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这也是个铁了心的。
不过这事儿倒是好定性了。
只要不和家务扯上关系,那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老太太闹事这事儿可大可小。
别人不追究,那也就是个小事儿,但是有人追究了,那也要负法律责任的。
叶老太一听公安说她犯法,要关几天,还要罚款,顿时不乐意了。对着苏青玉喊。
“你这个领导怎么不讲理啊。你这样做,我以后天天去你们单位闹。”
苏青玉道,“你尽管来,来一次我告一次。就是给公安同志添麻烦了。”
公安同志:“……”
在苏青玉强势的态度下,叶老太平生第一次吃了牢饭。
虽然只拘留几天,但是对于一个老太太来说打击还是很大的。
毕竟从拘留所出去的,那都是犯了事儿的,以后要被人笑话死了。
公安局还打电话给了叶老太的儿子,把这事情告诉他了。顺便再口头教育一下,作为工人同志,不要给工人同志抹黑了,家里人的思想工作要做好,免得人家又告到公安局来了。
叶老太的儿子叶强郁闷的不得了。
老太太去找大嫂闹事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可是他也没想着拦着。
因为觉得也确实是这个理。
没想到竟然还能闹公安局来。
只是他作为一个工人,总不好去找大嫂闹吧,太难看。
他去看了被关在看守所的叶老太,一听还要关几天,问道,“妈,你怎么闹这里来了。”
“还不是你大嫂那个狠心的,你别担心,回头我去家里找她去,”叶老太这会儿还不死心。不过她倒是真的怕了苏青玉,不敢再去单位闹事。
这样的领导她就没见过。
苏青玉回了单位,就把几个干部叫过来提醒了,以后不管遇着什么事儿,第一件事儿就是报警,第二件事儿就是给她打电话。
“别管什么面子不面子的,公事公办就行了。”
干部们都听了。
陈玉梅也站起来给大家道歉,表示给单位添麻烦了。
好在大家都是一起走过来的老同志,关系都好,都不怪她。而且也觉得她倒霉,遇着这样的婆家人。
苏青玉让大伙儿先散了,问陈玉梅,“你自己能搞得定吗?”
陈玉梅点头,“能。以前是无依无靠,现在有了苏总和单位的同志们,我就有底气了。而且以前,也念着一点情分。毕竟以前我丈夫没走的时候,一家人也处着还算行。”
凭心而论,她那婆婆对两个儿子都行。
当初也是培养过大儿子,也就是春妮儿爸的。要不然春妮儿爸也不能考上工人。
因为她的成分问题,婆婆不喜欢她,特别是生了春妮儿之后,更不喜欢了。
可她到底念着婆家对春妮儿爸的生养恩情。
当初被逼着走上绝境了,这次她不能让人毁了自己的生活了。
苏青玉也相信她。陈玉梅其实是个有能力的人。
一旦她肯放开手脚的去做,应该不至于被欺负。
“我还是提醒你一句,不要触犯法律。咱们不能为了别人毁了自己的人生。”
“不会的,”陈玉梅笑道,“我就只想让老太太知道,她能来我单位闹,我就能找人去她儿子单位闹。她儿子单位领导可最怕闹的,现在纺织厂效益不好,看她怕不怕。”
苏青玉笑,“把事情解决了之后,修房子的工作你也要盯着了,我这次来找工程队打地基画图纸。”
陈玉梅道,“我认识县里工程队的,之前就和他们一起工作过,要不我去找他们过来谈?”
苏青玉道,“也行。以后你和他们对接的时候更多。”
因为老太太还关在拘留所里面,陈玉梅也不着急去解决家庭的事儿,而是一心一意工作。
她直接去了建筑工程公司里面找人。
之前在建筑队工作,她认识里面的包工头。
结果被门卫告知之前她一起工作的那个张工不在建筑队了。
“他胆子太大了,看着人家给的钱多,带着人去接私活。还盖二层楼。石板脱落了,把工人给砸了。”
陈玉梅吓了一跳,倒是没想到她离开之后,还出了这些事儿。
想起和她一起工作的那些工友们,心里免不了有些担心。“谁被砸了,严重吗?”
“好几个工人一起被砸了,有严重的和不严重的,还算幸运没出人命,要不然他得完了。对了,你找他做什么呀,不是也接私活吧,咱公司现在不让接私活的。”
陈玉梅道,“我也不找他,只是我们公司要修职工房,我来找建筑队谈这事儿。”
“哎哟,原来是修职工房子啊,你早说啊。快进去进去。”
这年头县里建设工程还不算多。特别是这种给单位干活的,那就更难得了。
因为给单位干活好结账啊。就算一时间结不了,后期要账也好找地儿要。不像给私人接活,人家躲在能到处躲。
县里建筑工程公司的副总客客气气的接待了陈玉梅,听说是水产公司的,就更热情了。
水产公司是新单位,效益只会越来越好。和那些效益越来越差的单位不一样。
陈玉梅道,“我们苏总也在单位,就想请设计的同志和公头去看看地,然后具体谈谈怎么盖。”
“那没问题,我们立马安排人过去。”副总立马道。
建筑公司立马安排了专门负责这种大型建设的设计工程师,还有一个负责建工的公头,由这位副总亲自带着去水产公司谈。
一番客气寒暄,苏青玉就和他们说了自己的建设计划,“修楼房,不要一层的,修两层楼的。”
“家里带独立厨卫的。要有阳台晾晒。”
设计工程师道,“那这成本要高很多哟。”
“没问题,房子也不是住几年的事儿,当然得让工人住着舒服。钱还可以赚,房子盖了又不能短时间内拆了重来。”
这设计工程师顿时就想问问,这水产公司还招人不。
谈好了要求,苏青玉就领着他们去看工地。然后一起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规划。
看完之后,建筑公司的人保证,一个星期之内出图纸,然后可以开始动工。
然后高高兴兴的坐车回去为这笔单子画图纸找工人去了。
苏青玉倒是和陈玉梅在这片空地旁边站了一会儿。
苏青玉道,“虽然暂时离中心远,但是用不了几年会繁华起来的。”
陈玉梅道,“苏总,你说我们把水产市场建在这边怎么样?水产市场本身就有些脏乱,如果在闹市也不方便,在这边怎么样?虽然买鱼不够方便,但是我们价格低,我相信距离不成问题了。”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不过你们就不怕以后这边乱糟糟的,影响你们生活?“
陈玉梅笑道,“那这样正好,我们会更用心管理这个市场,尽量让它不影响生活。”
苏青玉笑着点点头,“好主意。”
然后转身看着这片土地,“以后啊,咱们公司工人的家就在这里了。”
陈玉梅也是满眼期待,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第311章
下班之后; 陈玉梅去学校接了闺女春妮儿,然后买了点东西,去看之前的工友。
她和张春燕之前是一起工作的; 都是女工,但是张春燕比她个头大; 还经常帮她。
春妮儿问道; “妈; 我们去看人吗?”
“是啊,和妈妈一起工作过的工友。”
春妮儿道,“妈,你要是没了工作就别做工了; 我长大了养你。”
陈玉梅笑; “妈怎么可能没工作,咱以后不止要有工作,还要有房子了。单位分的房子。”
“就是那种砖瓦房吗?”春泥当初被赶出家门的时候; 已经三四岁了,有点记忆了。
陈玉梅眼睛有些热; “比那房子更好。是楼房。在家里煮饭,上厕所; 还有小阳台种点花花草草。”
春妮儿满眼高兴; “能一直住吗?”
“嗯……应该能,我会努力工作的,工作好了,就能一直住。”
“那我长大了也要努力工作。”春妮儿认真保证道。
陈玉梅笑着揉揉自己闺女的脸蛋。“还要遇到一个好领导呢,和妈妈的领导一样的好领导。”
“就是你说的那个苏总吗?”
“是啊; 春妮儿以后要和苏总一样聪明; 一样厉害。咱们女同志; 就要像那样厉害,才能过的好。”
春妮儿郑重的点头,“那以后我要去找她学习。还要感谢她。”
陈玉梅笑了。“真是好孩子。”
张春燕家里也是大杂院里,很多人家挤在一起。
她之前来过张家,所以熟门熟路。
张家这会儿也在做饭,门都没关。
她站在门口就看到张春燕腿上打着石膏呢。
“燕姐!”
张春燕见她来了还挺意外,“你怎么找过来了。”
“我今天去建筑队办事儿,听说张工带着一批工人去干活受伤了,我就担心你们,过来看看,问问情况。”
张春燕的爱人招呼她坐下,“我都让她别去,就为了多挣那么几块钱,非得去。这下子成这样了,人家都不赔偿。”
张春燕也叹气,“我那会儿也是迷了眼。工钱比平时多。”
又看着陈玉梅,“说起来你倒是幸运,要不然你也得受伤了,你说你带着个孩子,要是受伤了怎么办。
那家人还特别缺德,不赔偿。人家说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张工家里也没多少钱,医药费都付不了全部的。只能付一部分。
我这还算好的,有个新来的女工,直接砸了脑子,躺医院里还没好呢。”
陈玉梅听着也是心惊肉跳的。
难以想象,如果她也被砸了,这个家会怎么样。
这会儿她也挺后怕的,要不是她那会儿进了水产公司,肯定也要去赚这笔钱的。
别说砸脑袋了,哪怕是和燕姐这样腿打着石膏,这日子都没法过了。
“你好好养伤,以后干点别的吧。”
“能干什么啊,我也和你们不一样,认识的字不多,就一把子力气。”
陈玉梅想起以后要办的水产市场,“我们单位过阵子要办水产市场,就是在县里卖鱼,你要是能拿得出头笔资金来,我倒是建议你做点小本生意。这年头做生意还是赚的。”
张春燕一听,“要多少成本啊,我们家里现在这条件可拿不出来多少钱。”
张春燕爱人倒是感兴趣,问这个生意好不好做。
陈玉梅笑道,“好不好做我不敢说,但是我们现在代理商每天出货量挺多的。还是要看自己,诚信经营,好好做。生意都是自己守出来的。”
两口子这么一听,心里也心动了。
主要是这是熟人介绍的,他们也觉得靠谱。
“咱能行吗?”
陈玉梅道,“咱们单位要求的就是人品最重要。我和你们认识这么久了,知道你们的人品。到时候你们就按照正常程序去申请,应该没多大问题。”
张春燕道,“那咱们到时候就去试试看。”
主要是她这次也被吓到了,对建筑工地有些阴影了。要是真能卖水产,也是个好事。
知道张春燕家里也不富裕,陈玉梅拒绝了吃饭的邀请,带着闺女回家。
出了大院,春泥就问道,“妈,张阿姨就是在工地受伤的吗?”
“是啊,”陈玉梅道,“要不是妈妈找到工作了,可能也要受伤了。”
春泥吓得不得了,紧紧的握住她的手。
她虽然年纪小,但是也知道,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
她不能失去妈。
陈玉梅教导道,“春妮儿啊,要不是苏总让妈妈有机会当了工人,咱家这日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所以以后我们有能力,也要帮助那些困难的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春妮儿十分认真的点头。
牢牢记住了这话。
一连几天,苏青玉都留在县里工作,然后时不时的和建筑公司的人商量怎么建设大楼的事儿。修改细节。
过了三天,公安局就给苏青玉打电话了,说叶老太时间到了,要放出来了。
苏青玉就把这事儿告诉陈玉梅了。
“有困难就和单位说,”
陈玉梅笑道,“没事。总不能一直躲着,总要自己立起来。”
苏青玉就欣赏这样的人,逆境中靠着自己站起来的人,以后才不容易倒下。
陈玉梅中午下班回家,就听到老太太在大院里面骂人的声音了。
她没进大院,而是领着春妮儿出去吃饭。不想让孩子听到那些污言秽语。
吃完饭,先送了孩子去学校。再回大院,老太太已经走了。
倒是大院里还有人在说闲话,说她好歹是给人当媳妇的,不能对婆婆太狠心了。
她丈夫还是老大呢。
这要是在过去,长媳责任是很大的。
陈玉梅也没理人。
也有真心关心她的,给她出主意。现在有单位,也要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