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701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701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夏在这后头听了这话,头低得快要到胸口了,一只手还掐着自己的大腿,怕自己笑出声来。
  张婆子是过来人,听了这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挥手示意让王永珠过来,仔细看了看,瞪了自家闺女一眼,才轻描淡写的道:“你老姑就是大夫,请什么大夫?那蛰你的虫子找到没?找到了拿鞋底子抽不死他——”
  一边说,一边拿眼睛斜宋重锦。
  才夸了这女婿懂事,体贴人,瞧瞧这干得什么事?被人瞧见,显得多不尊重呀?到底还是太年轻了!
  这一年轻,就容易犯错!晚上得叮嘱叮嘱自己闺女,到底还是要顾忌些才好,这还没满十八岁了,可不能太早圆房了,不然伤身子!
  张婆子那个愁哦!
  宋重锦讪讪得摸摸自己的鼻子,在一边坐下了。
  还好张婆子没真计较这个,见人到齐了,就让坐下吃饭。
  吃了饭,姚大就回来了,在外头求见。
  姚大下午跟潘婆子将人买下来后,当即就雇了马车,亲自将红丫给送到了马场。
  红丫在路上醒了,一边哭一边求姚大放过她。
  姚大是什么人,早就心硬如铁了,压根眼皮都没抬一下。
  红丫真急了,她一个大姑娘,若是被丢到马场,给人打扫屋子倒夜壶,成什么人了?更不用说,马场,本地人都知道,那里面除了牲口,就是伺候牲口的粗鲁汉子。
  她若进去了,岂不是狼入虎口?若是被人占了便宜,岂不是这辈子,就只能当个马夫的婆娘了?
  再抬眼看眼前这位管事,虽然年纪大些,可好歹是县太爷的管家,跟了他,就算当个妾,做个通房丫头,也比真去马场倒夜壶强些吧?
  因此一咬牙,将衣襟口往下一扯,露出半边白来,软软的就往姚大身上靠去姚大一看红丫那眼珠子不安份的乱转,就知道她没打什么好主意。
  见她一会子扯衣裳,一会子又靠了过来,忍不住露出鄙夷之色来。
  他可不是大人那种读书人,说话行事还要讲究一下。
  当即一个大耳光就甩了过去,将红丫一巴掌就给扇到了马车角落,又上前一步,蹲在红丫面前,一手掐起红丫的下巴,阴森森的冷哼一声道:“贱婢!勾引我们家大人不成还不死心,还要勾引你姚爷我?劝你还是好生听话,乖乖的到马场打扫屋子倒夜壶去!若是再敢多生心思,你姚爷有的是法子,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红丫到底是没见过世面的丫头,虽然被潘婆子调教了几个月,也是学些粗浅的勾引男人的手段。
  可偏偏在宋重锦和姚大面前,一使出来,就碰了个头破血流。
  那点子胆子立刻就吓破了,只抱着头缩在角落里,话都不敢多说了。
  到了马场,姚大亲自将红丫交给了马场的管事,还嘱咐说,这是他们府上的丫头,却是个眼空性大的,居然敢碰瓷大人,大人生气了,将她丢到马场来,罚她做最脏最辛苦的活计。
  马场管事看看红丫脸上还没消的巴掌印,哪里还敢多问,只怕这涉及到县太爷家后院的阴私呢。
  满没口子的答应了,当着面,就叫人将红丫领下去,还给她吩咐了一个打扫马厩的活。
  这活最脏,最累!
  姚大听了这个吩咐,心中十分满意,脸上也带了一点出来。
  回去就跟大人和夫人交差去,这马场的男人都是粗人,都是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解决的。
  哪里有夜壶可以倒嘛!倒是给牲口们清理马厩是个好活。
  因此乐颠颠的回家来就禀告了。
  一屋子的人听了,都笑喷了!这马场的管事也真是个实在人啊!
  张婆子还一叠声喊着,让姚大明日拿银子去奖励这位管事去。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闲话
  也不知道是不是宋重锦将红丫直接给丢到马场去,还让人安排了最累最脏的活,让那些背后的人暂时的断了念头,也谨慎了些。
  一时倒是风平浪静,只是下面暗潮涌动,就不为人知了。
  倒是那过了些时日,那曲氏和陈氏居然主动上门拜访了。
  王永珠刚好接到京城那边的来信,还没来得及看,听到她们两人求见,也只得将信收起来,出来见客。
  曲氏和陈氏是性子爽快的,也就寒暄了两句,见屋里没外人,也就大剌剌的开口了:“夫人,你这几日听到什么闲话没有?”
  王永珠一愣,她虽然见过这些官眷们,可到底时日尚短,她也不是那刻意去结交人的,尤其是人手大部分是交给宋重锦使用了。
  她这里就留下个姚大,采购家里的物资所用,还带着金壶在外头,也在看铺子和庄子。
  按照王永珠的规划,将来这赤城县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中转的地方,买下铺子和庄子,会便宜很多。
  因此姚大也是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还真没注意到外头有什么闲话。
  不过听这两个人的口气,王永珠立刻就意识到,只怕这闲话还和自己有光。
  当下一脸困惑的道:“我们这不是初来乍到么,这西北的天气跟我们老家不一样,实在有几分不太习惯。这就入冬了,家里上上下下这么些人,也得安顿好才行,还真没打听外面的事情。可是有什么新鲜故事?”
  陈氏最是心直口快,先进院子打量了一下,就看到了几个陌生的面孔,此刻就先开口了:“听说府里伺候的人手不够,夫人买了几个丫头婆子?”
  王永珠一挑眉毛:“可不是,我们府里人口简单,我们家大人又是个喜欢清净的,家里现有的人手也是够使的。可上次宴请大家,才发现真要有点什么事,请客办个宴席,就捉襟见肘了。”
  “因此,前几日就让管家买了几个丫头婆子进来,可有不妥?”
  陈氏一挥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能有什么不妥的?只是现在外头有红口白牙的糊涂人,传了些不好听的话,夫人可别跟那些糊涂人一般计较——”
  王永珠看向曲氏。
  曲氏这才将原委道来,原来那日潘婆子回去后,不知道怎么的,过了几日,官眷中就隐约传出闲话来。
  说是县太爷的夫人善妒的很,家里买丫头,那些略微平头正脸的,都被剔了出来。
  唯一一个略微清秀一点的,就因为在宋大人的面前露了一小脸,就被夫人给扇了一巴掌,给狠心的赶到马场去打扫马厩去了。
  开始这话传播的范围不大,曲氏和陈氏听了,还替王永珠辩白了一二,只说那些传闲话的人胡说八道。
  又说大家都见过县令夫人的,长得那般好看,跟天上的仙女一般,整个县城都找不出比她还好看的姑娘。
  又是本县地位最高的女眷,怎么会跟一个鬼知道长什么样子的丫头过意不去?
  就算吃醋也吃不到丫头身上去不是?
  大部分人一听,想起那日看到王永珠的容貌,那通身的气派,说话行事,也确实不像是善妒的人,更何况,这也没必要啊?
  真要收拾一个丫头,用得着送出去吗?留在府里多少手段使唤不出来?何必闹出来,大家都知道,面上不好看,名声不好听啊。
  因此也都信了曲氏和陈氏的话。
  两人也没当回事,只当这事就过去了。
  没曾想,昨儿个万大姑娘和全大姑娘出去参加了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聚会,按照往日,都要晚间才回家的,这次却中午就回来了,还气呼呼的。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闲话不仅没平息下去,倒是越传越离谱了,而且如今不仅限于这些当家的主母了,这些没成婚的小姑娘还有下头的婆子丫头中间,居然也传开了。
  今日万大姑娘和全大姑娘本来是去马场那边的马监家赴宴去的。
  这马监姓袁,是赤城县三大马场之一的品级最高的管事,总管马场各种事宜,正八品。
  虽然是在赤城县范围内,因着他这马场直属太仆寺管辖,划归兵部。
  以前赤城县的县令即使品阶高于马监,却因为马场直接归兵部管理,一直是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不过这位袁马监倒是一贯会做人,面上和赤城县本地官员的关系都还不错。
  他在赤城县已经呆了十几年了,升迁无望倒也就死了心,打算一辈子就老死在位置上算了。
  到底是时间长了,这赤城县的官眷本就不多,十几年了,大家也都熟悉了。
  尤其是小姑娘家家的,性格都差不多,亲爹老子的品级也相当,因为跟万大姑娘和全大姑娘十分要好。
  这次是那位袁马监的闺女,已经说好了人家,不日就要出嫁了。
  想在出嫁前,跟闺中的小姐妹再聚聚。
  万家和全家的姑娘本是高高兴兴地去,想为小姐妹添妆的。
  结果到了袁家,因着她们本来就熟悉,袁家的大姑娘也就没拿她们当外人,让她们在里屋坐着陪已经到了的客人,她出去迎接别的客人了。
  以她们的关系,万大姑娘和全大姑娘也没推脱。
  结果,等两人进了里屋,就听到有几个姑娘在小小声的说闲话,说的居然就是县太爷的夫人。
  话里话外很有些不堪,善妒也就罢了,不知道怎么的,还说王永珠心狠手辣,见利忘义,对亲人都十分苛刻、见死不救之类的话。
  万家、全家两位姑娘那日见了王永珠,又收了双份的见面礼,对王永珠的印象好的很,加上自家亲娘也一直在她们耳边说王永珠的好话,心里就拿王永珠当天上仙女一般敬重着。
  听了这话,哪里忍得住,上前就指着那说闲话的姑娘,问这话是从哪里听说的?
  那说闲话的姑娘,她们也认识,见两人这么问,也就一五一十的说了,说到处都传遍了。
  不仅家里的长辈知道了,连丫头下人都在传这样的话呢。
  万大姑娘是个急脾气,全家大姑娘却有几分心眼,套了半日话,才得出结论,说这消息,居然是从今日的主家,袁马监家里传出来的。
  万大姑娘听了这话,直接就找袁家大姑娘,问上了脸。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源头
  袁家大姑娘也不是个好脾性的姑娘,两人一时把话说岔了,一个觉得袁家管束不好下人,居然传这种没影的闲话,坏县令夫人的名声,若是传到宋大人耳朵里去,这袁家莫非能讨到好不成?
  一个是气,平日里亲密的手帕交,今儿又是自己的好日子,一片好心请大家来聚聚,说两句知心话。却为个外三道的县令夫人给自己脸色看,可见是要攀高枝去了?
  一时误会,倒是都气了个倒仰。
  不过话倒是说清楚了,这话是从袁家传出去的,和袁大姑娘和袁夫人说没关系,也没关系,说有关系,也有关系。
  因为这话,是从袁马监的二儿子屋里屋里传出来的。
  袁家二少爷去年出门,半路买回来的一个丫头,长得妖妖乔乔的,说是什么读书人之后,将袁家大少爷迷得神魂颠倒,回来就名媒正道的还办了酒,当二房夫人给纳进屋里了。
  还说了,这爱妾就是他的命,若是要嫁给他当正头夫人娘子,就得好好待这个个妾。
  能跟他家联姻的人家,谁家姑娘不是娇养长大的?这还没成亲,自家男人就成了二手不说,还得忍着恶心,好好对一个妾?
  人家姑娘嫁过来是做主母的,不是做缩头乌龟,上赶着将一个妾供起来当祖宗的。
  因此,原先还有点意思的几家,都纷纷改口,给自家姑娘许了人家嫁出去了。
  这袁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子承父业,跟在袁马监身边学习,打算将来接亲爹的班。
  至于这二儿子,小时候有几分读书的天份,家里也指望他能高中,因此下死力的供着,到如今,也只得个童生,连秀才都还不是。
  不过有了这个妾以后,倒是被这妾哄着,每日苦读。
  又因为这二儿子护着,袁夫人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只想着,等二儿子中了秀才后,就算有这么个妾,也不碍什么事了。
  哪曾想,因为大姑娘眼看要出嫁了,到时候肯定要带几个人出门子,这家里使唤的人手就不够了,就买了几个丫头婆子回来。
  老二心疼这个妾,说是给自己,实际是给那妾要了两个过去。
  结果没过几天,就传出这话来。
  袁夫人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一来她要忙着闺女出嫁,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管这个,只让人去申斥了几回。
  二来,这宋重锦来,因为皇帝亲口说的,让宋重锦负责马场的所有事宜,一下子,就将几大马场的马监都给压了下去。
  袁马监心头不服气,那平日里就带出几分来,袁夫人和袁马监夫妻一心,自然也对宋重锦和王永珠没什么好感。
  心底其实还巴不得这话传出去,坏了他们的名声,心里才痛快呢。
  不然,真要管,还能管不住?
  这不,没几天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