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42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42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的里正和族长也忙道:“大家都回去吧!宋大人这次回乡一时半会也不会去上任,以后见面的时间尽有的,别扰了大人歇息!”
  大家才依依不舍拖家带口的散去。
  一家子总算进了院子,亲兵们忙将大门给关上了。
  江氏和柳小桥一直在家惴惴不安的等着消息,好不容易等到当家的男人回来,后面还跟着一群五大三粗杀气腾腾的汉子,顿时吓了一跳。
  江氏胆子小,腿都软了,扶着门框才勉强站住了。
  还是柳小桥胆识壮些,强撑着多看了两眼,才发现家里三个男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不像是有事情的样子,这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还没来得及说话,王永贵就先开口了:“几位爷,咱们这院子有四进,我家妹子和娘亲是最后一进,旁边还有一进的院子,是我妹夫的。你们看怎么安排?”
  “这若是住不下,我们前头院子空屋子还有几间,要是不嫌弃,就在前面凑合凑合?”
  姚大和石头看了那亲兵里领头的那一个,这一路都熟了,都是他们俩安排住宿什么的,没有不妥帖的。
  那亲兵的领头也就道:“姚管事和石管事安排就是,要动手使力气的活,只管叫我们兄弟。”
  姚大和石头也不推辞,笑眯眯的看着王永贵:“那还请几位舅爷带路,容小的们先去看看,看能不能安顿得下。”
  王家三兄弟被这几个亲兵盯了一路,心里也怕得很。
  这见到姚大和石头这般和气,简直激动得想哭,忙热情的将人引着到了后院。
  经过这前面三个院子,姚大和石头他们就将房子的格局都看清楚了,到后院一看,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院子里的花草也都十分精神,含苞吐蕊,一看就是有人时常照顾着的。
  门窗都打开在通风透气,和隔壁宋重锦那个院子相连的门也打开着。
  王永贵又上前介绍,说那间屋子是当初自己亲娘住的,哪间是自己妹子的闺房。
  只大略看了一眼,姚大就心里有了数,和石头合计了一下。
  到底宋重锦如今是县令,他有自己的院子,肯定不好再住王家这边。
  就将两人的房间给安排在了宋重锦那个院子的正房,当然这边张婆子的房间还是不动,仍旧是她住。
  王永珠的闺房,那可是主母的以前住过的,自然不会让别人住进去,空着都行。
  杜使君是客人,自然要单独安排个房间,就在张婆子的隔壁。
  还有吴婆子和丁婆子就安排在了张婆子的另外一边偏房里。
  两个丫头,分到宋重锦那边院子的偏房里,也好随时伺候主母。
  剩下的房间也多,他们二十来号人,随便挤挤都行了。
  等姚大一安排好,亲兵们不用说,就井然有序的将行李搬下来,按照安排送到各个屋里去。
  吴婆子、丁婆子还有谷雨和立夏两个丫头,手脚麻利的就将屋子又擦洗了一遍,然后将卸下来的行李包裹,一一打开,归置摆放。
  本来还打算帮忙的王家兄弟和江氏、柳小桥只眼巴巴的看着,愣是插不上手。
  只将张婆子的屋子给收拾了出来,丁婆子看看天色,就退了出来。
  看了一眼,就上前冲着江氏和柳小桥行了个蹲礼:“两位舅太太,敢问一下,厨房在哪里?可有柴火和米面?天色不早了,也该准备晚饭了,不然一会子老夫人她们回来,该饿着了——”
  江氏和柳小桥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手忙脚乱的,不知道是先回礼好,还是回话好。
  忙乱了一通,柳小桥才涨红着脸道:“我们已经在前头灶屋里准备晚饭,只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
  上次妹子和妹夫他们回来,也没带这么多人啊,她们哪里曾想到,这次听那话音,差不多三十来号人呢。
  这准备得就有些不够了。
  丁婆子一笑:“没事,家里米面菜蔬可够?”
  江氏迟疑了一下,去年的收成不错,他们家如今又不缺银子,那粮食除了交了公粮,剩下的都没卖,在仓库里放着。
  眼看就要春收了,去年粜的米和磨得面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如今要是这么多人吃,只怕还真是不够。
  倒是菜蔬,这肉虽然这个时候买不到了,可菜园子里的青菜还是够的。
  实在不行,到隔壁四邻家买些鸡蛋和家养的鸡鸭回来,也就够了。
  丁婆子看江氏一脸难色,心中就有了数。
  还得去灶屋看看,才知道到底有些啥,顺着柳小桥指的方向,往灶屋里走,看到姚大了,忙道:“姚管事,这晚饭还得你叫两个人来帮忙,天色不早了,也没什么准备,大家晚上就先随便吃点,明日再去采买才行。”
  姚大也听到了,只笑道:“丁嫂子你放心吧,在镇上我就买了好些米面鸡蛋,只是天气热了,肉不能放。我已经问过了,明儿一早,我让石头去镇上买些肉回来,这村里有卖豆腐的,还有卖鱼的,再寻人买几只鸡,不会让你没菜下锅的。”
  丁婆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边,亲兵们已经搬下来好几袋的米面来,放进了厨房里。
  还有一些沿途在路上买的各色干菜特产之类的。
  灶屋里冷锅冷灶,水缸里也还是空的,倒是柴火还挺足的。
  去年冬天,几兄弟虽然知道王永珠他们不回来过年,还是给准备了好几个垛的柴火,足够烧了。
  都不用丁婆子说,就有亲兵寻来了木桶和扁担,问这村里的井和河道在哪边?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也是我的一片心
  还是后面跟着进来的金壶反应快,忙抢过木桶和扁担:“不用跑那么远,咱们家有水井。”
  说着推开后院和最后那个仓库的门。
  当时把水井挖在这里,就是怕仓库走水,运水来困难,打口井大家也都用水方便。
  王家三兄弟这才反应过来,这人要到家了,灶屋里还啥都没有,别的也就罢了,怎么水都没挑满?
  王永平一拍脑袋:“咱们走之前,应该留个人在家里的,对了金斗呢?”
  按理说这大家都回来了,怎么还没看到金斗?
  王永富挠挠头:“他今儿个一早去全家那边去了。”
  大家都明白了,这两日商量着要去县城打听宋重锦春闱的情况,金斗也要跟着去,只怕是去跟那全家姑娘告别去了。
  都是这个年纪过来的,知道这小年轻们,一出门,不知道啥时候回来,肯定舍不得未婚妻。
  出门之前,去见见面,说说话,再许诺给人家姑娘带点啥好东西回来,这都是常情。
  因此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一笑。
  此刻的金斗,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次要去县城打听消息,也不知道要去多长时间。
  金斗惦记着全秀娘,前些日子家里忙,也没时间去看她。
  倒是收了好几件秀娘亲手做的物件。
  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正是一腔热情的时候,这未婚妻是自己看定得,又心灵手巧,还对自己这么惦记,那个小伙子不将这人放在心尖尖上。
  因此好容易得了空,就想着临去县城之前,去看看秀娘,也不知道她在亲戚家过得怎么样?
  金斗这半年来也攒了几个私房钱,也打算着,若是到了县城,得给秀娘扯一件好看的衣裳料子,要是还能有剩余的,给秀娘买对耳环什么的才好。
  到了全秀娘那里,未婚夫妻多日未见,心头火热的很。
  秀娘寄居的亲戚家,本来一时心肠不错,而来秀娘会做人,在人家家里寄居,不仅勤快,除了绣花挣钱,按时交生活费外。
  家里的事情,看到了就搭把手,时常还给家里的孩子带点零嘴什么的。
  因此一家子人都待她极好。
  又都是有眼色的人,见金斗来了,哪里不知道未婚小夫妻,想偷偷说说私房话?
  因此招待金斗吃了午饭,就都找借口出去了。
  只家里留下一个老人陪着,也是为了怕人说秀娘不尊重的意思。
  金斗和秀娘在院子里亲亲热热的说了好一会子话,才告诉秀娘,他要去县城一趟。
  问秀娘有什么想要的,他给带回来。
  秀娘如今满心后半辈子的指望都是金斗,见金斗心里惦记自己,哪里有不高兴的?
  她本是自尊自爱的好姑娘,只是跟金斗这快小一年,金斗是一片赤诚真心,她都看在眼里。
  那心早就被金斗给捂热捂软了,一心都为金斗打算:“我本就是乡下丫头,要那些做什么?若是看到有好看的绣花样子,倒是给我带回来,我再多绣些花样出来,也好多攒些嫁妆,才配得上你们家,不让人说闲话呢。”
  金斗忙道:“我只要你就够了,有没有嫁妆有什么打紧的?”
  秀娘抿着嘴笑:“我嫁到你们家,就是长嫂,若是没有嫁妆,以后弟妹进门,我也就罢了,怎好带累得你脸上无光?你放心,我如今已经攒了几两银子了,还有两年呢,到时候虽然不能比别人风光,也是我的一片心了。”
  金斗心疼的拉着秀娘的手:“你也别累着,身子最重要。嫁妆多少我都不在乎,知道吗?咱们家也不是在乎这个的人!”
  秀娘羞得脸通红,左右看看无人,到底没挣脱手,让金斗握着了。
  两人又甜甜蜜蜜的说了好一会子话,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金斗回来的路上,那真是浑身使不完的力气,恨不得两年时间飞快就过去,好将这娇滴滴的姑娘娶进门好生疼爱才好。
  这一路满面春风,碰到熟悉的人,远远看到了,就笑:“恭喜!大喜啊!”
  金斗一愣,又有几分不好意思:“这有什么大喜的?”还以为别人是恭喜他有这么一个好未婚妻呢。
  心里就算高兴,也知道还要谦虚几分。
  “听听这话,你们家都出了官老爷了!你以后就是县令大人的侄少爷了,这还不是大喜事?”那人只觉得金斗也特装了。
  金斗一愣:“你说啥?”
  “你还不知道?那你高兴啥?你那姑父被皇帝老爷钦点为县太爷了!如今回乡探亲呢,十里八乡都轰动了,你还不知道?”
  金斗还有什么说的,顾不得别的,只冲着那人拱拱手,拔腿就往家里跑。
  那人看着金斗的背影,再看看他来路的方向,忍不住摇头嘀咕:“原来是来看没过门的媳妇了,难怪笑成那样?只可惜了,现在这般亲亲热热的,这成了县太爷的侄子了,也不知道还看不看得上这门亲事哦——”
  “可惜了全家姑娘了,唉——”
  叹息着走远了。
  金斗自然不知道自己跑远了,这人还发了这样的感慨,他那里顾得上这个,全部心思都飞回家里去了。
  倒是这人,本就是全秀娘寄居的亲戚那个村子的,得了这消息,自然要回去说一说。
  三言两语的,就传到了全秀娘和那家亲戚的耳朵里。
  这人都想到的事情,全秀娘和那家亲戚自然也能想到。
  那家亲戚听了这消息,先是一喜,若真是那秀娘的未来男人家的姑父当了县太爷,不说别的,这秀娘嫁过去那可真是要掉进福窝窝里了。
  别说秀娘这个娘早死,爹不中用的姑娘,就是多少好人家的姑娘,都攀不上这样的好亲事呢。
  只怕是秀娘死去的娘在天上保佑呢。
  喜完又愁。
  以前结亲都是高攀,不过是金斗那孩子看中了。
  这人家都是官老爷的亲戚了,多少好人家的闺女送上门去尽人家挑去,还会看上秀娘吗?
  忍不住就在秀娘面前嘀咕,让她要不要借着道喜的机会,去探探那王家的口风。
  若是实在不行,要不生米做成熟饭了,也容不得王家反口。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秀娘可还好?
  秀娘却自有一番坚持,只不松口:“我看中金斗,就是取他对我一片真心。我这样的身世,嫁与他本就是高攀,若是再腆着脸凑上去使出这样下作的嫁过门,我成什么人了?先不说能不能成事,就算真能成事,我以后在王家还有脸见人吗?”
  “若是金斗心中真有我,别说是他姑父当县令了,就是他爹做了县令,也只心里有我。”
  “若是金斗因着家中有人做官,就看不起我,要另娶好人家的姑娘,我又何苦巴上去让人瞧不起?”
  “以后休要再提这话,是好是歹,是真心是假意自能见分晓!我宁肯一辈子不嫁人,绞了头发做姑子去,也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
  说完自去绣花去了。
  那家亲戚见全秀娘如此坚决,哪里还好意思开口。
  等金壶紧赶慢赶的跑到家,天色都黑下来了,乡下人家里不宽裕,灯油金贵,一般人家哪里舍得买?
  都是趁着天黑之前早早吃完饭,天黑就睡下了。
  此刻偌大的村子,也只有几户人家,从门缝里透出几点豆大的光来。
  王家的院子倒是灯火通明,远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