三更,为月票2800+)
  宋茯苓回头就去找她二伯了。
  管二伯要木头,要用木头墩子做一层和三层的生日蛋糕模型。
  就是咱们平日买生日蛋糕,不是一个圆的嘛,她得先有一个圆形的东西。
  其实,模型正常应该用纸盒的,到时候她奶方便运输出去,不沉,更方便她做蛋糕模型,往纸盒上沾假花也好粘不是。
  可稍微硬的纸盒,她奶说去问过了,昨个在童谣镇买油纸也给她买彩纸时,打听了好几家,没有卖的。
  昨夜她爹也说,这里虽然有纸盒,但是老百姓基本上接触不到。因为那种像咱们鞋盒似的硬纸盒,是本朝做官帽用的,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用途,普及不广,有些店铺压根就不会进货。
  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即便她家空间里有,鞋盒子有很多,硬纸盒有很多,也不敢拿出来用。
  毕竟长时间摆在酒楼之类的,万一有人对模型好奇,人家再拿起来研究,给她拆了一看是纸盒做的,关键上面还带着logo什么的更不行。
  用空间里的任何东西,宋茯苓都秉持着多加小心的想法。
  做沙漏,那是实在没办法用透明的东西取代了,要是买透明玻璃这里得卖的老贵老贵了,关键还不怎么透明,真是没办法了才用的矿泉水瓶。
  再一个反正也是就他们这帮人晓得,晓得也不怎么当回事,逃荒路上就见过,见怪不怪了,而且还只是做蛋糕那几个人关上门用。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只能用笨重的木头取代。
  她就求到了二伯头上。
  宋福喜问:“要啥样的。”
  “先做尺寸这么高,大小这么大,”宋茯苓比划着说,“然后形状是圆的,像咱们切菜那种圆菜墩子,二伯,我要做好几个呢,大小也都不一样,你得多久能做好。”
  宋福喜望着小侄女,一咬牙:“一会儿我就给你做好。你把要的尺寸再细说一遍,完了就进屋等着吧,外头冷。做好二伯就送你家去。”
  宋茯苓乐了:“谢谢二伯。”
  宋茯苓回屋前,顺便给这些孩子们叫过来。
  “胖丫姐姐,还没有做完吹风筒呐。”
  没做完就没做完吧,今儿太冷,别给你们冻着,赶明再接着做,不行让各家先别用了,咱给借来。
  “走,姐姐带你们叠纸去。”
  有几个小娃叽叽喳喳问,那你不做蛋糕啦?
  还挺操心。
  宋茯苓心想,就是这么牛,我有存锅,我累死累活存的那些锅,正好能对付到两日后蛋糕新师傅们登场。
  估计手把手教那几个人一上午,她们就算速度再慢也能出活了。而且那些人都着急挣钱,指定会玩命干。她还做什么古早啊,赶明就不挨那累了,她接单也接大活。
  大姐姐带着一群小娃娃,又在宋福生家炕上热热闹闹起来了。
  宋茯苓也不管新空出来的蛋糕房,那里面取暖的壁炉和柴火之类的,不操心,她爹就都能给她张罗了。看着吧,午休指定就给她搭好拾掇利索了。
  “来,看姐姐的手,这样对折,再对折……”宋茯苓教小娃子们叠纸。
  古代的彩纸密度不行,软且糙,但是这对于做蛋糕假花来讲是有好处的,能一层层沾好后,显得花瓣多。
  “来,你们几个呢,就帮姐姐揉这些棉花。看我手,拽一点点棉花,然后揉一些小小棉球,再揉一些小棉条,嗳对了,用手搓,真棒。”
  教好娃子们后,宋茯苓就下炕了,让小朋友们干活,她去打面浆子。
  一种能替代胶水的东西。
  锅里添水,将白面放在水里搅拌着煮,煮差不多了想让粘性大些,往里面添点糖,舀出来放一边,冷却后就是胶。
  正巧,宋福喜将第一个做出的十寸圆木墩,上下薄厚都是按照蛋糕的尺寸,给抱来了。
  宋茯苓又在一堆小娃子的稀奇下,用大白纸沾着面浆子,将这个圆木墩给包起来了,包的白白的。
  她正要用白色的棉花条,给搓成麻花式样要往上沾呢,这就相当于是白色蛋糕上面四周的白色蛋糕花,就发现米寿将小手指偷偷摸摸塞进了浆子里,沾了一下面浆就放进了嘴里。
  “米寿,你在干什么呢。”
  “嘻嘻,姐姐,它是甜的。”还怪好吃的。


第二百五十四章 金牌推销员(一更)
  米寿盘腿坐在炕上,笑得跟弥勒佛似的,喜滋滋的一句甜的,惹得下一秒,十几只小手同时伸进了浆糊里掏,掏完就往嘴里塞。
  想制止都来不及。
  抓住这个,按不住那个,一个个糊的满嘴是面,瓷碗差点打翻。
  丫丫抱着小拳头,嗦手指头上沾的甜面糊,嗦的咂砸直响。
  宋茯苓:啊,我不想看孩子啦。
  可她没脸,可喜欢和小孩子们在一起了,还爱使唤童工。
  一个时辰后,宋福生的家里,就传出胖丫姐姐新教的歌声。
  十七个小娃子齐声唱道:
  “小呀么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在第一个蛋糕模型共同做好,小娃子们乐得咯咯鼓掌时,说胖丫姐姐好漂亮呀,胖丫姐姐漂亮,假蛋糕也好漂亮,胖丫姐姐又要教他们念诗了。
  念诗前,重复昨天的,这叫温故而知新。
  小先生宋茯苓,一边听小朋友们念,一边趁空给倒水。这些孩子没有一人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条件,没有什么水果更没有新鲜绿叶菜吃,那咱们就多喝水。
  念完后,发现小朋友们棒棒哒,没有熊瞎子掰苞米睡一宿就忘记,宋茯苓这才歪头笑着一句一句又教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她有个小目标,那就是在使唤童工的同时,在没开课的这个冬日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他们不抗拒背诗认字的习惯。
  等开春了,她还要建议老爸,让四壮啊,或者是姑父田喜发教他们射箭,教这些小娃子,也教她。
  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不仅要射箭,起早跑步,绑沙袋跑步,上山下河各个是小能手。将来,有条件了,他们从老到少,还要有骑马课。
  呃,马要是短期内完成不了,银子支撑不住,多买几头老黄牛耕地,骑牛也行啊。
  与此同时,童谣镇那里。
  王婆子顶着冻得通红的脸蛋,站在大酒楼前,唏嘘地拍大腿,她是头回来童谣镇。
  不亲眼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
  马姐姐的买卖干的是真大呀,竟和这么阔气的酒楼合作,三层楼呢。
  “都腰板挺直流的,别缩脖子,精神的。”
  马老太指挥:
  “粉头巾子露出来,注意精气神。
  人家一看咱,不说冲咱笑吧,也不能一见咱这几张老脸就皱眉吧。
  咱往后无论走到哪,记住喽,咱老姐妹们都得用精气神告诉他们,咱们没老,对,保持这样,走。”
  五个老太太,昂首挺胸,捧着蒸笼,前后站成纵列走进酒楼。
  “掌柜的,今儿生意兴隆啊。”马老太抱着蒸笼微笑道。
  掌柜的一口茶水当即喷了出来,呛的他不停咳嗽还想笑。扫地的小二是直接笑出了声。
  平日里,来一个两个戴粉头巾的也就算了,这是什么造型,从哪又凑了几个老太太,长的还怪连相的,加一起好几百岁了吧。
  照常算钱收银,掌柜的今儿莫名有点紧张,因为老太太们一见到银钱就很是专注,都能忘了自个身在何方,眼睛全盯着他手。
  马老太又和掌柜的谈,趁着酒楼还没上客呢赶紧谈。
  一谈,你可以接单了。
  “噢?”
  马老太看了几个老姐妹一眼,特意瞟那几人戴的头巾,然后冲掌柜的一笑,心想:你不用噢,不用怀疑,谁还能让钱飞走是怎的,俺们,扩大经营了。
  这小眼神,掌柜的也看懂了。
  二谈,吃腻了没有,有没有顾客反馈怎么总是鼓捣蛋糕。
  掌柜的心想,还真没有说怎么就一种点心的,现在是有很多人都当新鲜物吃,有的喝完酒后打包几块家去拿给孩子,倒是点心铺子的掌柜托人向他打听了。
  不过,他不可能向马老太说实话,他问的是:又有新花样了?
  马老太就谈,说有蛋卷蛋糕。
  说你一切开才漂亮呢,切成一片片的,你摆盘都带劲。
  手艺上,俺们研究做出很是难得不易,只鸡蛋就祸害甚多,您听听,蛋卷蛋糕,对不,那可不就得费鸡蛋。
  所以,您就放心,蛋卷蛋糕再难做,俺们即便加价,也绝对不是给难做的手艺上加价。每锅能卷出一大长圆滚条,加价是全加在材料上了,天地良心,俺家那是夹心的,费鸡蛋。
  这都是马老太瞎说的,宋茯苓不是这么告诉她的。
  “大小还是那样?”
  “对,还是这么大的,只是帮你卷起来,你这才能一切就出花呀。”
  “每锅,加多少文。”
  “一锅就比照鼓捣加二十文钱,你看看咱实惠不,你听听这钱数,就知俺没少费劲,却没挣银钱吧。我这可真是纯为咱酒楼着想,多换换花样也能留住客不是。”
  掌柜的说,你说的那样式,不就是豆卷的样嘛,你可别忽悠我。
  真有意思,忽悠你干哈啊,里头有奶油。
  别人家是豆卷,卷的是破豆子,烀熟了红豆子绿豆子,豆子能值几个钱,撒大地一把,上秋能收回一堆。她家夹心夹的是奶油,听听,有奶,还有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