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0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0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钗唔唔呀呀半天,也没发出声音来,一口气直接给憋过去了。
  小丫头唬了一跳,上前探了探鼻子,还有热气,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一早,金钗就被一条冰帕子给惊得差点跳起来,不过因为被捆住了,只如同一条鱼一样,挣扎着翻动了两下,就歇菜了。
  睁开眼睛,就看到昨日那下死手薅着自己头发的婆子,板着一张晚娘脸,“醒了?醒了就好!外头马车已经等了半日了,今日就送你回家去!也别太感谢咱们夫人和老太太,她们宅心仁厚,对你们这样的白眼狼害人精还能念着一份血缘亲情。回去后,老老实实的,别再想动那歪心思害人!”
  金钗气得差点吐血!宅心仁厚?
  居然没一个人看出来王永珠包藏祸心!她压根就不是宅心仁厚,念着亲情!她就是想将自己送回去,让自己受苦受难去!
  她想怒吼,想骂人,想告诉大家,这都是王永珠母女的阴谋!
  可是她被绑得像个粽子,嘴里还堵着抹布,想做什么也只能想想而已,半点不由己。
  不管她情愿还是不情愿,就被吴婆子将腿上的绳子松了松,然后示意她快走。
  金钗倒是想跑,出了门,就看到外头几个五大三粗的婆子虎视眈眈的,就知道自己是跑不出去了。
  只得压下心思,被吴婆子推攘着出了后门。
  后门边,一辆马车已经等候多时了。
  趁着没人注意,吴婆子将金钗就给推上了马车,自己也坐了上去。
  她已经被吩咐了,将金钗送回齐城县去,这一路,都由她看管金钗,不能让她逃脱。
  吴婆子知道,这是主家信任自己,拍着胸脯保证了。
  一路对金钗看得极严,晚上睡觉,都是睡一起,将金钗的手腕和自己的绑在一起,稍有动静,都瞒不过她。
  这都是后话。
  只说宋重锦回来,听了王永珠的描述,顿时也乐了。
  只冲着张婆子和王永珠竖大拇指。
  张婆子还有几分担心,担心那袁马监要找宋重锦讨个说法。
  打砸骂人的时候一时爽,这回家了,回想起来,又有几分担心给女婿惹事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来信
  宋重锦却安慰道:“娘快将心放在肚子里,我保证,明儿个那袁家不仅不敢来讨说法,只怕那袁马监的夫人还要亲自来给娘和永珠赔不是呢!你们就在家等着收赔礼就是了!”
  有宋重锦安慰保证,张婆子总算是将心给放回了肚子里。
  到了晚上回到屋里,王永珠才想起,白天收到京城的来信还没来得及看呢。
  将信拿出来,有好几封。
  顾家的就有两封,还有卫国公府的,也有两三封。
  看上面的笔迹,是顾子楷的,上面写着是宋重锦亲启,还有一封上面注明是给王永珠的。
  卫国公府也是,给宋重锦的那封信是宋弘的笔迹,还有两封,都说是王永珠的,看字迹娟秀,应该是后院的女眷所写。
  王永珠将给宋重锦的信递给她,先拆开来顾家的来信。
  果然,信是顾子楷代笔,厚厚的一摞,都是些家常话。
  说的都是顾家老太太和顾家大夫人对张婆子和王永珠的想念,担忧之情。问她们在赤城县过得是不是习惯?有没有什么不顺心的?还担心这边苦寒,不如京城繁华,缺什么,让寄信回京城,她们安排给寄过来。
  又有顾家老太太在信里抱怨顾长却,也就是杨宗保执意不肯成亲,让张婆子去信劝劝他。
  最后是顾家大夫人信里交代一些留下的铺子和庄子的收益,还有一份清单,是她准备的一些京城那边的时兴东西,让人给带了过来。
  王永珠看了看清单,有皮毛料子,还有各色绸缎布料,金银首饰和玩器吃食样样俱全。
  一看就是用了十分心意的。
  王永珠知道这顾家大舅母是个做事十分周全妥当的人,看了这礼单,就知道这是顾家大舅母提前给他们预备的过年的。
  忍不住心头一暖,心里琢磨着,明日也该去跟张婆子商量着,采购些本地特产,让送信的人带回去,脚程快的话,能赶在年根下到,也是他们的一分心意了。
  这么想着,又拆开了卫国公府的信。
  一封是高氏写的,好几张纸,也不过是些家常话,说了些卫国公府里后院的现状。
  当初为他们重新整修的世子住的院子,日常有人打扫,他们留下的东西也都封存的好好的。
  高氏让他们俩放心,有她在,属于他们的院子,别人休想能住进去。
  又说府里如今剩下的那个宋家兄弟,都蠢蠢欲动。
  不过宋弘因着朝廷的事情,跟齐国公王家正掐得你死我活,暂时没空管这几个儿子。
  反正因为阮家和王家联合的原因,宋重钧如今是最不招宋弘待见,每日里都躲在自己院子里不敢出来了。
  宋重钊倒是显出来了,侯家看出来宋重钧估计是没了指望了,如今倒是都将注压在了宋重钊身上。
  宋重钊却是个骨头轻的,不过才几日功夫,因着侯家的看重,洋洋自得起来,话里话外,连宋重钧都看不上了。
  两兄弟如今离了心,侯姨娘急得头发都白了,天天在屋里哭呢。
  至于其他几个小的,虽然有那心,可要么年纪还小,要么想着坐收渔翁之利,倒没宋重钊那么明显。
  宋家几个姑娘里,二姑娘和三姑娘倒是老实,也聪明。
  如今跟着高氏老老实实学管家,对高氏也越发的恭敬起来。
  就连她们的姨娘孟氏,也如今对高氏是言听计从,十分的恭顺。
  二姑娘年纪差不多了,到了年下,京城里宴会多起来,高氏也就该带着二姑娘和三姑娘出门给人相看了。
  至于宋家大姑娘,明年开春就要嫁人了,只可惜他们作为兄嫂是赶不回来了云云。
  只在最后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家里的人用着还还顺手?还让他们在外头不要勒啃自己,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写信回去,她给让人送来云云。
  王永珠看完,心里有了数。
  高氏这封信,一时让他们知道如今宋家的情况,二来是提醒他们,宋家大姑娘明年要嫁人了,他们敢不回去,可为了面子好看,该准备些添妆了,免得让人说闲话。
  三来,最重要的恰恰是最后那一句似乎是随口写下的话,家里的人用的顺不顺手。
  这是高氏在问宋重锦和王永珠,是否接受了宋小寅四人的投诚,也是否接受了她的诚意?
  王永珠放下信,看宋重锦还在看宋弘的书信,想了想,打开了最后一封信。
  信是宋重绢两姐妹写来的,满纸间都是感激之言。说了他们走后,府里的情况,和高氏说得大致差不多。
  不过有一些动向,却是高氏都不知道的,说是房氏,也就是宋重钥母子来找过她们母女。
  隐约透露的意思,是想投靠宋重锦,以他马首是瞻。
  宋重绢母女三人自然不敢自作主张,所以才写信来,想问宋重锦的态度。
  王永珠倒是有几分惊讶了,按照如今卫国公府的情况,宋重钧是彻底出局了,侯家既然已经将宝压在了宋重钊身上,就不会再分给宋重钧资源。
  宋重钊此人,志大才疏,当初居于宋重钧之下,如今能自己上去,自然也不会再给宋重钧机会。
  他们兄弟二人就能自己先窝里斗。
  说来,宋重锦远在千里之外,其他的两个,一个身体弱,一个年纪小。
  宋重钥反倒最有机会,怎么会想到要投靠宋重锦?
  正好宋重锦看完了信,王永珠也就将高氏和宋重绢的信递给了他。
  宋重锦一目十行的大略扫了一眼,将顾长卿和宋弘写的信也递给了王永珠。
  王永珠接过信,大致扫了几眼。
  信中两人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虎跳峡水匪一事。
  先前两人在水匪解决后,在最近一个城镇靠岸的时候就已经写信回京城,将发生的事情在信中做了说明。
  因为走得是宋家八百里加急,所以京城那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宋弘的信中是大肆夸奖了宋重锦一番,什么果然不愧是老子的种,没给老子丢脸!又在信里大骂那位姓董的统领是王八蛋,胆子也忒肥了,居然敢抢他儿子的功劳,只怕是活腻歪了!
  让宋重锦放心,有他这个做老子的在,这功劳就少不了他的!就算是被老虎给叼去了,他这个做爹的,也能虎口里将功劳给夺回来!
  信里最后还卖了一把温情,说什么自从宋重锦走后,倒是日夜难安,为他挂心不已。如今知道他有这等表现,老怀大慰,后继有人了!
  让宋重锦努力办差,只要能替朝廷解决骡马问题,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有他这个爹兜着,尽管放开手大胆去做就是!
  至于顾长卿,信中也是肯定了宋重锦的所作所为,只是越发让宋重锦谨慎些,切勿张狂。不要以为有了虎跳峡之功,就能怠慢赤城县之事。
  要知道赤城县之事,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都该解决好骡马的问题。
  当然在信的最后,也问了张婆子和王永珠的情况,还叮嘱了一句,男儿大丈夫,此刻应当以事业为重才是,勿要被外物和糖衣炮弹所迷惑。
  真是难为顾长卿了,前面谆谆教导,最后还是忍不住暗示宋重锦,不要以为到了外头,没人盯着,就能为所欲为,怠慢了自家外甥女。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年礼
  王永珠看到这里,忍不住会心的一笑,心里又暖又酸软。
  回想起顾长卿往日那般的模样,也不知道写这些话的时候,是个什么表情。
  她知道顾长卿虽然平日里为人方正,在晚辈面前也时常端着,可心底却是极为疼爱晚辈的。
  他心疼张婆子,爱屋及乌。
  尤其是听张婆子曾经为自己抱不平,说在王家的时候,功劳最大,却最不得王老柱喜欢,所以格外的疼惜自己。
  对顾子楷他们都是严父,唯有对着自己的时候,总是温和的。
  出门看到什么好玩意,不论贵贱,只要入眼的,都会给自己带上一份。
  甚至在大舅母偶尔有一次说漏嘴,才知道顾长卿还特意叮嘱过大舅母,说外甥女这些年受了委屈,一个女孩子父兄都靠不住,反过来还要靠她挣钱养家,将一家子过上好日子,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以前他们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道了,虽然外甥女已经嫁人了,可也要如珠如宝的对待,也让她知道也是有娘家依靠撑腰的,谁也不能怠慢了去。
  在这个时空,王永珠也是在顾长卿和顾长却身上,才感受到了父亲的那种虽然话不多,可总是默默给你依靠,为你遮风挡雨的那种无声的慈爱。
  那边宋重锦看到王永珠这样,知道她是看到了顾长卿写在最后的话,忍不住感慨道:“以大舅舅平日的做派,能写出这些话来,是真疼娘跟你!”
  王永珠也就顺势收拾了心情,冲他挤挤眼睛:“你只要好生对待我们,大舅舅也一样疼你!子楷表哥可在信里都抱怨了,说他在长青书院那么些日子,大舅舅可没给他写过只言片语。这可给你写了好几张信纸呢,表哥都说大舅舅疼你比他还甚些——”
  两人不过是说笑两句,到底是天色晚了,也就吹灯歇下了。
  第二日,等着吴婆子将金钗给押送走了,宋重锦带着信到前头跟简怀风去商量正事去了。
  王永珠也带着信件,到了张婆子的屋里。
  先将顾子楷代笔的信和礼单一一都念给她听了,又将顾长卿信里叮嘱的话,也说与了张婆子听。
  张婆子忍不住勾动了心肠,难得红了眼圈:“你外祖母、大舅舅和大舅母都是极好的!尤其是你大舅舅和大舅母,都拿你当亲闺女一般对待,你可得记得这份情。”
  王永珠忙点头答应,见张婆子还有些低落,忙叫人将昨日送信的那人带上来,亲自问了顾家的上下的安好,才放下心来。
  姚大也已经将顾家送过来的东西都给整理了出来,一一呈了上来。
  母女俩看了半日,这些都是顾大夫人精心挑选出来的,颜色娇嫩的都是给王永珠准备的,颜色端庄的都是给张婆子的,还有给宋重锦准备的。
  皮毛料子也都是极好的,张婆子摸着爱不释手,从里面挑拣出白色和红色的狐狸毛皮来,嘀咕着:“先给你做一身白色的今年穿,再做一身大红的,明年穿!”
  一面又给宋重锦挑了黑色的貂皮,说要给他做件大氅。
  王永珠也给张婆子和金壶,还有简怀风也挑了几样合适的,放在一旁,到时候好拿去给裁缝裁剪。
  看得差不多了,让姚大将东西都登记入库,收了下去。
  王永珠才和张婆子商量起送年礼的事情来,又将高氏信中说的宋家大姑娘年后成婚的事情提了。
  张婆子虽然不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