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14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14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米寿是趴在炕边,正一只小手拿线,一只小手拿针,在认认真真帮姑母穿针引线。
  听到门传来动静,小娃马上回头冲刚进屋的宋福生嘘了下。
  宋福生探头瞟眼火墙那面,得,他这一早上都干了多少活了,闺女竟然还睡着呢。
  去灶房瞅了眼,大锅里捂着老娘临走前给闺女煮的过水面条。
  面条早坨了。
  用气息问米寿,你吃不吃?米寿摇头。
  又看眼钱佩英,钱佩英都懒得搭理他。
  宋福生就给面条拿了出来,呼噜噜给吃了。这肚里啊,真是缺油,吃多少也饿,感觉随时都能吃二斤米饭似的。
  闺女既然还没起,他就吃了吧。
  随后,宋福生从女儿枕边取了蛋糕房钥匙,进蛋糕房,从空间里取出他家那点吃的放在桌子上,水果是水果,薯片是薯片的,还有酱牛肉,心想:完了一会儿再给煮碗热奶让喝了,让闺女对付一口吧。又将打蛋器给放好,锁门。
  将蛋糕房钥匙重新送回到女儿枕边,宋福生这才出去干活。
  上午九点半,炕上的小丫头终于睁开了迷蒙大眼,宋茯苓打着哈欠说:“啊,我得起来了,我得努力啊,唉,再辛苦我也得坚持啊。”
  隔着火墙的钱佩英,翻个白眼,米寿都出去捡柴去了,你睡到这时候。
  宋茯苓很没自觉,睡得小脸粉红,坐起来还在劝自己呢,得给自个勇气才能起来。
  也不知是在和钱佩英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
  “其实吧,我药已经到手了,我再挣个三五两银,我觉得买药就够用了。
  但是吧,我奶已经花出去了快七两银了,七两啊,那可是我奶的命,她的老本钱。
  所以,我最起码也得坚持一个月啊,一天净赚一两多,我怎么也得让她本钱回来,再赚个十两二十两的。
  恩,得干一个月。
  啊,竟然得干一个月!”
  钱佩英一句没搭话,只边缝被子边憋不住笑。
  宋茯苓洗完脸才问她娘,“我奶呢,她来过吗?”
  “来过,还给你送碗盐水煮面条,让你爹吃了。你奶和你姑早就走了,说是推车去取蒸笼,看你做蛋糕鸡蛋不多,说还要买些鸡蛋回来。”
  “噢。”宋茯苓刷牙点头。
  等她收拾干净,趁着家里没人,小脸敷张面膜,又再次洗脸擦完小灯泡大红瓶,这面霜那补水的出来时,已经中午了。
  就这,还一边走,一边喝保温壶里的热牛奶。
  小娃子们在远处举着手里的柴纷纷喊:“胖丫姐姐。”
  胖丫姐姐也很热情回应:“早上好。”
  用脖子上拴的钥匙打开蛋糕房,宋茯苓本是笑嘻嘻的脸,站在门口一愣。
  只一宿时间,这里要桌子有桌子,要炉子有炉子。摆蒸笼的桌子有,她操作和面的操作台也有,连烧柴的小板凳都有。且壁炉一直在烧着,屋里不冷。
  而且爹把早餐给她摆好了。
  奶奶将她会用到的牛奶也放在桌子上了。一看就是起早给打回来的。
  宋茯苓心想:
  宋茯苓,你好意思不干吗?
  今个,你必须在这里工作十小时,七个炉子一起,你必须要烤出46锅。
  这样的话,你才能哪天万一犯懒有缓冲的。
  作家写书,提前写好,那叫存稿。犯懒了拿出来,不会断更。
  你做蛋糕,提前做好,这叫存锅。犯懒了拿出来,不会断货。
  恩,宋茯苓给自个鼓鼓掌,将门反插,开工。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更(为月票2450+)
  六个青砖烤炉贴着墙边盖一圈,倒是宋茯苓最初自个搭的泥烤炉杵在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而中间屋地摆放着四个桌子,桌子也在中间像围了一圈似的。
  只看前后两个,是一样长度的长条桌,左右两边是方桌,但右手边的的方桌明显短于左手边的,短出来的这块空荡就能进人了。
  也就是说,当宋茯苓进来时,她的前后左右全是桌子,能给她围在里面。
  这样就方便于她拿各种东西,舀面回身就舀了,舀牛奶用葫芦瓢伸手就来,取鸡蛋手一伸就能够到。
  这是她自个设计的。
  就是时间不充足,要不然她都想让二伯给打个带书桌堂的,带抽屉的那种,那就更方便了。
  此时,宋茯苓吃饱喝足后,第一件事就是点火,预热第一个青砖新烤炉。
  只看火才燃起来,她就掀开棉袄袖子,看了眼手表,计时。然后这才回身进桌子圈圈里开始活面。
  一边和面还一边庆幸呢。
  当初她怕泥烤盘用用碎了裂了,多烧了几个。
  毕竟她对自己活泥手艺还是很没自信的,属于残次品对付用,就用大人们学她搭的泥窑子,一气烧了好几个。
  这不是寻思,怕冬天上大冻,到时候河边土该冻硬实了,想挖那种有点粘性的河土该挖不着了,就像占便宜心理似的,多烧了好些个,最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知道这事有多凑巧吗?就古早蛋糕十六寸大的泥盘子,她正正好好烧了七个。
  有些事简直不能细想,细想就像天意似的。
  恩,也不知她顺手烧出的四个泥花盆,有没有什么天意在。
  当然了,估计眼下有天意也没啥大作用了,都让她娘给栽上大葱了。
  宋茯苓的脑袋瓜里,一边寻思这些有的没的,一边手不停忙碌,一点也不慌乱。
  该放牛奶时放牛奶,该打蛋白时,用打蛋器该高速就高速,该低速就低速,打发出许多大泡泡时,她就加糖,糖分了三次加入,从和面开始一直到最后,用量掌握放糖放盐点醋很是得心应手。
  做蛋糕这种事,用宋福生的话就是,真是各练一手活。让他眼下来做蛋糕,昨天他闺女才教完他,他可能自个操作还会给蛋糕中间部分做塌腰。
  或许,这就叫遗传基因吧。
  只不过,老钱家包括宋福生会做饭的遗传基因,到了宋茯苓这里,改良了。
  宋茯苓不怎么会做中餐,她会做别人觉得有点难的西点,也爱做咖啡三明治咖喱饭披萨饼之类的,总之在爹妈眼中,不怎么管饱不怎么像正经饭似的,她都会。
  第一锅蛋糕塞了进去,宋茯苓将她自制的吹风筒对准火膛子,摆好,要事先准备好。
  这样的话,待会需要大火时,到时她就坐在小板凳上,拉一拉,像拉二胡似的,吹风筒的风就能呼呼的给火苗子吹旺。
  她还琢磨呢,赶明用吹风筒拉火苗子,也必须得掌握好节奏,多换几个曲目,看看是拉一曲战马奔腾还是拉一曲卷珠帘,更适合烤蛋糕的火候。
  宋茯苓掀起棉袄袖,看了眼时间,心里计算预热、她和面到放进烤箱时间,以及到几点,让蛋糕出炉,出炉后,到时就能看出蛋糕烤的火大火小了。
  恩,准备第二锅去。
  第二锅,宋茯苓不打算用新砖炉,她要用昨日已经完全能控制好的泥炉子,因为毕竟第一锅试验还没出来呢,得看看那锅效果,才能更好的使用新砖炉烤一锅保一锅。
  当第一锅蛋糕快要出炉时,反插门在屋里忙碌的宋茯苓,不知道的是,外面已经聚集许多小娃娃了。
  连头带七色瓜皮帽的钱米寿也来了。
  米寿手里攥把干柴,站在门前,眼巴巴地瞅着紧闭的木门,控制不住他自己的直吸鼻子。
  其他小孩就更不用说,蒜苗子都想过去挠门了。
  香,太香了。
  丫丫嗦了嗦手指,问小伙伴们:“你们说,胖丫姐姐会不会给点心做坏了呀?”
  宋富贵家的小蔫巴张嘴才要回答,还没等说话呢,哈喇子就淌出来了。
  郭老大家的树墩子说,能,能做坏吧?
  高屠户家的双胞胎孙子,心有灵犀一起欢呼:“要是做坏,可太好了。卖不出去,咱们就能吃了。”
  小娃子畅想完心里就更火热了,纷纷凑过去,挤着贴在门上听,极其认真地听。
  只听门里,忽然传来胖丫姐姐奇奇怪怪的声音,声音很亢奋,像歌声但还带自言自语的:
  “耶,成功了。
  师傅你,为何可以行如流水,枪扎一线,棍扫一片;
  你却,挥挥衣袖对我说,赶紧烤蛋糕去。
  练功必须顶大太阳,晚上还要借月亮光,一日不练十日空。
  英雄台下十年功,为台上一分钟,艰难寂寞谁会懂;
  豪气挥拳于风中,身进似退游龙,传承一代蛋糕梦。”
  也就是说,几个小娃娃听了半首,宋茯苓唱的少年英雄。
  宋金宝来了。
  宋金宝维持秩序:“快趁着没挨揍,赶紧跟哥哥走。”
  “可是我们还想闻闻。”
  “别闻了,那是要卖钱的,大人们要是晓得你们烀在这里想要点心吃,该揍你们了。”宋金宝又问:“你们柴火捡够了吗?”
  “可是,我们?”
  宋金宝呵斥:“别可是了,三叔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咱们都已经很大了,要学会控制住自己,不能想要啥要啥。”
  “可是……呜呜呜,”丫丫忽然悲伤的掉起了金豆豆,用小小手给自个抹泪,一脸很是绝望的样子。
  她才四岁,就要学会控制自己了吗?
  丫丫一哭,小蔫巴他们也跟着哭了起来,可是一个个又不敢太大声哭,怕给爹娘招来,人生会更绝望。
  小娃子们绝望地离开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胖丫姐姐在烤到第二十多锅时,就再没哼唱过歌,而是喊着,师傅,我要坚持不住了。
  第三十多锅时,胖丫姐姐已经不吱声了,就是闷头干活,渴了就给自个整口水喝。
  钱佩英进来给闺女送饭,主要是进来充电时,她一进来就噗嗤一下笑出声,虽然不厚道,但是实在是憋不住。
  闺女那一脸欲哭无泪太招笑,“要不就别干了,你奶和你姑都回来了,不敢打扰你,鸡蛋都没敢送来。而且刚你奶都说了,让你回家炕上躺会再干呗。”
  “不,你们不懂,我要是躺下,就起不来了。”
  当第四十二锅时,外面已经漆黑一片,小娃子们都已经被熏了一天的香气,熏麻木了。
  他们下晚吃饭,是借着烤蛋糕的味吃的窝窝头,吃的也能喷香了。
  当第四十六锅出炉后,宋茯苓只给蛋糕拿出来轻震一下,她就放在一边不管了。
  将打蛋器放回空间,把围裙解开一扔,双手打开了房门。
  房门外,马老太一脸陪笑,不陪笑不行啊,怕给孙女惹火,瞧瞧,累的眼睛都发直了。
  “奶收拾,你放那,奶保证都给你收拾好好的,你快回屋睡觉。”


第二百三十章 一更
  宋茯苓猛干一天的后果就是,大伙误会了,误会的很深。
  奶奶大娘婶子们自动代入自个蒸干粮。
  她们想象了一下,自个要是从上午那阵,一直不停手和面,蒸到晚上天黑,那手腕也得酸疼。
  就这,还是因为她们可是常年干活的人,身体也比胖丫要壮实的多。
  但是胖丫,才十三岁,又瘦得跟小鸡仔似的,竟然也能一干干一天,都纷纷嘀咕,也不知那丫头明个胳膊能不能抬起来。
  所以大伙得出一致的结论就是,胖丫很是能干,又实在是难得,比那些丫头们都难得。
  难得在哪?
  胖丫她爹是谁?那可是宋福生啊。
  宋福生辣椒拿七成,工分挣十分,人家压根不用孩子吃这辛苦。
  今儿一天,大伙听真亮的,宋福生在烤炉房外面问了胖丫好几回,说让别干了,家又不缺钱,当玩的似的行,何必呢,不好意思和你奶说,宋福生要亲自和老娘说。
  可胖丫就不,就像扎根在那屋里了似的,连吃饭也是钱氏给送进去。
  老太太们眼馋,也终于明白了马老太为么那么稀罕小孙女。
  这样的孙女,会做点心的孙女,能想出各种奇奇怪怪点子的孙女,全身上下透着聪慧,而且亲爹拦着不让干活不让挣钱,胖丫也不听,非要挣钱,瞧瞧这会过日子劲头,就这样的孙女,来她们家,她们也能偏疼得狠。
  而作为亲奶奶的马老太,那就更是误会的深。
  宋银凤拾掇蛋糕房,扫地,掸水,给七个烤炉熄火,检查粮袋子,将灭火的壁炉口封好。
  马老太就在一边和她说:“屋里这个闷。胖丫在这里烤一整日,从早烤到夜深,七个烤炉子一起烧火,先不提站了一整日又干了这么久的活,一人得忙七个炉子。单说热也要热坏了。出去冷风一吹,回头别再受了凉。”
  说着话就要去三儿家。
  是宋银凤拦住:“娘,胖丫累坏了,指定到家就睡了,你别去了。三弟妹是个细心人,不能让胖丫受凉。”
  马老太这才没走。
  可见,老太太还不清楚,她小孙女是中午才悠哉悠哉过来的。老太太以为她们前脚一走,后脚孙女就来了呢。
  所以说,这里的误会就更深了。
  马老太特意掰手指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