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913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913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家眷拖后腿,他索性连后院女眷都没带,只带着师爷是几个长随,就是表明自己的立场。
  生怕宋重锦误会他急着赶他们走呢。
  见宋重锦这般爽快,又早就安排好了住处,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位崔县令此次接任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址建一个巡察府,毕竟这位新上任的巡察大人,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附近,督促商道一事,肯定马虎不得。
  这边崔县令摩拳擦掌,想着要借着建巡察府的机会,好好跟宋重锦拉拢一下关系。
  那边宋重锦收到了齐乐的又一封来信,这次来信里,语气比之前更亲热了些,先是恭贺宋重锦升官,然后就提到了,想见宋重锦一面。
  信中说她日思夜想,如今宋重锦既然独督促商道一事,她想着以草原王朝的名义,邀请宋重锦带着商队到王都,好私下一叙亲情。
  而且齐乐说,她已经通过国书得形式,跟大楚皇帝提出了这个要求,想来大楚皇帝也不会拒绝,让他早日做准备,以便两人早日相见。
  这字里行间看似都是在叙两人的亲缘,可宋重锦却察觉到了,齐乐似乎着急了。
  忍不住眼睛一眯,是什么,让齐乐这么着急见他一面呢?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准备
  不过既然齐乐写信了提出了要他去草原王都见上一面,想来她那边自然会安排好,不日京城那边应该就有旨意下来了。
  宋重锦算一下时间也没多少时日了,就放出了风声去,让那些等候的商人们可以开始准备了。
  那些商人们过了年就已经在私底下准备了,这段时日来,源源不断的货物,和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路程好走一些后,都往赤城县而来。
  如今赤城县是前所未有的热闹,街上穿梭着都是商队,操着南方北地不同的口音,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看到熟悉的人,还彼此吆喝着打个招呼。
  更有西域那边的商人也闻风而来,一时除了天南海北各地的方言,还有叽哩咕噜的西域话。
  赤城县因为各地商队到来,这几年多了很多人做掮客,为新来的商队介绍住住宿的地方,各种跑腿。
  现在还不到农忙的时候,赤城县的百姓也没什么事情,家里男人或者大点的孩子,都在城门口或者市场门口,或者客栈门口守着,只要有商队来,就围过去介绍自己。
  商队初来乍到,肯定也要寻个本地人来介绍一下情况,好让心里有个底,能有这种专业的掮客自然是高兴。
  双方交谈几句,基本就能谈妥了,一方出钱,一方出力,倒是皆大欢喜。
  商队有这些掮客的帮忙,很快就能找到住的地方,也能知道要去哪里登记,少跑了冤枉路,也不会被人骗了。
  这些掮客们,忙活一天下来,运气好的,碰到那些出手大方的,给点赏钱,差不多能挣够家里一个月的嚼用。
  赤城县的女眷们也都忙活起来,这么多人,就是浆洗衣裳或者给人做粗使短工的婆子,也能挣不少。
  还有那些小商贩们,别的也罢了,那小吃摊子倒是满地开花,全国各地有点名字的小吃,这里都能寻到。
  也许口味没有当地那么正宗,可对于这些远离家乡的商人来说,就已经很满足了。
  再加上新上任的县令,接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巡察府,也要雇人干活。
  赤城县的百姓一听说这是给宋大人建的巡察府,谁不念着他的好,若不是他和夫人的功劳,他们赤城县的百姓哪里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一时间,不仅家里的壮劳力来帮忙,就是那些女人们,也来帮忙做饭,做些零碎的活。
  而且干这个不仅能包中晚饭,还给工钱,抵部分徭役,谁不乐意?
  宋重锦如今暂时还在县衙办公,新来的崔县令倒是每日奋斗在第一线监督巡察府的建造呢。
  历长楠这段时日,正在准备所谓的招标一事,第一次去草原,所带的商队肯定要精挑细选,要严格的审核通过了才行。
  这赤城县如今商队没有一百也有七八十个,要从里面筛选出合适的商队来,也不容易。
  历长楠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要知道这第一批商队审核名额后,还要检查他们的货物,分门别类登记数量,这些东西,等他们在草原一路卖出去后,回到大楚后,都要缴纳税赋的。
  如何缴纳,宋重锦已经问过户部那边,核定出了一个标准来,一切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这些事物都是又繁琐又要细心的,不仅历长楠忙得团团转,他的手下,还有姚大和石头,还有王永珠在赤城县几个店铺的掌柜们,都被抓去帮忙了。
  这可是十分重要的收入,京城那边,还有皇帝都盯着这一块呢,可不能出岔子。
  还有金壶过了年后,就带着手下的人,说是去寻新货源去了,听到了消息也赶了回来。
  他这次倒是浩浩荡荡的后头跟了不少人,其中居然还有一个老熟人,张银保。
  张银保当初在历家和历九少之间,选择了历家,自然跟历九少和王永珠这边的联系就淡了下来。
  说实话,他不是不后悔的,先前被历家的名气还有势力迷了眼,虽然没跟历九少结仇,可他最开始打交道就是历九少,能跟历家搭上关系,也是因为历九少。
  后来,历家和历九少不合,他倒是倒向了历家那边,自己心里也颇有些愧疚之意。
  再者后来,历九少即使被逐出家门,可因着王永珠这边的关系,倒是又搭上了皇后,开了红袖添香,他就知道,这笔赌注压错地方了。
  可当时他已经上了历家的船,再多后悔也只能忍着了,眼看着红袖添香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历九少得了皇后亲眼,还得了闲职,他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忍不住无数次问自己,若是当初他坚定的站在历九少和王永珠这边,会不会他也有机会,能得个一官半职?就是闲职也好啊,多少商人奋斗一辈子也捞不到一个闲职啊!
  所以在知道历九少和王永珠买下七里墩和鹰子沟附近的山来种茶叶,他就十分识趣的不惹人嫌,不动声色的给王家兄弟介绍了新的收购渠道后,悄然没生息的退出了石桥镇的山货生意。
  这次草原开通商道,得知这个消息后,张银保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到底不肯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是试探着收购了一些货物,想着到赤城县来,看能不能寻个机会,跟王永珠和宋重锦把关系续上,不说别的,能给个去草原的名额也好啊。
  这么想着,一路北上,倒是运气好,竟然遇上了金壶。
  金壶能走到今天,张银保当初虽然是看在王永珠的面子上,可也对金壶栽培颇多。
  金壶心中自然是感激的,两人一时倒是相谈甚欢。
  当然,张银保如今可不敢小瞧金壶了,不说金壶如今也有自己的商队,说话行事已经是个极为老道的商人模样了。
  就是金壶背后的王永珠和宋重锦,他也不敢怠慢。
  说话行事不仅没拿乔,反而对金壶多有奉承之意。
  金壶又不傻,很快就察觉出来这张银保的态度有些太过了,找人去打听。
  张银保那边就等着金壶来打听呢,当初带着金壶去西域得那个管事就被委以重任,将张银保这边的难处和悔意都说了,然后也就透露出一个意思,想拿到一个去草原的名额。
  金壶哪里肯沾染这事,不过到底张银保对他有恩,想了想,他只答应说帮张银保将后悔的话带到,至于王永珠那边如何反应,他可没办法。
  再者,若是张银保愿意,就委屈他,将商队可以挂在他的名下,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他商队的实力,若是不出意外,等他拿到第一批去草原的资格,张银保也能跟着过去,赚上第一桶金。
  张银保知道,这已经是金壶最大的诚意了,自然没有不答应了。
  怎么他都不亏不是?就算此刻不能得到王永珠和历长楠那边的谅解,可只要跟金壶打好关系,到时候多让些利给金壶,这合作关系不断,天长日久的,也能将那断了的关系再续上。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新宅子
  金壶进县城凑巧遇到了巡城的衙役,当初金壶住在县衙后院,日常也跟他们见过,自然认得。
  见了金壶,都上来打了招呼,还好意提醒了一下,如今宋大人已经不住县衙后院了,又殷切的问金壶知不知道位置?要不要他们让人给带过去?
  金壶先是一愣,这换县令时日尚短,再加上一切行事都还是依着宋重锦以前制定的规则,所以震动不大。
  金壶也还没接到消息,此刻听闻了,心里却开始琢磨起来,看这几个衙役的态度,自家姑父应该没事吧?
  不过面上还是笑嘻嘻的,一点也没客气的同意让其中一个带路,还说等他安顿下来,改日还要请他们好好喝上一顿。
  那几个衙役也就笑着答应了,人人都是有上进心的,别的不说,金壶是定国夫人的亲侄子,能和他搭上关系,总归是少不了好处的。
  跟在金壶身后的张银保看到这一幕,越发震惊了。
  他这年虽然说站错了队伍,可历家到底是巨贾之家,这些年虽然实力不如当年,可在大楚还是难逢敌手的。
  只是他当初是历九少引荐到历家家主面前的,依托历家成功的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可后来,历九少越来越成功,他倒是越来越尴尬了,尤其是历家家主身体渐渐不好了,历家几个嫡出和庶出的少爷明争暗斗,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势力划分。
  历家的产业,还有投奔依靠而来的人,也都纷纷投靠了山头。
  唯有张银保,当初身上有着历九少的印记,虽然是后来没跟着历九少走,可在那些历家少爷的眼里,就不是可用之人。
  渐渐的也就被边缘化了,能从历家借用的力量和帮助越来越少,偏偏每年孝敬给历家的银钱还再逐年增加。
  张银保哪里还不明白,历家这是拿他当冤大头,因为他没有投靠任何一个山头,几个少爷明里暗里给他下了不少绊子。
  如今他也是心灰意冷,也是听说商道开通这事,又知道历九少参与了其中,知道这事恐怕容不得历家插手。
  这才索性结束了京城的生意,带着一干最后留下的心腹老人,往赤城县这边来碰碰运气。
  不过因为没了历家在后头,不好再用历家的名头,当初借助历家结识的人脉,如今也不太用得上,能用的也是当年他自己结识的一些人。
  他们这种商人,最怕的就是跟官家打交道,俗话说的好,民不与官斗!他们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若是得罪了官家的人,那生意就别想做了。
  每到一地,上下都要打点好,饶是这般,也免不了被人刁难敲诈的时候。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时候,上面打点好了,这些下头的衙役跑腿的,师爷或者小书吏没打点,他们也能给你寻不少的麻烦。
  因为张银保对官家的人,那都是一贯的敬而远之的,就算结识了几个小官,那也是金钱开道,还要一直保持孝敬,才能逢年过节的时候,得个登门拜访的机会,就已经很难得了。
  也唯有历家不同,本就有官职在身,又富贵无边,在京城那些权贵里也颇有体面。
  可在外头,不管你多富贵,多有钱,在官员面前,那自然先矮上三分。
  此刻见那衙役们,对金壶殷勤讨好的样子,他自然是惊讶的,这种情形,他也只在历家几位少爷出门的时候见到过。
  因此,忍不住心头就火热起来,看着金壶的眼神越发热切了。
  那衙役中的一人,将金壶一行人带到了宋重锦如今的宅子面前,看看他后头这么多人和货物,倒是多嘴了一句:“金罐少爷,您看您这下头的人这么多,还有货物,要不要另外寻个地方安置一下?”
  “如今这城里来的外地商人越来越多,咱们县城哪里有那么多空闲的屋子?还是宋大人想的法子,将那市场的仓库又多修建了一些,如今租给各地商贩存放货物,还有人专门保管,最是安全不过。”
  本来还想多说一句,他还知道几家空院子,可以安顿人住下,可这到底涉及到了宋大人的私事,他到底还是将话吞了下去。
  金壶听了这话,倒是想起,他先是高兴,忘记了跟在自己后头的,可不只是自己的人,还有那张大老板。
  他能径直去姑父家,可这张大老板他却不敢这么随便带进门去,也不知道老姑是个什么章程,倒是先去探听一下老姑的口气再做区处才好。
  因此一笑,拉住那衙役,“那可太好不过了,我这带的人又多又杂,还有这么多货物,正愁没地方存放呢!这可解了我燃眉之急!顺便问问,这附近可有空闲的院子出租,好安顿这好些人——”
  那衙役一听,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