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864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864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皇后身边伺候的心腹,都看出皇后已经十分不快了,红绯朝着后头使了个眼色。
  没一会子,就有九皇子身边伺候的人急匆匆的跑来禀告,说是九皇子哭闹着要寻母后呢!
  皇后一听,也就懒得再掩饰了,直接起身道:“行了,时候也不早了,你们也都跪安回去吧!今日之事以后休要再提!后宫嫔妃要谨记自己的本分,陛下行事也容得你们置喙?念着你们今儿个初犯,我也就不拿宫规责罚了!你们所有的人,这几日都给我闭门思过,抄写女则五十遍,交到本宫这里来!”
  嫔妃们大惊失色,她们今儿个来,是想让皇后替她们出头,去寻那几个狐媚子的晦气的,可不是让皇后来责罚她们的。
  怎么这皇后反倒要她们闭门思过还要抄写女则?这岂不是羊肉没吃上,还惹上了一身臊吗?
  有那城府不够深的,忍不住就露出不快之色来。
  嘴快的,更是忍不住了:“皇后娘娘,那些狐媚子祸主您不惩罚,您惩罚咱们这些对陛下和娘娘忠心耿耿的姐妹,这让嫔妾们怎么信服?”
  皇后再雍容大度,看着这些没眼色,说话都不过脑子的嫔妃,也忍不住想骂娘。
  当下冷着脸道:“既然你们这么忠心,就怕陛下被媚惑了,那简单,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本宫滚到乾清宫门口去跪着死谏去!说不得死后还能追封个贤妃当当,史书上还能得以记上一个姓氏,让后人敬仰呢!”
  “若是没这个胆子,都给本宫滚回自己的院子去!传本宫的话下去,今儿个到本宫这里来胡言乱语的嫔妃,全部闭门思过一个月,抄写女则一百遍。各宫这几日都给本宫约束好宫里的下人,若是让本宫得知你们宫里的下人在外头乱嚼舌根,或者到处乱窜,一经发现,立刻乱棍打死!”
  皇后轻易不动怒,可一旦动怒,这些嫔妃们,不管是高位的还是低份位的,都战战兢兢的低下头,哪里还敢说什么?
  尤其是皇后最后那句话,那就是明晃晃的警告,让大家都老实些,不然真被她抓到把柄,以她皇后之尊,别说收拾几个下人,就是收拾她们,也是轻而易举的。
  当下一个个都老实了,蔫头巴脑的告退,陆续退出了长春宫。
  出得长春宫,外头的冷风一吹,有那些眼明心亮的嫔妃,那发热的脑子,立刻被冻清醒了,顿时懊恼不已,她们本是打算随大流,跟着去看个热闹,反正成不成的也不碍着自己什么事。
  法不责众,就算皇后不痛快,心里恼恨她们,也拿她们没法子,总不能将大家都得罪吧?
  可谁料到,皇后平日里看着温和大度,自从被封为皇后以后,对后宫嫔妃也一贯宽厚,怎么突然就变脸了,这么杀气腾腾了?
  哪朝也没有这皇后将后宫大部分嫔妃都禁足的呀?就不怕传出去,外头的大臣不答应?她这个皇后的位置还想不想坐了?
  有那心里愤恨的,就已经想着,如何想法子,将这消息传出宫去,让外头的娘家人,联合其他嫔妃家,一起上折子废后。
  自然也有那脑子清醒的,很快就察觉到这里面的诡异。以皇后一贯爱惜名声大做法,能下这样的命令,要么就是她失心疯了,要么就是有别的原因。
  左看右看,皇后也不像是得了失心疯的人,那么剩下的答案就是,有别的原因。
  后宫中能熬出头的女人,都不简单,很快就意识到里面的不同寻常。
  谨慎的立刻就被自己宫里伺候的下人伺候着,急忙回自己宫中老实窝了起来。
  至于那些不信邪,还想着皇后终于出了这么大岔子,得抓住机会,把她给拖下来的嫔妃们。
  也心怀鬼胎的,一个个回宫去,关上门,使出全部的神通来,要将消息给送出去。
  皇后既然敢这么发话下去,自然有她的底气。
  她以前是德妃的时候,就已经代为掌管宫务,被封后以后,自然是更名正言顺。
  这么些年来,后宫基本就在她的掌控之中。
  一声令下,下头的人自然就行动起来。
  还没到晚上,就已经抓了好几波想传递消息出去的。
  皇后的禁令言犹在耳,抓到的这些人,自然不会轻易饶过。
  当场就将各宫主事叫到一起,当着大家的面,将那些传递消息的内侍一顿乱棍下去,血溅当场。
  这些主事的,哪里见过这样血腥的场面?胆子小的,有当场就尿裤子的,也有晕死过去的。
  即使这般,也都不允许离开,愣是观刑完毕,直到天色黑透了,这才放他们三三两两的搀扶着离开了。
  这般动静,自然瞒不过前头乾清宫的皇帝,也有嫔妃心里还抱着希望,惊动了皇帝,说不得会阻拦皇后,好歹也要派人来看看吧?她们也好想法子,在皇帝面前下点眼药。
  可没想到,皇帝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一个身边的人都没派过来。
  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更不用说太后那边,也有人报到她那边去了,还指望着太后能出头训斥皇后。
  可太后那边直接闭门谢客,说要斋戒几日,谁都不接见。
  这意思,满宫上下谁不明白?
  这下嫔妃们是彻底的偃旗息鼓老实了。
  皇后在长春宫里,抱着九皇子,一边逗他,一边听着下面怀大总管汇报各宫的消息,带着几分漫不经心。
  听说了皇帝和太后的态度后,皇后心里最后一点犹豫也彻底消散了去。
  坐正了身体,吩咐道:“虽然陛下和太后娘娘表明了态度,那些女人看着老实本分了,可若是咱们掉以轻心,这些女人就能瞅准了机会,还要往外头传递消息。”
  “让下头的人都盯紧了,别放过一个可疑的人!这些日子,宫里的水井,用水,还有御膳房,入口的食物,还有薰香,摆设之类的,都给本宫看紧了,别让人钻了空子!”
  怀才心中一凛,恭敬的道:“娘娘放心,老奴这就吩咐下去!”
  皇后知道怀才是办事老成的,他既然上心了,这宫里的事情就瞒不过他去。
  也就挥挥手,示意怀才下去办事去了:“你们好生办事当差,等事情了了,本宫和陛下自然有重赏!”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何方妖怪?
  怀才听了这话,心头大定,他深知皇后不是信口开河,胡乱许诺的人,能说出这番话来,肯定是有把握的。
  下去吩咐手下人,那语气和神态就不一样了。
  下头的人,都是察言观色的一把好手,自然心中有数,一个个领命去办事不提。
  等怀才下去了,红绯和绿翠才凑上来,脸带忧色:“娘娘,今日您这般大动作,陛下和太后虽然没说话,可到底瞒不住,将来传出去,恐怕还是娘娘的名声受损——”
  她们两人是皇后的心腹,自然事事都为皇后考虑。
  别看皇后今天这般将众人都压服了下去,可若将来有一天,皇后失宠,只怕这就是她的罪过。
  下头那些嫔妃的娘家,一直都在虎视眈眈,恐怕得了消息后,瞅准时机就会对皇后发难。
  若是以前,她们恐怕会觉得皇帝会护着她们娘娘,毕竟娘娘一直得盛宠。
  可自从九皇子的事情后,她们也看出来些,陛下并不太靠得住,若真有个什么,她们家娘娘恐怕就要被推出来当炮灰了。
  因此,两人心中都有些担忧。
  皇后心中知道,这两个心腹是一心为自己,当下一笑:“你们不懂,既然我坐在了皇后这个位置上,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我身为皇后,管束后宫嫔妃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外头那些大臣们,他们若是要参我,找这样的借口说不出去,都是些老奸巨猾的老狐狸,才不会犯这样的错!”
  “再者,以咱们陛下的行事,最厌下头的臣子插手后宫的事宜,只要有人敢提出来,咱们陛下就能让他们好看!更何况我如今这行事,只怕正合了陛下的心意,他自当要护着我!”
  “你们这几日也注意些,这长春宫可得守好了。尤其是青鸟身边,你们俩,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留一个人在他身边。他是本宫的命根子,也是咱们长春宫将来的依靠,可不能出一点意外!”
  红绯和绿翠听了这话,忙肃容答应不迭。
  皇宫里的人都清楚,这后宫,皇子幼小的时候,子凭母贵,等孩子大了,就要母凭子贵了。
  如今皇后虽然是后宫之主,可将来的依靠,却还得看九皇子。九皇子就是她们的底气,也是她们的希望。
  不用皇后吩咐,为了九皇子,她们就能舍出命去,更何况皇后这般托付,她们自然更加谨慎小心不提。
  不说京城的风云暗涌。
  只说赤城县这边。
  秦博涵千里跋涉,终于在腊月初十这天,赶到了赤城县。
  因为宋重锦带着谈判团的人都还在边关,而且秦博涵为了赶时间,轻车简行,将大部队留在了后头,带着一小队人提前出发,一路只扮做行商,倒是也还顺利。
  到赤城县,也没惊动别人,只让人给王永珠送信,说是京城来的故交。
  王永珠本就一直关注着秦博涵的行程,再加上有影卫那边的消息传来,早就知道秦博涵提前出发了。
  因此一听前头来报,说有京城来的姓秦的故交,立刻就意识到是秦博涵到了。
  忙亲自迎出来,口称世伯,将人给迎了进去。
  秦博涵身边带着的人不多,除了几个皇帝派的侍卫,就是那个小内侍,还有平日里伺候他起居的随从。
  这些人都是京城来的,自然都知道王永珠,因此都不敢轻视,反倒都十分恭敬。
  王永珠见秦博涵一脸疲惫风霜之色,就知道他到底也上了年岁,这大冷天的长途跋涉,确实辛苦。
  因此就先开口了:“世伯一路想必辛苦了,快里面请。先坐一会,我让人准备热水,您先洗漱一番,换身衣服,再用点热汤饭,也好暖暖身子。”
  秦博涵也确实累了,他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王永珠,可上次见面是宫里的年宴上,只远远的看了一眼。
  不过倒是耳边听了不少关于王永珠的传说,此刻见了,才发现,这个流言中,一张嘴能羞死人,一巴掌能扇死人的刁蛮泼妇一般的人物,其实是个极为讨喜的孩子。
  看自己的眼神,不卑不亢,真真切切的对长辈的关心。
  秦博涵什么人物,立刻就猜到,只怕宋重锦将两人的关系,恐怕都没瞒着王永珠。
  因此王永珠才对他这般亲近。
  他知道宋重锦的为人,也知道小夫妻两人互相扶持,本就看王永珠如同看待自己的子侄媳妇一般,再看王永珠这样的态度,更添了一份满意。
  也就放缓了神色,点点头:“那就有劳贤侄媳了!”
  王永珠见秦博涵顺着她的话,默认了世伯的称呼,也就一笑,立刻就一面将人往里面让,一面吩咐姚大去准备。
  姚大眼睛在秦博涵身边跟着的人身上打了个转,心里就有了数,笑眯眯的就请他们到旁边歇着去。
  那几个侍卫和随从犹豫了一下,看向秦博海…
  秦博涵点点头:“你们跟着我一路辛苦,好不容易到了,在这里还有什么不安全的?你们也下去歇歇,还要劳烦给他们也准备点热水热汤——”
  姚大忙道:“请秦老爷放心,这到了冬日里,咱们府里的惯例,厨房里都时刻备着热姜汤和热水,诸位兄弟请随我来,快喝上一碗姜汤,去去寒气。咱们这西北的风,跟刀子似的,不喝点老姜熬的汤,那寒气入了骨子里,将来老了可遭罪!这姜汤可是咱们夫人亲自配的,老管用了——”
  那几个侍卫自然是心动的很,他们这一路顶着风雪,着实吃了不少苦头,此刻能有热汤喝,能有热水,自然巴不得。
  再有秦大人也同意了,就顺手推舟,跟着姚大就要下去。
  那两个随从是知道秦博涵的,也没多说,跟在了后头。
  唯有那个小内侍,脚下丝毫未动,姚大走出两步,回头见他没跟上,忙停下脚步,就招呼道:“这位小兄弟,怎么还不走?”
  这话一出,大家都看了过来。
  秦博涵面色没变,眼中却飞快的闪过一抹不悦。
  恰好被王永珠看到了,看向了那小内侍。
  小内侍一脸忠心耿耿:“大人身边怎么能没有人伺候?诸位一路辛苦,下去歇着吧,小的年轻,还吃得消,学得就是伺候人的本事,就让小的在大人身边伺候着好了——”
  姚大不由自主的就看向了王永珠。
  王永珠挑了挑眉毛,哦霍!这是何方妖怪?这么不会看人眼色?一句话就得罪了在场所有的人?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名不虚传
  那小内侍见大家都看着自己,越发挺了挺并不浑厚的胸膛,表示了自己的担当。
  姚大身旁的几个侍卫磨了磨牙,捏了捏手里的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