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118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18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玉笑道,“当然能办了,这办厂的事情只要你们想,那就能办。”
  “那你能出个主意,教教大伙儿?咱都是当书记当队长的,是不是?”
  苏青玉点点头,问道,“你们有钱买机器吗?我们马上要增加最起码五台机器。你们要是买少了,可就没法和我们竞争了。”
  “……”
  “你们知道咋把油卖出去不?这县里各个单位,附近县里,那都是找我们拿单子的。”
  “……”
  “另外,你们有油料吗?咱队里已经有一大半的旱地种了油料,另外还找人从外地购买。”
  “……”
  “总而言之,你们这一步走晚了,很吃亏了。当然,如果你们要走,我也不拦着。”
  光这几个问题,就浇灭了这个大队长的心思了。
  没钱买机器,不知道往哪里卖,让他们用大半的旱地种油料,他们也没这个胆子。
  厂子都没捡起来,就让大伙儿种油料?
  这会儿大家就觉得一盆冰水往头上倒下来一样,没路走了。
  “这可完了,苏书记啊,你可真是给咱找了个难题,我们回去了没法交代。”
  苏青玉想了想,笑道,“我这里有两个想法,但是我还得和我们队里同志商量,如果这问题大家同意了,可能对你们的问题有所缓解。”
  “啥想法,你说说看。”蔡家屯的蔡书记道。
  苏青玉道,“第一个就是,你们还是种油料,有多少,我们油厂收多少。要现金或油都行。这样一来,你们手里的粮食就能换成钱,大家手里钱多了,盖房子的事情也能帮上忙了,是不是?我们还可以传授一些经验技术,帮助大家给油料增产。”
  大队领导们听到这提议,都皱着眉头考虑起来。
  这事儿他们也没法做主,还得回去商量。又问第二个问题是啥。
  “我们队里这不是有女同志要嫁人吗,现在人人平等,男女也平等。结婚之后,女同志也不一定要去男同志家里,完全可以来我们队里居住盖房子,我们照样给他们补贴盖房子。”
  “这不是倒插门吗?”下刘村的刘队长激动道。
  苏青玉不高兴道,“你这话就是说的难听了,啥倒插门啊,也不是住女方家里,是让小两口就在我们队里居住。再说了,男女都平等了,这可是伟人同志说的话,你们这思想得改改了。”
  “……”这就是倒插门啊。
  几个队长脸色都不大好看了。
  而且他们还想到一个问题,这要是年轻男同志真的跑苏家屯来安家落户了,那他们队里不就少了人下地干活吗?
  “苏书记啊,你这样可不行,你们这是想抢人。”
  苏青玉严肃道,“这就说的更让人不舒服了,咋抢人了,我是想着我是女同志,得为队里女同志争取平等的利益。这也是自愿原则,愿意来就来。而且这事情也就是我一个想法,我还要和我们队里其他同志商量,不一定就能通过。至于你们说我想抢人……呵呵,我队里钱是多的没地方花了,和你们抢人?我自己不会多盖厂房,多买农用机械?我稀罕你们那几个人干农活?”
  苏青玉这些话直接抵的这些大队领导说不出话来。
  毕竟这话有底气,苏家屯有钱,有厂子,还有农用机械。人家不缺人干活。
  话都说完了,苏青玉也不理他们了,让他们回去自己商量,自己还得和队里商量这事儿。“还真不一定能成,我是好心给大家分忧解难,但是你们要是不乐意,那就当我没说。我可不想背什么不好的名声。”
  虽然苏青玉的这两个提议,让他们心存疑虑。不过好歹明面上的好处也是看得到的。
  所以他们决定回去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这会儿还得靠着苏家屯,他们也不好撕破脸,走的时候还笑呵呵的。
  等他们走了,苏卫国才急匆匆的从外面跑回来,他这几天一直盯着盖房子的事情,刚才听到说有人来队里了。
  见人都走了,他问道,“这些人干啥了,没欺负你吧。”
  苏青玉道,“没干啥,就是问咱们盖房子的事情。”
  苏卫国气道,“就是看不得咱们好,别理他们。”
  苏青玉点头,心里想着,要是人家真的乐意送油料送人,她也是可以理一理的。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多写了一点,八点见。


第113章 
  苏家屯当然还是缺人的。
  苏青玉刚才说的那么有底气; 说到底都是因为别人不知道她的打算。
  一般人可能就绝对的她想让苏家屯人人住新房子; 吃饱饭就行了。
  可她想的远比这更多。
  她要让苏家屯以后有自己的工业区; 大家不止拿工资; 还能分红。人人都能住小洋房,开小车。孩子们不管男娃女娃都能上学; 生病了都能看得起病。更不用背井离乡,让孩子和老人留守老家。
  要支撑起这么大的计划,那就需要人,远不是苏家屯这点人能办到的。
  就这次搞建筑队建房子,明年开年地里的活都得紧巴巴的呢。毕竟现在农用机械还没有未来那么好。一部分工作还是需要人力来做。
  而厂里也很缺人,以后还要不断的招人。这可都需要人呢。
  本来她是想从别的生产大队招人的; 但是这次这些大队送上门来了; 她又觉得这机会不错。
  从外面招人,还是不如壮大苏家屯。
  而且有一点她也是说的真心实意的,那就是男女平等,她希望可以改变一下苏家屯重男轻女的风气。让他们思想一点点受到影响。
  既然和那些大队提了这事情; 她也准备和队里干部们打个招呼说一下。给他们一个心里准备。
  大队干部们是知道刚刚其他大队领导来队里找事儿了。
  他们还在外面站了一会儿,见没闹事就走了。
  这会儿苏青玉把他们叫过来,又说了刚刚的情况; 大家顿时都瞪眼了。
  苏大宝道; “啥; 还给别的队里盖房子?”
  苏青玉嘴一抿,“大宝哥,你咋能这么想呢; 那不是别的队里的,是咱队里的。咱队里的女婿,那是外人?”
  大家都没说话。
  这女婿还真就是外人。
  这不是有句话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苏青玉又道,“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苏家屯的发展,以后厂里要做大了,需要很多工人,可地里的活谁干?咱农民主要还是要种地,耽误地里的活了,公社都不答应。与其咱在外面招人,还不如让苏家屯的女婿都在苏家屯生活,以后咱苏家屯人丁兴旺,要人有人,不更好?再说了,两口子盖房子能盖多大,能补贴多少,真要是来了,咱相当于一点钱弄来一个大活人,咱赚大发了。”
  说完之后,她严肃道,“还有一点,我说过了,男女平等,都是苏家屯的人,不能说这福利只给男娃,不给女娃。说实在的,我和张主任都是女同志,其他小队还有女记分员。县里和地区,乃至首都,那都是有女领导的,咱不能再和以前一样了。”
  张主任深有体会,“现在妇联工作也不好做,说到底还是大家思想老旧,就吃以前那一套。好的都不学。”
  苏青玉坚定道,“所以咱们当干部的一定要走在前面,带好头。当初伟人同志提出同工同酬,不分男女,这就是为了让男女平等的。咱现在也要这么做,在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
  苏卫国道,“青玉说的挺有道理的,女娃咋了,只要能给咱队里干活,做贡献,咱队里就能给补贴。”
  苏青玉笑道,“咱也是先说说,人家还不一定同意呢。那些大队说了,我这是想抢人。”
  “呸,他们自己不要脸,咱还抢人?他们自己送上门来的,怪谁?
  守仓库的苏有粮气愤道。
  这事儿也只是给大伙儿提个醒,不过结果还是好的。
  大队干部们虽然一开始舍不得钱,但是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事儿要真成了,对苏家屯确实也有好处。
  最起码过来的都是年轻小伙子,都是能干活的。
  人家还真不一定舍得放人呢。
  商量完了这事儿,苏青玉又顺道和他们说了安排人去学车的事情。
  这次学车可不是学拖拉机,那是学货车,真正得上路拿驾照的那种。
  真要是学了这个技能了,一时半会也不会被人取代。
  苏青玉道,“这次还是从进修班选,以后咱们选人都得这么选。毕竟学车也是要学交通规则的,没知识的也学不会。”
  大队干部们立马想着回去了得看着自家孩子坚持学。
  瞅瞅这多少好机会啊。
  ……
  其他大队的干部们这会儿也在开小会。
  路上他们走的慢,一起商量了一路。
  愣是找不到怎么平息社员闹事的办法。
  除非是拿出钱来盖房子,要不然就别想糊弄他们了。
  现在的社员和以前可不一样了,队里提出啥不好的事儿,他们都能找你问清楚。
  最后几个人站在路上依照苏青玉提出的两点做了商量。
  “他们队里也没多少女娃要结婚吧,咱这么多队,平均一个队里也走不了几个男娃。”
  “就怕他们队里女娃成香饽饽,咱们这些队里女娃还不好找婆家了。”
  “也不能这么说,那城里女娃子也好呢,也没耽误咱农村姑娘嫁人是不是?人都有自知之明的。”
  听到这话,其他人顿时沉默了。
  这事把苏家屯放在和人家城里一个水平上了。
  还是下刘村的刘书记看的明白,“说实在的,这事儿咱就算不同意也拦不住啊。他们要是真想要人过去,直接放话出来,哪个社员不知道?真有这份心的,咱还能拦着不让人去?”
  “……”
  这些大队领导们都后悔来苏家屯走这么一遭了,咋感觉越闹越混乱了。还不如之前呢。
  算了,赶紧回大队和大队干部们商量吧。
  几人在路口就分头走了。
  到了各自的队里,也不管社员们咋闹,就赶紧召开大队部会议,把苏家屯的情况说了。
  这些留守在家的大队干部们听到这消息,都先帮着苏家屯肉疼了一下那些钱。“他们可真大方。”
  心里想着咋自己就不是苏家屯的干部呢。
  那边干部得拿多少钱啊。
  紧接着,大队领导又把苏青玉那两件事情说出来了。
  蔡队长道,“一下子拿钱是拿不出来的,咱也做不到和苏家屯那样的地步,咱没钱,咱没那个条件。就苏家屯这提的两个办法,暂时能稳住他们。”
  “咱们种油料,他们真能有多少收多少?”
  有人问道,
  蔡队长道,“他们苏书记是那么说的,到时候咱们真要种了,肯定要和他们签协议的,要是不收,他们得赔偿。”
  “对,必须签协议,要不然损失谁赔?”
  其他大队干部们纷纷点头,觉得这样安排的话,那就没啥问题了。
  反正只要能换钱就行。
  现在家家户户真不缺吃的,缺的就是现钱。
  说完油料的事儿,又说到男同志去苏家屯盖房子的事情了。
  提到这事情,大家脸上表情各异。
  觉得还是有点丢脸,感觉就和自己大队的人去苏家屯倒插门一样,很难听。
  蔡队长道,“这事儿瞒不住,我瞅着还是让他们知道,要是真有想去的,咱尽量做思想工作。要是实在要去……那也没辙。”
  因为外面社员们一直等消息,这边开完会之后,他们就直接开会,把这两个消息和社员们通知了。
  “咱也不能现在和苏家屯比,他们有厂子,咱没有。你们再嚷嚷,咱也拿不出钱,但是如果明年种油料,有现钱了,咱尽量也盖房子。”
  听到这话,社员们倒是心里好受有些了。最起码这些干部们是拿出解决方案了,没说不理人。
  就是心里还是不甘心,还是觉得酸。
  人家苏家屯到时候都住上新房子了,他们还苦巴巴的为盖房子努力呢。
  这差距是越来越大了。
  谁心里都放不下这个疙瘩。他们咋就不是苏家屯的呢。
  紧接着队里又宣布另外一个消息。
  “苏家屯的书记提了个建议,也是想征求大家的意见。咳咳,咱队里的男娃娶了他们队里的女娃,可以去他们队里盖新房,他们队里也给补贴。”
  “……”
  下面沉默了两秒,顿时炸开锅了。
  还没结婚的女娃羡慕苏家屯的女娃,这要是真的去苏家屯盖房子了,以后也不用担心被婆家欺负,受婆家的气了。
  多有底气啊。
  男娃们则开始纠结了,是倒插门呢,还是靠自己努力盖房子呢。
  “……”
  蔡队长看着样子,直接让大家解散,回家自己去商量去。
  其他大队情况也差不多,大晚上的都关着门在家里谈论这事儿。
  特别是家里有几个娃的,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