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6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6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婆子看向王永珠的眼神,此刻分外的柔和和慈爱。
  刚才老大的那样子,着实让她寒心,也罢了罢了,她就当自己没养过那个白眼狼!反正家里的白眼狼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还好自己有闺女,关键时刻还是闺女靠得住,为着自己这个娘说话。
  这么一想,张婆子本来有几分难受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以后,她就指望着闺女了,其他的儿子,她一个也不在乎。为了闺女,她也要打起精神来,镇住家里那些白眼狼才行,不能让闺女吃亏!
  因此,看着老闺女小心翼翼地样子,一笑:“娘没事!有咱们珠儿在,娘就啥事都没有!”
  说着给王永珠理理走了半天,散落在脸颊旁的碎发,“走吧,咱们回家去。”
  走在回家的山路上,王永珠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娘,既然大哥他们心里有怨气,二哥又常年不回来,三哥不着家,您跟爹为了家操碎了心,他们还不领情,为啥不分家?”
  她都想好了,若是能分家,她就提出来,养王老柱和张婆子,有系统,自己再勤快一点,就算只卖黄松菇,都能养活二老。
  也不至于让两老年纪都这般大了,还要为子女操心。
  再者,树大分枝,人多分家,王家兄弟三四个,成亲了的,肯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与其勉强在一起,不如彻底分家,想必矛盾还少些。
  以前她不好提,一是因为家里王老柱和张婆子还镇得住,矛盾都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她这些日子也看明白了,二哥王永安跟家里是早就离心了,三哥王永贵有他没他没啥区别,反正常年不着家,四哥老实性子直没心眼,担不起王家这个担子来。
  至于大哥王永富,以前看,觉得老实本分肯干,对爹娘孝顺,有他压着林氏,这个家日子过得还算平静。
  可这王永富受伤,只怕就要打破这个平静了。
  从他今天对张婆子的态度来看,估计很早以前,母子之间就有了嫌隙,不过是一直压在心里没说,想来平日里也有几分在林氏面前露出来,不然,林氏如何会说出那话来。
  今儿个林氏的话,算是将母子之间那层温情的母慈子孝的纱给扯下来,以自己对张婆子的了解,她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过大房。
  而大房如今的状态,王永富肯定内心更相信偏心自己的妻儿,有林氏在其中,这母子关系只怕很难修好。
  家庭里分歧和异心以后恐怕会越来越大,与其到时候撕破脸,不如现在趁着这个机会,把家给分了。
  若是以前,她还想着一家人和平相处,以前看多了婆媳之间的闹剧,知道媳妇的难处,所以说话行事尽量都换位思考,能退一步就退一步。
  如今发现,自己这一退,似乎倒让林氏一步一步的蹬鼻子上脸了。
  以前她可不敢对张婆子和自己当面有一点怨言的,哪怕被张婆子骂得狗血淋头,也只躲在屋里。
  如今却因为自己所谓的换位思考,所谓的刷好印象,气势软下来后,反而让林氏似乎找到了机会,一步步的试探着底线,如今都能对张婆子口出恶言了!
  她自己无所谓,可让一心疼爱自己的张婆子受这个气,她接受不了!
  不说别的,她王永珠别的没有,就是护短!
  张婆子是她承认的亲娘,以前都没受过儿媳妇的委屈,如今更不能让她因为自己受林氏的气。
  她做不来以前王永珠挑唆使坏的手段,那太拉低自己的水准了,对付林氏这样的人,只要你比她强,比她有钱,比她过得好,她自己就能抓心挠肺的折腾自己。
  既然如此,那就分家好了!
  分家后,她拉着张婆子和王老柱,顶多带上王永平,四个人发家致富,肯定比带着三房人一起要简单。
  至于大房和三房,若是几个孩子品行不错,她到时候也可以拉他们一把,但是对于几个哥哥嫂子,她觉得是不报啥期望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芥蒂
  本以为自己的提议一出,张婆子就会同意的。
  没曾想,张婆子一声冷笑:“分家?傻闺女,现在分家不是便宜了他们?如今,马大夫那里,老大的药还有两天后就能停了人参,我算过了,满打满算三十两银子就能把老大接回家。李家的赔偿也快要到手里,若是分家,这赔偿的五十两岂不是要分出去?就算老大废了,他的两个儿子也能下地干活了,白养他们这么大,就想顺顺利利的分出去赚钱去?不给老娘老老实实的干上十年八年,把给他们爹花的银子钱翻倍赚回来,想都别想!当你娘我的银子是那么好拿的?”
  “傻闺女,娘知道你心疼娘!你放心,娘还没老呢,这些小兔崽子,想在老娘手里翻天?做梦去吧?这些事你别操心,你就跟着老三家的好好好学绣花,攒你的嫁妆就行,一切都有娘在呢!当初娘能熬过你奶那个老不死的,如今就不行斗不过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那群瘪犊子!”
  越说越斗志昂扬起来。
  王永珠瞠目结舌,她觉得她还是低估了张婆子的战斗力,这架势,大有干番所有和她作对的人的气势。
  吞吞口水,王永珠觉得她先前的担心都白费了。
  看着老闺女放下心来的表情,张婆子忍不住眼眶微红,心里又软又甜,她这辈子,吃过苦,受过累,生养了五个儿女,现在看来,也就只有闺女贴心贴肺,没白疼她一场。
  看着王永珠走在前面,张婆子又回想起先前在医馆看到的老大的样子。
  几日功夫,老大似乎也老了,头上都有了明显的白头发,皮肤又黑又粗,眉心还有了深深的皱纹。
  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老大了?
  对于王永富这个大儿子,张婆子的心情很复杂。
  王永富的出生,扭转了她在王家的地位。这是她第一个孩子,她不是不爱的。
  当初她同意嫁给王老柱当续弦,是因为王家许诺,只要她生下儿子,就让她当家。
  老大出生了,婆婆那个老不死的就算再心不甘情不愿,可也没办法,只能交出了当家的权利。
  可也对她怀恨在心。
  刚满月子,王永富就被抱到了婆婆屋里,每天除了喂奶的时候,婆婆都不让她见孩子。婆婆那个老不死的,心计又毒,嘴上说是怕她辛苦,替她带孩子。
  实际是她怕孩子跟自己的感情太好,只怕是从那个时候婆婆就已经想好了要用自己的孩子来对付自己这个亲娘。
  自己舍不得孩子,哭过闹过也求过,只可惜当时的自己还太傻,怎么敌得过婆婆那么狡猾,反倒让当家的那段日子对自己十分不满。
  自己想孩子想得厉害,经常半夜泪水打湿枕头,总想偷空看看老大。
  可老大被婆婆看得紧,连喂奶都守在旁边,吃饱就把孩子带走,绝对不多留。
  孩子开口喊人的第一个是奶,第二个是爹,第三个是爷,第四个是姐,最后才轮到自己这个亲娘。
  她再大的怨气,在老大喊娘的时候都烟消云散了。
  再后来,她有了老二,身子笨重,又要下地干活;回来还要做饭洗衣服操持家务,回来累得倒头就睡,实在没有精力跟以前一样,偷偷跟老大说两句话,就因为这个,婆婆在老大面前天天下话,说自己有了老二,就不要他了。
  尤其是后来,发现老二会读书,家里明明是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拍板,让老二去读书,指望老二能考个秀才举人,一家子也就不再是泥腿子的乡下人,也算是耕读世家了。
  可在婆婆嘴里,这也是自己偏心老二,让老二读书将来当官,就勒啃老大让他在地里勤扒苦作,挣的钱全让自己贴给老二了。
  她在后来努力偷偷解释过,可老大老实也有一样不好,死心眼,就记住了婆婆说的,自己不疼他。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自己能不疼?
  只不过一个要亲近,一个却心怀芥蒂,日子久了,母子关系也就淡淡的了。
  张婆子总想着,孩子慢慢大了就好了,就能理解她的艰难了。可成亲那件事,让她彻底的心寒了。
  她给老王家生了四个儿子,一个闺女,让老王家一个差点绝户的人家,子孙满堂。
  却连自己儿子的婚事都做不得主。
  林氏娘家,是隔壁村最穷的,那种家里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的破落户,十来岁的大姑娘了,还光着腿跟兄弟挤在一个炕上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跟人家换亲,人家都不肯。婆婆却非要娶进来当王家的长孙媳妇。
  婆婆为啥看中林氏,一是想拉拔一下娘家亲戚,二是因为林氏是她的娘家亲戚,跟她一条心,嫁过来当长孙媳妇,过两年,她就能找借口闹着让自己把家给林氏当。林氏当家和她当家有什么区别?
  这死老太婆恶心挫磨了自己半辈子,还不放过自己的儿子,用自己的儿子来伤害自己。
  自己儿子老实,她再跟老大看起来面上淡淡的,可也不想让儿子找个这样背后让人说嘴的媳妇啊?
  她第一次跟婆婆大吵了一架,还被当家的男人关着门教训了一顿,看了冷脸一个月,都没有放弃。
  还苦口婆心的跟老大分析这桩亲事的坏处,给他交了底,自己已经给他看好了一门亲事,姑娘家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弟弟和妹妹,家里清白,条件不错,人也稳重持家,跟老大正配。
  可老大死咬定了要娶林氏,说什么奶不会害他!
  张婆子当时心就冷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自己这个当娘的要害他?
  母子俩大吵一架,老实人说起戳心窝子的话来,真的是又狠又准。
  老大说自己生了他满月了就丢给了婆婆,说自己不管他,说自己偏心弟妹,说他就是自己的长工,一辈子要做牛做马给家里挣钱,列举了桩桩件件的小事,来证明自己多么的不慈……
  张婆子在院子里坐了一夜没睡,第二天就同意了亲事,只不过有一个条件。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后娘
  既然老大说自己不同意亲事就是害他,那就同意亲事吧,这就不是害他了吧?说自己不管他,好,成亲后,媳妇就跟着自己学规矩,在自己手底下讨生活吧!说自己偏心弟妹,行!几个兄弟一视同仁,她只当没养这些白眼狼,只一心一意的疼闺女。
  反正几个儿子几乎都是婆婆带大的,跟自己亲近的有限。
  说自己拿儿子当长工,就是要他们挣钱,要吸他们的血贴娘家贴闺女,那好,她生养了他们一场,让儿子挣钱养老供养自己,偿还生恩!
  既然母子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她也不在乎了。
  她的条件就是:成亲后没有自己同意,林氏就不能掌家!
  老大年轻,还不懂一个掌家权对于长子媳妇的重要,他答应了。
  她又让老大发下毒誓,如果自己同意了他跟林氏的婚事,老大就要一辈子孝顺自己,疼爱小妹,不得有私心,不然就算他成亲了,也会妻离子散不得善终。
  老大虽然委屈,虽然愤怒,可她再也没松过口,最后还是不情不愿的发了誓,她也规规矩矩的给老大操办了亲事。
  婚后,当初婆婆怎么对自己的,她就如何对林氏,即使有那个老婆子护着,可她当婆婆的,想对付儿媳妇,多的是办法。
  老婆子想为林氏讨说法,她只淡淡的说,当初自己就是这么在王家当媳妇的,怎么自己就能过下去,林氏就过不下去?好歹没让林氏过门后就当后娘吧?
  气得老婆子当场就晕过去了。
  可她一点不在乎,她前几十年都是对自己狠,熬到了这个年纪,却连儿子都跟自己离了心,那她索性豁出去了,对别人狠!
  然后她发现,越是心硬心狠,日子越过得滋润。
  尤其是借着老婆子病了,给她伺疾的由头,想着法子的折腾得林氏苦不堪言,还让这个老实儿子对自己好像有了几分歉疚之情。
  尤其是老二考中秀才后,家里的地不用交赋税了,在村里的地位也提高了,谁人不说王家有本事,供养出一个秀才公来,平日里看不起他们家的人,都巴巴的上前来巴结王家。
  几个弟弟订婚的对象,都比老大的强,村里有那些嘴碎的,就传说都是老太婆,为了贴补娘家亲戚,把自己大孙子当添头给便宜卖给了林家,如今王家出了个秀才,偏长子的媳妇娘家那般上不得台面。
  老大有些关系不错的朋友,也就在他耳边经常替他可惜,老大才渐渐的意识到当初自己那般反对他跟林氏的婚事,还真不是所谓的利用他骗个有钱的媳妇进门,好掏空媳妇的嫁妆贴补老二。
  老大曾偷偷地背着林氏找过自己,吭哧吭哧半天,说对不住自己,不该不相信自己。
  可惜对她来说,已经迟了,这不疼不痒的歉意有什么用?能让她日子过得滋润,在王家说一不二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