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旺门佳媳 >

第196章

旺门佳媳-第196章

小说: 旺门佳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儿三个说话儿时,沈桂玉心思却都在方才出去了的宋氏身上。
  想着宋氏以前何等的嘴碎肆意,自来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做任何事也都是偷奸耍滑,大面儿上过得去也就行了,如今却只娘一个眼色,便立马乖得不得了,这便是当初非要作死的下场啊!
  自己可万万不能学她,以后必须得随时都警醒自己要知足,千万不能落得跟宋氏一样的下场才是……
  一时宋氏做好了酒酿圆子,大家都热腾腾的吃了一碗,果然由内自外都暖和了起来。
  因见时辰还早,沈松兄弟姊妹一群小的便在院子里踢起毽子来,引得沈恒与章炎也来了兴致,下场跟着踢起来。
  次后沈恒又拉了季善下场,章炎也招呼了柳志下场,一群人玩了个不亦乐乎,欢笑声老远都能听见。
  翌日一大家子人都去了沈大伯家团年,加上沈大伯和沈三叔家的几个出嫁了的堂姐堂妹各家,足足坐了八桌人,光沈松一辈的孩子便足有二十几个,季善少不得小小的出了一回血,给所有孩子都发了个不算小的红包,——毕竟她和沈恒这次算得上是“衣锦还乡”,自己更是知道自家如今宽裕多了,当然也就不会吝啬那点子小钱儿了。
  不用说此举又为季善招来了一大堆的奉承话儿,虽然堂姐堂妹们都因为自己是出嫁女,竟不能种那个辣椒,只能眼睁睁看着族人们赚钱,心里多少有些不高兴。
  可连亲姐姐都种不成,她们说到底只是隔了房的堂姐堂妹而已,难道比人家的亲姐姐还要亲呢?那也太拿自己当一回事儿了。
  且眼看老四/四哥前途无量,就如今已让她们在各自夫家,都比以往日子好过了不少,等将来老四/四哥再中了举人老爷,她们在夫家就更是只有被人捧着的份儿了,除非傻了,才会这时候白白去得罪他们两口子呢!
  于是季善又一次成了女眷堆里的中心,心下虽很是不耐,然到底都是自家亲戚,且也都是善意的,也只能强忍不耐,笑脸应酬了。
  初三大家在沈大伯家热闹了一整日,初四便轮到沈九林家了,自然也跟昨儿沈大伯家自沈大伯母以下,女媳们都一起上阵一样,自路氏以下,季善妯娌四个加上沈桂玉,也是这日一早起来后,便开始各自忙碌了起来。
  且因今日不止孟竞要来,其他同窗也极有可能要来,沈家要准备的饭菜席面比昨儿沈大伯家的还要更多、也更精细些。
  所幸这也难不倒季善,火锅底料虽不多了,不足以每桌都摆一个锅子现烫火锅,在厨房做一锅,每桌盛上两大碗,还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鸡鸭鱼肉和腊肉蒸肉酥肉之类的,每桌再配上几个清爽的小菜,便是一桌很像样的席面了。
  路氏待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大概数了一遍,好有十七八个了,才松了一口长气,笑着与季善道:“每桌十七八个菜,已经很能瞧了,便是再多来些人,也不怕不够吃,闹笑话儿了。既如此,善善你且回房换衣裳去吧,万一待会儿老四的同窗们有带女客来的呢,肯定都得你去招呼,就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好呢!”
  季善倒是不觉得沈恒那些同窗会带女眷来,但以防万一,还是听路氏的,回房去梳洗一番,换了一身见客衣裳,又在发间插了两根簪子一朵珠花。
  少不得又惹得陆陆续续过来了的堂妯娌堂姐妹们夸了一通:“四弟妹这衣裳也太好看了,是府城如今的新样子吧?”
  “这花儿也好看,我竟从来没见过,怕是至少也得一二两银子吧?”
  “光衣裳花儿好看有什么用,关键得人好看,也就四弟妹年轻又漂亮,才能穿戴得这般好看,换了咱们,一个个儿的早成黄脸婆了,衣裳首饰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弄得季善都以为自己莫不是一个不注意,加入了什么夸夸群了?
  亏得外面忽然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然后沈松在鞭炮声中跑了过来:“四婶,四叔让我来给您说,孟二少爷来了,请您去门外见个礼。”
  才算是解救了她,忙笑着与堂妯娌堂姐妹们打了个招呼:“嫂子弟妹姐姐妹妹们先聊着啊,我去去就来。”
  如蒙大赦般去了大门口。


第158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季善如蒙大赦,三步并作两步出了自家的大门,一眼就看到了一袭鸦青色大氅,正与沈恒说话儿的孟竞。
  忙笑着迎上去,屈膝给孟竞拜起年来,“孟二哥新年好,祝孟二哥新春大吉,万事遂心。”
  孟竞余光早注意到季善出来了,双眼上下一溜,飞快打量了她一遍,见她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知道她已自之前赶路的疲乏劳累中缓了过来,方心下一松,笑道:“嫂夫人新年好,也祝你新春大吉,万事遂心。”
  一旁沈恒随即笑道:“彦长兄,我们别在门口吹冷风了,且屋里去坐着,吃着茶烤着火,再慢慢说话儿也不迟。彦长兄,请!”
  孟竞笑着点点头,“好啊。”
  又吩咐一旁的杨嫂子夫妇俩,“不是说要来给沈相公和沈娘子拜年么,怎么见了人,反倒不说话儿了?”
  一旁杨大与杨嫂子便笑着上前,给沈恒季善行起礼来:“给沈相公沈娘子拜年了,祝沈相公沈娘子新春大吉,一整年都开心顺利。”
  季善忙一把搀了杨嫂子起来,嗔道:“不过才几日不见,杨嫂子就与我生分了不成?不是说了让你和杨大哥今儿把孩子们一块儿带来吗,怎么就只你们两人跟孟二哥来了呢?”
  杨嫂子笑道:“哪才几日不见,分明就已两年不见了。可就算是十年不见,我也不会与沈娘子生分的,要是生分,也不会沈相公一叫就来,连客气都不客气一下了,至于孩子们,今儿却是随他们爷爷走亲戚去了,也只好下次有机会时,再让他们拜见沈相公和沈娘子了。”
  季善这才笑了,“杨大哥杨嫂子就是要一喊就来,才不枉我们这些日子的情分呢,不然我可就得亲自去孟二哥家请你们了。快随我屋里去坐,暖和暖和……相公,杨嫂子我就先带走了,孟二哥和杨大哥就由你照应了啊。”
  待沈恒笑着应了‘放心’,方带着杨嫂子进了门,去了堂屋旁的偏屋落座。
  众人见了,少不得要问季善杨嫂子是谁,待听季善说了:“这是镇上孟夫子家的杨嫂子,我们在府城住在一起,很是投缘。”后,便都知道是孟家的下人了。
  倒还不至于因此就看杨嫂子不起,毕竟都是乡下人,并没有多少阶级尊卑观念,何况不看僧面还得看佛面,既是季善的客人,她们总要给季善几分面子。
  只到底跟杨嫂子不熟,打过招呼后,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遂又各自继续聊起各自的话题来。
  杨嫂子却也不以为意,笑着与季善道:“沈娘子且忙您自个儿的去吧,今儿这么多客人,您肯定有的忙,就不用管我了,我在这里吃茶烤火也是一样,等回头您忙完了,我们再说话儿也不迟的。”
  季善一边招呼她吃瓜子花生,一边笑道:“我该忙的都忙完了,这会儿还真没旁的事儿了,何况我娘和嫂子们都是能干利索人儿,便没有我帮忙,她们也游刃有余。我等会儿给杨嫂子介绍我娘啊,她听我说了你和杨大哥在府城时对我们夫妇的处处照应帮衬,感激得不得了,已经说过好几次定要当面儿谢你呢!”
  杨嫂子忙摆手道:“沈太太也太客气了,明明就是沈娘子和沈相公一直在照应帮衬我们,尤其是您,有任何好事儿都不会忘了我,让我们家这个年比以往都过得好,该我当面儿谢沈太太才是,如何能让沈太太谢我,我可万万当不起,万万当不起。”
  季善笑道:“当不当得起,杨嫂子说了可不算,我们说了才算呢。你也别紧张,就当认识一下我娘也就是了,她是个极好性儿之人,你待会儿见了就知道了。”
  杨嫂子闻言,这才笑了,“那是该当面儿给沈太太拜个年才是。”
  顿了顿,“还是沈娘子家里好啊,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这才是过年该有的样子呢,不像我们家,冷冷清清的,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季善听得有些不解,“孟二哥家上下也有十几口子人,怎么会冷冷清清?”
  三十晚上镇上各家的烟花都放了半宿,映得半边天都是红的,镇上人也比乡间大家都是四散而居多多了,理当更热闹才是啊,莫不是,因为孟家今年少了几个人?
  杨嫂子已小声道:“沈娘子也不是外人,我也没什么可瞒您的。这不是太太和二小姐今年都不在家,连同我婆婆也不在,家里少了几个人,本来就要冷清些吗?偏二少爷之前还在信上与老爷说得好好儿的,这次回来便定亲,老爷也替他相看好了县里宋举人家的三小姐,只等二少爷回来,彼此相看过了,便过庚帖。谁知道回家后老爷一说这事儿,二少爷却反悔了,说暂时又不想考虑成亲的事儿了,只想安心念书,准备秋闱,等秋闱过了,再考虑也不迟。”
  “老爷都跟宋举人说得差不多了,又自来最重承诺的,岂能不气?二十九晚上便骂了二少爷一顿,第二日大年三十儿又骂了一顿,家里谁还高兴得起来?年夜饭都没怎么动,岁也没有守。偏我们大姑爷家的老太太又病着,我们大姑奶奶要侍疾,昨儿也没回来,只打发人送了拜年礼回来……家里连日有多冷清,沈娘子想吧。”
  季善这才明白过来,道:“不怪方才我见孟二哥气色有些不好,还当是过年累着了,倒不想……,不过孟二哥为什么忽然又不想考虑成亲的事儿了?我记得之前听我相公说过,指不定这次回家过年,就能喝到孟二哥的喜酒了啊。难道孟二哥是打算中了举人后,双方都更体面风光?”
  杨嫂子小声道:“老爷也是这么问二少爷的,还说本来也没让他现在就成亲,只是定亲而已,等他秋闱完了,出了结果,再择吉日成亲也不迟。又说那宋举人家家风极好,几个儿子都成器,宋三小姐也自有贤名,若不是二少爷去年中了秀才,还高攀不上这门亲事,要是过了这个村,可就再没这个店了。可惜二少爷还是不同意定亲,只说他心里自有主张,等秋闱过了,一定给老爷一个交代……也不知二少爷怎么想的。”
  连身为孟家人的杨嫂子都不知道孟竞怎么想的了,季善一个外人,自然更不可能知道了。
  只得笑道:“孟二哥一看就是有大志向的,可能如今的确没有娶亲的心思,一心都在学业上吧?总归也等不了多久了,且男人家跟女孩儿不一样,早两年迟两年成亲并无太大差别,夫子想来气过之后,也就由他去了。”
  孟竞跟沈恒可不一样,好歹出身家底都要高出一截,自然在婚嫁市场,也比沈恒更有挑拣的余地,如今他只是秀才,便已能娶到举人的女儿了,那要是他中了举人,岂不就能娶到进士的女儿,或是府城大户人家的小姐了?
  再是一个大男人理当自力更生呢,有背靠大树的机会,有给自己找一个得力岳家的机会,又干嘛非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过就是多等一年的时间而已,孟竞多的都等过来了,最后一点时间自然也等得起。
  杨嫂子叹道:“二少爷自来便有主见,老爷好说歹说都不听后,可不只能由他去了?我们家又不兴打孩子,又是二少爷一辈子的大事儿,老爷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摁头,弄得回头万一成了一对儿怨偶……嗐,瞧我,一说起来就没个完了,不是白白耽误沈娘子正事儿呢,您快忙您的去吧,我吃会儿茶就是了。”
  季善忙笑道:“我真没事儿要忙的,也是杨嫂子不拿我当外人,才会与我说这些……”
  正说着,就瞧得路氏进来了,忙打住了,飞快与杨嫂子说了一句:“我娘来了。”后,起身叫起路氏来,“娘,这里。”
  路氏便循声走了过来,一眼就看到了也已起身站在季善身边的杨嫂子,忙笑道:“这位便是杨嫂子了吧?真是欢迎欢迎。我听我们家善善说了好多您在府城时对她的照应帮衬,尤其是我们家老四去省城那段时间,全靠有您给她作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您才好了。”
  杨嫂子忙给路氏行礼:“给沈太太拜年了,祝您新春大吉,多福多寿。您太客气了,分明就是沈娘子对我们夫妇诸多照应帮衬,该道谢的人是我们才对,您再这般客气,我都要羞得恨不能钻进地缝里了。”
  路氏笑道:“横竖都是出门在外,肯定是没法儿跟家里比的,也只能互相照应,互相帮衬了。我还有事儿,就先去忙了,您和我们家善善继续聊着吧,待会儿吃过了饭,我再好好陪您。”
  又客气了几句‘招呼不周,千万不要见怪’之类的话儿,才忙自己的去了。
  余下季善又与杨嫂子闲话了一会儿,夸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