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63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63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说中间真没动过心吗?
  十几岁就入宫,见识了天下最富贵权利最高的男人,那男人还对你千般宠爱,哪个女人不动心?
  她也不过是个俗人,自然也是动过心的,也曾经在皇帝许诺后,幻想过,是不是皇帝真对她动了真心?不然为何要将母仪天下的后位许她?是不是觉得她才是这后宫唯一能和他并肩的女人?
  可这些幻想,在王永珠诊断出腹中孩子脐带绕颈后,就被现实击溃。
  别人不知,她还能不知道?看似长春宫宠爱未消,皇帝隔几日还来看望她一回,总是安慰她,一切都会好的,有他护着她们母子,总能平安的。
  就连红绯和绿翠两个心腹,都一门心思认为陛下对自家娘娘那可是真爱,即使知道娘娘和腹中小皇子的情况,都还不肯放弃。
  这在寻常人家中都难得,更何况是九五至尊的皇帝?
  可皇贵妃心里跟明镜一般,皇帝每日来看她,看起来温柔体贴,可眼神一天比一天担…她就知道,皇帝这是念在她往日听话好用的份上,给她最后的体面罢了。
  更别提发动的那日,虽然是除夕,可皇帝若真对她有一点点真心,未必不能抽出一点点时间来看看她,就看一眼就好。
  这后宫里,得宠的妃子生产,皇帝少不得也得去看看,也是荣宠的意思。
  她从早上等到了晚上,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有。
  最后的一点点幻想,在王永珠甩她一耳光,痛骂她的之后,也都烟消云散了。
  是啊,这后宫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若是就她一个人,她也许就放弃了。
  可一想起腹中的那个孩子,她就舍不得,这是她的血,她的肉化成的,在肚里呆了十个月,心脉相连。
  这个世上,父母看似宠爱她,实际更看重的是她的兄弟,为了兄弟的前途富贵,将她送入宫中。
  皇帝是她的夫君,看似宠爱她,实则凉薄,对她好不过是因为她可用听话。
  无人真爱她,无人真对她好,无人真怜惜过她。
  她孤身入宫,如今身居高位,早就偿还了父母的恩情。
  对皇帝,她也冷了心肠。
  可唯独腹中这个孩子,是她这辈子唯一能握住的,跟她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
  她怎么舍得让他没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就离去。
  她要这个孩子活着!好好活着!会好好疼爱他,将世上最好的都送给他!
  皇贵妃也知道,她看起来荣宠在身,更别说有了小皇子傍身,那更是有了底气。
  将来若是得封皇后,那就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简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
  可这一切都如空中楼阁,她的一切都是皇帝给予的,如今能给,将来若是哪一天惹了皇帝不开心,也能收回。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默契
  就她一人的时候,她都能在这深宫里,挣出一个天地来,如今有了孩子,这后宫更要捏在她手里不可!
  至于宫外,以前她揣摩皇帝的心思,知道皇帝不喜欢她结交外命妇,她也就乖顺的和外命妇交情平平。
  可如今有了孩子,为了孩子,她也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了。
  还好,皇帝当初的打算,将卫国公府给拉了进来。
  皇贵妃虽然不打听前朝的事情,可卫国公府的那点事情,京城都传遍了,她自然也知道了。
  这月余以来,她留心观察着王永珠,心中越发有数了。
  卫国公如何,她不予置评。
  可这位卫国公世子夫人,可不是一般的女人。
  能从一介农女,爬到世子夫人的位置,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可更多的则是她的本事。
  能娶这样的女人,想必那卫国公世子也是个人物。
  卫国公她自然是不敢沾惹,也不会沾惹。
  可若是她从现在就结交卫国公世子夫人,十几年后,卫国公世子就应该是卫国公了,世子夫人也成了国公夫人。
  更不用说,王永珠还是顾家的外甥女,听说顾家因为她母亲的原因,对这个外甥女也格外的疼爱。
  顾家的子弟一向争气,有了顾家和卫国公府,文武官里都说的上话,再好没有了。
  那个时候,她的孩子也该长成了,正是时候。
  而且这样,也不会引起皇帝的疑心。
  毕竟皇帝给了最好的借口,世子夫人救了她和小皇子的命,日后相交亲密就能说得过去了。
  皇贵妃心里打算得好,当然也没瞒着王永珠。
  她知道,这点子心思,也瞒不过王永珠,还不如索性坦白了。
  如今,是她们母子要依靠王永珠,处于弱势。
  可将来,等她登上后位,等小皇子长大成人,未必不能给予顾家和卫国公府更多的荣华富贵不是?
  更何况,孩子还小,也无需王永珠他们如今就做些什么,只是结个善缘,将来关键的时候,能略微偏向她们母子,也就够了。
  王永珠听完皇贵妃这番坦诚的话,第一个反应就是,好吧,又是一个被皇帝伤害黑化了的。
  如今的皇贵妃就不是以前的皇贵妃了,她如今是钮祜禄·喜塔腊氏·皇贵妃了!
  第二个反应就是,果然一切都如宋重锦所料。
  在回京城之前,宋重锦就说过,若是皇贵妃真是个聪明的女人,就会利用这次,私下寻求跟她们结盟。
  他们也分析过,皇贵妃若真诞下皇子,就得为自己,为小皇子而谋划了。
  皇贵妃娘家不过是京城不起眼的官吏,家中也并无出彩的子弟,也就是皇贵妃得宠后,他们家才捐了几个闲职,面子上好看些,朝中也没什么根基。
  一切都依附皇帝,若有一天皇帝不宠爱了,就立刻能从云上跌落到泥潭里。
  不管是为了她,还是为了小皇子,皇贵妃都要另谋他路了。
  而她以前跟外命妇并无过多交集,就算诞下皇子,得封皇后,可皇子还小,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真正的门阀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怎么会贸贸然的就投资到她和小皇子身上?
  到时候迎奉她的,不过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人家。
  王永珠和宋重锦,虽然年轻,职位也低,可架不住他们背后有卫国公府和顾家,这是皇贵妃唯一能看得入眼的,又能正大光明有交集的人。
  她只要不傻,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只是虽然这本就是他们谋求的结果,可此刻却不能轻易答应。
  王永珠沉吟了片刻,才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是臣妇答应了娘娘就能成的,还需跟外子商量。再者,有些话臣妇也要说在前头,就算外子同意了,可这也只能代表臣妇和外子,不能代表国公府!也不能代表顾家!”
  皇贵妃一听王永珠这话,就知道有希望,虽然对她说的,不代表卫国公府和顾家有些不甘心。
  可她转念一想,也知道王永珠的顾虑。
  这反倒显出了王永珠的慎重,并没有胡乱信口开河的答应。
  再者,她也清楚,小皇子才刚出生,最重要的是活着,她能登上后位,才能谈及将来。
  一切都急不得!
  因此皇贵妃略一思忖,咬牙点了点头。
  两人此刻达成了默契,并不就此事再多谈论。
  反而话题一转,皇贵妃交代起,一会子去参加年宴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面还不放心,王永珠昨日被叫进宫来,身边没带一个伺候的丫头,自然是不行的。
  又将白素和另外一个宫女指给了王永珠,让好生伺候着。
  怀才在宫里眼线颇多,此刻让小太监来报,说是卫国公府和顾家的女眷已经进宫了。
  皇贵妃也就不再拉着王永珠,“算着时候也差不多了,你这个时候过去,她们也正好到了,一并入席,也免得遭了的人的眼。等到小皇子洗三还有满月的时候,你可千万别忘了!”
  王永珠笑着应了,告辞而去。
  只说今儿个,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是一茬一茬的被惊天大瓜给砸晕了。
  先是年前爆出皇贵妃腹中胎儿脐带绕颈,恐怕不能顺利生产,只怕活不过去岁今年这几日。
  好多人还在感叹,这皇贵妃没福气。
  可今儿个一大早,从宫里就传出来喜讯,皇贵妃顺利产下一位健康的小皇子。
  听说皇帝十分高兴,赏赐了无数奇珍异宝给皇贵妃。
  看这架势,只怕等皇贵妃出了月子,就要封后了。
  一时无人再敢说皇贵妃和小皇子无福的话,这要还没福气,谁有福气?
  这小皇子只怕真是老天保佑,脐带绕颈还能平安降生,还生在大年初一这样的好日子,平白就让人高看几分。
  本来都没准备贺礼,更有些人都私底下准备了祭奠之物的,急匆匆的都在家翻仓库,好找出恭贺的礼物来才好。
  尤其是先前还在嘲笑卫国公府和王永珠的人家,更是捶胸顿足的后悔,当时笑人家捡热炕烧,结果烧塌了。
  如今才知道,人家这哪里是烧塌了?这是烧得旺旺的好吗?
  等皇贵妃封后以后,这王永珠和卫国公岂不是新皇后娘娘面前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早知道皇贵妃有这样的运道,她们先前也该巴结巴结不是?
  因此顾家和卫国公府的女眷一进宫,前后就有不少官眷凑了上来。
  话里话外,都是夸奖高氏和顾家大夫人有福气,有这样有本事的儿媳妇和外甥女,将来只怕是皇贵妃娘娘面前的第一红人云云。
  顾家大夫人一贯的四两拨千斤,笑眯眯的,三言两语就将话给岔开了去。
  按理说高氏应该与有荣焉,高高兴兴才是,毕竟王永珠有这样的脸面荣耀,以她的表现,得为王永珠高兴啊!
  可不知道怎么了,高氏虽然嘴角挂着笑,神色却并不怎么畅快,反而眼底眉梢凝结着一股说不出的郁气。
  一贯算是温柔平和,八面玲珑的她,今天有些心不在焉,别人这般夸奖,她也只偶尔附和两声,似乎有什么心思。
  就有人心中奇怪,也有看不惯高氏的,见她这般,忍不住就嘀咕:“平日里装着宽和大度,如今可是漏馅了。这知道儿媳妇有这般的能耐,换做谁家嫡亲的婆婆不得高兴啊?也就是这不是亲婆婆,还耷拉着脸,见不得人家好,显见得平日里都是装出来的呢!”
  也有那跟高氏相好的,听不过去,说了两句,又来提醒高氏。
  高氏这才回过神来,只露出担忧之色来:“我高兴倒是其次,主要是担心我那儿媳妇。这给皇贵妃接生一事,事关重大,从昨儿被召进宫,到今儿个都还没见着人,我这不是担心么?”
  倒是将先前那点子心不在焉给遮掩了过去。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年宴
  顾家大夫人倒是多看了高氏一眼。
  高氏经过这般,也就打起精神来,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眉梢眼角都是笑容,还特意走到顾家大夫人面前问了好,寒暄了几句。
  顾家大夫人自然也是笑盈盈的。
  旁人见她们谈笑风生,再多的想法也就藏在肚子里了。
  走过一段长长的宫巷,再往前就是宫里嫔妃住的居所,大家都是经常进宫的,也知道规矩,过了那道门,就都收敛住了形容,也不敢谈笑了,只默默地跟在内侍宫女后面。
  大年初一宫里的年宴,官员都要携带有品级的家眷进宫领宴。
  宫里大大小小的宫殿都已经挂上了宫灯,到了晚间的时候,几百盏宫灯被点燃,整个皇城如同玉宇琼楼一般。
  年宴设在保和殿,最上头设有皇帝的宝座,略偏一点设有皇太后的凤座。
  在皇帝和皇太后下面,左右分设两排桌案,后宫嫔妃按份位入座。
  再下头,就是皇子和皇子妃的座次。
  再再往下,就是宗室郡王公主之类的座次,最后才是文武百官分两边设座次卫国公毕竟是超一品,位次靠前,武将这边仅在宗室之后。
  顾家也是颇得皇帝看重,在文官中位置也在前面。
  男人们早就在天还没亮就进宫给皇帝拜年,然后皇帝赏赐他们在太和殿喝茶,此刻早就入席了。
  顾大夫人带着安氏和楼氏,自然就坐在了顾长卿旁边,安氏和楼氏,也就分开坐在了自家夫君的旁边。
  按理来说顾家老夫人也该入宫的,只是她年岁大了,经不得这番劳累,早就得了恩准在家,也就不出来受这个折腾了。
  有那没得到恩准的,老天拔地,腿脚不方便,走路都颤巍巍的,也得硬着头皮两条腿走进来,吹上一肚子冷风。
  然后折腾大半天,吃点冷风冷菜,饿着肚子再回去,也是体面荣耀。
  卫国公府里,只有高氏一个女眷过来,按理来说,今儿个应该带着小侯氏进宫,毕竟宋重钊身上好歹有个闲职,小侯氏也有个安人的诰命。
  这还是小侯氏第一次能进宫,一早就盼望着能进宫见见世面,一个月前就准备了进宫要穿的衣裳和头面首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