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623章

农女有田有点闲-第623章

小说: 农女有田有点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此刻才明白这王家和阮家的恶毒之处了。
  当今陛下最忌讳的是什么?就是兵权!当初他在边疆多年,为何会被调任回京?不就是因为陛下怕他在边疆多年,拥兵自重吗?
  若是真的他这次,为了宋重锦能立下大功,任期满了之后回来,肯定会将边疆那边的人脉都用上。
  到时候宋重锦是能载誉而归,可他在皇帝面前,就要彻底失了信重了。
  原来,原来王家和阮家打的是这样的主意!
  不对,齐国公那老贼和阮家那老王八蛋,想不出这样的招来,他们背后必定还有其他人!
  宋弘冷静下来,神色复杂的看了一眼宋重锦,有几分欣慰,有几分愧疚,“你能看得清楚明白,去赤城我也就不担心了!你说的对,这事我不能插手,关于师爷,我这边也不能再派人手给你,你去问问顾家,估计那边会给你寻摸一个。”
  宋重锦点点头:“我明日就去顾家,去找顾家大舅舅,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宋弘无力的挥挥手:“行了,你去吧!”
  宋重锦起身告退。
  等宋重锦走了,宋弘一收脸上无力的表情,冷声道:“出来吧,你都听到了。”
  只听到一阵嘎吱嘎吱的声音,然后从书房内室里,走出一个幕僚打扮的人。
  这人冲着宋弘躬身行礼:“国公爷。”
  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试探
  宋弘点头,示意那人坐下:“古先生,你在里面都听到了,还有什么话说?”
  那个古先生一笑,长揖到底:“恭喜国公爷!世子真乃龙驹凤雏,年纪轻轻就已经有如此眼光,将来必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
  宋弘嘴上谦虚,心中还是十分满意的。
  “也算他这些日子,跟在我身边没白混日子。能看出王家和阮家这后头的杀招,我也能放心让他去赤城了。熬上个两三年,到时候回来,京城这边也该分出个胜负来了。”
  古先生也笑着捧场道:“可不是,世子只要办好差事回来,就能连升三级,朝廷里形式也明朗了,有国公爷在后头扶持,世子大好的前程还在后头呢!说不得将来出将入相,能入内阁,成为宰辅之臣呢!”
  宋弘笑着抚摸着自己的胡须不语。
  谈笑了一阵,古先生告辞而去,宋五将人送到了门口。
  正要回转,古先生停住了脚步,问宋五:“宋五爷,你说,若是世子这次没通过国公爷的考验,会如何?”
  宋五默然的看了古先生一眼,“先生想是忘记了,对咱们爷来说,没有用的都会被放弃!这些没发生的事情,以后还是少问的好!”
  说完,转身进去了。
  古先生打了个寒颤,想起自己这位东家的手段心性,忍不住替那位世子爷后怕,若是他今日在国公爷面前,没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只怕……
  摇摇头,裹紧了衣服,古先生摇摇摆摆的走了。
  宋重锦自然不知道书房在他走后还有这么一段。
  他本来也不想说出那番话来,只是在那一瞬间,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感觉这书房里,似乎不只他和宋弘两个人。
  更是感觉到宋弘的表现有些不对,跟平日里不相符合。
  以宋弘的精明,得皇帝信重这么多年,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表现的如同是一个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都昏了头,拿全副身家也要为儿子拼个前程的昏爹模样。
  这简直太违和了!
  尤其是宋弘看着自己的眼神,平静,冷静,充满了考量。
  这绝对不是一个慈父的眼神。
  那一瞬间,宋重锦就醒悟了,这是试探!
  果不其然,他说出那番话后,宋弘整个人都放松了一些,想来是他通过了这次试探。
  若是前些日子,宋重锦也许会心凉,会齿冷。
  可现在的宋重锦,他却只是微微一笑,不在乎了。
  他马上就要离开京城,离开这国公府,和永珠,还有岳母一起去千里之外的赤城,那里,才是他真正要开始的地方。
  这么想着,宋重锦微笑着,稳稳得一步一步的走出了宋弘的院子。
  ※※※
  因为时间紧,王永珠送走了张婆子,直接就要了马车,去见杨宗保。
  杨宗保也听说了这事,只是在之前,宋重锦就暗示他将京城这边的眼线和生意收缩,他心中也就有了猜测,还稳得住。
  这天就哪里都没去,在家等着。
  果然,王永珠上门,先说了宋重锦要外放的事情,然后就是一堆需要杨宗保去办的事情,两人商量着列了清单。
  有要给家里人带回去的礼物,京城的土特产什么的。
  还有京城的一些铺子,田庄,也要找人帮忙看着。
  本来王永珠是想着,若是杨宗保真是顾家老三,顾家肯定不会放他走,她也信任杨宗保,不若就都交给杨宗保就行了。
  没想到这个打算才一说出来,杨宗保就极力的反对:“你们去赤城那么远,又苦寒,又不安稳,我不跟着怎么放心?休说我是不是顾家血脉还两说,就算是,我也要跟着你们去!”
  一面就将王永珠往外撵:“行了,这些事都交给我就行了,你快回去,该收拾行李收拾行李,该跟人道别跟人道别,生意上的事情,要交代的快交代!这些很不用你操心!”
  王永珠只得出门。
  看了看天色还不到晌午,干脆让到张大掌柜那边去,一面又叫人去请历九少也一并到了张大掌柜那里。
  三人面对面,将自己要回荆县,以后还要去赤城的话一说。
  两人也早就知道了,历九少没说什么,倒是张银保一拍巴掌:“那正好,大妹子你回荆县,正好去看看咱们那茶山,可有什么疏漏的地方。要知道今年咱们这茶叶就有些供不应求你,那茶山可得好好的,不能出岔子。”
  “还有大妹子,你说的那移栽茶树的事,你那试栽的怎么样?若是能有五成的成活率,咱们就把附近的山上,慢慢都给种上——”
  要知道如今张银保可是得了这茶叶的不少利了,因为这茶叶,如今在京城,好歹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不过一年的时间,他凭借这茶叶,就打入了以前只能仰望的京城圈子。
  这让他如何不惦记?
  倒是历九少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的话:“这些话,你不说,以她的性子,回去荆县了,能不去看看,巡查一番?倒是那胭脂水粉,你这去赤城——”
  王永珠忙道:“这个你放心,有我师父和师娘在,供货肯定不会有问题。我回去荆县后,肯定会安排妥当的!”
  历九少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示意张银保走到一边去,才凑近一些,小声的道:“我家有一条商线,经过赤城,若是有什么消息或者有事情,通过那商线传递就是了。在赤城县,有一家皮料铺子,掌柜的姓曾,你若有什么需求,或者送信传话什么的,找他就是了。”
  说着递过一块小小的令牌,一面写着历,一面写着一个小小的玖字。
  王永珠爽快的接过来令牌:“谢了!”
  历九少见王永珠没推辞,心情大好,“咱们之间说什么谢字!行了,知道你们时间紧,不日就要启程,你早些回去安排去!我就不给你们送行了,提前预祝你们一路顺风!”
  说着,径直起身去了。
  张银保这才凑上来,“大妹子,我在赤城县那边也有个手下,姓赵,人称赵六,别的本事没有,就是给人跑跑腿,也认识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倒是还算吃得开。你们到了那边,有什么事,只管让他去办就是了!”
  说着也递过一块牌子。
  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提醒
  王永珠心中感动,最主要的是,这人手也正好是他们到了赤城后需要的,也就接过来,谢了。
  张银保一挥手:“大妹子你这就外道了。我能有今天,都是托你的福!这点子小事,还用得着谢?对了,你那大侄子,生意上也真有些天分,让他再磨练两年后,我就亲自带在身边几年,也就能办事了。”
  王永珠知道张银保这是给她保证,会好好对待金壶,培养他出来的。
  在这个时候,多少人都认为她和宋重锦这是一去赤城,只怕回不来了,可张银保还能许下这样的承诺,足见他的诚心了。
  也就一笑:“那就麻烦张大哥多费心了!这次我们都回荆县,也想问问他回不回去?当初他跑出来,家里人也担心他——”
  张银保多精明的人,立刻道:“他这次跟着商队回来,本来就该有假期,正好我也要派个人,回荆县对账,这明前的茶出来了,也该拢拢帐了。就让金壶跟着那人一起回去,也算是趟公差!”
  说着就叫人将金壶叫来,交代了一番。
  金壶一听,要跟着姑父他们一起回荆县,哪里有不答应的?
  乐滋滋的就去收拾东西去了。
  驾车回府的路上,恰好经过杜府。
  王永珠琢磨了一下,这时间紧,明日里估计去顾家就得一天的时间,杜家这边也得去辞别一下才好。
  因此也就叫人将车停在了杜家门口。
  因着杜仲景经常给王永珠布置功课,她也算是杜家的常客了,门房一看是她,就开了大门,一面往里面通传进去。
  若是往日,尤其是她被立为世子夫人之后,每次来杜家,早早的言氏都会带着人迎接出来。
  今儿个,王永珠都走到二门口了,言氏才姗姗来迟,嘴里还犹自道歉:“我来迟了,实在是对不住了。今日还没到交功课的日子,师妹来,可是有事?我这还在歇中晌,听人说师妹来了,这收拾了一下才出来,倒是怠慢了,师妹可别见怪。”
  王永珠哪里有不明白的。
  言氏这个人,最开始看着温柔又懂事大方,接触久了也就知道,颇有些不能说的小心思。
  不过她一贯温柔小意,就算有些小心思,可有杜仲景在,倒也还有分寸。
  齐夫人当初虽然有些看不惯,可毕竟给杜家生了两个孙子,平日里也无大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永珠知道言氏这人有些攀附权贵的念头,如今她也得知消息,知道自己跟宋重锦要被外放,这态度就怠慢了些,也懒得计较。
  只道:“大师嫂,大师兄可在家?”
  言氏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强笑道:“你大师兄今儿个当值,还没回来呢,可是找他有事?”
  王永珠知道言氏是担心自己找杜仲景,让他求情,忙道:“我跟我家相公得皇上圣旨回乡探亲,不日就要出发离开京城了。想问问大师兄和二师兄可有书信或者礼物需要我们捎带回去给师父和师娘?”
  言氏一怔,她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若不是王永珠这么说,她什么都没准备,等当家的知晓,只怕——
  忙换转了脸色,笑盈盈的拉着王永珠的胳膊:“师妹说的正是,我也在心里正琢磨这事呢,还要等你大师兄回来,我们商量商量,到时候还要麻烦师妹了。”
  王永珠也客套道:“大师嫂说哪里的话,不过是顺路的事情。大师兄不在家,那二师兄在家吗?”
  言氏还没说话,就听到杜秀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小师妹来了,走,到我那边去坐坐。”
  说着,从言氏拱拱手:“大嫂,我带小师妹过去那边说点事。”拉着王永珠就走了。
  言氏看着人走远了,才换了脸色,扭头吩咐道:“快把采办娘子喊来,我吩咐她些事情。”
  急急忙忙的也回屋去了。
  杜秀岩带着王永珠走出老远,才叹气道:“大嫂有些糊涂心思,小师妹看在大哥的份上,别跟她一般计较才好。”
  王永珠一笑,只道:“二师兄放心,大嫂这性子其实挺好的,本性并不坏,只是天真烂漫了些。”
  杜秀岩听王永珠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说比她大的人,性子天真烂漫,真是哭笑不得。
  直摇头:“我跟大哥已经听说了。大哥昨儿个回来就跟我说了,估计你这两日要上门来辞行。他今日要当值,估计不得空见你。倒是有话要我转告你——”
  说着看了看四周,见无人,才悄声道:“陛下昨天回宫,心情十分高兴,嘴里还念叨了好几次妹夫的名字。大哥让我提醒你们,只怕你们的一举一动,陛下心里都清楚的很,赤城之事,切记谨慎!”
  王永珠心领神会的点点头,谢过了杜秀岩和杜仲景。
  又告知了自己一行人出京的时间,让到时候有什么东西,直接送到卫国公府,他们一并带走,才告辞而去。
  回府后没多久,宋重锦也回来了,夫妻俩在外头奔波了这一天,虽然有些累,可精神却好得很。
  也许以前身在七里墩不知不觉,还有些嫌弃,这离得远了,再回想起七里墩来,却倍感亲切。
  一想到要回去,浑身都使不完的劲。
  在王永珠不在家的时候,谷雨已经将平日里常用的一些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