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850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850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也就懒得说了。
  拿到了地契和房契的张婆子,到云中县要办的事情也就办完了,至于游玩什么的,顾子楷这边,初来乍到,事情有多,还有个不省心的易师爷,也不好给他添乱了。
  就说要走。
  顾子楷沉吟了片刻,也想到易明仕此人,虽然看着他是老实了,可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是不是真放弃了?倒是隔开的好,就算有什么算计,距离这么远,也算计不到。
  因此也不虚留:“侄儿这边情况不明,也不留姑母和表妹了,等什么时候这边都收拾干净了,再请姑母和表妹到这边来盘桓一段日子,让侄儿尽尽孝心。”
  张婆子也不跟他客气,就美滋滋的进里屋,将地契收起来,顺便吩咐人收拾行李,下午出发。
  外头,王永珠送顾子楷出来,见四周没人,才小声的道:“京城那边的消息,易师爷的外孙女儿选秀,被指给了二皇子当侍妾,你心里有个数的好。”
  顾子楷眼神一冷,了然的点点头:“我知道了,心里都有数。到底是父亲推荐,我亲自请来的,面上还是要尊重些。若是他从此老实了,不动那些花花肠子,也就罢了。若是他还不死心,我自然有法子砍了他的爪子!”
  王永珠知道顾子楷不如他表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纯良,简单说,就是个白切黑。
  所以也不担心,见他心里有了数,也就放心了,最后叮嘱了两句:“那你自己要小心,若有什么事,就送信去赤城县,咱们一家子亲戚,表哥不要外道就是了。”
  顾子楷露出笑容来:“放心好了,你表哥不是那种清高,只会咬牙死扛的木楞傻子,该用到你们的时候,我不会客气的。那下午我就不送姑母和表妹了,你们一路顺风!”
  王永珠冲他挥挥手,示意他快走吧,不用他送了。
  等易明仕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张婆子她们一行人,只怕都走出几十里路了。
  易明仕也只得暗叹一声,彻底的放弃了打算。
  到了晚间,挥笔写下了一封家书,第二日出门,送到驿站去了。
  那封信晚间,就放在了王永珠的面前。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哪个品种的蛤蟆?
  王永珠的手下,自然是有能人,能将信完好无损的打开,再原样封回去,半点不让人察觉出来。
  此刻这位手下,就先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信的火漆封口,然后手里不知道怎么一番操作,那火漆封口就开了。
  一边将信呈给王永珠,一边还笑道:“写信的这位倒是个仔细的,这还防了一手呢,这火漆封口这里,还放了一根头发,若是马虎些的没看到,弄断了这根头发,只怕就要发现了。”
  王永珠听了,接过信,对着烛光看了看,果然看到一根不长不短的头发,看来这位易师爷倒是很谨慎的嘛。
  拿出信纸,展开一看,首先就是几个字:吾儿亲启两张纸上,通篇都是一些家常话,说自己路上一切还顺利,到了云中县城也一切都好,让不用惦记。又问他女儿可好,外孙和外孙女可好?
  只看信,一位慈祥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远远的离开京城和女儿身边,可是放心不下女儿一家,到了目的地后,给女儿报平安,让勿担忧。又记挂女儿和外孙、外孙女,盼望着女儿回信的时候带上他们的消息。
  左看右看都看不出半点不妥来。
  王永珠冷笑,若他这信真的没半点别的私货夹带,何必火漆封口,还放上头发呢?
  越是这样,越是显示出这信里有问题。
  恐怕是将真正要传达的消息,隐藏在了这家常话中。
  王永珠心里有了猜测,再看这封信,没多久就发现了端倪。
  这是一句藏头信,上下连起来,意思就很明确了:亲事被拒,需另作打算。外孙女勿急,等他再想办法。
  若说先前只是猜测易明仕求娶张婆子是因为二皇子,如今这可是板上钉钉了。
  没想到几位皇子,这才开府,就一个个的按耐不住了。
  也不想想,他们的亲爹,皇帝陛下如今可还正当壮年,他们跳得越高越欢,只怕将来下场就越惨。
  易明仕看着精明,可怎么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犯了糊涂?这皇家之争,岂是他们能掺和的?
  不过转念一想,易明仕若真如资料上所说,最爱的那个女人是当初那位姐姐,那最疼爱的孩子就莫过于她的女儿了,爱屋及乌,这外孙女自然也是心疼的。
  外孙女被配给了二皇子做侍妾,他女儿一家,已经是明晃晃的二皇子一党了。
  大楚国的皇子后院,除了一位皇子正妃外,还有两名皇子侧妃的名额,有名号上了皇家玉碟的侍妾四名,其余无名的侍妾丫头若干。
  这些侍妾,若是能诞下子嗣,或者极得皇子亲眼,能让他开口请封的话,倒是可以被封为侧妃。
  俗话说的好,不想当侧妃的侍妾,不是好侍妾。
  这易明仕的外孙女,或者说易明仕的女儿女婿一家,想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心倒是挺大的,就是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看完信,王永珠将信交给那个手下,让他又原样装回去,捣鼓了一会,那信就恢复了原状,谁也看不出来被拆过。
  然后它会在明日里,和其他信件一起,被带回京城去。
  来云中县的时候,是一点都不着急,游山玩水。
  回去的速度就快了些,不过两日就到了赤城县。
  宋重锦这边正接到了草原那边的来的信函,信中倒是姿态颇低,只说上次是他们疏忽了,让几位包藏祸心,一直对草原王不满,对大楚国十分仇恨的官员进了谈判团,如今他们已经查明了真相,将那几位官员都绑在王都王宫前,鞭笞三十,以儆效尤了。
  他们草原对开通商道还是很感兴趣,也乐于合作的,希望双方摒弃前嫌,携手精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算算时间,也才晾了草原那边大半个月,宋重锦知道还早着呢,若是这般轻易的就松口了,草原那边只怕还以为大楚这边多迫切呢。
  上赶着不是买卖!多抻抻他们才好。
  因此宋重锦只交代下面的人回信,就说他们大楚本事本着合作互助之心,没想到草原这边这么不识抬举。
  既然如此,这等好事他们草原不要,别的国家抢着要呢,他们大楚多的是合作对象,从此以后不带草原玩了,你们草原自己跟自己玩去吧!不伺候了!
  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下面的人一番润色,将宋重锦的意思十分清楚明白无误的给传达了过去。
  然后宋重锦就听到消息,说王永珠她们回来了。
  反正这谈判还没有,眼看就要冬季了,到时候再以天气寒冷不适合谈判为借口,拿一拿乔,应该就差不多了。
  如今倒是没什么事,宋重锦也就说了一声,急急忙忙的去迎夫人和岳母回家。
  等到从县衙出来,王永珠一行人已经到了后院了。
  张婆子和王永珠进屋梳洗去了,姚大正让人搬着行李进去,还要安排跟着去的一行人回去休息。
  见宋重锦回来,忙上前行礼。
  宋重锦随意的点点头,就直奔后院而去。
  这十来天没见,宋重锦只觉得分外想念,就算知道王永珠在沐浴,也忍不住跟了进去。
  两人多日未曾亲热,加上这水中佳人,如出水芙蓉,无限诱人。
  宋重锦自然没把持住,小夫妻俩胡天胡地的闹了半日,满屋子都是水。
  王永珠这才懒洋洋的被宋重锦抱回炕上,两人半靠在一起,宋重锦给王永珠擦头发,一边才有空问这一次出去的情况。
  说到这个,王永珠就来气,将易明仕的打算一一说与了宋重锦听,最后忍不住啐道:“这易师爷也不知道是哪个品种的蛤蟆,脸皮如此之厚,竟然摆出一副十拿九稳的姿态来,似乎只要他一提,咱们就该答应是的?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那么大脸了!”
  “还有他那女儿女婿家,也是一家奇葩,古来只有听说卖女求荣,为了的荣华富贵,将家中女儿姐妹给卖与权贵之家的。他们倒好,倒是卖祖为荣,为了荣华富贵,连一个糟老头子都不放过,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要出来舍身为家,倒也是一桩美谈啊!”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干呕
  这些话,王永珠没在张婆子面前说过,怕说多了张婆子心烦,也怕她担心。
  此刻在宋重锦面前,自然是有啥说啥了。
  宋重锦看王永珠气得通红的脸,就知道自家夫人这是真动了气,不然不会说话如此刻薄了。
  他皱皱眉头,手下动作没听,嘴里道:“既然如此,这样的人就不该留在表兄身边,倒是个祸害了——”这是动了杀机。
  如今这赤城县附近几个县城,都极为重要,乃是他布局的重要据点,自然不希望有怀有异心的人在其中,免得坏了他的大事。
  一面心中也忍不住鄙夷易明仕,是真爷们,若正要给自己子女后代争个脸面,求个恩典,也得自己争气吧?说来他也不是没本事,当初不是给人做师爷,都做成了师爷中的抗把子么?
  有这本事,选个好的东翁,给人做师爷和幕僚,说起来那人脉还有关系,岂不是更得用?
  怎么会鬼迷心窍的,想着年过半百了,还奢望着结一门好亲,好带发自己的后辈?这是什么操作?
  莫不是其中有什么蹊跷?
  宋重锦到底是官场中历练过的,看问题的角度跟王永珠有所不同,顿时就觉得这里面恐怕有些什么隐情。
  将自己的疑惑跟王永珠一说,王永珠也觉察出不对劲来。
  虽然娶张婆子是一条捷径,也是受益最大的一条路,可能让顾长卿高看一眼,三顾茅庐也要请回来给自己儿子做师爷的人,真的这么短视?
  夫妻俩对看一眼,一口同声:“得好好查!”
  然后又说到张婆子被顾子楷“忽悠”得买了两个庄子,四座山头,决定养猪的事情。
  宋重锦只笑:“娘难得想做点事打发时间,就让她老人家去吧!这价格已经很便宜了,表兄还真没骗娘。如今看着不显,等商道开通,金矿若是属实,云中县以后那山可就值钱了,只怕想买都买不到了!”
  说笑完,两人看看外头时间不早了,忙收拾好自己,打开门。
  门口一直守着不敢惊扰的丫头婆子,这才鱼贯而入,进去里面收拾。
  又有张婆子那边派人来,叫他们去吃饭。
  夫妻俩这才携手而去,陪着张婆子用了饭,回来歇息无话。
  说来也巧,王永珠回来第二日,吴中宝那边一大早就送喜信来,说昨日里沈氏发动,折腾了一晚上,今儿个凌晨天没亮的时候,终于生下来一个白胖小子。
  可把吴夫人给乐坏了,抱着孙子不住的念佛,眼泪都出来了。
  王永珠和张婆子收到喜信,也替吴家和沈氏高兴,他们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这有了孩子,将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面又收拾东西,打算洗三的时候去看沈氏。
  洗三那日,吴家也还算热闹,有张婆子母女,还有跟吴中宝关系不错的同僚家眷,也都来道贺了。
  吴夫人喜得无可无不可,一张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王永珠进去看了看沈氏,气色还好,又给她把了把脉,虽然略有些亏损,不过月子里只要注意,也就无碍了。
  这才又恭喜沈氏。
  沈氏如今初为人母,却已经浑身有了母性的光辉,见屋里没人,孩子被吴夫人给抱出去炫耀去了。
  这才挣扎着给王永珠行礼道谢,她心里清楚,若不是遇到了王永珠一家子,她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吴家也不会有今天。
  这等大恩,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王永珠忙扶着沈氏躺下,见她还有些激动,只好说,“你且安心做完月子,养好身体,我还等着你给我那绣庄挣钱呢!可别因为有了孩子,就丢开手了!”
  沈氏激动不已,恨不得把心剖开表白,赌咒发誓,等她出了月子,就去绣庄,一定会让绣庄多挣钱的。
  王永珠无语,正好吴夫人抱着孩子进来,她也就顺势掏出了准备好的见面礼,一对金灿灿的小儿镯子。
  吴夫人知道王永珠一贯出手大方,两家又是这样的交情,这个不算什么,也就笑眯眯的抱着孩子,替他道了谢。
  又说了一会子话,就要开始洗三了。
  别的也就罢了,张婆子眼疾手快,在那洗三盆里,抢了那刚出生三天孩子的洗澡水泡过的红枣,还有桂圆,各捞了好几颗,让后面的人差点一颗没捞着,都十分哀怨的看着张婆子。
  不过谁也不敢说啥,只敢在心里嘀咕两句。
  张婆子揣着这洗澡水跑过的红枣和桂圆,回家的路上,乐颠颠的拿了出来,一股脑的塞给了王永珠:“诺,这是娘抢到的,沾了喜气的,你快吃了,吃了沾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