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2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2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在一个玉瓶里,只让他带给皇贵妃,说这是保胎丸,只有一丸,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服用。
  世间就这么一颗,服了就没了,再配置只怕还要好几年的功夫,这丸药本事她给自己留的,如今只能先给皇贵妃了,也算是尽一片心。
  历九少郑重的将药丸接过放好,才告辞而去。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混帐话
  历九少前脚回京城。
  后面宋重锦和顾长却商量了好些时日,估算着,今年下半年秋收之后,就会如往年一般,有大批的军粮物资会到达临水,然后再由骡马慢慢转运到各处军营去。
  前几年,因为骡马数量不足,不得不提前将军粮运送到临水,不然赶在大雪封山封路后,这些粮草就运送不过去了,那边关的军士只怕就要挨饿受冻了。
  今年这个情况,如今从西南购买的矮脚马已经渐渐长成了,开始上鞍调教训练了。
  到了下半年秋收的时候,已经能开始减半负重搬运了。
  在等两年,这些矮脚马,加上先前马场蓄养的骡马,还有这两年出生的骡马,就是极为稳妥健壮的驼运大军了。
  如今马场的运转正常,已经不需要宋重锦去操心太多,只要按着他立下的规矩,按部就班,就不会出什么岔子。
  听历九少传达的消息,皇贵妃腹中的孩子,若是降生,也是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的事情。
  这么算着,只怕明年官员考核之后,宋重锦的位置就要有变动了。
  看是继续留任还是要调任他处,或者直接回京城了。
  按照宋重锦他们商量的结果,能继续留任自然是最好的。
  马场这两三年的变革,眼看就要出成绩了,若是就此交出去,换一个懂行的也还罢了。
  若是换个不懂的,到了后将宋重锦制定的规矩改得乱七八糟,只怕前三年的辛苦就要前功尽弃了。
  再者,若是要开西北商道,赤城县这个位置,就不能丢。
  因此,若是宋重锦能留任那是再好不过的。
  只是这些需要运作,起码要回去跟顾家还有宋家通个气才好。
  这最好的人选,自然是顾长却。
  这三年里,有杜老太医那边送来的丸药,被王永珠已经替换成了从系统兑换出的药,两三年里,已经缓慢的将顾长却被毒毁掉的根本,恢复了六七成。
  只要他不胡乱来,小心保养着,娶个易孕体制的妻子,还能有个自己的亲生骨血。
  听了王永珠给他把完脉之后这么一说,顾长却先是一愣,好半日,都说不出话来。
  只是眼圈却慢慢红了,双拳也紧紧握着,一时是惊喜,一时又害怕,害怕这不过是一场梦。
  倒是张婆子,听了这消息,比顾长却还激动些,只捂着嘴,眼泪哗哗的往下淌。
  一边流眼泪,一边拿拳头捶着顾长却的背:“听到没?听到没?你也能有后了!以后,以后你娶个婆娘,好好待人家,过两年生个孩子,一家子也能热热闹闹的了!”
  顾长却虎目含泪,只哽咽着点头,说不出一个字来。
  大家都体谅他心情激荡,本来绝望以为一辈子没指望的事情,没想到还有柳暗花明的时候,谁不激动?
  哪个男人不想世上有个流着自己骨血的孩子?
  顾长却激动了半日,好容易才冷静下来,看着王永珠的眼神,说不出来的感激。
  他这一生,若说最大的恩人,莫过于王永珠了。
  不仅救了他的命,如今还将一个男人的尊严还给了他!
  他背负了几十年的痛苦,到今天,终于可以放下了。
  “永珠,你是舅舅的大恩人!别的话都不说了,你只记住,在舅舅心目中,你永远是最重要的!谁都越不过你去!”这是顾长却的真心话。
  王永珠知道顾长却心中所想,只笑着道:“舅舅若是真疼永珠,就赶快回京城去,给我找个舅舅喜欢的,也喜欢舅舅的舅母,再给我生几个弟弟妹妹就好了!”
  顾长却先是连忙点头,后来却又摇头:“我喜不喜欢不打紧,要永珠喜欢就好!你看中了舅舅就娶,你若没看中,谁看中舅舅都不要!”
  王永珠扶额。
  张婆子在一旁被气笑了,一巴掌拍了过去:“都一把年纪了,还胡说些什么呢?那是你娶媳妇!又不是我们家永珠娶媳妇?还要她看中?”
  “这话也就在我们面前说说算了,回去若是还说这话,你看大哥怎么教训你!”
  “还有,这话千万别在娘面前说,不然娘该多伤心?她一个亲娘在你心中还比不上一个外甥女?你让娘如何自处?”
  “回去后老老实实的相看一个老实本分能生养的姑娘,踏踏实实跟人过日子,别想着好了就出妖蛾子,知道没?”
  顾长却被拍得龇牙咧嘴,还忍不住辩驳两句:“大姐,我是说真的!将来我娶进门的娘子,一定要永珠同意的!不仅如此,成亲前,我还得跟她说清楚,嫁过来后,别的也都罢了,一定要对永珠好!要对永珠比亲生的还好才行——”
  后面的话,被张婆子拿起鸡毛掸子给抽没了。
  “长能耐了是吧?以为我跟娘一样,心疼你,什么都由着你,不会抽你是吧?听听你说的这是什么混帐话?你娶媳妇是干啥的?娶媳妇是进来给你心疼外甥女的?说出去荒唐不荒唐?”
  “你既然要娶媳妇,那就找那好好的姑娘家,跟人家踏踏实实过日子。你疼她,她敬你,这日子才能过得长久!人家跟你还有半辈子过,上要孝敬爹娘,下要管家理事。”
  “还要知冷知热,你病了给你端茶倒水,你冷了热了,人给你添衣减衣。还给你生孩子,给你传宗接代!”
  “老了有个伴,说说话,陪着你!将来还要和埋你一个坟里,享一样的香火呢!这些是别人能比的?”
  “你倒是心大,开口闭口就说要永珠同意才好。这话要是传出去,你让人家心里怎么想?以后怎么见永珠?是不是要她一个长辈将来在永珠面前都要小一头才好?”
  “人家好好的姑娘家,凭啥要嫁过来受这样的气?人家该你的还是欠你的?你要真这样想,还是打一辈子光棍算了,别祸害人家姑娘了——”
  张婆子是真动了气了。
  这语气,这态度,让她想起了王老柱,当初,他也是这样的态度,娶她回去不过是为了孝敬爹娘传宗接代,还要给他照顾王永珍。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吴中宝来了
  不管她如何努力想融入王家,如何努力的做到最好,在王家人眼里,她也不过是个外人。
  开始比不过王老柱的爹娘和王永珍。
  她想着自己是刚嫁进来,日久见人心,等知道她不是那坏心肠的女人,是一心一意想跟王老柱过日子后,应该就好了。
  可她等啊,等到孩子生了五个,孙子都有了,真有了什么事情,王老柱仍旧没跟她贴心贴肺。
  虽然这一切都随着王老柱的死,也都烟消云散了。
  可在听到顾长却的这话后,又勾起了她的伤心事,想起了那苦熬的那么些年。
  顾长却没想到张婆子这个姐姐动了这么大的气,一时也不敢躲,硬生生的被抽了十好几下,连吭都不敢吭一声。
  还是王永珠立刻意识到了,忙上去抱住了张婆子,“娘,娘,咱不生气,不生气!舅舅是一时高兴糊涂了,才说了胡话呢!”
  “您想啊,等舅舅真遇到了喜欢的人,娶回家,以咱们舅舅的品行,这把年纪了,还能娶个美娇娘,不得将人捧在手心里?”
  “舅舅,您说是不是?”一面给顾长却使眼色。
  顾长却虽然想说自己才不会呢,可这后背还火辣辣的疼,大姐还气得翻白眼,再看外甥女杀鸡抹脖子一样的丢眼色过来,到底是低下头:“永珠说的是!”
  “你——”张婆子被气个倒仰。
  王永珠忙一边示意宋重锦过来将张婆子扶到一边去,给她顺气。
  自己又走到顾长却面前,正色道:“舅舅疼我一片真心,永珠虽然感激,可是永珠更希望舅舅能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娶个温柔善良的舅母,生几个可爱的弟弟妹妹,能孝顺舅舅舅母,一辈子高高兴兴的。”
  “舅舅,永珠也是姑娘家,这不论谁家的姑娘,在婚前都期望嫁得一个良人,希望未来的夫君疼她爱她怜惜她尊重她。哪个姑娘家在家不是父母教养的宝贝,有朝一日要嫁人,忐忑不安的嫁到夫家,都是希望夫妻和睦一辈子到头的。”
  “舅舅你设身处地想,若是您女儿,不,您就想,若是我嫁给宋大哥,不是因为他喜欢我,疼我,而是想着让我嫁过去后,对他外甥女好,照顾他外甥女,把她外甥女当祖宗一样供起来,您心里怎么想?您能愿意?”
  顾长却一拍桌子:“他敢!劳资拼了这条命也要打断他的腿!”
  瞪向宋重锦。
  宋重锦无语的看着王永珠,打什么比方不好,把自己比进去?这算不算无妄之灾。
  “舅舅您一听都如此生气,若是您将来对那未来的舅母这样,那舅母娘家人岂不是更生气?谁都是父母养的,希望自家闺女有个好归宿,不是嫁过去让人欺负的!”
  听了王永珠这话,顾长却才慢慢若有所思起来。
  王永珠见顾长却有所松动,也不多说,留点空间时间,让顾长却自己慢慢想去,他自己能想明白过来才好。
  一面哄着张婆子回去,一面示意宋重锦留下来,给顾长却上药,方才被张婆子没留手的抽了那么多下,只怕破了皮了。
  宋重锦只得捏着鼻子给顾长却上药,好半日,顾长却才开口道:“重锦,你说,我先前那些想法真不对?”
  宋重锦沉吟了半日,才缓缓道:“我不能说舅舅的那些想法都不对,毕竟这也是舅舅一片疼爱永珠之心。只是岳母和永珠说的也有道理,每个人站的位置角度不同,考虑的事情自然不一样。”
  “舅舅此番回去,只怕外祖母和大舅母肯定要给舅舅寻摸差不多家世的闺阁千金。以外祖母和大舅母的眼光,肯定品行不会差太多。舅舅倒是不妨先见见,若有合适的,娶回家先观察观察,真是个好女子,舅舅就好生对她也不迟。”
  剩下还有一句话,他吞了回去,没有说。
  可顾长却听明白了未尽之意,沉思了好半日,才道:“你说的我明白了——”
  然后挥手示意宋重锦出去。
  宋重锦只得放下药,回去又好生劝了一番张婆子。
  张婆子哪里真会跟顾长却生气,醒过神来,就后悔下手忒重了。
  到了晚上没忍住,又亲去看了一会顾长却,两姐弟在房里,说了半日。
  出来后,张婆子和顾长却都十分有默契的不再提这话头了。
  等顾长却身上的伤养好了,宋重锦和王永珠又将要带回去给京城几家人的礼物准备好了。
  选了个吉日,顾长却带着各色礼物,浩浩荡荡的回京城去了。
  他前脚走了没多几日,吴中宝带着吴夫人却风尘仆仆的出现在了赤城县。
  张婆子本来从顾长却走,心里有些不自在,这几年,他们姐弟相处,不管她去哪里,顾长却只要没事,都会陪着她。
  姐弟俩感情日益加深,不然上次张婆子也不会那么抽他,两人都还不生气,也是因为知道,互相都是为了对方好。
  这顾长却走了,张婆子一会担心他的安全,一会又有些不惯,就有些闷闷不乐。
  听说吴夫人跟着吴中宝来了,顿时一喜,好歹也是石桥镇的家乡人不是?
  忙让人将吴夫人给请了进来。
  三年没见,吴夫人比当年还见老相了些,头发半白半黑,说来她比张婆子还年轻些,可两人在一起,吴夫人却显得老了好几岁。
  身上穿着一身浅色的衣裳,头发上也就插了一根光秃秃的银簪子,十分的简朴寒酸。
  尤其是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女子,头发梳成了妇人样,低眉顺眼的扶着吴夫人走了进来。
  吴夫人眉宇间还有着几丝愁苦之色,不过到底曾经是书香门第之女,前几十年也是养尊处优见过不少世面的。
  见到王永珠和张婆子,忙上前见礼,口称夫人和老太太,并不见半点勉强之色。
  她身后的那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见礼。
  吴夫人这才介绍,说这是她儿媳妇沈氏,两人早就定亲了,后来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了。
  沈氏也就耽搁成了老姑娘,娘家那边本来早想将她嫁给别人,可沈氏却说,她早就和吴家定了亲,当年她因为要守孝,耽搁了些时日,吴家都等了她。
  如今吴家出了事,她若是嫁给别人,岂不是忘恩负义?
  再者她本就成了老姑娘,就算另嫁又能嫁到什么好人家去?还不如就等着吴家娶她过门,好歹也是为了吴家守了这么多年,真嫁过去了,吴家念在这个情分上,也会对她容让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