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859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859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半日功夫,倒是都凑得差不多了,虽然不如王永珠她们这般,倒也差不离了。
  到了下半晌,见大家都准备好了,宋重锦也不多说,一切该说的,要叮嘱的,昨日已经全部都交代好了。
  只深深的看了王永珠一眼,“等我们的好消息!”说着,领头策马而行。
  一时,众人跟在后面,车辚辚马萧萧,一路向北而去,只余下黄沙滚滚……
  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相安无事
  自从宋重锦带着人手去谈判去了,这城里倒是比往日管理的还严格了些。
  借着先前有草原奸细的缘故,王永珠索性跟简师爷,还有县尉全向盛和县丞万晋良商量过后,将每日巡逻的次数增加了,城门进出也严格了些,尤其是商队,都要查验路引,还会抽查货物。
  那些检查的城门口的官兵,态度还是一贯的和气,只是该看的,该查的,一样都没少。
  虽然有些人觉得麻烦,可一听说是因为发现奸细了,所以才要严查,也都没言语了。
  设计到奸细问题,大楚的商人自然是十分支持的。
  其他西域的商人,也不敢反对啊,就怕万一有意见,被人怀疑成奸细,那可咋办?
  因此倒还都配合。
  再加上,县衙的巡逻队,以前是一个时辰一次,如今一个时辰两次,不间断的在城里巡逻。
  以前偏僻的地方,巡逻队都不会去,如今越是偏僻的地方,巡逻队倒是去的越勤便。
  一时间,这赤城县里,那真恨不得快要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
  什么小偷啊,骗子啊之类的,这几日都十分乖巧的收手了,生怕就在这当口,被当作奸细给抓了。
  要知道,小偷小摸或者骗点啥的,被抓到了,顶多赔钱或者关进衙门几天。
  万一被当作奸细,那可小命说不得就没了。
  王永珠每日里留出一个时辰来,到县衙前头书房里坐坐,小事情,简师爷看着就办了。
  稍微有些不好决断的,简师爷就到书房里来,跟王永珠商量一下,出去再吩咐人去办。
  如此这般也没什么岔子。
  马二宝那边,修养了两日,王永珠就跟他详谈了一次,说动了马二宝,决定去云中县那边,跟着人到处走走,看能不能找出来当初遇到那草原女子的地方。
  王永珠派了两个护卫,护送着马二宝到了云中县,亲自写了一封信,让带给了顾子楷。
  顾子楷接到信后,心中就有了章程。
  对外只说是上次他找王永珠借两个会画堪舆图的人手,就连那易师爷也瞒着。
  然后让人将马二宝带入了山里去了。
  易师爷那边,自从王永珠母女走后,又有了顾子楷的警告,他倒是老实了下来。
  不仅如此,他对顾子楷的态度也恭敬了许多,很少拿世叔的派头了。
  因此,虽然他有些怀疑王永珠派来的这三个人的目的,不过转念一想,他们到底是表兄妹,王永珠怎么着也不会害了顾子楷。
  说不得是上次的事情后,王永珠对他有所避讳,所以才避开了他。
  这么一想,易师爷也就装作不知道。
  倒也相安无事。
  自从宋重锦走了后,王永珠的日子每天倒是充实的很。
  早上坐一个时辰的衙门后,她还要陪张婆子吃饭,下午还要处理自己的生意。
  历九少那边走之前,也叮嘱过,他手下若是有什么不能决断的事情,就直接找王永珠决断。
  每日里处理这些也废精神。
  家里的庄子还有日常需用购买的事情,倒是张婆子见自己闺女忙得顾不上,给接手了过去,也安顿得井井有条的,让王永珠轻松了不少。
  她们还抽空去看了吴中宝一家,吴夫人的身子一天天好转了,沈氏那日受了惊讶,奶水都吓回了,有丫头婆子伺候着,吴中宝安抚,又有王永珠后来开了药,调养了些时日,那奶水又充足起来。
  秋哥儿是个壮实的孩子,吴中宝买了一头母羊和小羊回家,每日里挤出羊奶来,秋哥儿也不挑嘴,吧嗒吧嗒喝得欢快。
  后来沈氏奶水足了后,秋哥儿更是一日日的看着白胖起来,如今快满月了,一张脸真快长成十五的月亮那么圆润了。
  吴夫人天天看着这圆润起来的大孙子,以前还念叨着,见到孙子了,心愿就了了,也该下去见吴老倌去了。
  如今也不提那话了,每日里睁开眼,就要看大孙子。
  喝药看到大孙子,苦药汁子喝进去都是甜的。
  更不用说吃饭了,看着大孙子的藕节似的胳膊腿,都能下两碗饭。
  如今再看沈氏,那真是没一处不满意的,真是恨不得将沈氏给供起来,在她心目中,那大孙子排第一,儿媳妇排第二,以前最重要的儿子吴中宝,如今勉强排第三。
  以后要是再添上几个孙子孙女,估计吴中宝的地位还要无限下降。
  沈氏也记着吴夫人当日,为了救她们母子而受伤的恩情,越发的孝顺吴夫人,如今婆媳那真是以前的那点子不快,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跟亲母女似的,吴中宝倒成了捡来的女婿,成了家里地位最低的那个。
  吴中宝倒是一点不嫌弃,乐得看自家老娘和媳妇这么和气,每日里被使唤都是乐颠颠的。
  又有王永珠的叮嘱,沈氏也乐得使唤,一个月子坐下来,吴中宝倒是洗尿布换尿布,给孩子喂羊奶,全都学会了。
  出了月子,沈氏也感念王永珠的情意,又听吴中宝说,如今宋大人去谈判,这赤城县到事务倒是大半压在了王永珠身上,每日里她都忙得不行。
  都这样了,还记挂着她们一家,心里如何不感激?
  满月后,她们也不好意思再用王永珠给的丫头婆子了,倒是因为有个婆子照顾孩子有一手,将她留了下来,打算等秋哥儿再大些了,才放那婆子回去。
  那婆子也没有不乐意的,拿着双份月钱,而且在宋大人府里,她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婆子。
  可在这吴家,可是上下都十分器重她。
  王永珠见那婆子也乐意,加上也知道吴家确实少个这样知道带孩子的婆子,也就同意了。
  吴家先前买了两三个丫头婆子,经过调教,虽然还不太顺手,也够用了。
  因此,一出月子,跟吴夫人一商量,她也就去绣庄坐镇,好让王永珠省心一些。
  吴夫人如今有孙万事足,媳妇说啥就是啥,自然没意见,沈氏也就每日里往绣庄去,没几日就找回了以前的状态。
  这边自然就不需要王永珠关注了。
  眼看着宋重锦他们去谈判了差不多一个月了,也有消息从前面传回来。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没法子
  只说谈判还算顺利,草原那边还算有诚意,只是果然没出王永珠和宋重锦的预料。
  中间,就有好几次针对宋重锦的刺杀。
  都是在宋重锦刚离开谈判所,还没有回到大楚境内的时候,看起来都是意外,可细细查看,却都有人为的痕迹。
  什么不小心马失蹄啊,什么坐鞍里出现毒蝎子,什么水囊里有毒,真是防不胜防。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宋重锦身边护卫众多,而且一离开谈判之所,就进入了军营里,那里面最安全不过,能动手的也只有这些地方。
  也不能真大庭广众之下,一出谈判之所,就摸出刀来要杀人吧?
  不过宋重锦身边的护卫都是能干的,有他们在,草原那边也只能使这样的小手段来。
  即使这般,宋重锦也没忍气吞声。
  他受一分,就要还十分的性子。
  今日他的马被动了手脚,第二日,草原那边的马就能都失蹄一次。
  他的马鞍里有毒蝎子,第二日,草原那边的马鞍里,毒蝎子、还有毒针就层出不穷。
  几次下来,宋重锦这边还没啥,草原那边是苦不堪言,好几个不小心的,不是摔了马,就是中了毒。
  听说齐乐大怒,雷霆手段收拾了一批草原贵族,据说王都的广场上,血都流了一地,好几日没干,半个月过去,一走进都能闻到血腥味。
  这才震慑住了那些人,从那以后,草原那边倒是再无人敢再使这种阴损手段了。
  王永珠听了这些消息,到底还是不能放心。
  又配置了不少解毒的药丸,还有辟毒的药丸,让人连着她给配送的物资一起送了过去。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几乎是滴水成冰。
  王永珠准备了几大车的木炭,又让沈氏那边,给赶制出了皮毛一体的手套,还有皮毛一体的靴子,还有护膝之类的,另有老姜,红糖,烈酒、牛羊肉之类的,浩浩荡荡一个车队,给送到了宋重锦那边。
  宋重锦他们如今在军营里,物资虽然不太紧缺,可木炭这样的总是不够。
  天气太冷,那些京城来的官员们,实在有些受不了这边的气候。
  天天抱着手炉,裹着大毛的衣裳,还不敢出帐篷。
  木炭供应有限,每人都份量也就够晚上一个火盆烧一两个时辰。
  逼得那些官员们,也顾不得矜持了,纷纷合计着,好几个人挤在一起,人多暖和些,也能凑上一宿的炭火,不至于半夜冻醒。
  尤其这这些都是文官,都是拿笔杆子的,可这天气,手伸出来,那真跟被刀子割一般。
  带着手捂,却又不能写字。
  他们的工作,每日里就是要记录,哪里耽误得?也只得咬牙忍着。
  没出半个月,大部分人,手不是被冻裂了,就是生了冻疮。
  看到王永珠派人冒着风雪送来的这一个车队的物资,真是人人都喜不自胜。
  尤其是没人都分发了手套,还有皮毛一体的靴子,还别说,这小物件虽然看上去不怎么精致,穿上去后,那一直冰冷的脚终于暖和了。
  俗话说的好,寒从脚底起,这脚暖和了,整个人都暖和了许多。
  还有那手套,竟然是分指的,虽然不够华美,可带上暖和,还不耽误写字,这就很让这些文官赞赏了。
  再加上那几大车的木炭,还有护膝、老姜、红糖和烈酒,样样都是他们需要的。
  一时谁人心里不念一声王永珠的好,羡慕宋重锦娶了这样得力的夫人。
  就是军营里负责保护宋重锦他们的士兵们,也高兴不已。王永珠送来的牛羊肉,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大家打了一次牙祭,在这风雪天里,喝着热滚滚的牛羊肉汤,再舒服不过了。
  宋重锦这边,自然有王永珠单独的东西,有亲手给他做的手套和鞋袜,还有一件他没见过的用羊毛纱线制成的衣裳,另外有各色的药丸。
  还有一封信,信中交代了近日里赤城县的情况,还有家里的情况。又写清楚了那些药丸的用法,还有那件衣裳,叫羊毛衫,穿在中衣外,最能保暖不过。
  宋重锦心中甜蜜,将那羊毛衫穿在身上,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果然身上都暖和了许多。
  心中只念着,早日能结束这谈判,能回家去和永珠团聚起,算着时间,估计这个时候秦博涵已经动身一些时日了。
  等到秦博涵到,那才是重头戏。
  虽然如今看草原那边老实了,只是到底不能掉以轻心,这几日得再将草原那边压一压才好。
  宋重锦如此这般盘算着。
  几百里外,有人跟他的想法一模一样。
  运县。
  驿站里,最中间最好的那间房间里,秦博涵正看着宋重锦这边的谈判进度消息。
  整个驿站,都被护卫和官兵围得严严实实的,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驿站的人员都被赶到了外围,里面的人都是皇帝派遣的禁军中的精锐,保护秦博涵和一干官员的。
  运县的县令提心吊胆,这自己个管辖的范围,突然来了这么多大佛,实在是有些招架不住。
  诚惶诚恐的来拜见,却被直接拒之门外。
  有心想说两句,看看那些如狼似虎的军士,运县县令默默地退到了一边,还不敢走远,自在驿站外头等着。
  这么冷的天气,没过两个时辰,运县县令就差点被冻成了人棍。
  好歹等到了一句话,只说有皇命在身,不宜见,让他回去就是了。
  运县县令得了这口信,回去了心里也没底,半夜就烧起来,第二日挣扎着要再去拜见一面,到了驿站却发现,早就人去楼空。
  一问才知道,一大早,这些京城来的大佛们就启程了。
  秦博涵也是没法子,他根据宋重锦这边提供的进度,也认同,年前先抻一抻草原那边,过了年,再来谈。
  皇帝那边也是同意这个进度的。
  没想到,也不知道草原那边,通过什么秘密渠道,给皇帝一封密信后,皇帝就催促起来,甚至定了下来,年前要看到结果。
  赤城县那边忙,他这个总管的,也不能在后头等着啊,就算谈完了,签订文书的时候,他得在场啊。
  要到年底了,本来吏部的事情就忙,还有这么一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