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57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57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重锦忙表决心:“娘,您老放心!宋家那边的人,若真打这个主意,我定会让他们后悔!”
  张婆子知道宋重锦的为人,对宋家也是极为厌恶,倒是放心了。
  她最担心的还是宋春花:“那宋春花那边——”
  宋重锦冷笑道:“若是她识相,不跟宋家人搅和在一起,大不了我给她找个地方,安排个婆子,每个月给点银子,给她养老送终,也算对得起她了!若是她执迷不悟,非要跟宋家一条路走到黑,就怪不得我了!”
  张婆子这才点点头,在顾家的时候,顾长卿说起宋重锦的身世,就曾经说过,这个养母,即使是当着村和族,写了断绝书,可只要宋重锦在官场上混,就不能真不管宋春花死活。
  当时顾长卿的意思,是让他们找个机会,若是能找到宋春花,直接控制住,在无人知道的地方,给弄个院子,买两个人既是伺候她,也是监视她,不让她出门见人,给她养老送终也就是了,外人肯定挑不出个不字来。
  也不会让人借着宋春花的手,拿捏住了宋重锦。
  此刻想起来,张婆子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个亲哥,真是个老奸巨猾的,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估计这也是顾长卿替宋重锦想到的处理宋春花这个隐患的法子,只是不好当面说,借着张婆子的口提醒罢了。
  想到这一节,张婆子连忙将顾长卿的话给转述了。
  宋重锦听了这话,倒是陷入了沉思。
  那边,张婆子忍不住就抱怨:“不是我说,闺女啊,你那个公爹真不是个靠谱的!这给你们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一路,咱们好吃好喝的供着,哪里对不住他们?”
  “赶出这样吃里扒外的事来?都是些白眼狼!依着我说,赶走了也好!不然,天天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守在门口,往日那些小姐们都不敢上门来了!”
  “早几天就有人跟我抱怨,说这次咱们回来,倒不如以往看着可亲了,主要是家里多了那些护卫,一个个瞪着牛眼大的眼珠子,谁经过咱家门口,就瞪谁!谁多看咱们院子一眼,一个个刀就拔上了,知道的是这院子里住着大老爷呢,不知道的,只怕这院子里住着都是坐牢的呢!”
  “咱们这七里墩,外人都难得来,都是些知根知底的老乡亲,连毛贼都没一个,天天这么防着,不是白防么?他们站着不累,我们这被守着的都累!”
  “听说前儿个你们那二堂婶子家的新媳妇,刚怀上了身子,本来是想来咱们家沾沾喜气的,结果可好,才到门口,就遇到了你公爹送的那几个护卫。那眼珠子一横,刀一出鞘,再凶神恶气的问了两句,把人家那新媳妇吓得当场肚子疼,见了红,回去就说动了胎气——”
  王永珠听到这里,实在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在现代的时候,听说过一句吐槽,叫啥来着,瞪谁谁怀孕。
  怎么到了这边,这群护卫倒是练就了一身,瞪谁谁动胎气的本事?
  看王永珠笑了,张婆子以为她不相信,忙道:“你别笑!我也以为这事是笑话呢!哪有大白天没事,就瞪了一眼,问了两句话就动胎气的。打发吴婆子去问了一下,才晓得,那新媳妇本来就怀相不稳,又劳累了些,还不懂事的吃了山楂糕,偏恰好到咱们家门口,被吓了一跳,不就见红了么!”
  “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事?知道的是那新媳妇自己不谨慎,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家这门槛有多高,亲戚朋友乡亲们都不敢来了呢!”
  王永珠连连点头称是:“娘您顾虑的对,这不是要送他们回京城么?等他们走了,娘到时候将那些玩得好的婶子们都请到家里来,好生热闹热闹!”
  张婆子这才露出笑容来。
  真是笑容爬了一半,就突然想到一事:“我想起来了,当时你那公爹说送这些护卫,是为着去赤城县那边,有这些护卫,跟那边熟悉,到时候好办事。这要是都送回去了,咱们去赤城县,岂不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犹豫了一下,一拍大腿:“要不,还是留下?到底去了赤城县,能给女婿搭把手不是?”
  宋重锦听了这话,笑了:“娘,您老不用操心这个!宋家离开边疆已经有些年头了,就算还有些关系,不是宋弘亲去,又能帮上什么忙?再者,赤城县那边,我们去是为了养好骡马,若是和边关军关系太近,反招了人的眼。”
  “人手的事情,我自有主张,娘放心好了!”
  有宋重锦的保证,张婆子这才彻底的放下心来。
  那二十来号亲兵,等了一夜,还有人想着也许宋重锦会回心转意。
  一夜过去,都无人来传话,这些人到天亮才终于死了心。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回转?投靠?
  一大早,宋重锦就亲自在门口相送,只说跟着自己委屈了他们,实在不敢再耽搁他们,特请他们回京城,继续跟着卫国公。
  又将昨夜写好的一封信,交给了宋小乙,十分诚恳的道:“此番劳动诸位,都是我的干系,我在信中已经跟国公爷解释清楚了!你们带着信回去,想来国公爷不会为难你们!一路顺风!”
  将宋小乙想服软的话都给堵住了。
  宋小乙只得招呼着一干手下,骑着马,托着行李出发了。
  这些亲兵一走,不说孩子们,就连大人们,也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
  每天起床睁眼,不会就对上一堆杀气腾腾的牛眼珠子了。
  不用只是去自家后院,见自家老娘、妹子和妹夫,还要人通报。
  偶尔手痒揍一下自家娃,巴掌才举起来,就被人给揪到一边,还压低声音警告:“不要大声喧哗,小心惊着我们家大人了!”
  更不用说进自家妹子的院子,被人跟防贼一样防着了。
  每个王家人脸上都不由得扬起放松的微笑来。
  王永贵恨不得去买挂鞭炮来放。
  他最可怜了,他是亲眼看到这些护卫们的手段的,回来后做了好几天的噩梦。
  见到那些人,就两腿肚子发软。
  如今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些瘟神,他几乎要跪谢老天爷开眼了!
  孩子们更是在院子里跳起来,这些天,他们走路都要踮着脚尖,最小的金勺,更是被江氏关在屋里不敢放出来。
  杜使君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他心里也是不喜欢这一群护卫的,总觉得他们仗着自己是卫国公的亲卫,傲慢的很。
  不说对小姑父和小师姑除了面上的恭敬,他好歹也是太医院院正之子,可不一路都被他们嘲笑讥讽么?
  现在看着他们走了,杜使君心口一直憋着的那口气,也散了些。
  不过他到底比王家人思虑的周些,要知道这些亲卫可是国公爷给小姑父的,就这么送走,会不会有问题?
  小姑父他们是要去赤城县的,那地方苦寒,民风彪悍,这些护卫虽然傲慢,可到底有真本事。
  都走了,姑父他们去赤城县那边怎么办?
  忍不住就凑到了宋重锦和王永珠身边,将自己的担忧小声的说了出来。
  王永珠看了杜使君一眼,知道他是真的担忧,心中满意。
  也小声的道:“就算他们再有本事,可太过傲慢,不听使唤,又有何用?勉强留在身边,生了异心,那才得不偿失!尤其是身边的人,挑选要慎之又慎!宁愿老实听话忠心,慢慢去调教!”
  “要知道那些有本事的人,往往自视甚高!他们能有各种法子,将你吩咐下去的事情做得漂亮,在你没有把握将人收服的时候,这种聪明有本事的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要知道,聪明人能帮你把事情办得漂亮,也能将你的事情毁得更漂亮!”
  杜使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和自小以来,杜使君听祖父祖母在耳边训诫的,身边的人,尤其是贴身伺候的人,别的都靠后,唯有忠心本份最重要倒是不谋而合。
  正说着要进院子里去,就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王家人回头看去,就看到几匹马托着几个熟悉的身影跑近了。
  王永贵忍不住道:“哎呦我去!怎么又回来了?”
  可不是,这又回转了三四个人,是什么情况?
  那三四个汉子,到了宋重锦面前,翻身下马,噗通噗通,单膝跪在了他的面前。
  不说王家人,宋重锦都有些懵:“你们这是?”
  “宋小寅、宋小卯、宋小午、宋小未拜见大人!先前小的们无知,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大人海涵!给小的们一个带功赎罪的机会!”四个大汉倒头就拜。
  宋重锦和王永珠顿时明白了,这四个人是单独回转,是要投靠他们?
  王永珠却不大相信,要知道,她跟宋重锦这身份,也就在乡下和县城唬唬人。
  在京城根本不入流好吗?
  谁会放着国公府的亲兵不做,跑来投靠他们?
  真以为自己是小说里的龙傲天,王霸之气一放,主角光环一顶,就乌泱乌泱的人围过来要投靠?
  所以王永珠第一反应是,这些人该不会是得了宋弘的叮嘱,不管如何都要留在他们身边监视他们夫妻吧?
  宋重锦也有此想,两夫妻此刻脑回路是一样的。
  那四条大汉也知道,估计宋重锦压根不相信。
  看看周围,宋小寅小声道:“还请大人借一步说话——”
  宋重锦无可无不可的带着人,去了他那边的院子。
  进了院子,还没等宋重锦发问,四个人一下子就跪倒在地,先自认了错。
  也十分光棍的道,他们本该听从国公爷的吩咐,要时刻跟在世子爷身边,将世子爷的动向时刻传回国公府的。
  这一路来,他们也在观察着宋重锦。
  宋弘身边的亲兵,宋五那一批的,如今除了宋五,还有一个宋十六,负责情报工作,无人知道他长什么模样,其他的几乎都战死疆场了。
  接下来,就是十天干排行的,宋小乙这一批人,十天干如今也就留下五六个还活着。
  再下来,才是他们十二地支排行的,他们在宋弘身边并不算太得用。
  这次被派来保护宋重锦,十天干里,只有宋小乙,十二地支却来了七八个,剩下的就是二十八星宿排行的一批。
  一般宋重锦他们这一辈的男丁出门,都是由二十八星宿里的人护卫着。
  这次因为宋重锦要去赤城县,所以才出动了天干和地支里的人。
  这里面,十二地支里,有两人早年受过宋重钧母族侯家那边的恩惠,这次被派了过来。
  二十八星宿里,也有好几个,也有了自己的偏向。这一路,那两个偏向宋重钧的护卫,没少在其中煽风点火。
  果然有不少立场不坚定的,或者本身就别有用心的,也就跟着起哄,都觉得跟着宋重锦只怕一辈子要老死在赤城县。
  又以为宋重锦到底刚被认回不久,就被发配,以后一切都要倚仗国公爷,不敢怎么他们,所以才一路这么怠慢下来。
  他们四人关系一向不错,又沾亲带故,一直冷眼旁观这府里的几位少主子,想找个潜力股,却没找到明主。
  直到宋重锦认亲回去后,他们也暗中关注着,却发现宋重锦并非池中之物。
  一合计,就动了心思。
  这国公府既然已经立了世子,看宋重锦也不是个没手段的,又占据着名分大意,只要在赤城县经营得好,等到回到京城,只怕这世子之位就稳当了。
  他们兄弟若是一直留在宋弘身边,永远也要被十天干压上一头。
  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投靠了宋重锦,等将来宋重锦继承国公府,他们的前途也就不愁了。
  都是脑袋别在腰上过日子的人,要图将来有个荣华富贵,不就得豁出命去拼么?
  当年国公爷就是目光如炬,投资了当今圣上,才有了今日的卫国公。
  他们也想效仿一二。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日久见人心
  听了半晌,宋重锦和王永珠都听明白了。
  这不就是所谓的奇货可居么?
  四人是想趁着如今宋重锦还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投资一二,将来等宋重锦高官厚禄的时候,他们也能跟着平步青云。
  不知该说四人是眼光如炬呢,还是说他们这是豁出身价性命来赌了。
  王永珠看了四个人一眼:“你们可成家了?”
  宋小寅四人互相看看,才羞涩的一笑:“我们兄弟四人皆未成家,以后若是夫人有看到合适的,或者身边伺候的姐姐妹妹们不嫌弃咱们兄弟的,还请夫人多留意留意。咱们兄弟四个,都是一个村的,父辈皆已亡故,这成亲娶媳妇的事情,就指望夫人了!”
  竟然是打蛇随棍上,要赖上王永珠了。
  当然,这也是在表明他们的态度,对宋重锦和王永珠表忠心,所以接受王永珠给他们安排亲事。
  要知道,这王永珠身边伺候过的丫头,目前看虽然只有两个,可这能留在身边的,那定然是她的心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