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93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93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一进院子,才发现,这后院,就是两进简简单单的院子。
  黄土铺地,院子里两边栽了两颗半死不活的枣树,打扫得倒还算干净。
  迎头一个管事模样的男子就带着几个丫头婆子迎了上来,上前就给王永珠跪下磕头行礼,自我介绍了一番。
  这管事是前头县衙一个刀笔小吏,被县丞安排在后院,是怕一时新任县太爷的家眷摸不清头脑,所以来支应两日的。
  那后头跟着丫头婆子,也是雇来的,也是怕宋重锦他们初来乍到,一切都不适应,也好在旁边提点一二的意思。
  王永珠点点头,示意他起来了,姚大十分上道的就上前搀扶起那小吏,顺手就往他手里塞了一锭银子,嘴里说这是夫人赏的。
  那小吏一捏手心的银锭子,起码有一两多,顿时又惊又喜。
  说实话,他们这一等的小吏,俸禄不多,这一两多银子的打赏,实在是笔大数目了。
  当即越发殷勤恭敬起来。
  一时,宋小未他们已经将行李往院子里搬了,那小吏忙招呼那几个初始的婆子和丫头也上去帮忙。
  姚大见这几个婆子和丫头,膀粗腰圆,十分健壮,本来到嘴边的拒绝之词就吞了下去。
  虽然行李多,有那马车夫帮忙,再加上姚大他们,还有婆子和丫头,倒是很快就将行李都搬了下来。
  姚大跟那马车夫老把式结了帐,看着人走了,回身就请示王永珠这房子怎么安排。
  王永珠和张婆子已经趁着这个空档,将这两进的院子都给打量了一遍。
  这前头院子空荡荡的,留下的家具也都是粗笨不怎么堪用的。
  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安排
  倒是后头一进院子,才略微看得入眼了。
  这后一进院子,有正房,东西厢房,还有倒座房,在正房后,居然还有几间后罩房。
  院子的东侧,还有一排群房,是丫头婆子们住的地方。
  还有一个小厨房,虽然不大,可里头灶台,锅、还有橱柜色色都是齐全。
  院子的还搭了一个葡萄架子,虽然此刻葡萄叶子都已经枯黄了,倒是还挂了十来串打着白霜的紫葡萄。
  院子两边放着两口大水缸,水缸里以前应该养过鱼和睡莲,如今已经只剩下半缸泥土黄沙了。
  还在廊下栽种了几颗树,王永珠大致看得出来,有腊梅,有红枫,还有两颗紫薇和一棵桂花。
  地上栽种着葱兰和韭兰,墙边还爬了半墙的爬山虎和爬墙梅。
  院子中间,也是用青石铺了一条十字的甬路。
  在院子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小小的水井。
  见王永珠看过去,有个粗使婆子就大着胆子道:“这口井可是难得的甜水井,在咱们这地界,打井难,出水也难,一般都是苦水井,洗洗衣服还行,可这苦水却连牛马都不喝。”
  “咱们县城当初要建养马场,听说那大将军选了好多地方,最后在咱们县城发现了一条水脉,才将位置确定在了咱们县城。还让官兵一口气在咱们县城打了十几眼水井。托他老人家的福气,咱们这一县城的人可比别处的人好过多了。”
  “我嫂子的娘家那边,隔着咱们几十里外,一个镇上就一口甜水井,精贵得很,谁家要用这甜水,还得出钱买,听说一文钱一担呢。也只有那些家里有钱的老爷太太们,才会去买水吃。”
  “像我嫂子娘家这样的人家,也就逢年过节,才会去买上一担,也算甜甜嘴了。”
  听这婆子说得可怜,偏偏她却一脸习以为常的表情。
  王永珠忍不住问:“那她们平日里用水怎么办?”
  粗使婆子见王永珠感兴趣,忙巴拉巴拉的都说了。
  原来这西北这一块,除了岐水城因为城外有一条江川流不息,所以不缺水外。
  大部分都是缺水的,春末夏初还好,老天赏脸多下几场雨,河沟里还能蓄点水。
  一般家庭也都会有一口水窖,在雨季里,在水窖里存满够一年用的水。
  平日里都要省着点用,毕竟一家子吃喝洗漱,还有浇灌家里的菜园子,家里养了牲口的,还要预备牲口的饮用水,都要精打细算着来。
  如同甜水井,这可是极为稀罕的,难怪那几个婆子丫头,看着这甜水井,满眼都是羡慕呢。
  “那咱们县城的人呢?平日里也是雨季存储一年用的水?不是有大将军打了十几口水井吗?”张婆子也忍不住问。
  她自问也是苦日子熬过来的,七里墩虽然靠山,可村子边就是一条河,就算十分干旱的时候,家里也有水井,还真没听过这样的缺水过日子的。
  旁边的丫头婆子,见张婆子和王永珠态度和气,胆子也都大了。
  纷纷说起来。
  原来,当初虽然在县城里打了十几口水井,可大将军也定下了规矩。
  每家每户,也就只能打一担水回家去用。
  就怕这些县城的百姓,因为有了甜水井,就撒开了用。
  影响了马场的用水,要知道,探寻这条水脉,可是为了建立马场,养马所用。
  给县城多打这么些水井,也不过是顺手为之。
  不过县城的百姓都已经感恩戴德了,当初没选定赤城县建立养马场的时候,因为这地界三面都是丘陵,可是没一口水井的。
  因此,这赤城县还有一个别处都没有的差事,专门管这十几口水井。
  那些水井也都会在上面盖上一个小屋子,有人专门看守着,一口井附近的人家,每家都会发一个牌子,有牌子才会允许你打水。
  平日里,每家每户都还是会用水窖里的水,田间地头也会挖蓄水窖,预备着牲口用,还有天旱的时候浇地用。
  王永珠又顺口问了一下,那马场那边的用水情况。
  几个丫头婆子犹豫了一下,才道,马场那边,不知道当初打井的人用什么法子,似乎将那地下水脉给引出来,挖了偌大几个出口水坑,砌得十分规整。
  平日里马场的人和骡马用水,都是用那地下水脉涌出来的河水。
  那马场就在那山的那边,是在一片丘陵中,寻了好几个地势平坦的山谷或者缓坡养马,十分安全。
  王永珠心里大致有了个数,再看这院子,收拾得也还算整齐,也就点点头,示意谷雨给这几个丫头婆子,一人五十个大钱。
  丫头婆子接了赏钱,千恩万谢,拍着胸脯只问王永珠还有啥吩咐。
  丁婆子和吴婆子跟着王永珠他们这一路从荆县到京城,也历练出来了。
  就拉着这些丫头婆子,去厨房那边,问柴火哪里买,还有柴米油盐之类的东西在哪里买,物价如何?
  王永珠和张婆子这看了一圈,心里也有了数。
  本来是要安排张婆子住在正房的,可张婆子死活不同意。
  在乡下也就算了,这可是在赤城县,到处都是眼睛。
  宋重锦好歹是一县之主,怎么能住在厢房?传出去像什么?
  她一个老婆子,哪里不能住?
  又怕王永珠为难,干脆就指着东厢房,就说要住那边。
  刚好群房距离东厢房近些,若有个什么吩咐,喊一声,丁婆子她们也听得到。
  王永珠拗不过张婆子,也就只得依了。
  别的就好安排了,丁婆子和谷雨她们,就住在东侧的裙房里。
  至于简怀风,自然就安排在了前面一进院子里的东厢房,东厢房有三间,给简怀风两间,还有一间就给了金壶。
  前头的院子里,也有几间群房,却是在西侧,宋小寅他们,还有姚大、石头和瘸子、简单他们,也就住在群房里。
  本来王永珠开始是想着,反正西厢房也空着,宽敞些,倒不如就给宋小寅他们住好了。
  可如今到底不比在七里墩了。
  赤城县里,天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
  若是她这么安排,别人看到了,只怕背地里要说他们不懂礼数,居然这么抬举下头的人。
  更甚者,王永珠也知道,该给这些人立规矩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七里墩粗疏些不要紧,到了赤城县,就不能再这般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羊肉汤
  有了王永珠的吩咐。
  其他人就忙忙的将东西分开了往院子里搬。
  忙活了半日,终于赶在日落前,终于大致归置好了,晚上能将就着睡上一夜。
  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第二日再重新布置就好了。
  姚大听了那几个本地婆子丫头的话,已经偷空去先采购了一批柴米油盐和一头现宰的羊回来。
  这地方蔬菜水果少,出去购买的时候也是下半晌了,姚大初来乍到,还没摸清楚情况,虽然问过那位小吏,可他也是说了几家铺子平日里有卖,一般过了中午就关门了。
  没奈何,姚大只得匆匆回来了。
  还好丁婆子早就听说这地方苦寒,夏天的时候,将那瓜啊、葫芦啊、菜苔什么的,都晒成了各种干货。
  此刻只打水烧热,将这些干货泡在热水里。
  见了这羊,也倒不惧。
  这一路,她已经跟那赶车的老把式讨教过这滩羊的做法了。
  先将那羊肉切成大块,泡在水里,将肉里的血水给漂干净。
  才架起一个大锅来,打上清冽的井水,将洗干净,剁成大块的羊肉丢下锅去,煮出浮沫来,将浮沫给撇去。
  再丢入葱姜,小火慢慢炖煮着。
  煮了约大半个时辰,那香味就四溢出来。
  鼻子十分灵敏的宋小午他们,已经开始吞口水了。
  金壶和简单到底年纪小,被这香味勾得都钻到厨房门口守着了。
  尤其是简单,咬着手指头,不停的吸溜口水。
  丁婆子见了,忍不住一笑,从那锅里挑出两大块来,舀入碗中,撒上细盐,浇上一勺子汤,一人给了一碗。
  金壶和简单抱着羊肉碗,想喝汤,又怕烫,干脆捞起羊肉,就蹲在厨房门口啃起来。
  羊肉刚出锅,一咬,里面的汁水涌出来,烫得两人呲牙裂嘴,却舍不得吐出来,只在院子里跳脚。
  王永珠和张婆子在屋里收拾那些细软,听到外面的动静,再闻着香味,忍不住都笑:“这味道真香,我都站不住了,娘,咱们也别收拾了,先去尝尝味道,晚上回来在收拾。”
  说着,竟真丢下收拾的活计,拉着张婆子往外走。
  出来就看到金壶和简单,啃得香甜的样子,越发有了胃口。
  丁婆子那边,因为时间来不及,只来得及焖了一大锅米饭,又贴了半锅的饼子,炒了几个小菜,也像模像样了。
  王永珠和张婆子和金壶在东厢房旁边的耳房摆了一桌,丁婆子他们剩下的人,就在厨房旁边的小屋里摆上一桌。
  这羊肉起锅之前,才撒入了盐,又还有吴婆子在厨房边角落里,居然寻觅到了一窝香葱。
  掐下来,洗干净切成葱花,洒在汤上面,又香又好看。
  王永珠和张婆子还有金壶三人,居然就这么干掉了一小盆。
  吃到最后,都吃得有些撑着了,金壶捂着肚子直哼哼。
  被王永珠拉着两人,一起在院子里走着消食。
  看到丁婆子来收拾碗筷,还忍不住问了一句:“那羊肉还有没有?”
  丁婆子忙道:“还剩下半扇没动呢。”
  “那你再切上一小半来,就按照先前的再坐上一锅,预备着大人和简先生他们回来吃。”王永珠叮嘱了一句。
  丁婆子忙领命下去了。
  她倒是多了心眼,拿着吴婆子一起,顺便把面和好了,放在一旁醒着,就守在厨房里,等着宋重锦他们回来。
  宋重锦他们一直到了戌时快到亥时才回来,直接从前面衙门和后院相通的那个小门进来的。
  宋小午和宋小未守在两扇门之间,见人回来了,忙迎了上去。
  宋重锦和简怀风都一脸疲倦之色,今日本来交接,不过是将任命文书核对一下,还有一些手续办一办。
  偏偏这因为前任县令被锁拿进京后,赤城县到底没了一县之长,就有些乱了章法。
  再加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这拖了几个月,积压的事情,还有一些上一任留下的烂摊子,这些官吏们都快兜不住了。
  好不容易新县太爷上任,人人都松了一口气,恨不得今天就将手头的那些事情给丢出去,不粘手的好。
  宋重锦自然没那么傻,什么都没弄清楚,就稀里糊涂的接过来。
  天知道里面有多少烂帐,因此只各种推辞,一直闹到了天黑。
  才有人提出要给县令大人接风。
  到了外头酒楼,别的不说,烤骆驼先上了一头,据说这可是塞上一道名菜,轻易不会做来吃。
  听说是先将蛋煮熟,然后塞入宰杀好的鱼肚子里,再将鱼烤好后,塞入鸡肚子里,将鸡烤得焦黄后,再塞入羊肚子,然后烤好羊之后,才填入到骆驼肚子里,中间还要用米饭、杏仁和松仁之类的塞满填充。
  再将骆驼烘烤至油亮金黄,香气扑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